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乾隆爺的中後期,那朝廷裏可真是人才濟濟,但要說精通滿漢雙語,還能辦事兒,眼光又毒辣的大臣,嘿,您猜怎麽著?就剩和珅這一根獨苗了!這和珅啊,簡直就是語言界的“獨孤求敗”,加官場上的“全能選手”。乾隆爺一看,哎呀,這滿朝文武,想找個能跟我聊聊滿語,再聊聊漢語的,怎麽就這麽難呢?還好有和珅這家夥,簡直就是我的“私人翻譯官”加“智能助手”嘛!於是,和珅就這麽憑借著“雙語達人”的光環,一步步走進了乾隆爺的心裏。


    但話說迴來,和珅可不是光靠嘴皮子混飯吃的。他那腦瓜子,靈光得很,辦事兒也是幹淨利落,讓人挑不出毛病。更絕的是,他還懂得怎麽哄乾隆爺開心,那馬屁拍得,既不響也不臭,剛剛好,讓乾隆爺心裏那個舒坦啊!


    所以啊,和珅這家夥,簡直就是乾隆爺的“心頭好”。有能力、有才華,還會拍馬屁,這簡直就是古代官場的“三好學生”嘛!乾隆爺重用他,那也是理所當然,畢竟,這麽好的“人才”,打著燈籠都難找,不重用他重用誰呢?


    和珅啊和珅,你這家夥,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你的才華和能力,恨的是你這馬屁功夫,簡直讓人望塵莫及。不過話說迴來,要是我也能像你這樣,精通雙語,還能混得風生水起,那我估計也得天天笑得合不攏嘴了!和珅這家夥,簡直就是語言界的“超人”,不僅滿漢蒙藏這些大語種玩得轉,就連朝鮮話、緬甸話,甚至越南話,他都能“叨吧叨吧”來上幾句,讓人聽得目瞪口呆。這語言能力,簡直比現代的翻譯軟件還牛,讓人不禁懷疑,他是不是偷偷吃了什麽“語言果”,才變得這麽神通廣大。


    乾隆五十八年,那可是個大日子,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這事兒可非同小可,相當於古代的“國際大事件”。乾隆爺一看,哎呀,這外交場合,得找個能說會道,還能跟外國人嘮嗑的人啊。於是,和珅這位“語言天才”就被推上了前台,成了代表去跟洋人談判。


    你想啊,和珅一去,那場麵得多熱鬧。馬戛爾尼公爵一看,喲嗬,這大清來的代表,不僅長得一表人才,還能說這麽多語言,心裏那個佩服啊。和珅呢,也是不負眾望,跟洋人聊得那叫一個歡,從天文地理聊到風土人情,再從文化差異聊到國際局勢,簡直就是“跨文化交流”的典範。乾隆爺一聽和珅這麽給力,心裏那個美啊,心想:“這家夥,不僅是我的得力助手,還是我的‘外交大使’啊!”於是,和珅在乾隆爺心中的地位,那又是“噌噌噌”往上漲,簡直比火箭還快。


    那馬戛爾尼使團,簡直就是英國派來的“炫耀天團”,他們坐著大船,浩浩蕩蕩地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那陣仗,就像是來參加一場“全球最強國”的選秀大賽。這時候的英國啊,已經打敗了荷蘭,成了世界上的“大佬”,心裏那個得意啊,就像小孩考了滿分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跟乾隆爺分享這份喜悅,順便呢,也想在中國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使團們帶了一堆禮物,那可都是精挑細選的,有的還是“私人訂製”,就為了讓乾隆爺大開眼界。其中啊,有件禮物特別吸睛,那就是一艘名叫“獅子號”的戰列艦模型,上麵竟然裝了64門大炮,簡直就是個“海上霸王”。這模型一擺出來,那氣勢,就像是在說:“嘿,乾隆爺,您瞅瞅,咱們英國的工業實力,那可是杠杠的!”


    這還不算,使團們還帶來了最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那玩意兒,在當時可是高科技產品,比咱們的火銃不知道高級到哪裏去了。他們這麽做啊,一方麵是想展示英國的科技實力,另一方麵呢,也有點小心思,就是想給中國來個“下馬威”,仿佛在說:“老帽兒,你見過這麽先進的東西嗎?沒有吧?這迴可得好好瞧瞧,咱們英國可是不好惹的!”


    乾隆爺一看這陣仗,心裏那個驚訝啊,就像是看到了外星人一樣。不過呢,他畢竟是個見過大世麵的皇帝,表麵上還是裝作很淡定的樣子,心裏卻在想:“哼,你們英國這些小把戲,雖然看著挺厲害,但咱們中國可是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可不是你們這些洋玩意兒能比的!”


    這場“炫耀大會”啊,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英國在展示實力,但其實呢,也反映了當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至於乾隆爺到底會不會被這些“高科技”所打動,那就得看他的心情和智慧了。不過話說迴來,這馬戛爾尼使團帶來的禮物,也確實讓乾隆爺和當時的中國人大開了一迴眼界,算是見識了什麽是“工業革命的力量”。


    那馬戛爾尼使團千裏迢迢來到中國,滿心以為帶來的那些洋槍洋炮、軍艦模型能把乾隆爺和朝臣們震得外焦裏嫩,結果卻大失所望。清廷的官員們看著這些“高科技”玩意兒,一個個都麵露不屑,心裏頭那個嘀咕啊:“這英國人咋迴事兒?送禮不送點實在的,比如唐伯虎的真跡啊、珍貴藥材啊,偏偏整這些鐵疙瘩來,這能幹啥?打仗?兵者不祥之器,咱們可不愛這玩意兒!”


    馬戛爾尼一看,心說:“得,我這好心好意的,還想給你們展示展示咱們英國的工業實力,結果你們倒好,不領情就算了,還一臉的嫌棄。”於是,他邀請了大清的福康安大人來參觀他們的西洋火槍隊,本想炫耀一番。結果福康安大人那叫一個淡定,冷冷地說了句:“看亦可,不看亦可,這西洋火器,沒啥稀罕的。”說完,扭頭就走,留下馬戛爾尼和他的火槍隊在風中淩亂。


    那些洋槍洋炮呢,就這麽被扔在了圓明園裏,無人問津。80年後,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圓明園,這些寶貝才被重新發現。你猜怎麽著?那些槍啊,竟然連包裝都沒拆過,嶄新嶄新的,跟剛出廠似的。英法聯軍一看,都樂了:“這大清的人,也太不識貨了吧?這可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燧發槍啊!他們竟然連看都不看一眼,還在用那老掉牙的火繩槍呢!”


    這事兒啊,說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大清的人,白白錯過了這麽好的學習機會,要是當時能好好研究研究這些洋玩意兒,說不定後來的曆史就得改寫了。不過話說迴來,這也算是曆史的一個小插曲,讓人在感歎之餘,也能笑一笑,畢竟,這世間的事兒,有時候就是這麽奇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瑞並收藏大清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