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觀也來看榜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作者:楊聖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算是吧!”
秦觀笑答。
“你有沒有去過他家做客?”
楊世鵬緊張地追問。
“蘇兄有向秦某發出邀請,但秦某還未來得及赴約。”
秦觀眼神躲閃,轉移話題問,“小兄弟為何一身濕漉漉的?”
“啊!我方才走路不小心掉進大運河了。”
楊世鵬隨意糊弄,心中卻是在嘀咕:
“是未來得及赴約,還是怕去到蘇家被蘇家的‘大齡剩女’纏上?”
但楊世鵬也沒去戳破秦觀的心思。
“那還真是有點不小心啊!”
秦觀一臉平靜,心中卻也是在遺憾:
“作為楊家將後人,年紀輕輕走個路都走不穩;大白天竟然直接掉進大運河去了!!
楊家真的是後繼無人了嗎?”
不過,秦觀心中所想也沒當眾說出來。
都是比較有修養的人。
“嗯。是有點不小心。”
楊世鵬也不想繼續跳河那個悲傷的話題,轉而問道,“秦兄今日此來所為何事?”
“王相公變法後的新科舉人才第1次放榜,秦某特意去看看,都是什麽樣的人才上榜;方便日後學習。”
“聽我一句勸。”
楊世鵬拍著秦觀的肩膀,一副長者般的口吻道。
“楊小兄弟請說。”
秦觀客氣道。
“變法新科進士沒有什麽值得好學習的。”
“為何?”
秦觀一臉詫異地扭頭看向楊世鵬。
“王相公基本廢除了經義考試,著重實用學考試。”
楊世鵬一本正經地反問,“秦兄可知這二者的差別?”
“秦某願聞楊兄之高見。”
秦觀好奇道。
“傳統經義考試,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全憑皇帝和大官一張嘴說什麽就是什麽。
秦兄認同我這個說法否?”
“楊兄慎言!”
秦觀震撼地看著楊世鵬,內心驚訝道:
“這真的是一個傻子廢物能說出來的話嗎?”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是滿臉震驚地看著楊世鵬,完全搞不明白此時此刻,他為何如此大膽?
“有什麽慎言的?”
楊世鵬無所謂地道,“開明的曆史,任由百姓暢所欲言;黑暗的曆史因言獲罪,那也是一種榮幸。”
“經義不是都有標準答案嗎?”
楊瑞娘問出心中的疑惑。
“那我問你:”
楊世鵬看向天真的妹妹問道,“孟子說民貴君輕,但他們真的有讓民為貴嗎?”
“………”
楊瑞娘無聲地搖頭。
“就是啊,不但不會讓民為貴;還反過來強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歪理邪說。”
楊世鵬繼續道,“很明顯,考經義雖然有標準答案;但是標準答案都是一些空話,最後怎麽解釋?
權力者說了算。
這也就等於考經義,最後的標準答案就是權力者的認知水平,偏好和思維習慣。”
“然後呢?”
秦觀感覺出楊世鵬是有深度的,對他的後續解釋好奇起來。
“然後就是在傳統經義考試製度下,學者得認真學習鑽研,好好修行做人,好好學習經義;最後考試認真作答。”
楊世鵬迴答道,“因為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喜歡誠實守信,忠誠勇敢,積極上進,頭腦靈活的人。
認真學習和努力修行的人,考傳統經義,有更大的概率勝出。
也就是說,考傳統經義勝出的考生;多半是有點真材實料和值得學習之處的。”
“楊兄是說王相公科舉改革後實用型人才選拔考試,不需要認真學習和修行就可以勝出?”
秦觀停下腳步滿臉震驚地看著楊世鵬問。
“對!”
楊世鵬斬釘截鐵地迴答。
“這怎麽可能?”
秦觀,楊世瀚和楊瑞娘三人幾乎是同時驚訝地問出聲。
“但這就是事實。”
“怎麽說?”
秦觀有些懷疑地問。
“因為實用學是完全沒有標準答案的,連權力者和主考官都沒了解釋權;”
楊世鵬一臉認真道,“最後怎麽答,就看考生怎麽吹。”
“哈哈哈,”
楊瑞娘忍不住放聲大笑,“四哥真是會開玩笑,實用學怎麽會完全沒有標準答案呢?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不就知道了嗎?”
“是啊!”
秦觀也是一臉疑惑,“實用學的答案不應該更標準才對嗎?
是對是錯,現實中一目了然。”
楊世瀚則是再次用看白癡的目光看楊世鵬。
“關鍵是這是在考實用學啊,又不是到現實中看實用學怎麽發揮!”
楊世鵬一語道破天機。
“怎麽講?”
秦觀一臉震驚。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是有所醒悟。
“你們好好想想:”
楊世鵬微笑著提醒,“考實用學和用實用學,這兩者是不是還有天壤之別?”
“好像是有點差別。”
秦觀陷入思索。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開始思索起來。
“不是有點差別,是有天壤之別。”
楊世鵬堅持道,“實踐本事,一事對一事;擅長掙錢的人,你讓他去治病;那就很可能是去殺人,而不是治病。
但是考實用學,就可以隨便吹。
一個考生寫生死人肉白骨,寫養豬養成大象,麥子畝產萬斤。
你說他的答案錯嗎?”
“肯定錯了呀!”
楊世瀚一臉堅定地道,“傻子都不會相信能生死人肉白骨,肥豬能養成大象,畝產能過萬斤。”
秦觀和楊瑞娘也疑惑地看著楊世鵬。
“傻子不會相信不重要,但做夢的聽者會信啊。”
楊世鵬淡淡地道,“聖人又沒有說過不能生死人肉白骨,所以千年以來;一直有人做夢,相信長生不老,包括大量皇帝;都著那些騙子道士的道。
同樣的,每個人都會夢想肥豬賽大象,畝產萬斤。
某天某個權力者打個盹,睜著眼睛做夢;就像那些帝王睜著眼睛做夢嗑仙丹能長生不老一樣,那肥豬賽大象,畝產萬斤;不就成了考試中的標準答案了嗎?
至於實際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誰會去在意?
反正隻是在考試,正確與否;最後也隻是言者和聽者說了算。
所以很明顯,原來考經義,至少還有一些聖人言作為一定的準繩;但是放開了考實用學,連基本的準繩都沒有了。
最後很多成績好的,十有八九就是靠昧著良知沒有底線地吹噓;這樣的考生,不但不值得學習;還應該嚴重鄙視和人人起來抵製。”
“感覺好像是挺有道理的。”
秦觀有些理解過來,“考實用學好像是更容易亂。”
秦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繼而又皺眉看向楊世鵬問:
“這麽說起來,國家就不能考實用學,隻能一代又一代地讀四書五經,考四書五經?”
“那倒也不是。
四書五經的考試占比還是不能過大。
實用學的考試還是要占大比例。”
楊世鵬肯定地道,“隻是使用學考完之後,並不等於就是人才了;也不等於人品好。”
秦觀:“那怎樣才算是德才兼備的人才了?”
楊世鵬:“是否有德有才?
還需要到現實生活中慢慢觀察實踐結果。
所謂‘試玉需燒三日滿,辨材須要七年期’。
實用學科舉考試成績,隻能作為可能是實用型人才的一個參考。
還遠沒到已經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和可以作為標杆學習的地步。”
秦觀笑答。
“你有沒有去過他家做客?”
楊世鵬緊張地追問。
“蘇兄有向秦某發出邀請,但秦某還未來得及赴約。”
秦觀眼神躲閃,轉移話題問,“小兄弟為何一身濕漉漉的?”
“啊!我方才走路不小心掉進大運河了。”
楊世鵬隨意糊弄,心中卻是在嘀咕:
“是未來得及赴約,還是怕去到蘇家被蘇家的‘大齡剩女’纏上?”
但楊世鵬也沒去戳破秦觀的心思。
“那還真是有點不小心啊!”
秦觀一臉平靜,心中卻也是在遺憾:
“作為楊家將後人,年紀輕輕走個路都走不穩;大白天竟然直接掉進大運河去了!!
楊家真的是後繼無人了嗎?”
不過,秦觀心中所想也沒當眾說出來。
都是比較有修養的人。
“嗯。是有點不小心。”
楊世鵬也不想繼續跳河那個悲傷的話題,轉而問道,“秦兄今日此來所為何事?”
“王相公變法後的新科舉人才第1次放榜,秦某特意去看看,都是什麽樣的人才上榜;方便日後學習。”
“聽我一句勸。”
楊世鵬拍著秦觀的肩膀,一副長者般的口吻道。
“楊小兄弟請說。”
秦觀客氣道。
“變法新科進士沒有什麽值得好學習的。”
“為何?”
秦觀一臉詫異地扭頭看向楊世鵬。
“王相公基本廢除了經義考試,著重實用學考試。”
楊世鵬一本正經地反問,“秦兄可知這二者的差別?”
“秦某願聞楊兄之高見。”
秦觀好奇道。
“傳統經義考試,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全憑皇帝和大官一張嘴說什麽就是什麽。
秦兄認同我這個說法否?”
“楊兄慎言!”
秦觀震撼地看著楊世鵬,內心驚訝道:
“這真的是一個傻子廢物能說出來的話嗎?”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是滿臉震驚地看著楊世鵬,完全搞不明白此時此刻,他為何如此大膽?
“有什麽慎言的?”
楊世鵬無所謂地道,“開明的曆史,任由百姓暢所欲言;黑暗的曆史因言獲罪,那也是一種榮幸。”
“經義不是都有標準答案嗎?”
楊瑞娘問出心中的疑惑。
“那我問你:”
楊世鵬看向天真的妹妹問道,“孟子說民貴君輕,但他們真的有讓民為貴嗎?”
“………”
楊瑞娘無聲地搖頭。
“就是啊,不但不會讓民為貴;還反過來強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歪理邪說。”
楊世鵬繼續道,“很明顯,考經義雖然有標準答案;但是標準答案都是一些空話,最後怎麽解釋?
權力者說了算。
這也就等於考經義,最後的標準答案就是權力者的認知水平,偏好和思維習慣。”
“然後呢?”
秦觀感覺出楊世鵬是有深度的,對他的後續解釋好奇起來。
“然後就是在傳統經義考試製度下,學者得認真學習鑽研,好好修行做人,好好學習經義;最後考試認真作答。”
楊世鵬迴答道,“因為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喜歡誠實守信,忠誠勇敢,積極上進,頭腦靈活的人。
認真學習和努力修行的人,考傳統經義,有更大的概率勝出。
也就是說,考傳統經義勝出的考生;多半是有點真材實料和值得學習之處的。”
“楊兄是說王相公科舉改革後實用型人才選拔考試,不需要認真學習和修行就可以勝出?”
秦觀停下腳步滿臉震驚地看著楊世鵬問。
“對!”
楊世鵬斬釘截鐵地迴答。
“這怎麽可能?”
秦觀,楊世瀚和楊瑞娘三人幾乎是同時驚訝地問出聲。
“但這就是事實。”
“怎麽說?”
秦觀有些懷疑地問。
“因為實用學是完全沒有標準答案的,連權力者和主考官都沒了解釋權;”
楊世鵬一臉認真道,“最後怎麽答,就看考生怎麽吹。”
“哈哈哈,”
楊瑞娘忍不住放聲大笑,“四哥真是會開玩笑,實用學怎麽會完全沒有標準答案呢?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不就知道了嗎?”
“是啊!”
秦觀也是一臉疑惑,“實用學的答案不應該更標準才對嗎?
是對是錯,現實中一目了然。”
楊世瀚則是再次用看白癡的目光看楊世鵬。
“關鍵是這是在考實用學啊,又不是到現實中看實用學怎麽發揮!”
楊世鵬一語道破天機。
“怎麽講?”
秦觀一臉震驚。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是有所醒悟。
“你們好好想想:”
楊世鵬微笑著提醒,“考實用學和用實用學,這兩者是不是還有天壤之別?”
“好像是有點差別。”
秦觀陷入思索。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開始思索起來。
“不是有點差別,是有天壤之別。”
楊世鵬堅持道,“實踐本事,一事對一事;擅長掙錢的人,你讓他去治病;那就很可能是去殺人,而不是治病。
但是考實用學,就可以隨便吹。
一個考生寫生死人肉白骨,寫養豬養成大象,麥子畝產萬斤。
你說他的答案錯嗎?”
“肯定錯了呀!”
楊世瀚一臉堅定地道,“傻子都不會相信能生死人肉白骨,肥豬能養成大象,畝產能過萬斤。”
秦觀和楊瑞娘也疑惑地看著楊世鵬。
“傻子不會相信不重要,但做夢的聽者會信啊。”
楊世鵬淡淡地道,“聖人又沒有說過不能生死人肉白骨,所以千年以來;一直有人做夢,相信長生不老,包括大量皇帝;都著那些騙子道士的道。
同樣的,每個人都會夢想肥豬賽大象,畝產萬斤。
某天某個權力者打個盹,睜著眼睛做夢;就像那些帝王睜著眼睛做夢嗑仙丹能長生不老一樣,那肥豬賽大象,畝產萬斤;不就成了考試中的標準答案了嗎?
至於實際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誰會去在意?
反正隻是在考試,正確與否;最後也隻是言者和聽者說了算。
所以很明顯,原來考經義,至少還有一些聖人言作為一定的準繩;但是放開了考實用學,連基本的準繩都沒有了。
最後很多成績好的,十有八九就是靠昧著良知沒有底線地吹噓;這樣的考生,不但不值得學習;還應該嚴重鄙視和人人起來抵製。”
“感覺好像是挺有道理的。”
秦觀有些理解過來,“考實用學好像是更容易亂。”
秦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繼而又皺眉看向楊世鵬問:
“這麽說起來,國家就不能考實用學,隻能一代又一代地讀四書五經,考四書五經?”
“那倒也不是。
四書五經的考試占比還是不能過大。
實用學的考試還是要占大比例。”
楊世鵬肯定地道,“隻是使用學考完之後,並不等於就是人才了;也不等於人品好。”
秦觀:“那怎樣才算是德才兼備的人才了?”
楊世鵬:“是否有德有才?
還需要到現實生活中慢慢觀察實踐結果。
所謂‘試玉需燒三日滿,辨材須要七年期’。
實用學科舉考試成績,隻能作為可能是實用型人才的一個參考。
還遠沒到已經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和可以作為標杆學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