「祖母安好,不孝孫女給您請安了。」
沈珍得了通傳,掀起珠簾行至太夫人的榻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要說國公府裏誰人對她最好,除了太夫人之外再無旁人。
沈珍的出身並不光彩。
她是滿月之時由國公爺抱迴來的,沒人知道她的母親是誰,外頭都說這是國公爺與外室生的。
即便如此,她還是成為了國公府的七小姐,養在嫡母名下。
可是嫡母怎麽肯心甘情願撫養一個外室的孩子?
如果不是祖母庇護,她怕是活不到上山去寺廟清修的年紀。
猶記得,沈珍幼時便已經嶄露頭角,不僅生得一副好樣貌,而且六歲便能寫得一手好文章。
因此才招來嫡母忌憚,找了個老道直言她是天煞孤星,戾氣太重恐會傷了國公府根基,需要將她送到山上的寺廟修身養性,這一去便是十年。
這期間,也多虧祖母時常派人來探望,鎮著李氏,不然她真的死在山上都沒人知道。
「好孩子,快過來讓祖母瞧瞧。」
太夫人招招手,示意沈珍坐在榻邊:「這些年過得可還好?」
沈珍握住她的手,命秋杏送上親手抄的佛經:「托祖母的福,一切都好。這些年,孫女記掛著祖母,不僅日日在佛前祝禱,還抄了不少佛經,隻當送給祖母解悶。」
「好孩子,都是祖母的錯。祖母本想常去看你,可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太夫人歎了口氣。
「勞祖母掛心。祖母能派孫嬤嬤常來探望,孫女已是感激不盡。」
「祖母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太夫人憐惜地輕撫著她的頭發:「此番迴府,府中上下一切可都打點妥當?」
「自然。母親對此事十分上心,特意將遙園辟出來讓孫女獨住。」
春桃在後頭小聲嘀咕:「那院子裏的草長得都比我們姑娘人高了,那家具也不知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拿出來的也不知能不能用。」
「春桃!」
沈珍嗬斥一聲,皺著眉頭趕忙解釋:「祖母別聽她胡說。孫女住得很好。」
太夫人怎能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
徐氏若是個好相處的,沈珍又怎會去山上寺廟清修十年?
「好孩子,你總是願意體諒。」
太夫人沉下臉:「去將大娘子請來。」
不多時,孫嬤嬤便帶著徐氏來到太夫人的慈寧堂。
「兒媳給婆母請安。」
「嗯。」
太夫人不怒自威:「徐氏,你可知錯?」
「兒媳不知何錯之有?」
「阿珍的院子是你著人安排的?你且自己去看看是個什麽模樣!」
徐氏不慌不忙地跪下:「婆母明鑒,阿珍的事我這個做母親的哪有不上心的?定是下麵的人偷奸耍滑!這等小事婆母不必放在心上,兒媳自會懲治那些婆子丫鬟,讓她們不敢怠慢阿珍。」
沈珍適時提了一句:「母親,名義上我還是您的孩子,日後說起來,知道的是下人不力,不知道的還以為母親偏心苛待子女。前者讓人覺得母親治家不嚴,後者有損母親聲譽,母親覺得這還是小事嗎?」
徐氏一噎,垂著頭眼裏閃過一絲懊惱。
她竟一時不察,叫這小丫頭算計了去。
太夫人冷哼一聲,望向沈珍的目光滿是慈愛。
好在這孩子雖在外數年,但依舊機敏聰慧,日後也不會叫旁人欺負了去。
「阿珍的院子你再著人重新修繕一番。既然那些婆子丫鬟不敬主子,那就再換些人服侍吧。」
太夫人拍拍沈珍的手:「好孩子,讓你孫嬤嬤親自去給你挑人。」
「多謝祖母。」
徐氏不甘心地咬咬牙,老不死的是在警告她呢,要將她在遙園安插進去的人手全都清理幹淨。
「是。兒媳謹遵婆母教誨。」
沈珍得了通傳,掀起珠簾行至太夫人的榻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要說國公府裏誰人對她最好,除了太夫人之外再無旁人。
沈珍的出身並不光彩。
她是滿月之時由國公爺抱迴來的,沒人知道她的母親是誰,外頭都說這是國公爺與外室生的。
即便如此,她還是成為了國公府的七小姐,養在嫡母名下。
可是嫡母怎麽肯心甘情願撫養一個外室的孩子?
如果不是祖母庇護,她怕是活不到上山去寺廟清修的年紀。
猶記得,沈珍幼時便已經嶄露頭角,不僅生得一副好樣貌,而且六歲便能寫得一手好文章。
因此才招來嫡母忌憚,找了個老道直言她是天煞孤星,戾氣太重恐會傷了國公府根基,需要將她送到山上的寺廟修身養性,這一去便是十年。
這期間,也多虧祖母時常派人來探望,鎮著李氏,不然她真的死在山上都沒人知道。
「好孩子,快過來讓祖母瞧瞧。」
太夫人招招手,示意沈珍坐在榻邊:「這些年過得可還好?」
沈珍握住她的手,命秋杏送上親手抄的佛經:「托祖母的福,一切都好。這些年,孫女記掛著祖母,不僅日日在佛前祝禱,還抄了不少佛經,隻當送給祖母解悶。」
「好孩子,都是祖母的錯。祖母本想常去看你,可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太夫人歎了口氣。
「勞祖母掛心。祖母能派孫嬤嬤常來探望,孫女已是感激不盡。」
「祖母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太夫人憐惜地輕撫著她的頭發:「此番迴府,府中上下一切可都打點妥當?」
「自然。母親對此事十分上心,特意將遙園辟出來讓孫女獨住。」
春桃在後頭小聲嘀咕:「那院子裏的草長得都比我們姑娘人高了,那家具也不知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拿出來的也不知能不能用。」
「春桃!」
沈珍嗬斥一聲,皺著眉頭趕忙解釋:「祖母別聽她胡說。孫女住得很好。」
太夫人怎能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
徐氏若是個好相處的,沈珍又怎會去山上寺廟清修十年?
「好孩子,你總是願意體諒。」
太夫人沉下臉:「去將大娘子請來。」
不多時,孫嬤嬤便帶著徐氏來到太夫人的慈寧堂。
「兒媳給婆母請安。」
「嗯。」
太夫人不怒自威:「徐氏,你可知錯?」
「兒媳不知何錯之有?」
「阿珍的院子是你著人安排的?你且自己去看看是個什麽模樣!」
徐氏不慌不忙地跪下:「婆母明鑒,阿珍的事我這個做母親的哪有不上心的?定是下麵的人偷奸耍滑!這等小事婆母不必放在心上,兒媳自會懲治那些婆子丫鬟,讓她們不敢怠慢阿珍。」
沈珍適時提了一句:「母親,名義上我還是您的孩子,日後說起來,知道的是下人不力,不知道的還以為母親偏心苛待子女。前者讓人覺得母親治家不嚴,後者有損母親聲譽,母親覺得這還是小事嗎?」
徐氏一噎,垂著頭眼裏閃過一絲懊惱。
她竟一時不察,叫這小丫頭算計了去。
太夫人冷哼一聲,望向沈珍的目光滿是慈愛。
好在這孩子雖在外數年,但依舊機敏聰慧,日後也不會叫旁人欺負了去。
「阿珍的院子你再著人重新修繕一番。既然那些婆子丫鬟不敬主子,那就再換些人服侍吧。」
太夫人拍拍沈珍的手:「好孩子,讓你孫嬤嬤親自去給你挑人。」
「多謝祖母。」
徐氏不甘心地咬咬牙,老不死的是在警告她呢,要將她在遙園安插進去的人手全都清理幹淨。
「是。兒媳謹遵婆母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