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保甲法護民:讓百姓翻身做主人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作者:楊聖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宗也是一臉古怪地看著楊世鵬道:
“王相也已經跟朕提過此法。
但如此全民練兵,大名府太守,前宰相韓琦擔心遼國會興兵來討。
再就是怕全民皆兵之後,四處皆反或者嘩變。
一時半會兒,還未敢下決定。”
“遼國不用擔心,內部造反就更不用擔心;因為都是一些沒有軍餉,隻能靠自食其力的民兵;也就能搞一些情報工作,抓一些土匪,對付一些地痞流氓作亂分子;然後方便全國管理。
就這些連宋國舊軍都不如的烏合之眾,想讓他們造反都造不起來。”
“嗯。內部或許不用擔心,但遼國真的不用擔心嗎?”
宋神宗一臉詫異,“遼國的軍事實力遠超我國,他們從他們的上京下來,一馬平川。
東京就在他們騎兵兵鋒之上。
稍有不慎,皇城就可能再次被圍。”
“遼國都不能稱之為一個國家,有什麽好擔心的?”
楊世鵬一臉不屑道。
“遼國不算一個國家?”
宋神宗和王安石同時詫異地問出口。
“對,他們隻是一些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就像夏商周一樣。”
楊世鵬解釋道,“剛開始的時候,契丹人強大,能鎮壓別的部落,就像夏商周初期;盟主號召一聲,一唿百應,對外戰鬥力會比較強大。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內部其他部落逐漸進步;契丹人越來越難以壓住其他部落。
那就是進入夏商周後期了,遼國如今自己能活多久,都已經是個問題;哪還有能力去打別人?”
“是這樣嗎?”
神宗一臉震驚道,“王相也說如今遼國內部有很多問題,但也沒說他們像夏商周的後期。”
“看來是老夫看問題膚淺了。”
王安石欣喜道,“從曆史對比來看,如今的遼國確實應該是夏商周後期的特征;真的隻算是一個部落聯盟,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大一統國家。
如今他們內部其他部落都在崛起,塔塔部和女真部,都已經開始在他們後院點火;那就已經是進入遼國的春秋戰國了。
接下來遼國應該是自顧不暇,沒有功夫管我們。”
“但還是要謹慎。”
神宗恐遼病很重。
當年遼軍打到東京城來,他太爺爺宋真宗都嚇尿了。
要不是敵軍死了主將,靖康恥可能早就發生了。
“行吧,謹慎一點也好。開始的時候沒必要給自己增加新的麻煩。”
楊世鵬也道,“招兵對外宣稱,就說是招護法兵;民兵保甲法,也改叫變法組,10家或者50人一班;20家或100人內一排;50家或500人一連;100家或1000人一營,300家或3000人一團;500家或5000人一旅;1000家或1萬人一師;三千家或3萬人一軍。
每一個單位設正副兩個武官職位和正副兩個文官職位。
班長和排長級別的人發點生活費。
連長級別的人除了生活費還發點基本工資。
營長級別的人待遇再上一個檔次。
團長級別的人,按照最低官員薪資標準給予正式朝廷編製報酬。”
“那1億人口就是3萬多個團長,2萬個旅長,1萬個師長,3萬個軍長了。”
王安石震撼道,“這是多麽恐怖的一支部隊!帶三千人起步的團長級別以上的指揮官,都是6萬3千人;簡直不敢想象!”
“又是好幾百萬貫錢的開支。”
神宗又喜又憂。
“你那南郊大典一次都花900萬貫錢,要不你幹脆去請你的老天爺來退敵算了?”
楊世鵬一臉嫌棄道,“花那麽多錢整那些沒用的都不心疼,到老百姓身上花一分錢;就開始叫苦。
真不知道怎麽還好意思給自己標榜仁君?”
“哈哈,朕也就感歎一下,也沒說不出這個錢。”
神宗皇帝一陣尷尬。
“你小子別太上頭了,有些事情心中有數就行。”
王安石有些無語地提醒楊世鵬,“別仗著年輕就沒大沒小的。”
“無妨。”
神宗無所謂道,“我們都是年輕人,直接一點省事;像跟你們這些大學士溝通,總是彎彎繞繞的;有時候想一半天都猜不明白你們的心思,反倒是很累。”
“對。泰山大人多向年輕人學習,保持朝氣與活力;”
楊世鵬一本正經地對王安石道,“爭取做到人老心不老。”
“哈哈。”
神宗大笑。
“你小子!”
王安石也有些無語地笑了。
楊世鵬含笑繼續迴歸正題:“無論是民意第三方民間機構,;還是保甲法民團,都沒有特別的枝幹區分。
以遵紀守法合規自行運行為主,這就像洪水和狼群一樣,邊界和中間一致,通過同一性來整體運行;真正做到我即是我,一個指頭都是我,整體效率最大化。
把國朝進行這樣的改造,讓全國真正一心;把國家的潛力充分激活。
百姓的洪荒之力,你不利用也是浪費;而且你一直不利用,甚至走在他們對立麵,他們受不了後,還是會起來造你的反。
與其如此,還不如盡可能放權;彼此達成合作與共識。
反正也就出幾百萬貫的指揮官供養費,下麵的1億人也不用朝廷出錢,就是一些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全國的百姓都按照軍隊建製編成民兵,方便管理,方便排查敵國奸細;方便捉拿土匪;也方便他們自發打擊貪官汙吏和腐敗分子。
這些保甲民團兵就歸民決會和民意代管理,這樣也讓民決不至於有名無實;最後成為一個擺設。
而是讓百姓翻身做主人,跟官府形成製衡。
民兵打擊腐敗,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報酬。
這樣一來,那再多藏匿田產逃稅地主土豪,就無所遁形了;而且都不用朝廷出兵,就直接被百姓,民決會和保甲民兵自動壓製了。
畢竟很多佃農和地主土豪家的打手,一旦有官府合法承認的打擊舉報獎勵;那馬上就直接跟他們對立幹起來了。
有了民決會,以及民兵保甲法這兩大民眾洪荒之力變法輔佐;再加上幾十萬新軍特戰隊,再多的藏匿田產逃稅地主,都隻能淪為待宰的肥羊。”
“哈哈哈,好好好!楊參政這兩招借力打力用得妙!”
神宗滿心歡喜和興奮不已。
“王相也已經跟朕提過此法。
但如此全民練兵,大名府太守,前宰相韓琦擔心遼國會興兵來討。
再就是怕全民皆兵之後,四處皆反或者嘩變。
一時半會兒,還未敢下決定。”
“遼國不用擔心,內部造反就更不用擔心;因為都是一些沒有軍餉,隻能靠自食其力的民兵;也就能搞一些情報工作,抓一些土匪,對付一些地痞流氓作亂分子;然後方便全國管理。
就這些連宋國舊軍都不如的烏合之眾,想讓他們造反都造不起來。”
“嗯。內部或許不用擔心,但遼國真的不用擔心嗎?”
宋神宗一臉詫異,“遼國的軍事實力遠超我國,他們從他們的上京下來,一馬平川。
東京就在他們騎兵兵鋒之上。
稍有不慎,皇城就可能再次被圍。”
“遼國都不能稱之為一個國家,有什麽好擔心的?”
楊世鵬一臉不屑道。
“遼國不算一個國家?”
宋神宗和王安石同時詫異地問出口。
“對,他們隻是一些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就像夏商周一樣。”
楊世鵬解釋道,“剛開始的時候,契丹人強大,能鎮壓別的部落,就像夏商周初期;盟主號召一聲,一唿百應,對外戰鬥力會比較強大。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內部其他部落逐漸進步;契丹人越來越難以壓住其他部落。
那就是進入夏商周後期了,遼國如今自己能活多久,都已經是個問題;哪還有能力去打別人?”
“是這樣嗎?”
神宗一臉震驚道,“王相也說如今遼國內部有很多問題,但也沒說他們像夏商周的後期。”
“看來是老夫看問題膚淺了。”
王安石欣喜道,“從曆史對比來看,如今的遼國確實應該是夏商周後期的特征;真的隻算是一個部落聯盟,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大一統國家。
如今他們內部其他部落都在崛起,塔塔部和女真部,都已經開始在他們後院點火;那就已經是進入遼國的春秋戰國了。
接下來遼國應該是自顧不暇,沒有功夫管我們。”
“但還是要謹慎。”
神宗恐遼病很重。
當年遼軍打到東京城來,他太爺爺宋真宗都嚇尿了。
要不是敵軍死了主將,靖康恥可能早就發生了。
“行吧,謹慎一點也好。開始的時候沒必要給自己增加新的麻煩。”
楊世鵬也道,“招兵對外宣稱,就說是招護法兵;民兵保甲法,也改叫變法組,10家或者50人一班;20家或100人內一排;50家或500人一連;100家或1000人一營,300家或3000人一團;500家或5000人一旅;1000家或1萬人一師;三千家或3萬人一軍。
每一個單位設正副兩個武官職位和正副兩個文官職位。
班長和排長級別的人發點生活費。
連長級別的人除了生活費還發點基本工資。
營長級別的人待遇再上一個檔次。
團長級別的人,按照最低官員薪資標準給予正式朝廷編製報酬。”
“那1億人口就是3萬多個團長,2萬個旅長,1萬個師長,3萬個軍長了。”
王安石震撼道,“這是多麽恐怖的一支部隊!帶三千人起步的團長級別以上的指揮官,都是6萬3千人;簡直不敢想象!”
“又是好幾百萬貫錢的開支。”
神宗又喜又憂。
“你那南郊大典一次都花900萬貫錢,要不你幹脆去請你的老天爺來退敵算了?”
楊世鵬一臉嫌棄道,“花那麽多錢整那些沒用的都不心疼,到老百姓身上花一分錢;就開始叫苦。
真不知道怎麽還好意思給自己標榜仁君?”
“哈哈,朕也就感歎一下,也沒說不出這個錢。”
神宗皇帝一陣尷尬。
“你小子別太上頭了,有些事情心中有數就行。”
王安石有些無語地提醒楊世鵬,“別仗著年輕就沒大沒小的。”
“無妨。”
神宗無所謂道,“我們都是年輕人,直接一點省事;像跟你們這些大學士溝通,總是彎彎繞繞的;有時候想一半天都猜不明白你們的心思,反倒是很累。”
“對。泰山大人多向年輕人學習,保持朝氣與活力;”
楊世鵬一本正經地對王安石道,“爭取做到人老心不老。”
“哈哈。”
神宗大笑。
“你小子!”
王安石也有些無語地笑了。
楊世鵬含笑繼續迴歸正題:“無論是民意第三方民間機構,;還是保甲法民團,都沒有特別的枝幹區分。
以遵紀守法合規自行運行為主,這就像洪水和狼群一樣,邊界和中間一致,通過同一性來整體運行;真正做到我即是我,一個指頭都是我,整體效率最大化。
把國朝進行這樣的改造,讓全國真正一心;把國家的潛力充分激活。
百姓的洪荒之力,你不利用也是浪費;而且你一直不利用,甚至走在他們對立麵,他們受不了後,還是會起來造你的反。
與其如此,還不如盡可能放權;彼此達成合作與共識。
反正也就出幾百萬貫的指揮官供養費,下麵的1億人也不用朝廷出錢,就是一些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全國的百姓都按照軍隊建製編成民兵,方便管理,方便排查敵國奸細;方便捉拿土匪;也方便他們自發打擊貪官汙吏和腐敗分子。
這些保甲民團兵就歸民決會和民意代管理,這樣也讓民決不至於有名無實;最後成為一個擺設。
而是讓百姓翻身做主人,跟官府形成製衡。
民兵打擊腐敗,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報酬。
這樣一來,那再多藏匿田產逃稅地主土豪,就無所遁形了;而且都不用朝廷出兵,就直接被百姓,民決會和保甲民兵自動壓製了。
畢竟很多佃農和地主土豪家的打手,一旦有官府合法承認的打擊舉報獎勵;那馬上就直接跟他們對立幹起來了。
有了民決會,以及民兵保甲法這兩大民眾洪荒之力變法輔佐;再加上幾十萬新軍特戰隊,再多的藏匿田產逃稅地主,都隻能淪為待宰的肥羊。”
“哈哈哈,好好好!楊參政這兩招借力打力用得妙!”
神宗滿心歡喜和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