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又要沒錢了!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作者:楊聖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世鵬及其夫人,王安石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兄弟,曾鞏曾布兄弟,楊文廣,楊懷玉,周侗,折可適,二程,高遵裕等人,全部跟著神宗去皇家後廚開小灶。
邊享用禦膳邊繼續討論工作。
“還是出國留學讓人長進快。”
楊世鵬邊吃飯邊對二程打趣道,“才去一趟遼國,兩位古板的老夫子都已經從保守派變成激進派了。”
“哈哈,我們都還很年輕好嗎?”
程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哈哈,嘿嘿。”
眾人一陣歡笑。
“陛下,王相,楊參政,我們到底有多少‘真理’?”
程顥問出心中最關心的問題。
“像給你們用的這種確實沒有多少。”
楊世鵬老實承認到,“不過我們已經在仿製一些更低級的,但是殺傷效果也遠高於傳統弓箭和刀槍的武器。
所以把敵人吸引到皇城外來,並不需要特別擔心。
你們安心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已經仿造了多少低級的槍?”
高遵裕忍不住好奇問。
“高將軍,你有點過了啊!”
楊世鵬板著臉提醒道,“雖然你是太後的弟弟,但是你一個將領怎麽能打聽軍事機密呢?”
“我錯了,我錯了!陛下,我錯了!”
高遵裕趕緊向神宗拱手求饒。
“下不為例。”
神宗努力憋著笑道。
他這個舅舅有時候把他這個皇帝都不是很放在心上。
如今對楊世鵬的話言聽計從,已屬難得。
“真的萬無一失嗎?”
高太後還是有些不踏實地看向楊世鵬問。
“是啊!萬一出現什麽紕漏,就沒退路了!”
曹太皇太後也是不安道。
“放心吧!”
楊世鵬淡定地道,“你們的皇兒,女婿和上述宰相還能坑了你們不成?
我們也都不是冒失的人,肯定不會拿我們所有人的性命和前途去開玩笑。”
“不是不相信你的真情。”
高太後糾正道,“就是怕事情的實際發展超出你們的認知和掌控。”
“對。”
神宗也依舊不踏實地道,“朕也總擔心有什麽超出我們認知的地方。”
“是。”
曾鞏補充道,“人畢竟不是神,不可能方方麵麵都提前想到。”
“對。”
蘇軾也嚴肅道,“國家生死存亡大事,還是要認真謹慎。”
“出不了什麽差錯,出差錯也無所謂。”
楊世鵬看向二程笑道,“你們看這兩個程老夫子,手無縛雞之力,都能從數萬遼國騎兵的追擊中全身而退。
我們現在有大量戰船,甚至還有鐵甲艦;更有大批真理在手。
即便是守城官兵出了紕漏,皇城被打破。
我們也可以利用水軍優勢和槍械優勢;在城中隨便擊殺他們的騎兵。
畢竟他們的騎兵進了城,可不能像在平原上那樣橫衝直撞。
就算再往壞了想,他們進城就直接放火燒城;雙方誰也拿誰沒辦法。
那我們還是可以走水路坐船全身而退,把人員撤到南方安全之地去。
然後繼續追殲他們。
讓他們連在渡過黃河北返的機會都沒有。
最壞的結果就是戰爭的過程可能會曲折一點。
但我們自己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而且結局一定是會將他們全軍殲滅。
隻要他們敢度過黃河,前來東京;一定會一個兵都跑不掉。”
“果真如此,將天下霸主打得一敗塗地。”
程頤憧憬道,“那我大宋便能輕易統一四方,稱霸天下,開啟史無前例的盛世霸業。”
“我怎麽感覺你這個老夫子突然變成一個好戰分子了呢?”
楊世鵬看向程頤笑問。
“哈哈。”
“哈哈,嘿嘿。”
程頤自己都忍不住放聲大笑。
“有實力,誰願意裝孫子?”
蘇軾一臉古怪地笑道。
“對頭。嘿嘿。”
曾鞏和二程都忍不住好笑。
“如今開支太大。”
蘇轍看向楊世鵬認真道,“武漢新皇城和襄開大運河的建設,每日開支超過100萬貫錢。
西南,西北,北方和東南戰爭,如今又是準備四麵出擊。
加上新武器研發生產。
每日軍費開支也是超過100萬貫。
10日就需要超過2,000萬貫錢的開支。
發行國債籌集的那8,000萬貫錢,以這個速度開支下去。
國庫很快就又要見底。
真不打算做空點國債,做多一些糧食和金屬期貨,在金融資本市場上賺一點作為補充?”
高太後也麵露貪婪地微笑道:“今日國債暴跌30%多,好多大臣做空國債收入一朝翻倍。
看著都眼紅。”
“確實。”
程頤歡喜道,“我們出使遼國前賣空2萬貫錢的國債,加上三倍的杠杆。
一路逃命跑迴來。
做空的國債直接給我們賺了一倍多。
確實很驚喜。”
“是的。我也賺了4萬多貫。”
高遵裕歡喜道,“簡直非常不可思議。
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這個錢到底是怎麽賺出來的。
是誰給我的錢?”
“對。”
曾布也有些疑惑道,“感覺市場好像會炒出錢來一樣。”
他們這樣說,包括神宗和王安石,高太後和蘇軾,蘇小妹,王小嬌和趙芙蓉等人都把同樣疑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市場確實會炒出錢來。”
楊世鵬認真到,“就是算出來一個賬在那裏。
跟炒房地產是一迴事。”
王安石:“說具體一點。”
楊世鵬:“比如最初東京城的房地產,可能價值是一億貫錢。
後來隨著價格上漲,變成3億,5億,7億,8億,10億。
這個過程中,算出來的錢就是越來越多。
但實際上。
得有那麽多人來把這些房子買下來,算出來的賬才會變成事實。
要不然就隻是個市值。
就是按市價算出來,有那麽多價值。
並不是市場上真的有那麽多錢。”
“等於市場炒出來的市值,隻是一個虛擬的數字?”
蘇軾一下就想到關鍵。
楊世鵬:“對。
就像賣雞賣鴨一樣,你有100隻雞,按不同的市場價格算出來是不同的市值。
最終能賺到多少錢?
是找到賣家賣出交易收到的實實在在的金錢數量,那才是真正賺到的錢。
市值隻是一個泡沫經濟數據。
小散戶在市場上參與,追逐市值泡沫倒無所謂;隨時都可以變現。
你要是一個養羊大戶,在一個一天隻能消耗幾十隻羊在市場上突然趕過去1000隻甚至1萬隻羊;那你就不可能按那個市價賣出那麽多。
你很可能就隻能跳樓甩賣。
甚至最後白送人。
你要想將那麽多羊在那麽小的一個市場上賣出好價錢。
你要麽就慢慢賣。
要麽就培育那個市場,讓那個市場有越來越多的買家;然後等到合適的契機,再以他們為對手甩賣出去。”
“你現在還在培育國債和商品期貨市場?”
蘇軾一臉古怪地看向楊世鵬問。
邊享用禦膳邊繼續討論工作。
“還是出國留學讓人長進快。”
楊世鵬邊吃飯邊對二程打趣道,“才去一趟遼國,兩位古板的老夫子都已經從保守派變成激進派了。”
“哈哈,我們都還很年輕好嗎?”
程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哈哈,嘿嘿。”
眾人一陣歡笑。
“陛下,王相,楊參政,我們到底有多少‘真理’?”
程顥問出心中最關心的問題。
“像給你們用的這種確實沒有多少。”
楊世鵬老實承認到,“不過我們已經在仿製一些更低級的,但是殺傷效果也遠高於傳統弓箭和刀槍的武器。
所以把敵人吸引到皇城外來,並不需要特別擔心。
你們安心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已經仿造了多少低級的槍?”
高遵裕忍不住好奇問。
“高將軍,你有點過了啊!”
楊世鵬板著臉提醒道,“雖然你是太後的弟弟,但是你一個將領怎麽能打聽軍事機密呢?”
“我錯了,我錯了!陛下,我錯了!”
高遵裕趕緊向神宗拱手求饒。
“下不為例。”
神宗努力憋著笑道。
他這個舅舅有時候把他這個皇帝都不是很放在心上。
如今對楊世鵬的話言聽計從,已屬難得。
“真的萬無一失嗎?”
高太後還是有些不踏實地看向楊世鵬問。
“是啊!萬一出現什麽紕漏,就沒退路了!”
曹太皇太後也是不安道。
“放心吧!”
楊世鵬淡定地道,“你們的皇兒,女婿和上述宰相還能坑了你們不成?
我們也都不是冒失的人,肯定不會拿我們所有人的性命和前途去開玩笑。”
“不是不相信你的真情。”
高太後糾正道,“就是怕事情的實際發展超出你們的認知和掌控。”
“對。”
神宗也依舊不踏實地道,“朕也總擔心有什麽超出我們認知的地方。”
“是。”
曾鞏補充道,“人畢竟不是神,不可能方方麵麵都提前想到。”
“對。”
蘇軾也嚴肅道,“國家生死存亡大事,還是要認真謹慎。”
“出不了什麽差錯,出差錯也無所謂。”
楊世鵬看向二程笑道,“你們看這兩個程老夫子,手無縛雞之力,都能從數萬遼國騎兵的追擊中全身而退。
我們現在有大量戰船,甚至還有鐵甲艦;更有大批真理在手。
即便是守城官兵出了紕漏,皇城被打破。
我們也可以利用水軍優勢和槍械優勢;在城中隨便擊殺他們的騎兵。
畢竟他們的騎兵進了城,可不能像在平原上那樣橫衝直撞。
就算再往壞了想,他們進城就直接放火燒城;雙方誰也拿誰沒辦法。
那我們還是可以走水路坐船全身而退,把人員撤到南方安全之地去。
然後繼續追殲他們。
讓他們連在渡過黃河北返的機會都沒有。
最壞的結果就是戰爭的過程可能會曲折一點。
但我們自己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而且結局一定是會將他們全軍殲滅。
隻要他們敢度過黃河,前來東京;一定會一個兵都跑不掉。”
“果真如此,將天下霸主打得一敗塗地。”
程頤憧憬道,“那我大宋便能輕易統一四方,稱霸天下,開啟史無前例的盛世霸業。”
“我怎麽感覺你這個老夫子突然變成一個好戰分子了呢?”
楊世鵬看向程頤笑問。
“哈哈。”
“哈哈,嘿嘿。”
程頤自己都忍不住放聲大笑。
“有實力,誰願意裝孫子?”
蘇軾一臉古怪地笑道。
“對頭。嘿嘿。”
曾鞏和二程都忍不住好笑。
“如今開支太大。”
蘇轍看向楊世鵬認真道,“武漢新皇城和襄開大運河的建設,每日開支超過100萬貫錢。
西南,西北,北方和東南戰爭,如今又是準備四麵出擊。
加上新武器研發生產。
每日軍費開支也是超過100萬貫。
10日就需要超過2,000萬貫錢的開支。
發行國債籌集的那8,000萬貫錢,以這個速度開支下去。
國庫很快就又要見底。
真不打算做空點國債,做多一些糧食和金屬期貨,在金融資本市場上賺一點作為補充?”
高太後也麵露貪婪地微笑道:“今日國債暴跌30%多,好多大臣做空國債收入一朝翻倍。
看著都眼紅。”
“確實。”
程頤歡喜道,“我們出使遼國前賣空2萬貫錢的國債,加上三倍的杠杆。
一路逃命跑迴來。
做空的國債直接給我們賺了一倍多。
確實很驚喜。”
“是的。我也賺了4萬多貫。”
高遵裕歡喜道,“簡直非常不可思議。
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這個錢到底是怎麽賺出來的。
是誰給我的錢?”
“對。”
曾布也有些疑惑道,“感覺市場好像會炒出錢來一樣。”
他們這樣說,包括神宗和王安石,高太後和蘇軾,蘇小妹,王小嬌和趙芙蓉等人都把同樣疑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市場確實會炒出錢來。”
楊世鵬認真到,“就是算出來一個賬在那裏。
跟炒房地產是一迴事。”
王安石:“說具體一點。”
楊世鵬:“比如最初東京城的房地產,可能價值是一億貫錢。
後來隨著價格上漲,變成3億,5億,7億,8億,10億。
這個過程中,算出來的錢就是越來越多。
但實際上。
得有那麽多人來把這些房子買下來,算出來的賬才會變成事實。
要不然就隻是個市值。
就是按市價算出來,有那麽多價值。
並不是市場上真的有那麽多錢。”
“等於市場炒出來的市值,隻是一個虛擬的數字?”
蘇軾一下就想到關鍵。
楊世鵬:“對。
就像賣雞賣鴨一樣,你有100隻雞,按不同的市場價格算出來是不同的市值。
最終能賺到多少錢?
是找到賣家賣出交易收到的實實在在的金錢數量,那才是真正賺到的錢。
市值隻是一個泡沫經濟數據。
小散戶在市場上參與,追逐市值泡沫倒無所謂;隨時都可以變現。
你要是一個養羊大戶,在一個一天隻能消耗幾十隻羊在市場上突然趕過去1000隻甚至1萬隻羊;那你就不可能按那個市價賣出那麽多。
你很可能就隻能跳樓甩賣。
甚至最後白送人。
你要想將那麽多羊在那麽小的一個市場上賣出好價錢。
你要麽就慢慢賣。
要麽就培育那個市場,讓那個市場有越來越多的買家;然後等到合適的契機,再以他們為對手甩賣出去。”
“你現在還在培育國債和商品期貨市場?”
蘇軾一臉古怪地看向楊世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