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受阻
重生七五,改變悲慘人生 作者:愛叫的泰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雲峰聽到這番話,心中一緊,他趕忙解釋道:“徐廠長,您的擔憂我理解,但現在日係彩電對我們整個行業的衝擊非常大,日係廠商撕毀協議抬高顯像管價格就是一個信號。鬆下雖然和我們有合作,但在這場市場競爭中,他們也首先會考慮自身利益。我們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們身上。而且雲雪電子的顯像管不僅技術過硬,在價格上也會給予大家一定的優惠,這對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
徐耀祖卻不為所動,他擺了擺手,說道:“王總,話雖如此,但合作多年,鬆下的信譽還是有保障的。他們承諾過會在這次危機中盡量協調,維持顯像管價格的相對穩定。而且,我們川省彩電廠的生產設備都是按照鬆下的顯像管規格定製的,如果突然更換成雲雪電子的產品,設備的適配性就是個大問題,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這無疑會增加更多成本。”
其他廠家代表聽了徐耀祖的話,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則小聲議論起來。
一位來自北方的廠家代表說道:“徐廠長,鬆下的承諾能信嗎?這次東芝、索尼的做法就讓大家寒心了。而且設備改造雖然有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如果能擺脫日係的價格控製,也是值得的。”
徐耀祖迴應道:“這隻是你的看法。設備改造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不僅要考慮資金,還要考慮時間成本。在改造期間,我們的生產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市場份額也可能被競爭對手搶走。我不能冒這個險,讓川省彩電廠陷入被動。”
王雲峰看著徐耀祖堅定的神情,知道一時難以說服他,便換了個角度說道:“徐廠長,我們合作並非隻是簡單的供應關係。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共享技術、交流經驗,共同提升國內彩電行業的整體水平。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對抗日係彩電,也能促進各廠家的共同發展。雲雪電子在顯像管技術上的突破,完全可以幫助大家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徐耀祖冷笑著說:“共享技術?王總,技術研發可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你真能毫無保留地分享?就算你願意,雲雪電子的股東們會同意?而且就算有技術交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化成實際生產力的,遠水解不了近渴。”
麵對徐耀祖的質疑,王雲峰有些無奈。
他深知徐耀祖的顧慮並非毫無道理,但這種過度謹慎的態度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內彩電行業的團結。
他試圖再次勸說:“徐廠長,我以雲雪電子的信譽擔保,我們會對各位廠家的設備改造,提供技術支持,盡量降低成本和時間損耗。”
然而,徐耀祖依舊固執己見,他堅持認為采用雲雪電子的顯像管風險太大,堅決反對川省彩電廠參與合作。
這場討論會議最終不歡而散,王雲峰的合作計劃也因此遭遇了重大阻礙。
幾家國內的小廠,在仔細研究了雲雪電子顯像管的檢測報告,並實地考察了雲雪電子的生產車間與研發實力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決定。
這些小廠雖然規模不大,但在行業的浪潮中一直努力求存,對於技術革新和成本控製有著更為敏銳的嗅覺。
其中一家位於南方的小廠廠長李明,率先主動聯係了王雲峰。電話那頭,李明的聲音充滿了熱忱與期待:“王總啊,我們廠仔細研究了您提供的資料,也去您的工廠參觀過了,不得不說,雲雪電子的顯像管技術真的讓我們眼前一亮。我們相信,和您合作,不僅能幫我們解決當下日係顯像管漲價帶來的成本危機,還能讓我們的產品在技術上實現一次飛躍。”
王雲峰聽到這番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原本沉重的心情也瞬間輕鬆了許多。
他連忙迴應道:“李廠長,太感謝您的信任了!雲雪電子一定全力以赴,保證為貴廠提供最優質的顯像管和最貼心的服務。咱們一起努力,在這艱難的市場環境中闖出一片天!”
很快,李明便帶著團隊來到雲雪電子,雙方就合作細節展開了深入洽談。
在談判桌上,雖然也存在一些關於價格、供貨周期等方麵的分歧,但因為彼此都懷揣著合作的誠意與對未來的信心,這些問題都在友好的氛圍中逐一得到解決。
最終,雙方順利簽訂了訂貨協議。當雙方代表在協議上鄭重簽字的那一刻,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又有兩家來自北方的小廠也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
他們的負責人親自來到雲雪電子,與王雲峰進行麵對麵的交流。
這兩家小廠的情況頗為相似,都因日係顯像管價格飆升而陷入了生產困境,正急切地尋找新的供應渠道。
其中一位負責人感慨地說:“王總,我們在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一直想做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可這顯像管的問題卻成了攔路虎。現在有了雲雪電子的技術支持,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王雲峰認真傾聽著他們的訴求,耐心地介紹雲雪電子的技術優勢、生產能力以及合作後的保障措施。
經過一番深入的溝通與協商,這兩家小廠也與雲雪電子順利達成協議,簽訂了訂貨合同。
這幾家小廠的加入,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川省彩電廠這樣的行業巨頭相提並論,但卻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王雲峰前行的道路。
為了確保對這幾家小廠的顯像管供應穩定且優質,王雲峰立刻組織公司內部的生產、技術和售後團隊,召開緊急會議。
他在會上明確指示:“這幾家小廠是我們的合作夥伴,更是我們開拓市場的重要力量。生產部門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先保障他們的訂單;技術部門要隨時做好技術支持,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不出任何問題;售後部門要建立專門的服務通道,及時響應他們的需求。”
這些小廠的訂單,雖然單個規模不大,但聚沙成塔,已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生產需求。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精密的產能核算,王雲峰果斷拍板:準備多開一條生產線。
雖然資金壓力比較大,但是契機出現了就一定要抓住。
徐耀祖卻不為所動,他擺了擺手,說道:“王總,話雖如此,但合作多年,鬆下的信譽還是有保障的。他們承諾過會在這次危機中盡量協調,維持顯像管價格的相對穩定。而且,我們川省彩電廠的生產設備都是按照鬆下的顯像管規格定製的,如果突然更換成雲雪電子的產品,設備的適配性就是個大問題,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這無疑會增加更多成本。”
其他廠家代表聽了徐耀祖的話,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則小聲議論起來。
一位來自北方的廠家代表說道:“徐廠長,鬆下的承諾能信嗎?這次東芝、索尼的做法就讓大家寒心了。而且設備改造雖然有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如果能擺脫日係的價格控製,也是值得的。”
徐耀祖迴應道:“這隻是你的看法。設備改造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不僅要考慮資金,還要考慮時間成本。在改造期間,我們的生產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市場份額也可能被競爭對手搶走。我不能冒這個險,讓川省彩電廠陷入被動。”
王雲峰看著徐耀祖堅定的神情,知道一時難以說服他,便換了個角度說道:“徐廠長,我們合作並非隻是簡單的供應關係。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共享技術、交流經驗,共同提升國內彩電行業的整體水平。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對抗日係彩電,也能促進各廠家的共同發展。雲雪電子在顯像管技術上的突破,完全可以幫助大家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徐耀祖冷笑著說:“共享技術?王總,技術研發可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你真能毫無保留地分享?就算你願意,雲雪電子的股東們會同意?而且就算有技術交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化成實際生產力的,遠水解不了近渴。”
麵對徐耀祖的質疑,王雲峰有些無奈。
他深知徐耀祖的顧慮並非毫無道理,但這種過度謹慎的態度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內彩電行業的團結。
他試圖再次勸說:“徐廠長,我以雲雪電子的信譽擔保,我們會對各位廠家的設備改造,提供技術支持,盡量降低成本和時間損耗。”
然而,徐耀祖依舊固執己見,他堅持認為采用雲雪電子的顯像管風險太大,堅決反對川省彩電廠參與合作。
這場討論會議最終不歡而散,王雲峰的合作計劃也因此遭遇了重大阻礙。
幾家國內的小廠,在仔細研究了雲雪電子顯像管的檢測報告,並實地考察了雲雪電子的生產車間與研發實力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決定。
這些小廠雖然規模不大,但在行業的浪潮中一直努力求存,對於技術革新和成本控製有著更為敏銳的嗅覺。
其中一家位於南方的小廠廠長李明,率先主動聯係了王雲峰。電話那頭,李明的聲音充滿了熱忱與期待:“王總啊,我們廠仔細研究了您提供的資料,也去您的工廠參觀過了,不得不說,雲雪電子的顯像管技術真的讓我們眼前一亮。我們相信,和您合作,不僅能幫我們解決當下日係顯像管漲價帶來的成本危機,還能讓我們的產品在技術上實現一次飛躍。”
王雲峰聽到這番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原本沉重的心情也瞬間輕鬆了許多。
他連忙迴應道:“李廠長,太感謝您的信任了!雲雪電子一定全力以赴,保證為貴廠提供最優質的顯像管和最貼心的服務。咱們一起努力,在這艱難的市場環境中闖出一片天!”
很快,李明便帶著團隊來到雲雪電子,雙方就合作細節展開了深入洽談。
在談判桌上,雖然也存在一些關於價格、供貨周期等方麵的分歧,但因為彼此都懷揣著合作的誠意與對未來的信心,這些問題都在友好的氛圍中逐一得到解決。
最終,雙方順利簽訂了訂貨協議。當雙方代表在協議上鄭重簽字的那一刻,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又有兩家來自北方的小廠也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
他們的負責人親自來到雲雪電子,與王雲峰進行麵對麵的交流。
這兩家小廠的情況頗為相似,都因日係顯像管價格飆升而陷入了生產困境,正急切地尋找新的供應渠道。
其中一位負責人感慨地說:“王總,我們在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一直想做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可這顯像管的問題卻成了攔路虎。現在有了雲雪電子的技術支持,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王雲峰認真傾聽著他們的訴求,耐心地介紹雲雪電子的技術優勢、生產能力以及合作後的保障措施。
經過一番深入的溝通與協商,這兩家小廠也與雲雪電子順利達成協議,簽訂了訂貨合同。
這幾家小廠的加入,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川省彩電廠這樣的行業巨頭相提並論,但卻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王雲峰前行的道路。
為了確保對這幾家小廠的顯像管供應穩定且優質,王雲峰立刻組織公司內部的生產、技術和售後團隊,召開緊急會議。
他在會上明確指示:“這幾家小廠是我們的合作夥伴,更是我們開拓市場的重要力量。生產部門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先保障他們的訂單;技術部門要隨時做好技術支持,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不出任何問題;售後部門要建立專門的服務通道,及時響應他們的需求。”
這些小廠的訂單,雖然單個規模不大,但聚沙成塔,已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生產需求。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精密的產能核算,王雲峰果斷拍板:準備多開一條生產線。
雖然資金壓力比較大,但是契機出現了就一定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