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裏,王雲峰開啟了全麵改造計劃。


    首先,他對工廠的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參考日立的生產車間,將原本混亂的生產區域劃分成了原材料區、加工區、組裝區和質檢區,每個區域之間設置了清晰的通道,便於物料的運輸和人員的流動。同時,他還要求在車間內設置明顯的標識牌,標注各個區域的功能和操作規範。


    在管理方麵,王雲峰製定了嚴格的績效考核製度,打破了以往的平均主義,讓員工的收入與工作表現直接掛鉤。他還定期組織員工培訓,提升大家的技能水平和質量意識。


    在羊城的電子廠內,一輛輛裝載著日立彩電生產線設備的貨車緩緩駛入。


    工人們早已等候多時,眼中滿是期待與興奮。


    然而,隨著生產線一同到來的日本工程師,卻給王雲峰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難題。


    日本工程師們一下車,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們神色冷峻,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設備的搬運與安置。


    王雲峰站在一旁,本想安排中國工程師協助,以便他們能盡快熟悉設備,掌握技術。


    可日本工程師卻將中國工程師拒之門外,態度堅決,不讓他們靠近生產線半步。


    “王桑,這些設備技術複雜,你們的工程師現在參與,隻會影響安裝進度。” 為首的日本工程師山本生硬地說道,眼中透著一絲傲慢。


    王雲峰心中雖不滿,但考慮到生產線安裝的緊迫性,還是強壓怒火,點頭表示理解。


    可他心裏清楚,日本工程師如此藏著掖著,絕非長久之計,中國工程師若不能掌握維修技術,日後生產線一旦出現故障,工廠將陷入被動。


    當天晚上,王雲峰把工廠原來的技術廠長李民叫到辦公室。


    李民是個經驗豐富、頭腦靈活的技術骨幹,在工廠多年,對各類設備都有一定了解。


    “李廠長,你也看到了,日本工程師不讓我們的人靠近生產線,這可不是辦法。以後生產線要是壞了,咱們請他們來維修一次就得花上萬美金,這成本誰能扛得住?你可得想想辦法,一定要讓咱們自己的人學會維修技術。”


    李民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王總,我明白這事兒的嚴重性。這些日本工程師防備心這麽重,想光明正大學到技術肯定不容易,看來隻能動點腦筋了。”


    第二天,李民便開始了行動。他先是安排了一場 “歡迎晚宴”,邀請所有日本工程師參加。


    晚宴上,李民熱情地向日本工程師們敬酒,臉上堆滿了笑容。


    “各位日本朋友,感謝你們大老遠來幫我們安裝生產線,這杯酒我敬你們!” 李民端著酒杯,挨個兒向日本工程師敬酒。


    日本工程師們起初還有些拘謹,但在李民的熱情攻勢下,漸漸放鬆了警惕。


    酒過三巡,他們的話也多了起來,臉上泛起了紅暈。


    李民趁機與山本聊起了生產線的技術問題:“山本先生,我聽說你們這生產線的核心部件特別精密,維修起來肯定很複雜吧?”


    山本醉醺醺地擺了擺手:“那是自然,不過隻要按照操作手冊來,也沒什麽難的……”


    李民一邊認真聽著,一邊在心裏默默記下。可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僅憑幾句酒後之言,根本無法掌握關鍵技術。


    於是,李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安排了幾個年輕機靈的中國工程師,趁著日本工程師午休的時候,悄悄潛入安裝車間。


    他們小心翼翼地打開設備外殼,仔細觀察內部結構,用相機拍下關鍵部位的照片。


    然而,好景不長。有一次,他們正在 “偷學” 時,被突然返迴的日本工程師發現了。


    山本大發雷霆,指著中國工程師的鼻子罵道:“你們這是幹什麽?這是違反合同的行為!”


    李民得知此事後,趕忙趕到現場,向山本賠禮道歉:“山本先生,實在不好意思,這些年輕人不懂事,好奇心太重了。您別生氣,我們保證不會再有下次了。”


    雖然表麵上道了歉,但李民並沒有放棄。他知道,要想真正掌握技術,必須另辟蹊徑。


    經過一番思考,李民決定從日本工程師的助手入手。


    他發現,有個叫小林的年輕助手,性格比較隨和,對中國文化也很感興趣。


    於是,李民經常找小林聊天,請他吃飯,還送他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小禮物。


    一來二去,小林與李民熟絡了起來。


    在李民的有意引導下,小林開始向他透露一些關於生產線的技術細節。


    “小林,你看這部分電路,我一直不太明白它的工作原理,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李民拿著圖紙,虛心地向小林請教。


    小林猶豫了一下,但在李民的再三請求下,還是小聲地給他講解了起來。


    李民聽得十分認真,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小林也耐心地解答。


    等晚上,李民再將白天獲得的知識傳授給其他工程師。


    就這樣,通過與小林的交流,李民和中國工程師們逐漸掌握了一些生產線的關鍵技術。


    王雲峰深知小林在技術傳授上的關鍵作用,也明白適當的激勵能讓他更加用心。


    於是,他特意批給李民一筆經費,專門用於給小林發放 “補助”。


    李民領了經費,心裏明白王雲峰的良苦用心。


    他找到小林,手裏拿著裝有補助的信封,說道:“小林啊,這段時間你可幫了我們大忙。這是我們王總特意批的補助,雖說錢不多,但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感謝你對我們技術上的指導。”


    小林接過信封,臉上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感激的神情:“李廠長,這太客氣了,其實我做這些,也是因為和你們投緣,真心想幫你們。”


    李民笑著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小林,你的幫助我們都記在心裏,以後還得多多仰仗你。有了你的指導,我們的工程師學習進度快多了,對生產線的技術也掌握得越來越紮實。”


    從那以後,小林果然更加用心。


    在日常的技術講解中,他不再局限於表麵的操作步驟,而是深入地剖析技術原理。


    遇到複雜的問題,他會反複演示,而且還會在日本工程師休息的時候,單獨給中國工程師講解。


    在小林的悉心教導下,中國工程師們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


    他們不僅能夠熟練操作生產線,還能獨立解決一些常見的技術故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七五,改變悲慘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叫的泰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叫的泰迪並收藏重生七五,改變悲慘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