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哭著、笑著,壓抑了一整天無人傾訴的情緒,全部在此刻,在這個他在京都唯一熟識的人麵前爆發出來。
蘇玉看他喜極而泣,激動不已的樣子,也跟著濕潤了眼角,她輕輕拍著錢益均的背,安撫道:
“是的,你考中了!恭喜益均兄,得償所願!”
錢益均現在的心情,蘇玉感同身受。
久困於樊籠的野獸,在籠子打開的瞬間,心底的野性迸發出來,在原野肆意奔跑、跳躍,享受著脫離桎梏之後的自由和喜悅。
隻是,金榜題名,於錢益均來說,是如願,是結果;對蘇玉來說,是開始,是征途。
她抬頭看向深深暮夜,月色昏黃,樹影綽綽,萬物自以為隱身於黑暗便讓人無跡可尋,卻不知,世間萬般,早已是定數。
棋局已擺好,隻等對弈者來。
“不言!拿酒來!今日我與錢公子,不醉不休!”
小廝不言連忙應答:“好嘞,公子,小的馬上就來!”說完,他一溜煙兒跑出院子。
錢益均從地上起身,走到石桌前坐下,臉上涕泗橫流。
蘇玉拿出手帕遞給他,他胡亂擦了幾下,順勢就放在自己袖籠裏,然後拉著蘇玉的手說道:
“蘇玉兄,若是沒有你,我早已經餓死街頭,你對我的再造之恩,我現在無以為報。”
“但我錢益均發誓,日後蘇玉兄若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開口,我錢益均,定會鼎力相助,絕無怨言!”
“咳咳。”蘇玉不動聲色地掰開錢益均的手,把手放到自己膝蓋上,說道:
“當日益均兄穿著單薄,昏倒在街邊,任誰見了都會出手相救的,更何況,你我同是讀書人,益均兄不必放在心上。”
說話間,不言將酒菜端過來在桌子上擺好,小聲說道:
“公子,這可是老爺今天剛買的酒,說是貴著呢,我隻敢倒這一壺,公子先喝著。”
“嗯。”蘇玉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現在酒坊還沒歇息,你再去買一些,別讓我爹知道。”
不言雙手接過銀子,嘴裏說著:“這不太好吧……嘿嘿……”兩條腿卻跑得飛快。
好不容易見到公子這麽高興,喝一點兒無妨的!
好酒好菜好月色,蘇玉與錢益均二人對酌成飲,高談闊論,與二人的雄心壯誌一起升到夜空中,融入黑暗裏。
……
黑暗裏,唯有那座巍峨雄偉的宮殿宮燈長明,宮殿的主人——大昭國君章燁正坐在勤政殿桌案前,兩手捧著一幅美人圖仔細端詳著。
畫上,一位明豔動人的少女坐在秋千上,隨手拿著一枝剛剛折下的紅色牡丹,微風拂過她輕柔細長的頭發,掀起她薄紗做的裙角。
她像一隻身形輕盈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
“你說,那個書生,真的不是南越人?”章燁開口詢問,聲音沙啞而沉悶。
易安低頭迴道:“千真萬確,陛下,屬下已派人去查了,她的的確確是巴蜀人,且祖上世代行醫,到她這一代,因她考取了功名,行醫這條路,算是斷了。”
章燁無奈歎息:“世上真有如此相像之人嗎?”
易安看了一眼畫上之人,與她眉眼確實有八九分像,隻是畫上的女子,更加溫婉一些。
“世上人千千萬萬,有一兩個長得像也是很正常的殿下千萬不要憂思過慮,不如先把藥吃了歇息吧。”
易安將藥碗端起來,送到章燁手上,章燁端起碗聞了聞,實在是不想喝。
易安見他不太想喝藥,便上前輕言細語地哄著:
“陛下,此藥雖難聞了一點,可功效卻比其他藥好多了,您就趁熱,快喝了吧。”
章燁皺著眉頭,看了看黑乎乎的藥湯,濃濃的藥湯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章燁屏氣凝息。強忍著全部咽下去,一滴不剩。
良藥苦口,隻有喝了這些藥,才能強壯精神,延年益壽,才能讓他久居皇位,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才能讓他向天下人證明,他章燁,就是曆代以來,最聖明的君王!
易安雙手接過藥碗,遞給身後的小太監,走到章燁身後慢慢為他按摩頸椎。
“說起來,這位狀元與陛下還真是有緣分。”易安閑聊一般,狀似無意地提到。
此話果然引起了章燁的好奇。
“哦?此話怎講?”
“天底下長得像畫像上那美人兒的那麽多,偏偏就她出現在了陛下麵前。”
“幾百個舉子的試卷放在木箱裏,考官們不看姓氏,隻看答題內容,偏偏就選出了她的卷子。”
“聖上在不知姓名的情況下,在那麽多優秀的試卷裏,偏偏定了她為狀元。”
“這些不都是緣分使然嗎?”
章燁輕輕撫摸著畫上的美人,嘴裏念叨著:“蘇玉,她到底是不是……”
他問詢無果,將畫收起放在桌邊,正準備繼續批閱奏折,易安就上前勸導:
“陛下,更深露重,要小心龍體呀,明日還要召見新晉進士呢,要不還是先去歇息吧。”
章燁拿著奏折深吸口氣,猶豫幾息之後還是將奏折放下,在易安的攙扶下迴到龍榻上休息。
不知不覺,月落西山,霜氣凝結。
天邊泛起魚肚白,隔壁院子裏的公雞準時站在牆頭,發出破曉的號角。
“哎呀!公子!錢公子,你們二位,怎麽睡在這裏了?”
小廝不言一走進院子,就看到蘇玉和錢益均一個趴在桌子上,一個躺在搖椅上,一身酒氣,連霜露都無法掩蓋。
聽到有人說話,蘇玉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
“嗯?這麽快天就亮了?”
不言將蘇玉扶起來:“是呀,公子!一會兒還要進宮去麵聖呢,小的先伺候您洗漱吧!”
蘇玉和錢益均這才想起來,今日皇帝會在文華殿召見所有新考中的進士,任命官職。
二人趕緊起身迴到各自的房間洗漱,換上進士服,急急忙忙乘坐馬車到聖安門。
天還未大亮,聖安門前已經站了一大堆人了。
在護衛士兵的引導下,他們分三隊站好,第一和第二排是在朝官員,第三排前三個就是蘇玉與榜眼何文晉、探花蕭朗,其餘進士則跟在他們後麵,依次覲見。
蘇玉看他喜極而泣,激動不已的樣子,也跟著濕潤了眼角,她輕輕拍著錢益均的背,安撫道:
“是的,你考中了!恭喜益均兄,得償所願!”
錢益均現在的心情,蘇玉感同身受。
久困於樊籠的野獸,在籠子打開的瞬間,心底的野性迸發出來,在原野肆意奔跑、跳躍,享受著脫離桎梏之後的自由和喜悅。
隻是,金榜題名,於錢益均來說,是如願,是結果;對蘇玉來說,是開始,是征途。
她抬頭看向深深暮夜,月色昏黃,樹影綽綽,萬物自以為隱身於黑暗便讓人無跡可尋,卻不知,世間萬般,早已是定數。
棋局已擺好,隻等對弈者來。
“不言!拿酒來!今日我與錢公子,不醉不休!”
小廝不言連忙應答:“好嘞,公子,小的馬上就來!”說完,他一溜煙兒跑出院子。
錢益均從地上起身,走到石桌前坐下,臉上涕泗橫流。
蘇玉拿出手帕遞給他,他胡亂擦了幾下,順勢就放在自己袖籠裏,然後拉著蘇玉的手說道:
“蘇玉兄,若是沒有你,我早已經餓死街頭,你對我的再造之恩,我現在無以為報。”
“但我錢益均發誓,日後蘇玉兄若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開口,我錢益均,定會鼎力相助,絕無怨言!”
“咳咳。”蘇玉不動聲色地掰開錢益均的手,把手放到自己膝蓋上,說道:
“當日益均兄穿著單薄,昏倒在街邊,任誰見了都會出手相救的,更何況,你我同是讀書人,益均兄不必放在心上。”
說話間,不言將酒菜端過來在桌子上擺好,小聲說道:
“公子,這可是老爺今天剛買的酒,說是貴著呢,我隻敢倒這一壺,公子先喝著。”
“嗯。”蘇玉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現在酒坊還沒歇息,你再去買一些,別讓我爹知道。”
不言雙手接過銀子,嘴裏說著:“這不太好吧……嘿嘿……”兩條腿卻跑得飛快。
好不容易見到公子這麽高興,喝一點兒無妨的!
好酒好菜好月色,蘇玉與錢益均二人對酌成飲,高談闊論,與二人的雄心壯誌一起升到夜空中,融入黑暗裏。
……
黑暗裏,唯有那座巍峨雄偉的宮殿宮燈長明,宮殿的主人——大昭國君章燁正坐在勤政殿桌案前,兩手捧著一幅美人圖仔細端詳著。
畫上,一位明豔動人的少女坐在秋千上,隨手拿著一枝剛剛折下的紅色牡丹,微風拂過她輕柔細長的頭發,掀起她薄紗做的裙角。
她像一隻身形輕盈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
“你說,那個書生,真的不是南越人?”章燁開口詢問,聲音沙啞而沉悶。
易安低頭迴道:“千真萬確,陛下,屬下已派人去查了,她的的確確是巴蜀人,且祖上世代行醫,到她這一代,因她考取了功名,行醫這條路,算是斷了。”
章燁無奈歎息:“世上真有如此相像之人嗎?”
易安看了一眼畫上之人,與她眉眼確實有八九分像,隻是畫上的女子,更加溫婉一些。
“世上人千千萬萬,有一兩個長得像也是很正常的殿下千萬不要憂思過慮,不如先把藥吃了歇息吧。”
易安將藥碗端起來,送到章燁手上,章燁端起碗聞了聞,實在是不想喝。
易安見他不太想喝藥,便上前輕言細語地哄著:
“陛下,此藥雖難聞了一點,可功效卻比其他藥好多了,您就趁熱,快喝了吧。”
章燁皺著眉頭,看了看黑乎乎的藥湯,濃濃的藥湯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章燁屏氣凝息。強忍著全部咽下去,一滴不剩。
良藥苦口,隻有喝了這些藥,才能強壯精神,延年益壽,才能讓他久居皇位,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才能讓他向天下人證明,他章燁,就是曆代以來,最聖明的君王!
易安雙手接過藥碗,遞給身後的小太監,走到章燁身後慢慢為他按摩頸椎。
“說起來,這位狀元與陛下還真是有緣分。”易安閑聊一般,狀似無意地提到。
此話果然引起了章燁的好奇。
“哦?此話怎講?”
“天底下長得像畫像上那美人兒的那麽多,偏偏就她出現在了陛下麵前。”
“幾百個舉子的試卷放在木箱裏,考官們不看姓氏,隻看答題內容,偏偏就選出了她的卷子。”
“聖上在不知姓名的情況下,在那麽多優秀的試卷裏,偏偏定了她為狀元。”
“這些不都是緣分使然嗎?”
章燁輕輕撫摸著畫上的美人,嘴裏念叨著:“蘇玉,她到底是不是……”
他問詢無果,將畫收起放在桌邊,正準備繼續批閱奏折,易安就上前勸導:
“陛下,更深露重,要小心龍體呀,明日還要召見新晉進士呢,要不還是先去歇息吧。”
章燁拿著奏折深吸口氣,猶豫幾息之後還是將奏折放下,在易安的攙扶下迴到龍榻上休息。
不知不覺,月落西山,霜氣凝結。
天邊泛起魚肚白,隔壁院子裏的公雞準時站在牆頭,發出破曉的號角。
“哎呀!公子!錢公子,你們二位,怎麽睡在這裏了?”
小廝不言一走進院子,就看到蘇玉和錢益均一個趴在桌子上,一個躺在搖椅上,一身酒氣,連霜露都無法掩蓋。
聽到有人說話,蘇玉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
“嗯?這麽快天就亮了?”
不言將蘇玉扶起來:“是呀,公子!一會兒還要進宮去麵聖呢,小的先伺候您洗漱吧!”
蘇玉和錢益均這才想起來,今日皇帝會在文華殿召見所有新考中的進士,任命官職。
二人趕緊起身迴到各自的房間洗漱,換上進士服,急急忙忙乘坐馬車到聖安門。
天還未大亮,聖安門前已經站了一大堆人了。
在護衛士兵的引導下,他們分三隊站好,第一和第二排是在朝官員,第三排前三個就是蘇玉與榜眼何文晉、探花蕭朗,其餘進士則跟在他們後麵,依次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