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向來喜歡對王安石的話言聽計從,用曾公亮的話說就是:“皇上跟安石好得像一個人似的。”


    北宋言論寬鬆自由,很多下官都喜歡挑戰上官,用雷人的方式和表演來挑他們的刺上位。


    韓琦,歐陽修,這樣的宰相;都輕鬆被言官幹下去。


    也有很多人幹王安石,但每一次;哪怕是王安石辭職不在朝了。


    幹王安石的人,都沒一個人討得便宜。


    即便是司馬光等反對派上台的時候,有人想倒王安石;都倒不動。


    反對派本身有很多是王安石的朋友和親戚,再加上王安石的徒子徒孫已經很多;而且他的很多變法,尤其保甲法,一直被保留下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倒王;即便是皇帝,都不敢隨意開那個口。


    出於對曆史上王安石性格的喜歡,穿越過來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楊世鵬是厚著臉也要往王安石身上硬靠。


    楊世鵬也沒想到,經過昨日在榜下和今日在朝堂上的兩通表演,老王就直接推薦他做官了。


    皇帝對讓自己做官,也表現出明顯濃厚的興趣。


    “不比我蘇家大舅哥的官小就行。”


    楊世鵬看著神宗一臉認真道。


    旁邊,蘇小妹詭異一笑。


    眾人一臉詫異。


    蘇軾也莫名其妙地看向楊世鵬,不知道他為何要求官職不比自己低。


    “為何希望不比蘇軾的官職低?”


    神宗從蘇小妹的臉上看出一些異樣,好奇地盯著楊世鵬問。


    “因為我的新娘子蘇小妹給我設置了一個娶王相公家二千金的門檻就是官職不能比她大哥蘇軾低。”


    楊世鵬老實迴答。


    “哇!哈哈!”


    “這兩夫妻還真是敢想!”


    眾人紛紛看向王安石,神宗也是有些好笑地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依舊像沒人事一樣,內心卻是忍不住為蘇家小妹點讚:


    “小妹設置的這個門檻沒毛病!


    我王家的門檻,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夠得著的。”


    王雱心情複雜地看著楊世鵬,心中暗自無語:


    “原本歸我的美婦讓你娶走了,你卻吃著碗裏的,還惦記著鍋裏的;竟然真的一門心事在打我妹妹的主意!


    簡直可惡!!”


    “王相公,那給楊家小子封什麽官呢?”


    神宗歡喜地問王安石。


    “臣建議包括5個職務:


    一、詳定編敕所提舉,負責研究和製定各類法律條文、敕令。


    二、新法運行督察官。


    三、國朝製度設計,軍事和經濟發展參知政事。”


    王安石也沒多想,按照量材使用原則,直接給楊世鵬安5個職位。


    聽到王安石最後建議的竟然是讓楊世鵬這樣一個十五歲的小青年出任國朝製度設計,軍事和經濟發展參知政事,無論是變法派還是反對派;都是非常震驚地看向楊世鵬。


    蘇小妹呆呆地望著一夜之間撿來的便宜小夫君。


    楊文廣和蘇軾,也是滿心狂喜。


    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呀!


    王安石就是個參知政事(副宰相,實質性的宰相,帝師),相當於全國綜合政務常務副總理;因為皇帝的支持,王安石當前是實質性的正宰相和北宋變法鼎新總操盤手【用了某些現代詞,在這裏又被判刑,現在這種說法;別扭著就別扭著看吧!】。


    一切變法由王安石出,包括重要人事任命;基本都是這個老王說了算。


    名義上的宰相曾公亮,副宰相陳升之;甚至防長和台諫官首領,都隻是擺設。


    宰相曾公亮和副宰相陳升之這兩個人性格比較溫和,反對變法,卻沒有其它保守反對派那麽棱角分明;主要可能還是舍不得宰相的報酬俸祿。


    一年兩千多兩白銀。


    一個月200多兩,他拿著不香嗎?


    到了他們這個位置上,根本沒必要像那些還想上位的小青年那樣“猛烈表演”。


    另外一名保守反對派參知政事(三名參知政事也是副宰相級別,加上原本兩名正副宰相,宰執執政官一共5人)趙拚,也是個擺設。


    參知政事韓絳(東宮老師韓維兄長),則是王安石追隨者。


    前兩朝的宰相,本朝樞密院防長文彥博,也基本隻是個掛名的防總。


    還沒有副國防部長,追隨王安石的呂公弼好使。


    言官名義上的首領,禦史中丞呂公著;也是反對派,但他也相對比較溫和,加上他,吳充,韓維和陳升之;以及反對派實質性的領袖司馬光,都是王安石的朋友。


    政見不合,反對也有個度;基本都沒有使陰招和人身攻擊,就是單純地對很多變法主張表示反對。


    北宋的言官比較猛,還主要因為他們本身有實權;禦史台下麵的監察禦史,有反腐拿人暴力執法人員。


    連宰相都敢拿。


    皇帝也敢當麵批評。


    在北宋最吃香的,除了皇帝,宰相副宰相,再加三位參知政事副宰構成的宰執集團執政官;就是禦史台言官。


    這個金三角頂層,比樞密院國防部長都香。


    參知政事下麵。


    王安石作為宰執五人集團的一個副宰相,行使宰相,防長和吏部尚書實質性權利;主要是通過他新設立的一個機構:製置三司條例司。


    主管財政戶部鹽鐵司,以及法令鼎新和監督執行。


    相當於北宋的財經委,發革委和新法執行督察組。


    蘇軾的弟弟蘇轍最初就在這個最吃香的部門負責管財務。


    可惜隨著變法的開啟,這個很軸的反對派;主動申請調離去鄭州做推官(政務秘書,法官,檢察官)。


    後麵由薛向,呂嘉問,呂惠卿和曾布等人負責。


    宰執集團執政官中並沒有分類參知政事,條例司也沒有。


    王安石專門給楊世鵬列國朝製度設計,軍事建設和經濟發展專業參知政事出來,那等於就是讓楊世鵬做他在這三個領域最重要的副手了;而新法研究提出“詳定編敕提舉”和監督運行“督察官”,也由楊世鵬負責。


    這兩個職務級別雖然比較低,但在以變法為主線的宋朝;又是總操盤手旗幟標杆般的存在。


    這5個職務加起來,已經等於楊世鵬是大宋朝實質性連皇帝和變法參知政事主操盤手王安石都要倚仗的新number one了!


    “允。以楊家小四郎表現出來的才華和見識。”


    神宗看向楊世鵬認真道,“擔這5個職位很合適。”


    神宗就這樣幹脆地同意了!


    全京城傳言的楊家將中最廢物的一個後人,一個15歲的小青年;直接成為北宋帝國變法鼎新總操盤手!


    無論是變法派還是反對派之人,都是無比震驚又錯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聖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聖佛並收藏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