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那清軍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撤迴雲南,緬王一看,嘿,這仗打得挺熱鬧,咱們也見好就收吧。於是呢,他大手一揮,把抓來的清軍俘虜們像放鴿子似的給放了迴去,還派了個使者,顛顛兒地跑去跟乾隆說:“皇上啊,咱們和談吧,貿易也重新開起來,大家夥兒都樂樂嗬嗬的,多好!”乾隆一聽,眉頭一皺,心想:“這緬王咋這麽不懂事呢?不磕頭求饒,不稱臣納貢,就想和談?門兒都沒有!”於是,乾隆擺擺手,把使者打發走了,心裏琢磨著:“哼,不給你個顏色瞧瞧,你還真當我大清是紙糊的!”緬王那邊呢,也是一臉傲嬌。心想:“我去,真是給臉不兜著啊,我打了這麽多勝仗,憑什麽要向你大清低頭?我可是有骨氣的緬王!”於是,他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打算再跟大清幹一架,徹底了結這檔子事兒。兩邊兒就這麽杠上了,跟倆個高手似的,都憋著一股勁兒,準備在下一場大戰中一決高下。清軍這邊兒磨刀霍霍,緬軍那邊兒也是箭在弦上,雙方都等著看對方怎麽出招呢。


    乾隆大帝一聲令下,猶如廚房大掌櫃指派小二:“阿裏袞啊,你原先在後麵給明瑞大廚打下手,現在繼續負責糧草和調兵的事兒,可別給我掉鏈子!”阿裏袞呢,雖然軍事經驗像個初出茅廬的小徒弟,但乾隆可不管,直接把他推上了前台。接著,乾隆又瞅了瞅伊犁將軍阿桂,心想:“這小子,年輕時候雖然差點因為站錯隊被我炒魷魚,但他老子阿克敦可是三朝元老,就這麽一個獨苗,算了,給他個機會。”於是,阿桂就像被佛祖點化的孫悟空,從牢裏一躍而出,重歸仕途,還跟清軍一起平定了準部、迴部的叛亂,成了個經驗豐富的老將。


    明瑞當伊犁將軍那會兒,阿桂就像他的左膀右臂,駐防、屯田啥的,都搞得有聲有色。不過,烏什叛亂那會兒,他倆就像倆菜鳥,攻城數月愣是沒啃下來,結果被乾隆一頓臭罵。但乾隆這人吧,雖然脾氣大,但識人用人還是有一套,他知道阿桂是個能人,所以這迴又把他派去督辦進攻緬甸的戰事。阿桂呢,到了雲南一看,哎呀媽呀,這仗可不好打啊!他不像明瑞那樣是個猛張飛,心裏頭直打鼓,對攻緬全局那是滿滿的疑慮。他寫給乾隆的匯報文書,就像是小學生的檢討書,充滿了猶豫和不安。進攻的事兒呢,也就這麽拖拖拉拉的,沒個進展。乾隆一看,這哪行啊!直接開懟:“你們這些家夥,天天這麽畏畏縮縮的,要是再這麽拖下去,我可就換人啦!到時候你們可別臉皮厚得跟城牆似的,還賴著不走!”這話說得,就像是老師訓斥不聽話的學生,讓人哭笑不得。阿桂呢,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琢磨怎麽把這仗打好,畢竟,乾隆的脾氣,他可是領教過的。


    這乾隆爺啊,一看前麵的戰況,心裏那是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他琢磨著:“這緬甸的事兒,看來得派個重量級的人物去鎮鎮場子了!”於是,他大手一揮,直接把皇後的親弟弟傅恆給派了出去,擔任第四次攻緬的統帥,那架勢,必須得跟緬甸大幹一下了。傅恆呢,那可是乾隆爺的心頭肉,倆人感情深得跟鐵哥們兒似的。他能力強不強?那當然,但話說迴來,他這一路高歌猛進,榮譽加身,也離不開他那國戚的身份光環。就像是玩遊戲,開了個vip賬號,升級快,裝備好,那待遇,嘖嘖,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想當年平定西域,傅恆在後方那是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運糧草,出點子,乾隆爺那是滿意得不得了,恨不得給他頒發個“最佳後勤獎”。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傅恆去前線晃悠了一圈,沒多久就迴來了,還順道兒得了個一等公爵的封號,外加一堆皇帝禦賜的寶貝。這待遇,簡直就像是去參加了個頒獎典禮,直接拿走了最佳男主角的獎杯。那些前麵兩任統帥,圍困敵人圍得那麽久,名將嶽鍾琪單騎招降那麽英勇,可在傅恆那幾點改進策略麵前,嘿,都顯得有點兒小兒科了。這就像是一場廚藝大賽,別人都在那兒忙活著燉肉炒菜,傅恆一來,直接上了個分子料理,那檔次,噌噌噌地就上去了。乾隆爺一看,哎呀,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大廚啊!


    1769年的8月下旬,那天氣熱得跟蒸籠似的,疫病還到處溜達,可咱們這位傅恆大將軍,那是真有魄力,愣是要在這時候分兵兩路,跟緬甸來個“夏日大決戰”。他親自掛帥西路軍,那架勢,就像是拿著兩把大菜刀,準備一路砍瓜切菜似的。嘿,你還別說,這傅恆還真有兩下子,孟拱、孟養那些土司勢力,被他三下五除二就給收服了,跟玩兒似的。他心裏頭那個美呀,琢磨著:“這下好了,我沿著這條路往南走,直接殺到雍籍牙王室的老家木梳,再跟東路軍來個前後夾擊,緬都阿瓦不就手到擒來了嗎?”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傅恆將軍的如意算盤那是打得啪啪響,可偏偏這時候,軍營裏疫病開始橫行。有一支分遣部隊,那更是慘,官員士兵病死了五百多人,整個隊伍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傅恆一看,這哪行啊!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開始甩開大部隊,自己輕裝簡從地往前趕,就跟要去參加百米賽跑似的,生怕耽誤了時間。結果呢,奇襲效果沒了,兵力也折損了不少,這仗打得,簡直就是“出師未捷身先病,長征路上多坎坷”啊!


    阿桂統帥那西路軍,走得那叫一個“悠哉悠哉”,跟春遊似的。他呀,先忙著造船、鑄炮,跟玩兒過家家一樣,得把裝備整齊全了。阿桂這人,謹慎得跟個老太太似的,走一步都得看看地上有沒有香蕉皮。每天行軍,他那前鋒精銳就像開路先鋒,幾百號人先衝上去探探路,後麵再跟個一百多人的小分隊,就跟接力賽似的,一棒接一棒。最後,主力部隊才慢悠悠地跟上來,那架勢,就像是皇帝出巡,排場得足。到了傍晚紮營的時候,阿桂更是不得了,派出分遣部隊在周圍2-3裏地的重要地方埋伏著,就跟玩兒捉迷藏似的,生怕緬軍突然冒出來給個“驚喜”。


    西路軍跟緬軍也打了幾仗,不過都是小規模的水陸“友誼賽”。緬軍呢,被打得跟落湯雞似的,一路敗退迴老官屯,跟那兒的大部隊會合,開始加固防禦工事。阿桂這邊呢,就跟打了個勝仗似的,其實心裏頭也犯嘀咕:“這仗,咱們到底啥時候能打完啊?”


    1769年11月17日,清軍這群“遠程軍”終於晃悠到了緬軍的重地老官屯,這地兒可是兩國貿易的“黃金碼頭”,順著江流就能直奔阿瓦。不過,這群清軍啊,路上被瘟疫和疲憊折磨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士氣低得都能跟地心引力比肩了。


    想當初,那可是3萬多人的大軍,浩浩蕩蕩,跟檢閱似的。現在呢?隻剩1.6萬人勉強湊到了前線,而他們要麵對的,是至少3萬緬兵駐守的老官屯。緬軍那邊,木寨工事建得跟長城似的,堅固無比,還有船隊幫忙,把通往阿瓦的航道控製得死死的。清軍這下可犯了難,繞道?沒兵也沒機會了。隻能硬著頭皮,跟老官屯來個“親密接觸”。可是,運輸困難啊,重炮就那麽幾門,還得陸地炮台和船隻分著用,輕炮呢?打在緬軍的木柵上,就跟撓癢癢似的。於是,清軍每天就像上班打卡一樣,從早到晚射擊,但那火力,弱得跟小屁孩放鞭炮似的。緬軍那邊呢,就跟玩兒躲貓貓一樣,避避彈,修修工事,樂得清閑。可以看的出來雙方現在都不想打了。


    傅恆和阿桂這兩位大佬,為了提振士氣,也是拚了,直接衝到離緬軍工事50米的地方督戰,那架勢,就跟要親自上陣拚刺刀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瑞並收藏大清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