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上到二樓,吳雙有些得意地把一個房門打開。
陳鬆有些驚訝地看著房間內的兵器。
足足有一樓大廳一半大小的房間內,擺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兵器架,上麵放著各式兵器,有些刀劍甚至因為兵器架不夠位置,就這樣隨意地放在地上。
“吳大哥,您又不用兵器,怎麽還收集那麽多?”
陳鬆隨手拔出一把放在一個兵器架上的長槍,發現槍頭都有些生鏽了。
“喜歡啊!”
吳雙笑道:“當時我也沒想那麽多,就是看著喜歡,就買了,這裏麵有些還是古董兵器呢!”
陳鬆抬頭看了下基本把屋子都占滿了的兵器,笑道:“你這也太多了吧!”
“哈哈,我還嫌棄少呢,華夏那麽多朝代,每個朝代的兵器都不同,又那麽多種類,我這連十分之一都沒有收集全呢!”
吳雙提起這個,很是開心。
陳鬆有些佩服地問道:“您不是真準備把所有種類的兵器都收集全吧?”
要知道這古代各類兵器總數所知道的就多達四百多種,單是在實戰中最常用到的十八般武藝所涉及到的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具體武器的名字古今就有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很早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
根據古籍記載,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
到了商代,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等各類兵器,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才基本上定型。
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雖然大同小異,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分別是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
九長是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
九短為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但現在普便對“十八般兵器”認為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而這“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暫時還沒有發現,明代謝肇《五雜俎》和清代褚人獲《堅集》兩書中都隻有“十八般武藝”之說,而這兩書所記載的“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也被稱為“小十八般”。
“以前倒是有這種想法,現在隨緣吧!”
吳雙有些感慨道:“從小我就有個武俠夢,看到這類東西都喜歡得不得了,後麵遇到你師兄,我成為了武者後,反而對收集兵器變得沒那麽熱衷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
陳鬆滿臉疑惑地看著吳雙。
這不是成為了武者,對這些東西更喜歡嗎?
“小時候我很喜歡聽武俠故事,看武俠小說和電視,也非常羨慕武者能快意恩仇,後來我掌管吳邦後,發現事情好像不太一樣。”
吳雙略微思索了下,繼續道:“就是我覺得刀劍這些武器是很包容的東西,更多是作為戰爭的代表,比如從哲學和藝術觀來看劍,它是君子的代表,完美的化身,從戰爭的方式、社會的變遷、曆史、軍事等方麵來看刀,它是殺戮和保家衛國的代表,和武俠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因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說明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
吳雙的話令陳鬆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神色駭然地看著吳雙。
這番理論完全和自己從小聽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但又隱隱覺得吳雙說得很對。
吳雙歎道:“自古俠以武犯禁,人一旦有了比別人強的武力值,就會有些品德低劣之人不斷去試探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嚴重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帶去災難。”
陳鬆好奇地問道:“那吳大哥您認為武俠應該是什麽?”
吳雙沉吟了下,道:“我覺得應該是像荊軻那樣的!”
“荊軻?”
陳鬆不解地問道:“為什麽?”
“他在行刺秦王的時候,無論成功與否,都是逃不了的,最重要,他不是為了自己。”
吳雙一臉讚歎道:“隻有這種為了人情或者一個義字赴湯蹈火,千裏馳援,甚至是以性命相托,隻求付出,不求迴報,更沒有利益上的糾葛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俠之大義!”
陳鬆頓時沉默起來。
自古武者多如牛毛,比荊軻更厲害的也大有人在,但真正高風亮節,重情重義的又有多少?
更多的卻是宛如流氓地痞般,四處遊蕩,目無法紀,惹是生非,甚至因為一個不順眼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就能大打出手。
良久,陳鬆才苦笑道:“也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荊軻這樣,所以才會叫江湖吧!”
“哈哈哈,江湖江湖,魚龍混雜…….的確如此!”
吳雙激動地拍了拍陳鬆的肩膀,笑道:“我現在是沒辦法了,這一大群人跟著我吃飯,如果哪天有機會,一定跟你們一樣,做一個不事生產,路見不平,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
陳鬆無語地看著吳雙。
什麽叫不事生產啊!
“這些武器可是花費了我不少功夫才收集到的,就是不知道怎樣。”
吳雙說著從一個架子上拿過一把刀遞給陳鬆道:“像這把刀,我當時可是花費了二十萬華夏幣!”
“那麽貴?”
陳鬆好奇地接過觀看起來。
這把通體鏽跡斑斑的刀,全長為七十厘米左右,小鐔,刀身平直,為切刃,刀莖狹過刀身,前寬後窄,尾部開孔。
辨認了好一會,陳鬆才驚疑地問道:“這是唐橫刀的刀條?”
身為武者,從小就必須熟悉各類武器,哪怕沒練過也要認識,唐刀漢劍,這兩者可以說代表著兵器製造的巔峰!
剛才因為這刀條滿布鏽,局部又被鏽蝕得出現了缺口,加上沒有裝具,還真差點沒認出來。
“哈哈,好眼力!”
吳雙讚道:“我給好多人看過,他們要麽說是短劍,要麽說是倭刀,你倒是認出了!”
“這刃又不是彎的,怎麽能說是倭刀,說起來它才是倭刀的祖宗。”
陳鬆有些哭笑不得。
這唐橫刀是直刃,倭刀是彎刃,這兩者一眼就能區分。
吳雙點頭道:“誰說不是呢!”
倭刀是仿造唐橫刀,又因技術不達標而產生的。
起因是唐朝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爆發的白江口之戰。
當時倭軍參戰人數四萬兩千,投入戰船一千餘艘,而唐軍的兵力是一萬三千人,戰船是一百七十艘。
唐軍裝備有先進唐橫刀和明光鎧,倭軍當時國家沒有自主的先進鍛造技術,用的還是四處學習仿製的漢傳帶環首的倭刀以及最好隻能達到漢代魚鱗甲程度甲胄。
不僅是海戰還是少數的登船白刅戰,唐軍都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
倭國在舉國的精銳部隊戰敗後,渡過了幾年的恐慌,終於認清了自己的實力,於是他們以謙卑的姿勢求學於唐王朝,先後派遣了大批遣唐使學習深造,把唐橫刀的製作技藝帶迴了倭國。
在遣唐使帶迴唐朝先進的鋼鐵鍛造技術以及唐橫刀的製作技藝後,令倭國製作出來的刀的鋒利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這種鋒利輕便,殺傷力極強的刀具,頓時深受倭國武士們的喜愛。
卻因熱處理工藝沒學到位,使刀身不能保持良好的韌性,加之武士階層的需要,不得不進行改良,逐漸演化出帶有弧度,能減弱刀身承受的衝擊力,不至於在對砍中直接被崩斷的太刀,也被稱為武士刀。
陳鬆看著手中的唐橫刀刀條問道:“這刀條已經被鏽蝕成這樣,哪怕把裝具裝上也基本沒用,吳大哥為何還買迴來?”
“其實我當時也很矛盾,一方麵覺得它不值那麽多錢,另一方麵又想著畢竟是上千年的東西,能保留下來就不錯了。”
吳雙說著,伸手指向牆腳位置,道:“那邊那堆的可比這把差多了。”
陳鬆把手上的唐刀刀條遞給迴給吳雙,上前對著那堆兵器堆翻看起來。
大大小小,亂七八糟的兵器堆在一起,但沒有一把是完好的,上麵都有一層厚厚的鏽,全都已經被鏽蝕得破破爛爛,甚至有些還出現斷裂的情況。
陳鬆把這堆破爛不堪的兵器翻看了一遍,都沒找到一把稍微像樣的,興趣缺缺地站起身,目光掃到其中一條棍狀的兵器,忍不住眼前一亮。
陳鬆有些驚訝地看著房間內的兵器。
足足有一樓大廳一半大小的房間內,擺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兵器架,上麵放著各式兵器,有些刀劍甚至因為兵器架不夠位置,就這樣隨意地放在地上。
“吳大哥,您又不用兵器,怎麽還收集那麽多?”
陳鬆隨手拔出一把放在一個兵器架上的長槍,發現槍頭都有些生鏽了。
“喜歡啊!”
吳雙笑道:“當時我也沒想那麽多,就是看著喜歡,就買了,這裏麵有些還是古董兵器呢!”
陳鬆抬頭看了下基本把屋子都占滿了的兵器,笑道:“你這也太多了吧!”
“哈哈,我還嫌棄少呢,華夏那麽多朝代,每個朝代的兵器都不同,又那麽多種類,我這連十分之一都沒有收集全呢!”
吳雙提起這個,很是開心。
陳鬆有些佩服地問道:“您不是真準備把所有種類的兵器都收集全吧?”
要知道這古代各類兵器總數所知道的就多達四百多種,單是在實戰中最常用到的十八般武藝所涉及到的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具體武器的名字古今就有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很早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
根據古籍記載,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
到了商代,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等各類兵器,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才基本上定型。
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雖然大同小異,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分別是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
九長是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
九短為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但現在普便對“十八般兵器”認為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而這“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暫時還沒有發現,明代謝肇《五雜俎》和清代褚人獲《堅集》兩書中都隻有“十八般武藝”之說,而這兩書所記載的“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也被稱為“小十八般”。
“以前倒是有這種想法,現在隨緣吧!”
吳雙有些感慨道:“從小我就有個武俠夢,看到這類東西都喜歡得不得了,後麵遇到你師兄,我成為了武者後,反而對收集兵器變得沒那麽熱衷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
陳鬆滿臉疑惑地看著吳雙。
這不是成為了武者,對這些東西更喜歡嗎?
“小時候我很喜歡聽武俠故事,看武俠小說和電視,也非常羨慕武者能快意恩仇,後來我掌管吳邦後,發現事情好像不太一樣。”
吳雙略微思索了下,繼續道:“就是我覺得刀劍這些武器是很包容的東西,更多是作為戰爭的代表,比如從哲學和藝術觀來看劍,它是君子的代表,完美的化身,從戰爭的方式、社會的變遷、曆史、軍事等方麵來看刀,它是殺戮和保家衛國的代表,和武俠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因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說明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
吳雙的話令陳鬆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神色駭然地看著吳雙。
這番理論完全和自己從小聽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但又隱隱覺得吳雙說得很對。
吳雙歎道:“自古俠以武犯禁,人一旦有了比別人強的武力值,就會有些品德低劣之人不斷去試探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嚴重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帶去災難。”
陳鬆好奇地問道:“那吳大哥您認為武俠應該是什麽?”
吳雙沉吟了下,道:“我覺得應該是像荊軻那樣的!”
“荊軻?”
陳鬆不解地問道:“為什麽?”
“他在行刺秦王的時候,無論成功與否,都是逃不了的,最重要,他不是為了自己。”
吳雙一臉讚歎道:“隻有這種為了人情或者一個義字赴湯蹈火,千裏馳援,甚至是以性命相托,隻求付出,不求迴報,更沒有利益上的糾葛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俠之大義!”
陳鬆頓時沉默起來。
自古武者多如牛毛,比荊軻更厲害的也大有人在,但真正高風亮節,重情重義的又有多少?
更多的卻是宛如流氓地痞般,四處遊蕩,目無法紀,惹是生非,甚至因為一個不順眼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就能大打出手。
良久,陳鬆才苦笑道:“也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荊軻這樣,所以才會叫江湖吧!”
“哈哈哈,江湖江湖,魚龍混雜…….的確如此!”
吳雙激動地拍了拍陳鬆的肩膀,笑道:“我現在是沒辦法了,這一大群人跟著我吃飯,如果哪天有機會,一定跟你們一樣,做一個不事生產,路見不平,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
陳鬆無語地看著吳雙。
什麽叫不事生產啊!
“這些武器可是花費了我不少功夫才收集到的,就是不知道怎樣。”
吳雙說著從一個架子上拿過一把刀遞給陳鬆道:“像這把刀,我當時可是花費了二十萬華夏幣!”
“那麽貴?”
陳鬆好奇地接過觀看起來。
這把通體鏽跡斑斑的刀,全長為七十厘米左右,小鐔,刀身平直,為切刃,刀莖狹過刀身,前寬後窄,尾部開孔。
辨認了好一會,陳鬆才驚疑地問道:“這是唐橫刀的刀條?”
身為武者,從小就必須熟悉各類武器,哪怕沒練過也要認識,唐刀漢劍,這兩者可以說代表著兵器製造的巔峰!
剛才因為這刀條滿布鏽,局部又被鏽蝕得出現了缺口,加上沒有裝具,還真差點沒認出來。
“哈哈,好眼力!”
吳雙讚道:“我給好多人看過,他們要麽說是短劍,要麽說是倭刀,你倒是認出了!”
“這刃又不是彎的,怎麽能說是倭刀,說起來它才是倭刀的祖宗。”
陳鬆有些哭笑不得。
這唐橫刀是直刃,倭刀是彎刃,這兩者一眼就能區分。
吳雙點頭道:“誰說不是呢!”
倭刀是仿造唐橫刀,又因技術不達標而產生的。
起因是唐朝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爆發的白江口之戰。
當時倭軍參戰人數四萬兩千,投入戰船一千餘艘,而唐軍的兵力是一萬三千人,戰船是一百七十艘。
唐軍裝備有先進唐橫刀和明光鎧,倭軍當時國家沒有自主的先進鍛造技術,用的還是四處學習仿製的漢傳帶環首的倭刀以及最好隻能達到漢代魚鱗甲程度甲胄。
不僅是海戰還是少數的登船白刅戰,唐軍都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
倭國在舉國的精銳部隊戰敗後,渡過了幾年的恐慌,終於認清了自己的實力,於是他們以謙卑的姿勢求學於唐王朝,先後派遣了大批遣唐使學習深造,把唐橫刀的製作技藝帶迴了倭國。
在遣唐使帶迴唐朝先進的鋼鐵鍛造技術以及唐橫刀的製作技藝後,令倭國製作出來的刀的鋒利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這種鋒利輕便,殺傷力極強的刀具,頓時深受倭國武士們的喜愛。
卻因熱處理工藝沒學到位,使刀身不能保持良好的韌性,加之武士階層的需要,不得不進行改良,逐漸演化出帶有弧度,能減弱刀身承受的衝擊力,不至於在對砍中直接被崩斷的太刀,也被稱為武士刀。
陳鬆看著手中的唐橫刀刀條問道:“這刀條已經被鏽蝕成這樣,哪怕把裝具裝上也基本沒用,吳大哥為何還買迴來?”
“其實我當時也很矛盾,一方麵覺得它不值那麽多錢,另一方麵又想著畢竟是上千年的東西,能保留下來就不錯了。”
吳雙說著,伸手指向牆腳位置,道:“那邊那堆的可比這把差多了。”
陳鬆把手上的唐刀刀條遞給迴給吳雙,上前對著那堆兵器堆翻看起來。
大大小小,亂七八糟的兵器堆在一起,但沒有一把是完好的,上麵都有一層厚厚的鏽,全都已經被鏽蝕得破破爛爛,甚至有些還出現斷裂的情況。
陳鬆把這堆破爛不堪的兵器翻看了一遍,都沒找到一把稍微像樣的,興趣缺缺地站起身,目光掃到其中一條棍狀的兵器,忍不住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