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下大旱,小人鄭俠背後捅王安石的刀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作者:楊聖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是第4步,老天爺對你變法的考驗。”
楊世鵬看著王安石嚴肅道,“你看孔子創立儒家,周遊列國13年,死了還被秦始皇挖墳,又經曆焚書坑儒。
商鞅變法,也經曆了地震天幹等很多反複;最後商鞅自己的命都還被弄丟了。
這充分說明。
任何一項偉大的行動,任何一項偉大的新事物誕生;都要經曆很大的天災人禍考驗。
第4步就是老天爺給你出難題。”
“什麽難題?”
神宗滿心震驚地看向楊世鵬問。
“天下大旱,百姓顆粒無收。”
楊世鵬看著神宗,突然沒來由地淚崩道,“但是官員為了收迴他們的青苗貸款,到處抓人。
男的抓去做苦力抵賬,女的抓去賣淫還債。
最後百姓瘋狂逃亡,全都把自己的災難歸罪為王安石變法。
數百上千萬百姓全都往京城跑。
洶湧的難民百姓潮,就像洪水一樣;將整個京師吞滅。”
楊世鵬說到這裏,已經淚如雨注。
蘇小妹死死地抓住他的手,也跟著淚流不止。
神宗慌得一批,直接癱軟在龍椅上。
楊世鵬有真情流露,也有演戲的成分。
其他朝臣看到這一幕,皆是震撼不已。
變法派,包括章惇,曾布等不少人;都動容了。
曾公亮,陳升之,呂公著,司馬光,趙拚和韓維等反對派,紛紛舒一口氣。
“你說有天下大旱,就有天下大旱?”
王安石的長子王雱抱著僥幸心道,“誰知道這是不是你的惡意揣測!”
“對啊,怎麽可能那麽巧合?”
呂惠卿也有些懷疑地問。
神宗也再次用懷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天下大事,不能抱任何僥幸心。”
楊世鵬收起眼淚嚴肅道,“很明顯,我剛才說到這裏;你們並沒有應對天災人禍之法。
這就已經說明你們的變法是嚴重有漏洞的。
原來的民間借貸,雖然利息可能高了一點;但因為都是鄉裏鄉親的,出了天災,他們也能相對通融。
而且商人和地主放貸,老百姓有官府保護。
官府原來的救濟糧,也隨時在倉庫待命。
但是官府放貸之後,出了天災,官府倉庫裏麵沒有救濟糧;而且官員不但不會保護百姓,不會救助百姓;還會第一時間抓人,拿他們去賣身抵債。
所以相比民間借貸,官府放貸雖然賺了點錢;但卻把天災人禍風險攬到了自己身上。
這就是天大的敗筆。
你不能靠僥幸心說沒有天災,然後就賭運氣。
畢竟這一旦賭錯了,是要亡國亡天下的。
且有沒有天下大旱,洪澇,大風,火災,地震,暴雪,冰雹,蟲害等自然災害,這個也不能靠你們讀四書五經的人想象。
問一問那些天文曆法,水利和農業的老人,他們都能推出個七七八八。
還別說他們了,就在你們變法派中;就有一個懂天文的牛人。
他一早就遇見到了這一天,他早早就在收集證據做準備。
然後等災難爆發的時候,直接呈上流民圖。
皇上和太後看到天下到處都是饑民,痛苦流涕,徹夜不眠。”
楊世鵬說到這裏,目光不懷好意地看向鄭俠。
其他人,包括王安石和神宗,也都懷疑地看向他。
先前楊世鵬已經說他是背後捅刀的小人,現在說到那個承上流民圖的人;又看向他。
眾人哪裏還不明白?
但這是英雄舉措呀!
怎麽算是背後捅刀的小人呢?
“我發誓,我什麽也沒有做!”
鄭俠慌裏慌張地道,“我也不知道這楊家小子跟我有什麽仇,今天老是針對我。”
眾人又把懷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其實你沒必要否認,皇城司的人隨便走一趟就能調查出你背後的軌跡。”
楊世鵬淡淡地看著鄭俠道,“而且呈上流民圖,最終讓朝廷廢除青苗法;這也算是大功一件。
青苗法一開始讓官員來放貸,這本身就是個嚴重的錯誤。
商業講究公平和自由買賣。
你官員拿著權力去跟老百姓做買賣,那怎麽可能還會有公平可言?
拿著權的人去對付沒有權的人,這個設計就注定最後買賣會走形。”
“非常正確。”
蘇軾認同道,“手中有權的人跟沒有權的人做生意,那最後隻怕被土匪搶劫還恐怖;申冤都沒地方申。”
“有權的人跟沒權的人做生意。”
趙拚也認同道,“那真的會比土匪直接搶還可怕,因為一切都是合法的;衙門也不會再給他們喊冤的機會。
若是被土匪搶了,至少還可以到衙門來喊冤。”
“對對對,官員全都鑽規則的空子;老百姓除了認栽,喊冤申訴都無門。”
呂公著,韓維,文彥博,趙拚等人也紛紛聲援道。
鄭俠看到有這麽多人聲援,臉上不自覺浮現出一絲得意。
“那獻流民圖到底是英雄行為還是小人行為?”
神宗在龍椅上有些疑惑地看著楊世鵬問。
“單純就獻流民圖這件事情而言,肯定是英雄行為。”
楊世鵬認真道,“但鄭俠小人就小人在,他收集到證據不第一時間報告給王安石;而是儲備起來準備陰他上位。
就跟昨日沈括對我的做法一樣。”
“你汙蔑!”
鄭俠氣得七竅生煙,“我連作畫都不會,我獻什麽流民圖?”
“我這不是推演嘛?你著啥急啊!”
楊世鵬一臉輕鬆地看著鄭俠笑道,“我又沒說是你現在做的事。”
楊世鵬說到這裏,轉而掃視朝堂道:
“大家都是混官場的,想必到了那種情況下;想采王安石上位的,肯定不是一個兩個。
天下已經大亂,這個時候請個畫師,找個天文學家觀察一下;那不是輕輕鬆鬆的事嗎?
沒有這個鄭俠,也會有別人。
按照我的推測,天下大旱就是在兩年後,從大宋113年癸醜七月,我自己的農曆曆法說,是農曆1073年7月份開始到第2年3月份,河南河北10個月不下雨。
剛好影響到一季麥子。
整個中原地區,麥子顆粒無收。
數百上千萬流民往京城湧。
本來王安石變法就有那麽多反對者,這樣的趨勢下。
肯定會有很多人攻擊青苗法。
隻不過是王安石變法陣營中的人先下手一步罷了。”
唿唿唿!
楊世鵬這麽說,反對陣營的人,變得輕鬆愜意很多。
他們反對歸反對,可沒想做背後捅刀的小人。
楊世鵬看著王安石嚴肅道,“你看孔子創立儒家,周遊列國13年,死了還被秦始皇挖墳,又經曆焚書坑儒。
商鞅變法,也經曆了地震天幹等很多反複;最後商鞅自己的命都還被弄丟了。
這充分說明。
任何一項偉大的行動,任何一項偉大的新事物誕生;都要經曆很大的天災人禍考驗。
第4步就是老天爺給你出難題。”
“什麽難題?”
神宗滿心震驚地看向楊世鵬問。
“天下大旱,百姓顆粒無收。”
楊世鵬看著神宗,突然沒來由地淚崩道,“但是官員為了收迴他們的青苗貸款,到處抓人。
男的抓去做苦力抵賬,女的抓去賣淫還債。
最後百姓瘋狂逃亡,全都把自己的災難歸罪為王安石變法。
數百上千萬百姓全都往京城跑。
洶湧的難民百姓潮,就像洪水一樣;將整個京師吞滅。”
楊世鵬說到這裏,已經淚如雨注。
蘇小妹死死地抓住他的手,也跟著淚流不止。
神宗慌得一批,直接癱軟在龍椅上。
楊世鵬有真情流露,也有演戲的成分。
其他朝臣看到這一幕,皆是震撼不已。
變法派,包括章惇,曾布等不少人;都動容了。
曾公亮,陳升之,呂公著,司馬光,趙拚和韓維等反對派,紛紛舒一口氣。
“你說有天下大旱,就有天下大旱?”
王安石的長子王雱抱著僥幸心道,“誰知道這是不是你的惡意揣測!”
“對啊,怎麽可能那麽巧合?”
呂惠卿也有些懷疑地問。
神宗也再次用懷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天下大事,不能抱任何僥幸心。”
楊世鵬收起眼淚嚴肅道,“很明顯,我剛才說到這裏;你們並沒有應對天災人禍之法。
這就已經說明你們的變法是嚴重有漏洞的。
原來的民間借貸,雖然利息可能高了一點;但因為都是鄉裏鄉親的,出了天災,他們也能相對通融。
而且商人和地主放貸,老百姓有官府保護。
官府原來的救濟糧,也隨時在倉庫待命。
但是官府放貸之後,出了天災,官府倉庫裏麵沒有救濟糧;而且官員不但不會保護百姓,不會救助百姓;還會第一時間抓人,拿他們去賣身抵債。
所以相比民間借貸,官府放貸雖然賺了點錢;但卻把天災人禍風險攬到了自己身上。
這就是天大的敗筆。
你不能靠僥幸心說沒有天災,然後就賭運氣。
畢竟這一旦賭錯了,是要亡國亡天下的。
且有沒有天下大旱,洪澇,大風,火災,地震,暴雪,冰雹,蟲害等自然災害,這個也不能靠你們讀四書五經的人想象。
問一問那些天文曆法,水利和農業的老人,他們都能推出個七七八八。
還別說他們了,就在你們變法派中;就有一個懂天文的牛人。
他一早就遇見到了這一天,他早早就在收集證據做準備。
然後等災難爆發的時候,直接呈上流民圖。
皇上和太後看到天下到處都是饑民,痛苦流涕,徹夜不眠。”
楊世鵬說到這裏,目光不懷好意地看向鄭俠。
其他人,包括王安石和神宗,也都懷疑地看向他。
先前楊世鵬已經說他是背後捅刀的小人,現在說到那個承上流民圖的人;又看向他。
眾人哪裏還不明白?
但這是英雄舉措呀!
怎麽算是背後捅刀的小人呢?
“我發誓,我什麽也沒有做!”
鄭俠慌裏慌張地道,“我也不知道這楊家小子跟我有什麽仇,今天老是針對我。”
眾人又把懷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其實你沒必要否認,皇城司的人隨便走一趟就能調查出你背後的軌跡。”
楊世鵬淡淡地看著鄭俠道,“而且呈上流民圖,最終讓朝廷廢除青苗法;這也算是大功一件。
青苗法一開始讓官員來放貸,這本身就是個嚴重的錯誤。
商業講究公平和自由買賣。
你官員拿著權力去跟老百姓做買賣,那怎麽可能還會有公平可言?
拿著權的人去對付沒有權的人,這個設計就注定最後買賣會走形。”
“非常正確。”
蘇軾認同道,“手中有權的人跟沒有權的人做生意,那最後隻怕被土匪搶劫還恐怖;申冤都沒地方申。”
“有權的人跟沒權的人做生意。”
趙拚也認同道,“那真的會比土匪直接搶還可怕,因為一切都是合法的;衙門也不會再給他們喊冤的機會。
若是被土匪搶了,至少還可以到衙門來喊冤。”
“對對對,官員全都鑽規則的空子;老百姓除了認栽,喊冤申訴都無門。”
呂公著,韓維,文彥博,趙拚等人也紛紛聲援道。
鄭俠看到有這麽多人聲援,臉上不自覺浮現出一絲得意。
“那獻流民圖到底是英雄行為還是小人行為?”
神宗在龍椅上有些疑惑地看著楊世鵬問。
“單純就獻流民圖這件事情而言,肯定是英雄行為。”
楊世鵬認真道,“但鄭俠小人就小人在,他收集到證據不第一時間報告給王安石;而是儲備起來準備陰他上位。
就跟昨日沈括對我的做法一樣。”
“你汙蔑!”
鄭俠氣得七竅生煙,“我連作畫都不會,我獻什麽流民圖?”
“我這不是推演嘛?你著啥急啊!”
楊世鵬一臉輕鬆地看著鄭俠笑道,“我又沒說是你現在做的事。”
楊世鵬說到這裏,轉而掃視朝堂道:
“大家都是混官場的,想必到了那種情況下;想采王安石上位的,肯定不是一個兩個。
天下已經大亂,這個時候請個畫師,找個天文學家觀察一下;那不是輕輕鬆鬆的事嗎?
沒有這個鄭俠,也會有別人。
按照我的推測,天下大旱就是在兩年後,從大宋113年癸醜七月,我自己的農曆曆法說,是農曆1073年7月份開始到第2年3月份,河南河北10個月不下雨。
剛好影響到一季麥子。
整個中原地區,麥子顆粒無收。
數百上千萬流民往京城湧。
本來王安石變法就有那麽多反對者,這樣的趨勢下。
肯定會有很多人攻擊青苗法。
隻不過是王安石變法陣營中的人先下手一步罷了。”
唿唿唿!
楊世鵬這麽說,反對陣營的人,變得輕鬆愜意很多。
他們反對歸反對,可沒想做背後捅刀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