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剛登基的時候,身邊有一群老臣如張廷玉、鄂爾泰等人,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政治高手。在這些老臣的輔佐下,乾隆皇帝的朝局很快走向了穩定。那時候的乾隆,可以說是意氣風發,朝堂上下一片祥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皇帝漸漸發現,自己手中的權力雖然越來越大,但心中的滿足感卻越來越少了。他開始滋生了一些驕橫的心理,覺得這些老臣雖然有功,但畢竟年紀大了,思想保守,已經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
乾隆心想:“我年輕有為,難道要一直受製於這些老家夥嗎?”於是,他的心胸逐漸變得狹窄,迫切地想要加強自己的集權。他暗自思忖:“要想真正掌控朝局,必須要有自己的親信。”
乾隆皇帝開始了他的“人才選拔計劃”。他四處物色,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滿洲鑲黃旗人訥親。訥親不僅年輕有為,而且忠誠可靠,更重要的是,他對乾隆皇帝的態度極為恭敬。
乾隆皇帝見到訥親後,心中大喜:“這就是我要找的人!”於是,他開始逐步提拔訥親,讓他在朝中的地位逐漸提升。
在滿清八旗貴族子弟中,訥親的出身絕對可以算是“祖宗輩兒”的頂級配置。這要是放在現在,估計得被人稱為“祖宗級富n代”。
先來說說訥親的曾祖父額亦都。這位老爺子可是努爾哈赤的心腹,後金五大臣之一,滿清開國元勳。換句話說,他是清朝的“開山鼻祖”之一。努爾哈赤打天下時,額亦都就在旁邊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這背景,簡直是“根正苗紅”,無可挑剔。
再來看看訥親的祖父遏必隆。這位老爺子更是不得了,他是順治帝指定給康熙帝的四大輔臣之一。順治爺臨終前,特意囑咐康熙爺要重用遏必隆,可見他在朝中的地位有多麽重要。遏必隆不僅聰明能幹,還深得兩代皇帝的信任,這簡直就是“祖上的福澤”。
接下來是訥親的父親尹德。尹德擔任領侍衛內大臣,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這個職位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信任的表現。尹德不僅武藝高強,還忠心耿耿,是皇帝身邊的得力助手。這樣的父親,給了訥親一個無比堅實的後盾。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訥親的姑母鈕祜祿氏。她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後,也就是康熙爺的老婆之一。這關係可真是鐵得不能再鐵了。有了這樣一位姑母,訥親在宮中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綜上所述,訥親的家族背景簡直可以用“一門顯貴,皇族姻戚”來形容。從曾祖父到父親,再到姑母,每一環都是頂級配置。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拚爹”了,而是直接從“拚爺爺”開始,一路拚到了“拚姑媽”。
這樣的高貴出身,放在整個滿清八旗貴族中,也難再找出第二個了。訥親的起點,幾乎就是別人奮鬥一生的目標。
在滿清八旗貴族子弟中,訥親絕對是個異數。要知道,大多數貴族子弟都是一副“提籠架鳥,遊手好閑”的模樣,而訥親卻偏偏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聰敏幹練,能力出眾。這簡直就是貴族子弟中的“異類”。
早在雍正五年,訥親就承襲了二等公爵位,並被授予散秩大臣,負責皇帝和皇宮的保衛工作。這事兒要是放在別人身上,可能早就飄飄然了,但訥親卻表現得相當低調。他不僅沒有因為爵位而自滿,反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這股子勁頭,簡直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當時的官場可不是那麽好混的。雍正時期,由於受“九子奪嫡”的影響,官員們普遍散漫,貪腐嚴重。朝廷裏能人輩出,競爭激烈,而訥親又年輕,要想出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老天似乎特別眷顧訥親。雍正皇帝為了整頓朝綱,有意培養一批年輕幹部。於是,訥親這個年輕有為的小夥子,就被雍正看中了。雍正皇帝破格提拔訥親進入軍機處,讓他輔佐自己處理政務。
進入軍機處後,訥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和培養。這裏不僅匯聚了當時最頂尖的政治精英,還充滿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訥親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迅速適應了這種環境,並逐漸嶄露頭角。
在軍機處的日子裏,訥親不僅學到了許多政務處理的經驗,還結識了一批誌同道合的朋友。這些經曆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也為他日後成為乾隆皇帝的得力助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訥親家族到了他這一輩,依舊享受著皇恩浩蕩,可謂“祖上積德”。然而,真正讓訥親名揚四海的,還是他在雍正去世時被指定為顧命大臣,與鄂爾泰和張廷玉一起輔佐年輕的乾隆皇帝。這一安排,背後可是大有文章。
雍正皇帝是個精明的人,他深知乾隆雖然聰明伶俐,但畢竟被保護得太好,既缺乏政治經驗,又沒有自己的班底。而那些曾經參與奪嫡的皇子,雖然有的已經身死,有的被囚禁,但他們背後的黨羽和影響力仍然存在。為了防止這些勢力卷土重來,雍正決定給乾隆找幾個“靠山”——那就是在朝中頗有威望和影響力的顧命大臣。
然而,雍正怎麽也沒想到,乾隆繼位後,對鄂爾泰和張廷玉卻是頗為忌憚。這兩位大佬,一個是三朝元老,另一個也是功勳卓著,他們不僅位高權重,而且門生遍地,朝中關係盤根錯節。更麻煩的是,鄂爾泰和張廷玉之間向來不睦,朝中官員也因此分為兩派,明爭暗鬥不斷。乾隆心裏明白,這兩位老臣如果繼續掌權,自己恐怕很難獨攬大權。
相比之下,訥親就顯得格外不同了。他不僅年輕有為,而且與乾隆的關係非同一般。乾隆深知,要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必須要有自己的心腹。訥親正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於是,乾隆開始悄悄布局,逐步削弱鄂爾泰和張廷玉的權力。
訥親和乾隆的關係,可以說是從小玩到大的那種。小時候,訥親還給乾隆當過伴讀,兩個人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因此,當乾隆登基成為皇帝後,自然不會忘記這位兒時的玩伴。乾隆心裏盤算著,要將訥親培養成自己的心腹,好讓他在未來輔佐自己料理國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皇帝漸漸發現,自己手中的權力雖然越來越大,但心中的滿足感卻越來越少了。他開始滋生了一些驕橫的心理,覺得這些老臣雖然有功,但畢竟年紀大了,思想保守,已經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
乾隆心想:“我年輕有為,難道要一直受製於這些老家夥嗎?”於是,他的心胸逐漸變得狹窄,迫切地想要加強自己的集權。他暗自思忖:“要想真正掌控朝局,必須要有自己的親信。”
乾隆皇帝開始了他的“人才選拔計劃”。他四處物色,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滿洲鑲黃旗人訥親。訥親不僅年輕有為,而且忠誠可靠,更重要的是,他對乾隆皇帝的態度極為恭敬。
乾隆皇帝見到訥親後,心中大喜:“這就是我要找的人!”於是,他開始逐步提拔訥親,讓他在朝中的地位逐漸提升。
在滿清八旗貴族子弟中,訥親的出身絕對可以算是“祖宗輩兒”的頂級配置。這要是放在現在,估計得被人稱為“祖宗級富n代”。
先來說說訥親的曾祖父額亦都。這位老爺子可是努爾哈赤的心腹,後金五大臣之一,滿清開國元勳。換句話說,他是清朝的“開山鼻祖”之一。努爾哈赤打天下時,額亦都就在旁邊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這背景,簡直是“根正苗紅”,無可挑剔。
再來看看訥親的祖父遏必隆。這位老爺子更是不得了,他是順治帝指定給康熙帝的四大輔臣之一。順治爺臨終前,特意囑咐康熙爺要重用遏必隆,可見他在朝中的地位有多麽重要。遏必隆不僅聰明能幹,還深得兩代皇帝的信任,這簡直就是“祖上的福澤”。
接下來是訥親的父親尹德。尹德擔任領侍衛內大臣,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這個職位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信任的表現。尹德不僅武藝高強,還忠心耿耿,是皇帝身邊的得力助手。這樣的父親,給了訥親一個無比堅實的後盾。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訥親的姑母鈕祜祿氏。她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後,也就是康熙爺的老婆之一。這關係可真是鐵得不能再鐵了。有了這樣一位姑母,訥親在宮中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綜上所述,訥親的家族背景簡直可以用“一門顯貴,皇族姻戚”來形容。從曾祖父到父親,再到姑母,每一環都是頂級配置。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拚爹”了,而是直接從“拚爺爺”開始,一路拚到了“拚姑媽”。
這樣的高貴出身,放在整個滿清八旗貴族中,也難再找出第二個了。訥親的起點,幾乎就是別人奮鬥一生的目標。
在滿清八旗貴族子弟中,訥親絕對是個異數。要知道,大多數貴族子弟都是一副“提籠架鳥,遊手好閑”的模樣,而訥親卻偏偏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聰敏幹練,能力出眾。這簡直就是貴族子弟中的“異類”。
早在雍正五年,訥親就承襲了二等公爵位,並被授予散秩大臣,負責皇帝和皇宮的保衛工作。這事兒要是放在別人身上,可能早就飄飄然了,但訥親卻表現得相當低調。他不僅沒有因為爵位而自滿,反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這股子勁頭,簡直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當時的官場可不是那麽好混的。雍正時期,由於受“九子奪嫡”的影響,官員們普遍散漫,貪腐嚴重。朝廷裏能人輩出,競爭激烈,而訥親又年輕,要想出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老天似乎特別眷顧訥親。雍正皇帝為了整頓朝綱,有意培養一批年輕幹部。於是,訥親這個年輕有為的小夥子,就被雍正看中了。雍正皇帝破格提拔訥親進入軍機處,讓他輔佐自己處理政務。
進入軍機處後,訥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和培養。這裏不僅匯聚了當時最頂尖的政治精英,還充滿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訥親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迅速適應了這種環境,並逐漸嶄露頭角。
在軍機處的日子裏,訥親不僅學到了許多政務處理的經驗,還結識了一批誌同道合的朋友。這些經曆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也為他日後成為乾隆皇帝的得力助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訥親家族到了他這一輩,依舊享受著皇恩浩蕩,可謂“祖上積德”。然而,真正讓訥親名揚四海的,還是他在雍正去世時被指定為顧命大臣,與鄂爾泰和張廷玉一起輔佐年輕的乾隆皇帝。這一安排,背後可是大有文章。
雍正皇帝是個精明的人,他深知乾隆雖然聰明伶俐,但畢竟被保護得太好,既缺乏政治經驗,又沒有自己的班底。而那些曾經參與奪嫡的皇子,雖然有的已經身死,有的被囚禁,但他們背後的黨羽和影響力仍然存在。為了防止這些勢力卷土重來,雍正決定給乾隆找幾個“靠山”——那就是在朝中頗有威望和影響力的顧命大臣。
然而,雍正怎麽也沒想到,乾隆繼位後,對鄂爾泰和張廷玉卻是頗為忌憚。這兩位大佬,一個是三朝元老,另一個也是功勳卓著,他們不僅位高權重,而且門生遍地,朝中關係盤根錯節。更麻煩的是,鄂爾泰和張廷玉之間向來不睦,朝中官員也因此分為兩派,明爭暗鬥不斷。乾隆心裏明白,這兩位老臣如果繼續掌權,自己恐怕很難獨攬大權。
相比之下,訥親就顯得格外不同了。他不僅年輕有為,而且與乾隆的關係非同一般。乾隆深知,要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必須要有自己的心腹。訥親正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於是,乾隆開始悄悄布局,逐步削弱鄂爾泰和張廷玉的權力。
訥親和乾隆的關係,可以說是從小玩到大的那種。小時候,訥親還給乾隆當過伴讀,兩個人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因此,當乾隆登基成為皇帝後,自然不會忘記這位兒時的玩伴。乾隆心裏盤算著,要將訥親培養成自己的心腹,好讓他在未來輔佐自己料理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