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祭典前夜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我仔細查看過了,那裏湧出來的絕不是血水!”
紀信是上過戰場的人,對於這些有著敏銳的感覺,“因為泥土中全無血跡殘留,也沒有血腥味!”
“據說上次冒出所謂的血水距今不過半個月,絕不可能消失的如此幹淨!”
李信點了點頭,這與他的判斷是一致的,但終究是什麽東西呢?
“我一開始以為是丹砂礦被地下水衝刷之後,便有些粉末混雜其中,造成了變色,但也並非如此。”
李信蹙眉道,“因為丹砂不溶於水,即便能夠讓水顯現出顏色,也一定會有細微粉末殘留,而實際上根本沒有。”
“另外,據我所知,枳縣並沒有發現過丹砂礦!”
李信擁有穿越而來的神魂,思路比起古人來更為寬廣,但此刻卻也想不到真相究竟是什麽。
他們走了沒多遠,在沿路見到一位老者,正在費力的將一塊塊暗褐色的石頭搬上大車,似乎想要將這些石頭運走。
李信心中一動,跳下馬來,有些奇怪的問道:“老人家,你搬這些石頭做什麽,迴去壘院牆、修菜圃嗎?”
老者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道:“一看客人就是外地來的,連這也不認識!這是我們枳縣特有的赤鐵礦啊!”
“赤鐵礦?”李信似乎被閃電擊中了一般,有些激動的問道,“莫非這礦石裏麵是紅色的?”
“若是經過研磨等多種處理手段之後,確實能夠顯現出紅色來!”
老者似乎對於李信的問題並不感到驚訝,緩緩說道,“可以作為染布的顏料,我也是以此為生的!”
紀信的反應也很快,他追問道:“這些礦石都是在懷清台附近挖出來的嗎?”
老者似乎有些奇怪,看了他一眼,反問道:“你難道不知道赤鐵礦就在懷清台對麵山裏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李信笑著問道:“老人家,我看你也一把年紀了,這些礦石若是拉迴縣城也要費不少力氣,不如賣給我們如何?”
“賣給你們?”老者疑惑的反問道,“這是我養家糊口的生計,你們要來何用?”
“我們自有用處,反正不會讓你吃虧就是了!”
李信一邊說,一邊從馬背上取出了錢袋,數出了五串銅錢,一串兩百錢,總共一千錢交給了老者,問道:“夠不夠?”
老者滿心歡喜的接過銅錢,笑著說道:“夠了,夠了!這些礦石就留給諸位了!”
說完,便拉著空車哼著小調揚長而去,隻留下這堆礦石在原地,與李信等人沉默的對峙。
“你們明白了嗎?”
“明白了!”對於李信的問題,紀信、齊二紛紛開口迴答道,“血水並非是丹砂礦,而是來自赤鐵礦!”
“對!”
李信總結道,“經過地下水常年累月的衝刷,便有一部分赤鐵礦的成分逐漸溶解到了水裏,而懷清台修建的時候,正好挖到了這一段,於是便有了血水!”
齊二更是有些敬仰的看著李信,說道:“將軍莫非真有神仙護佑,否則怎麽會如此湊巧,讓我們在此巧遇這個老翁,破解了最大的難題。”
李信聞言,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麽,心中卻是暗忖:怎麽會一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其中必有蹊蹺。
迴想這位老者說話之時不卑不亢,中氣十足,臉容也很飽滿紅潤,完全不像是整日為生活奔忙,一趟又一趟拉石頭的苦力。
但不管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麽,總之對我並無惡意,那就行了!
李信想到這裏,便吩咐他們選了一塊小石頭帶走,迴到縣衙之後將其切開粉碎之後,看看能不能形成血水一般的效果。
待李信迴到縣衙之時,已經臨近黃昏,劉戡正在和縣令鄭餘、縣尉懷安議事,神情甚是憂慮。
“將軍終於迴來了!”劉戡起身說道,“懷縣尉剛剛探聽到消息,說是應昌從江州城內請來了盧生,主持明天的祭典!”
李信故作驚訝,反問道:“真的請來了?我聽說盧生素來高傲,怎麽會願意為他奔走?”
懷安答道:“將軍有所不知,為了此事懷家花了大力氣,我聽說供奉的香油錢足以再蓋一座道觀了!”
“財帛動人心啊!哪怕是盧生也不例外。”
鄭餘一邊歎息著說話,眼神卻在李信臉上逡巡,似乎想要發現些什麽,“今日將軍前去懷清台,可有收獲?”
李信歎了一口氣,說道:“懷家看的緊,我隻是在附近轉了轉,並無意外之喜。”
鄭餘嘴上還安慰了幾句,眼神之中卻流露出一絲的得意之情,盡數落在李信的眼中。
“依下官之見,將軍既然並無對付方士盧生、懷家的把握,明日就不要前去懷清台,以免有所損傷。”
懷安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等到祭典之後,我們再謀良策應對!”
李信眼中似有光芒一閃,看來這懷安雖然是懷家的人,倒還天良未泯,並非全無可恕之道。
鄭餘卻是急了,若是李信不去,那麽明天的布置、應昌的刺客便全然起不了作用,便當即變色反駁道:“懷縣尉此言差矣!”
“李信將軍行得正站得直,何懼應昌那夥人的惡語編排!若是將軍不去,反而給了他們把柄,下官以為並不合宜!”
“哦,以你之見,應該如何?”
“我等陪同將軍一起去!在枳縣、巴郡的百姓麵前,揭出了事情真相,也讓朝廷、陛下安心!”
李信心中暗罵:這個縣令果然險惡,居然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
但他臉上卻是風平浪靜,頷首道:“還是鄭縣令考慮的更為妥當,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劉戡不便勸阻,卻還是有些擔心,問道:“懷縣尉,我們的人手夠不夠?縣裏能調動多少人馬?”
懷安有些無奈的說道:“我手下總共不過三百人,其中還有兩百人用來維持治安,能夠保護將軍的不過百餘人而已。”
“無妨!”李信微笑著安撫道,“區區祭典,總不至於會大動幹戈吧。”
紀信是上過戰場的人,對於這些有著敏銳的感覺,“因為泥土中全無血跡殘留,也沒有血腥味!”
“據說上次冒出所謂的血水距今不過半個月,絕不可能消失的如此幹淨!”
李信點了點頭,這與他的判斷是一致的,但終究是什麽東西呢?
“我一開始以為是丹砂礦被地下水衝刷之後,便有些粉末混雜其中,造成了變色,但也並非如此。”
李信蹙眉道,“因為丹砂不溶於水,即便能夠讓水顯現出顏色,也一定會有細微粉末殘留,而實際上根本沒有。”
“另外,據我所知,枳縣並沒有發現過丹砂礦!”
李信擁有穿越而來的神魂,思路比起古人來更為寬廣,但此刻卻也想不到真相究竟是什麽。
他們走了沒多遠,在沿路見到一位老者,正在費力的將一塊塊暗褐色的石頭搬上大車,似乎想要將這些石頭運走。
李信心中一動,跳下馬來,有些奇怪的問道:“老人家,你搬這些石頭做什麽,迴去壘院牆、修菜圃嗎?”
老者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道:“一看客人就是外地來的,連這也不認識!這是我們枳縣特有的赤鐵礦啊!”
“赤鐵礦?”李信似乎被閃電擊中了一般,有些激動的問道,“莫非這礦石裏麵是紅色的?”
“若是經過研磨等多種處理手段之後,確實能夠顯現出紅色來!”
老者似乎對於李信的問題並不感到驚訝,緩緩說道,“可以作為染布的顏料,我也是以此為生的!”
紀信的反應也很快,他追問道:“這些礦石都是在懷清台附近挖出來的嗎?”
老者似乎有些奇怪,看了他一眼,反問道:“你難道不知道赤鐵礦就在懷清台對麵山裏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李信笑著問道:“老人家,我看你也一把年紀了,這些礦石若是拉迴縣城也要費不少力氣,不如賣給我們如何?”
“賣給你們?”老者疑惑的反問道,“這是我養家糊口的生計,你們要來何用?”
“我們自有用處,反正不會讓你吃虧就是了!”
李信一邊說,一邊從馬背上取出了錢袋,數出了五串銅錢,一串兩百錢,總共一千錢交給了老者,問道:“夠不夠?”
老者滿心歡喜的接過銅錢,笑著說道:“夠了,夠了!這些礦石就留給諸位了!”
說完,便拉著空車哼著小調揚長而去,隻留下這堆礦石在原地,與李信等人沉默的對峙。
“你們明白了嗎?”
“明白了!”對於李信的問題,紀信、齊二紛紛開口迴答道,“血水並非是丹砂礦,而是來自赤鐵礦!”
“對!”
李信總結道,“經過地下水常年累月的衝刷,便有一部分赤鐵礦的成分逐漸溶解到了水裏,而懷清台修建的時候,正好挖到了這一段,於是便有了血水!”
齊二更是有些敬仰的看著李信,說道:“將軍莫非真有神仙護佑,否則怎麽會如此湊巧,讓我們在此巧遇這個老翁,破解了最大的難題。”
李信聞言,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麽,心中卻是暗忖:怎麽會一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其中必有蹊蹺。
迴想這位老者說話之時不卑不亢,中氣十足,臉容也很飽滿紅潤,完全不像是整日為生活奔忙,一趟又一趟拉石頭的苦力。
但不管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麽,總之對我並無惡意,那就行了!
李信想到這裏,便吩咐他們選了一塊小石頭帶走,迴到縣衙之後將其切開粉碎之後,看看能不能形成血水一般的效果。
待李信迴到縣衙之時,已經臨近黃昏,劉戡正在和縣令鄭餘、縣尉懷安議事,神情甚是憂慮。
“將軍終於迴來了!”劉戡起身說道,“懷縣尉剛剛探聽到消息,說是應昌從江州城內請來了盧生,主持明天的祭典!”
李信故作驚訝,反問道:“真的請來了?我聽說盧生素來高傲,怎麽會願意為他奔走?”
懷安答道:“將軍有所不知,為了此事懷家花了大力氣,我聽說供奉的香油錢足以再蓋一座道觀了!”
“財帛動人心啊!哪怕是盧生也不例外。”
鄭餘一邊歎息著說話,眼神卻在李信臉上逡巡,似乎想要發現些什麽,“今日將軍前去懷清台,可有收獲?”
李信歎了一口氣,說道:“懷家看的緊,我隻是在附近轉了轉,並無意外之喜。”
鄭餘嘴上還安慰了幾句,眼神之中卻流露出一絲的得意之情,盡數落在李信的眼中。
“依下官之見,將軍既然並無對付方士盧生、懷家的把握,明日就不要前去懷清台,以免有所損傷。”
懷安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等到祭典之後,我們再謀良策應對!”
李信眼中似有光芒一閃,看來這懷安雖然是懷家的人,倒還天良未泯,並非全無可恕之道。
鄭餘卻是急了,若是李信不去,那麽明天的布置、應昌的刺客便全然起不了作用,便當即變色反駁道:“懷縣尉此言差矣!”
“李信將軍行得正站得直,何懼應昌那夥人的惡語編排!若是將軍不去,反而給了他們把柄,下官以為並不合宜!”
“哦,以你之見,應該如何?”
“我等陪同將軍一起去!在枳縣、巴郡的百姓麵前,揭出了事情真相,也讓朝廷、陛下安心!”
李信心中暗罵:這個縣令果然險惡,居然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
但他臉上卻是風平浪靜,頷首道:“還是鄭縣令考慮的更為妥當,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劉戡不便勸阻,卻還是有些擔心,問道:“懷縣尉,我們的人手夠不夠?縣裏能調動多少人馬?”
懷安有些無奈的說道:“我手下總共不過三百人,其中還有兩百人用來維持治安,能夠保護將軍的不過百餘人而已。”
“無妨!”李信微笑著安撫道,“區區祭典,總不至於會大動幹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