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迴,連司馬光和程顥那年輕的老夫子都沒再出來反對“這像什麽樣子”。


    “那他們都有獨立的房間了,”


    神宗一臉驚訝,“朕有事情去跟誰商量討論?”


    楊世鵬:“陛下也在自己獨立的辦公室辦公和休息啊。


    一般情況下,各自都在自己的辦公室辦公。


    常規事情,各部門自行處理。


    需要上報的,寫奏章報告到內閣。


    由內閣和宰相處理。


    內閣和宰相處理不了的,再送到皇帝哥你這裏來。


    皇帝也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再開大會,叫上各部門負責人,社會專家以及身邊有智慧的人一起討論。


    集思廣益,發揮頭腦風暴的作用,共克難題。


    如此便不用什麽事都在朝堂上吵吵嚷嚷,一個事情吵半天。


    將國朝的腦袋,嘴巴和手腳分開來;而不是天天讓腦袋,嘴巴去跟手腳吵架。


    皇帝陛下和大臣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保持身心健康;還把工作處理得更好。”


    “聽起來不錯。”


    神宗一臉神往。


    其餘大臣,也是麵露喜悅。


    “什麽是內閣?”


    王安石卻是看向楊世鵬認真問。


    “對。”


    神宗反應過來,又看向楊世鵬認真問,“宰相下麵什麽時候還多了一個內閣?”


    “哦!內閣就是防止宰相專權,幫皇帝和宰相分擔壓力的專業機構。


    內閣下麵應該還有議論會,就是我剛才開玩笑說的那個有司馬議專門負責吵架找問題的那個吵架會。


    分為上議立法院和下議門審院。


    就是擴大現在的禦史台言官和門下省這兩部門。


    而內閣,就是擴大的中書省。”


    楊世鵬認真道,“直接將中書省,台諫院和門下省擴大到10人,100人和100左右;且都由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組成,沒有軍權,也沒有直接的行政權。


    但他們都是專業人才,而且人多;可以3班倒,十二個時辰不間斷地工作運行。


    遠比皇帝和宰相工作效率更高,那麽多人都是平級,負責人輪流做;也不用擔心一把手專權。


    內閣和議論會,都不接觸軍隊,也沒有直接行政權;就是兩個純粹的國朝大腦和嘴巴,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作亂。


    還不用再擔心他們老是去幹擾手腳做事。


    能替代皇帝和宰相處理政務,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皇帝;還可以在根本上避免宰相專權。


    然後皇帝放心在家玩耍,遊曆天下;還不用擔心剛才那些傻子廢物說的迴來就進不了皇宮,皇權旁落,天下大亂這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擴大中書省,台諫院和門下省——形成內閣,上議立法院和下議門審院,竟然是分相權!


    解放皇權!


    同時又提高工作效率!


    三朝老宰相文彥博,當前名義宰相曾公亮,副宰相陳升之,參知政事副宰相實際宰相王安石(副宰相),參知政事趙拚和韓絳,皆陷入深思。


    他們也不好直接出言反對。


    畢竟涉及到自己的形象。


    不少人看向他們幸災樂禍。


    尤其言官首領,禦史中丞呂公著和實際上的“異見”領袖司馬光;都對這樣的權力架構非常喜歡。


    這是解放皇權,但同時也是限死皇權。


    都是政治老江湖,一眼就看透這背後的門道。


    若是能大幅擴大中書省,台諫院和門下省分一分皇權和相權,由更多人決天下事;他們當然樂意。


    “變法難以推行。”


    神宗心動又猶豫地看著楊世鵬問道,“若是相權再被分,變法如何執行下去?”


    “那不是還有專門負責推行的尚書省嗎?”


    楊世鵬認真道,“這個部門唐末以來形同虛設,實在不應該;應該加強和重視起來。


    尚書省就是國朝政務的手腳,將這個部門荒廢;讓中書省議政又施政,還兼理著門下審核;這就是讓腦袋去幹手腳的活兒和監管手腳與腦袋自身。


    非常滑稽。


    然後旁邊又有一個禦史台和知諫院,甚至還有一個起草詔令的舍人院知製誥和負責審核的銀台。


    腦袋代行手腳之事,腦袋監管手腳還不夠。


    嘴巴也跑來天天找手腳和腦袋的茬,幹擾手腳行動。


    混亂不堪。


    最後實際就是腦袋,嘴巴和手腳不分;天天都在吵架內訌,正是啥也幹不成。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直接將腦袋放在一邊冷靜地思考。


    將嘴巴與嘴巴放在一起,讓嘴巴跟嘴巴吵。


    將手腳放在一邊專門負責執行法律條文和政令;同時允許法無禁止即可為,增強尚書省的行動彈性空間。


    這樣朝廷便可以真正健康地運轉起來。


    可以讓王相這樣做實事的宰執兼任尚書令。


    尚書令我更喜歡叫政務總經理。


    如此,一個國家不同的部門和機構;就真的像一個健康人一樣行動自如,而不是像一個殘疾人一樣動彈費勁。”


    咕嚕……


    “將腦袋放在一邊冷靜地思考,讓嘴巴跟嘴巴吵;把手腳分到一邊行事,讓國朝的不同機構和部門變成一個健康的人;而不是一個殘疾……”


    神宗聽得不自覺咽口水,內心是相當的心動。


    王安石也是大為震動,內心開始思索恢複和加強尚書省專門負責執行法令的可行性。


    其餘大臣也是紛紛震撼地看向楊世鵬,不明白他小小年紀,為什麽可以把國家權力架構理得如此順暢?!


    “王相以為如何?”


    神宗激動地看向王安石問。


    “臣還在思索和權衡。”


    王安石邊沉思邊迴答。


    “變法如引水,渠成而水到;好的變法,就像點火一樣;點一下就會自動燃起來。


    不需要靠皇帝和宰相拿著權力去強行推動。”


    楊世鵬看著神宗一臉堅定地繼續道,“若是變法要靠皇帝和宰相來強行推廣,那就不可能成功了。


    秦始皇強行修驪山墓,隋煬帝強行修大運河;那都付出了江山傾覆的代價。


    變法一定要找到點一把火就自動燃起來的一勞永逸之法。”


    “做什麽都有人反對,變法如何自動燃起來?”


    神宗又向楊世鵬投來疑惑的目光。


    王安石和不少變法派,也把懷疑的目光看向楊世鵬。


    反倒是那些反對派,內心紛紛鬆了一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聖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聖佛並收藏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