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爺那可是曆史上有名的“瀟灑天子”,傳位給嘉慶之後,自己悠哉悠哉地當起了太上皇,還順手給和珅這位“大內總管”續了三年的“保護傘”。可這就讓人納悶了,和珅啊和珅,你明知道這江山早晚得落到嘉慶帝手裏,咋就不趁這三年時間,好好跟未來老板套套近乎呢?


    其實啊,這背後的原因,還得從乾隆、嘉慶、和珅這三位大佬的性格和關係說起。乾隆爺,那是個愛熱鬧、喜排場的主兒,和珅呢,又特別會揣摩上意,倆人那是一拍即合,關係鐵得很。可嘉慶呢,跟乾隆完全是兩種風格,他沉穩內斂,心思細膩,對和珅這種靠拍馬屁上位的人,心裏頭早就憋著一股子不滿。


    和珅也不是傻子,他當然想討好嘉慶了。可問題在於,他要是突然轉性,開始巴結嘉慶,那乾隆爺能樂意嗎?乾隆爺可是把他當“心腹”的,你這不是明擺著“叛變”嗎?再說了,和珅也摸不準嘉慶的脾氣,萬一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啊,和珅這三年裏,其實是左右為難,進退失據。他既不能得罪了乾隆這個“老東家”,又不敢輕易去討好嘉慶這個“新老板”。最後呢,就隻能是夾著尾巴做人,盡量保持中立,希望能熬過這段尷尬時期。


    可惜啊,和珅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一劫。嘉慶帝一上台,就給他來了個“秋後算賬”,和珅這位曾經的“大內總管”,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這也算是應了那句老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乾隆爺繼位後,那可是吸取了前朝九龍奪嫡的“血腥教訓”,心想:這皇位傳承啊,得玩點新花樣,不能再讓兒子們為了個皇位爭得頭破血流了。於是,他腦洞大開,想出了個“秘密立儲”的絕招。


    1773年,乾隆爺悄悄地、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十五子永琰的名字寫在了小紙條上,塞進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麵,還特地留了個備份在自己身邊。這操作,簡直就是古代的“加密郵箱”啊!


    更逗的是,這永琰呢,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隱形太子”,每天還是該吃吃、該喝喝,跟和珅這些大臣們一起上班下班,絲毫沒覺得自己有啥特別的。和珅呢,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這乾隆爺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啊?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轉眼間就到了1795年。這天,大臣們齊聚乾清宮,乾隆爺一臉神秘地說:“來來來,今天咱們來個‘揭秘大會’,看看這‘正大光明’匾後麵到底藏了啥寶貝!”說完,就讓大臣們把匾後麵的密旨取了下來。


    大臣們一看,哎呀媽呀,這上麵寫的竟然是永琰的名字!再跟乾隆爺身邊的備份一對照,一模一樣!這下,大家夥兒才恍然大悟,原來永琰這小子,早就成了“隱形太子”了!


    永琰呢,也是一臉懵圈,心想:這皇位怎麽就落到我頭上了呢?不過,既然已經“被立儲”了,那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後來,他就成了我們熟知的嘉慶帝,而這段“秘密立儲”的趣事,也成了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那和珅啊,在1773年到1795年間,就像是個蒙著眼睛玩捉迷藏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永琰這小子是未來的“大boss”。所以嘛,不討好永琰也是情有可原,畢竟誰也不想瞎貓碰上死耗子,萬一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那可就不妙了。


    可到了1795年,這永琰的身份就像是被揭開的謎底,明晃晃地擺在了大家麵前——太子!這時候的和珅啊,就像是站在了懸崖邊上,一邊是乾隆爺這位“老東家”,一邊是即將上位的嘉慶帝,他這心裏頭啊,那是七上八下的。


    按理說,1796年正月,乾隆爺正式禪位給嘉慶之後,和珅這家夥應該機靈點,趕緊跟嘉慶套近乎,畢竟以後的日子還得靠這位新老板罩著呢。可和珅呢,卻像是個被點了穴的木頭人,一動不動,連個表示都沒有。


    這是為什麽呢?嘿,你還別說,這和珅啊,其實心裏頭明鏡似的。他心想:乾隆爺這人啊,權欲重得很,別看他現在禪位了,可心裏頭還是惦記著那點權力呢。我要是這時候跟嘉慶搞得太近乎,乾隆爺一生氣,那我可就完蛋了。再說了,嘉慶這人啊,心思深沉,我可摸不準他的脾氣,萬一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啊,和珅這家夥就選擇了“按兵不動”,既不得罪乾隆,也不輕易去討好嘉慶。他就像是個走鋼絲的演員,小心翼翼地保持著平衡,希望能熬過這段尷尬時期。可惜啊,他最終還是沒能逃過嘉慶的“秋後算賬”,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不過話說迴來,這和珅啊,也算是曆史上的一個“奇葩”人物了,


    那和珅啊,可真是個機靈鬼,曆史書上都記著他那“獨一份”的討好嘉慶的壯舉。那是在乾隆宣布太子密旨的前一天,和珅這家夥像是開了天眼似的,竟然提前從乾隆爺那裏套出了永琰是太子的秘密。於是呢,和珅當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永琰的府上,一臉神秘地說:“嘿,永琰兄,我告訴你個天大的秘密,你可是未來的皇帝啊!”永琰一聽,愣住了,心想:這和珅是不是吃錯藥了?怎麽突然跑來跟我說這個?和珅呢,看著永琰那目瞪口呆的樣子,心裏頭那個得意啊,心想:這下我可是立了大功了,等永琰上位後,還不得好好賞我?可他哪知道,永琰心裏頭其實在想:這家夥,不就是想邀功請賞嗎?哼,我才不會上你的當呢!所以啊,永琰對和珅的“好意”並沒有啥表示,隻是淡淡地說了句:“哦,我知道了。”這和珅啊,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裏頭那個鬱悶啊。


    從那以後啊,和珅就再也沒想過要拉近跟嘉慶的關係了。他心想:這嘉慶啊,真是個難啃的骨頭,我還不如繼續跟乾隆爺混呢!再說了,我這也是不得已啊,乾隆爺那脾氣,我要是跟嘉慶搞得太近乎,他還不得吃醋啊?


    於是呢,和珅就繼續他那“漠視”嘉慶的策略,每天該吃吃、該喝喝,跟嘉慶就像是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點。直到後來嘉慶上位,給他來了個“秋後算賬”,和珅這才後悔莫及,心想:早知道當初我就多跟嘉慶套套近乎了!可這世上啊,哪有後悔藥可吃呢?


    乾隆爺禪讓嘉慶之後啊,可真是上演了一出“退而不休”的好戲。嘉慶呢,就像是個剛入職的小職員,每天隻能處理些邊邊角角的瑣事,真正的“大權”還是牢牢地握在乾隆爺手裏。


    乾隆爺退位後,依舊住在養心殿,那架勢就像是在說:“我雖然不當ceo了,但大事還是得我說了算!”瞧瞧,1796年正月19日,乾隆爺還召見了屬國使臣,大言不慚地說:“我雖然把政權交給了皇帝,但大事還是得我來辦!”這話說得,嘉慶聽了都得哭笑不得。


    更逗的是,乾隆爺還經常上朝主持朝政,和珅呢,就像是個夾心餅幹,被夾在乾隆和嘉慶中間。每當乾隆爺一錘定音,和珅都得小心翼翼地揣摩著兩位“大佬”的心思,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炮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瑞並收藏大清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