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法寶翠竹
幕後:我創造了神秘勢力 作者:辣炒小白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仙曆9185年深夏,東域以東的海上。
一艘漁船正在大海中緩緩前行,船隻不大,其上正載著一位白袍修者,正是趕來尋找仙家洞府,勘探福地的乙。
他原本是打算喚來霍鱗一同前往的,後來一想,此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便孤身一人出發了。
乙先是向東海附近的漁民們打聽了一下情報,的確有不少人見到了海底的發出的光亮。
在摸清楚大概的方向之後,乙直接租了條漁船,駕船向著目的地駛去。
一連數日,吹著鹹腥的海風,乙來到了深海處。
此地遠離大陸,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幽藍,唯有浪潮在不斷翻滾。
乙望向幽深的海底,搜尋著漁民口中的光亮。
結果讓他很失望,他找了大半天,連個影都看到。
他覺得,或許是自己的方位搞錯了。
於是,他又朝四周逛了很大一圈,還是一無所獲。
但是,乙不願放棄,他選擇了在此地等待光亮的出現。
誰知,這一等就是半個月。
大海之上,風雲變幻。
幾乎每天都有狂風暴雨,乙每次都是竭力操控著小船,才讓其免於被風浪掀翻。
直到那天,天空烏雲密布,看樣子馬上就要下大雨了,乙操控小船在風浪之中飄蕩。
就在這時,乙眼角的餘光注意到了一抹來自海底的光亮!
他急忙朝光亮處看去,在略顯陰沉黑暗的環境下,光亮有些若隱若現。
找到了!
乙當即縱身一躍,徑直跳入海水之中,同時不忘將小船收起。
潛入海水中的乙立刻在周身撐開靈氣屏障,隨即迅速朝目標趕去。
隨著距離的拉近,乙逐漸看清楚了發光的源頭,是一座斑駁的石拱門,中間鏤空,隻有一個拱頂。
這很可能就是某個洞府福地的入口!
不多時,他遊到了石門旁邊。
此刻的他已經處於深海之下,周圍一片漆黑,唯有眼前的石門閃爍著點點光亮。
乙仔細觀察了一下拱頂上的痕跡,看樣子似乎是殘存的陣紋。
他當即輕觸石門,將靈氣灌注到了陣紋之上。
陣紋逐漸亮起,迅速蔓延至整道石門,原先鏤空的門內,激起一陣波濤,一個空間旋渦緩緩成型。
見狀,乙一頭紮了進去,他的身影頃刻間消失在了旋渦之中。
石門的光亮也當即熄滅,海底重新被黑暗淹沒。
“碰!”
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乙墜落到了地麵。
他站起身來,環顧四周,他正在一處山峰的半山腰上,往外看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乙展開神識,小心翼翼地朝山頂走去。
這裏的山峰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而且怪石嶙峋,找不到一條像樣的路。
乙隻好在亂石之中尋找落腳點,攀爬著險峻的山峰。
此山很高,乙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到了山頂。
落在山頂的第一眼,一個巨大的白玉高台映入眼簾。
高台由數層台階壘起,麵向靠近大海的一側,視野開闊,大好風景一覽無餘。
乙緩緩走上前,邁步進入高台之上。
在高台的中央,擺放著一根青綠色的長棍和一塊白色玉簡。
有信息!
乙當即上前,將玉簡抓起,隨即探入神識。
片刻後,乙迴過神來,不由地目露驚訝。
此地名叫“垂釣峰”,是一位叫做遊詼的修者的洞府。
他於生前到達了二轉半仙境,綽號“垂釣客”。
更重要的是,他是與“怪人”姬天同一時期的人物。
這麽一算,少說也是兩千年前的人物了,而且還是位半仙境強者。
但很可惜,他最後沒能再次突破,於此地仙去。
不過,他將自己的法寶“翠竹”留存了下來,希望能夠幫助到有緣之人。
看到這裏,乙抓起一旁的長棍,仔細瞧了瞧。
此物入手溫潤,好似寶玉一般,可是看不出品階。
但半仙境強者的法寶又豈是凡物?
而且翠竹並非直棍,而是略有彎曲,儼然一副魚竿的模樣。
這很符合遊詼前輩的綽號。
隻是,這法寶的尺寸似乎有些不太對,通體隻有一人高,相比起普通的魚竿來說,它顯得非常迷你。
這玩意兒連魚線都沒有,真的能釣得到魚?乙不禁心生疑惑。
乙朝四周看了看,確認沒有遺漏。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他直接往翠竹中灌注靈氣,翠竹也陡然亮起。
然而,翠竹除了綻放碧綠色的光芒外,再沒有其他動靜。
什麽情況?這法寶壞了?
乙仔細檢查了一下,魚竿並沒有破損。
於是他又嚐試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除了發光沒有其他反應。
這不會是個熒光棒吧?乙暗自吐槽道。
主要還是遊詼前輩的玉簡之中沒有提及關於翠竹的使用要點,因此,乙隻能靠自己摸索。
見單純地灌注靈氣沒有效果,乙開始思考破局之法。
翠竹既然是根魚竿,那應該是用來垂釣的。
可是這連魚線都沒有,該怎麽處理?
不過,這是半仙境強者的法寶,那可能不同於尋常物品,應該有某種特殊的觸發方式。
乙思索一番,決定先按照遊前輩的方式來。
剛好此地乃是一座釣魚台的構造,乙直接行至高台邊緣,席地而坐。
同時,他舉起手中的魚竿,指向山峰前的大海。
若是乙現在的這副模樣被凡界大陸的漁民們看到了,恐怕會被好生嘲笑一番。
捧著這麽短的魚竿,甚至魚線,魚餌都沒準備,怎麽可能釣得上魚!怕不是在癡人說夢!
乙暫時壓下心中的怪異,再次往魚竿之中灌注靈氣。
靈氣縈繞在魚竿之上,閃爍著點點流光。
乙就這麽坐在地上,望著遠處的大海,安靜地等待著“魚兒”上鉤。
不知過了多久,乙甚至都泛起了一絲困意。
他算是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傻事。
於是,他準備收竿,待日後再好好研究研究。
可就在這時,乙感到手中的翠竹向下一沉。
一艘漁船正在大海中緩緩前行,船隻不大,其上正載著一位白袍修者,正是趕來尋找仙家洞府,勘探福地的乙。
他原本是打算喚來霍鱗一同前往的,後來一想,此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便孤身一人出發了。
乙先是向東海附近的漁民們打聽了一下情報,的確有不少人見到了海底的發出的光亮。
在摸清楚大概的方向之後,乙直接租了條漁船,駕船向著目的地駛去。
一連數日,吹著鹹腥的海風,乙來到了深海處。
此地遠離大陸,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幽藍,唯有浪潮在不斷翻滾。
乙望向幽深的海底,搜尋著漁民口中的光亮。
結果讓他很失望,他找了大半天,連個影都看到。
他覺得,或許是自己的方位搞錯了。
於是,他又朝四周逛了很大一圈,還是一無所獲。
但是,乙不願放棄,他選擇了在此地等待光亮的出現。
誰知,這一等就是半個月。
大海之上,風雲變幻。
幾乎每天都有狂風暴雨,乙每次都是竭力操控著小船,才讓其免於被風浪掀翻。
直到那天,天空烏雲密布,看樣子馬上就要下大雨了,乙操控小船在風浪之中飄蕩。
就在這時,乙眼角的餘光注意到了一抹來自海底的光亮!
他急忙朝光亮處看去,在略顯陰沉黑暗的環境下,光亮有些若隱若現。
找到了!
乙當即縱身一躍,徑直跳入海水之中,同時不忘將小船收起。
潛入海水中的乙立刻在周身撐開靈氣屏障,隨即迅速朝目標趕去。
隨著距離的拉近,乙逐漸看清楚了發光的源頭,是一座斑駁的石拱門,中間鏤空,隻有一個拱頂。
這很可能就是某個洞府福地的入口!
不多時,他遊到了石門旁邊。
此刻的他已經處於深海之下,周圍一片漆黑,唯有眼前的石門閃爍著點點光亮。
乙仔細觀察了一下拱頂上的痕跡,看樣子似乎是殘存的陣紋。
他當即輕觸石門,將靈氣灌注到了陣紋之上。
陣紋逐漸亮起,迅速蔓延至整道石門,原先鏤空的門內,激起一陣波濤,一個空間旋渦緩緩成型。
見狀,乙一頭紮了進去,他的身影頃刻間消失在了旋渦之中。
石門的光亮也當即熄滅,海底重新被黑暗淹沒。
“碰!”
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乙墜落到了地麵。
他站起身來,環顧四周,他正在一處山峰的半山腰上,往外看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乙展開神識,小心翼翼地朝山頂走去。
這裏的山峰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而且怪石嶙峋,找不到一條像樣的路。
乙隻好在亂石之中尋找落腳點,攀爬著險峻的山峰。
此山很高,乙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到了山頂。
落在山頂的第一眼,一個巨大的白玉高台映入眼簾。
高台由數層台階壘起,麵向靠近大海的一側,視野開闊,大好風景一覽無餘。
乙緩緩走上前,邁步進入高台之上。
在高台的中央,擺放著一根青綠色的長棍和一塊白色玉簡。
有信息!
乙當即上前,將玉簡抓起,隨即探入神識。
片刻後,乙迴過神來,不由地目露驚訝。
此地名叫“垂釣峰”,是一位叫做遊詼的修者的洞府。
他於生前到達了二轉半仙境,綽號“垂釣客”。
更重要的是,他是與“怪人”姬天同一時期的人物。
這麽一算,少說也是兩千年前的人物了,而且還是位半仙境強者。
但很可惜,他最後沒能再次突破,於此地仙去。
不過,他將自己的法寶“翠竹”留存了下來,希望能夠幫助到有緣之人。
看到這裏,乙抓起一旁的長棍,仔細瞧了瞧。
此物入手溫潤,好似寶玉一般,可是看不出品階。
但半仙境強者的法寶又豈是凡物?
而且翠竹並非直棍,而是略有彎曲,儼然一副魚竿的模樣。
這很符合遊詼前輩的綽號。
隻是,這法寶的尺寸似乎有些不太對,通體隻有一人高,相比起普通的魚竿來說,它顯得非常迷你。
這玩意兒連魚線都沒有,真的能釣得到魚?乙不禁心生疑惑。
乙朝四周看了看,確認沒有遺漏。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他直接往翠竹中灌注靈氣,翠竹也陡然亮起。
然而,翠竹除了綻放碧綠色的光芒外,再沒有其他動靜。
什麽情況?這法寶壞了?
乙仔細檢查了一下,魚竿並沒有破損。
於是他又嚐試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除了發光沒有其他反應。
這不會是個熒光棒吧?乙暗自吐槽道。
主要還是遊詼前輩的玉簡之中沒有提及關於翠竹的使用要點,因此,乙隻能靠自己摸索。
見單純地灌注靈氣沒有效果,乙開始思考破局之法。
翠竹既然是根魚竿,那應該是用來垂釣的。
可是這連魚線都沒有,該怎麽處理?
不過,這是半仙境強者的法寶,那可能不同於尋常物品,應該有某種特殊的觸發方式。
乙思索一番,決定先按照遊前輩的方式來。
剛好此地乃是一座釣魚台的構造,乙直接行至高台邊緣,席地而坐。
同時,他舉起手中的魚竿,指向山峰前的大海。
若是乙現在的這副模樣被凡界大陸的漁民們看到了,恐怕會被好生嘲笑一番。
捧著這麽短的魚竿,甚至魚線,魚餌都沒準備,怎麽可能釣得上魚!怕不是在癡人說夢!
乙暫時壓下心中的怪異,再次往魚竿之中灌注靈氣。
靈氣縈繞在魚竿之上,閃爍著點點流光。
乙就這麽坐在地上,望著遠處的大海,安靜地等待著“魚兒”上鉤。
不知過了多久,乙甚至都泛起了一絲困意。
他算是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傻事。
於是,他準備收竿,待日後再好好研究研究。
可就在這時,乙感到手中的翠竹向下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