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這二十多年的統治啊,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迷茫皇帝日常”。每天都在抱怨、迷惑、痛苦、尷尬中度過,感覺就像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出了一地的火花。


    雖然這哥們兒經常心灰意懶,覺得前途一片黑暗,但手裏的權柄那可是抓得緊緊的,生怕一鬆手就沒了。就連去世前一天,他還在那兒不倦地處理政務,仿佛在說:“你看,我到最後都在努力,感動不感動?”


    不過啊,這種勤奮其實已經成了一種“懶惰”的勤奮。為啥呢?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機械式的工作,不動腦子,隻動手。他就像是個被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卻從來不思考為什麽要這麽做,怎麽做才能更好。


    他啊,就像是個在曆史書裏找答案的小學生,翻遍了中國曆史的每一個角落,想找到解決國家問題的藥方。結果呢,藥方是找到了,可就是不見效,這讓他鬱悶得不行。到後來啊,他對扭轉社會大勢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成了典型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表麵上呢,他一天到晚忙得跟個陀螺似的,連軸轉,好像一刻也不得閑。但實際上呢,他已經懶得動腦子了,直接把祖宗的話當聖旨,祖宗怎麽做他就怎麽做,完全就是個“祖宗複讀機”。隻要祖宗說過或做過的,他就依樣畫葫蘆地貫徹執行,心裏還美滋滋的,覺得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到了晚年,嘉慶皇帝那可是把“守成”和“法祖”這兩門功夫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簡直就是“實錄”的忠實粉絲,每天不按“實錄”辦事就渾身難受。


    話說嘉慶二十年,禮親王昭梿這家夥,因為點小事就把手下人給禁押在王府裏,嚴刑拷打,那手段,簡直比滿清十大酷刑還狠。皇帝一聽,那叫一個生氣啊,心想:你這家夥,也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了!於是,二話不說,就把昭梿的王爵給革了,還判他圈禁兩年,讓他好好反省反省。


    結果到了嘉慶二十一年六月,皇帝一早起來,就恭恭敬敬地翻閱康熙朝的“實錄”,就跟看聖經似的。翻著翻著,他突然看到一個案例,說是平郡王納爾蘇曾經打死無罪的人,還折斷了兩個人的手足。當時康熙是怎麽處理的呢?就是革去王爵,但免其監禁。


    嘉慶皇帝一看,心想:哎呀,這禮親王昭梿的案子,跟平郡王納爾蘇的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啊!於是,他老人家當場拍板,決定改變之前的判決,“敬承家法”,把昭梿給放了。這一下,可把昭梿給樂壞了,心想:這皇帝老兒,還真是按“實錄”辦事啊,我算是撿迴一條命了!


    嘉慶二十四年,那是個風和日麗的十月十九日,宮裏頭的文穎館突然起了火。火勢嘛,也就跟炒菜時油星子濺出來那麽大,不算個事兒。內宮的太監們,那可是吃過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虧,生怕這火一燒,又引來什麽不三不四的人混進宮裏。所以呢,他們也沒敢開宮門放護兵進來,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把火給撲滅了。這事兒吧,說起來也不能算錯,畢竟安全第一嘛。


    可咱們這位嘉慶皇帝呢,幾天後讀乾隆二十六年的“實錄”,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他看到乾隆帝那時有個規定,說宮裏要是哪兒失火了,得趕緊開門放外邊的人進來幫忙撲滅。嘉慶皇帝一看,哎呀,這不跟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嘛!於是呢,他老人家就以違背乾隆指示為由,下旨把那些有關官員給處罰了。這可真讓人哭笑不得,你說這嘉慶皇帝這不是有病嗎,有功的不賞還要處罰人家,是不是太“實錄”迷了?


    就這樣,嘉慶皇帝不論時間地點,一律按“實錄”辦事,就像個機器人一樣,隻知道按程序走,不知道變通。結果呢,大清朝就在這種“實錄”迷信中,一天天走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而咱們的嘉慶皇帝呢,也在這種迷茫中,一天天老去,頭發白了,牙齒掉了,可那“實錄”還是他的心頭好,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啊!


    嘉慶二十四年,孔子家的後人,那位衍聖公孔慶鎔,有幸進京跟皇帝聊了聊。這哥們兒迴去後,還把皇帝的談話一字不落地記了下來,讓咱們有機會窺見這位皇帝晚年那“萌萌噠”的精神狀態。


    一見麵,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說:“你知道嗎?我特想去曲阜逛逛,可就是去不了啊!為啥呢?山東那水都漫過臨清了,這咋整,真愁人。新修的聖廟,我要是等個七八年再去,那肯定又舊了,這可咋辦?”


    過了幾天,孔慶鎔要辭行了,皇帝又逮著這事兒念叨起來,跟個祥林嫂似的:“我登基都24年了,還沒去祭過孔呢,這可是個大典啊!我雖然以前跟著高宗(乾隆皇帝)去過兩迴,但那都不算數。我想去你那兒,可路上難啊,走水路難,走旱路也難……你看那河上水那麽大,山東那邊民情也不好,這可咋整?真是沒辦法,愁死我了!”


    這皇帝啊,一口一個“真沒法”、“怎麽好”、“了不得”,這些詞兒都成了他的口頭禪了。看他那焦頭爛額的樣子,簡直就像個被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小學生。帝王生涯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個“大坑”,跳進去就出不來了。


    我猜啊,他撒手而去的時候,最後一絲意識可能不是留戀,而是:“終於解脫了,艾瑪,太輕鬆了!”


    嘉慶皇帝啊,那可真是個“開局王炸,結尾撲街”的典型。親政初期,那是何等的風光無限,結果謝幕時卻搞得那麽尷尬,他的滑落曲線,簡直比過山車還刺激,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想歎口氣,說聲“唉,可惜了”。


    全麵盤點嘉慶皇帝的統治,史書那是相當不客氣,直接給了個“嘉慶中衰”的評價。想想他20多年的統治生涯,前麵是風光無限的“康乾盛世”,後麵卻是讓人頭疼的鴉片戰爭。嘉慶皇帝這一手,愣是把大清王朝從巔峰推向了萬劫不複的衰敗深淵。


    腐敗這玩意兒,就像癌症一樣,乾隆晚期還隻是侵蝕了幾個重要器官,到了嘉慶晚期,那簡直就是全麵擴散,淪肌浹髓,國困民貧交織在一起,大清帝國被掏得隻剩下一個空殼子,成了風中之燭,搖搖欲墜。


    所以啊,嘉慶皇帝之後,大清帝國那昔日不可一世的架勢,瞬間就變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綿羊。這個辛苦了一輩子的皇帝,最後竟然以一個失敗者的形象,被曆史給牢牢記住了。


    說起失敗的原因,那也是相當諷刺。嘉慶皇帝一直標榜自己“法祖”,結果最核心的地方卻背離了祖先的傳統。這就像是一個天天喊著要減肥的人,結果天天大魚大肉,最後胖成了球。哎,這嘉慶皇帝啊,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你說他這是何苦來哉呢?


    清朝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們,個個都是實打實的“現實主義者”,外加一身超凡的勇氣,簡直就是“務實+勇猛”的代名詞。皇太極那句話說得好:“凡事啊,最重要的就是得務實,別整那些虛頭巴腦的。”雍正皇帝也跟風表態:“咱們大清從關外一路打拚到北京,靠的就是‘實行’和‘武略’。咱們可不玩兒虛的,幹的每一件事兒,那都是照著古聖先賢的經驗來的,一點兒也不含糊。所以啊,實幹才是王道,虛文那都是浮雲。”


    從努爾哈赤到多爾袞,這幫人腦袋瓜子靈活得很,不受傳統束縛,看問題直擊要害,因勢利導,滿族這才能從東北那嘎達一路闖到北京城。到了康熙、乾隆這兒,更是把現實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政治創新跟玩兒似的,一個接一個,政治生態那叫一個生機勃勃,製度也是不斷完善,這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輝煌。他們嘴上喊著“法祖”,其實法的是祖先那股子現實主義精神和天大的氣魄。


    可到了嘉慶這兒,嘿,全變了!這位老兄高喊著守成,結果把祖先的精神內核給弄丟了。你說這人吧,沒缺點那是不可能的,沒缺點那就叫平庸。在這“千年難遇的大變局”麵前,想救大清朝,光靠勤奮、仁愛、節儉可不夠,得有眼光、有觀念、有勇氣才行。可惜啊,嘉慶皇帝這玩意兒,就像個缺了牙的老虎,光剩下威風凜凜的外表,眼光不行,勇氣也沒有。大清王朝這艘大船,本來是需要個偉大的舵手來掌舵的,結果坐在駕駛艙裏的,卻是個平庸的好人。這船,能不翻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瑞並收藏大清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