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秦協軍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這件事,李信也是滿心歡喜,他頗為看好陳恢的才具,隻是想不到這個小夥子給了他超乎尋常的迴報。
根據最新傳遞迴來的消息,他不僅以金錢、權力和世襲製說服了那些部族,並且從各個部族之中抽調了上千的青壯年,編為一軍,稱之為:秦協軍!
在百越聯軍全力應對正麵戰場的秦軍壓力之時,他竟然率領這支新成立的軍隊屢屢戰勝了前來絞殺他們小股部隊,聲威大震。
再加上彭越在自己的指示之下,數次深入,與陳恢緊密配合,殲敵上千,還搗毀了好幾次屯糧之所。
若是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在大反攻開始之前,陳恢有能力在敵軍後方拉起三千人的隊伍,便能成為一支致命的機動力量,讓其首尾不能相顧。
“等到百越平定之後,陛下若是讓我鎮守此地,陳恢我可不能放走!”任囂一本正經的說道,“以他智勇雙全的本事,可以當我的副手!”
李信哈哈大笑道:“如今大戰尚未結束,任將軍便開始要跟我搶人了?”
“眼下局勢有利於大秦,將士們又戰意高漲,隻要靈渠能夠順利完工,有朝廷的糧草輜重、樓船水軍支援,若是再打不贏這一仗,任某隻好一頭撞死了!”
作為久經沙場的宿將,任囂自然看出了經過一番布局之後,勝利指日可待,李信作為中尉、詹事少傅,自然要被調迴鹹陽,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自己作為主將,多半會被授予安撫百越之權!
如此廣袤的土地、崎嶇的地形,再加上林立的部族、剽悍的民風,若是沒有幾個得力的幫手,恐怕自己根本無法從容應對。
趙佗這個人,心思太深,又跟扶蘇關係密切,若隻有自己一人,大概是沒法壓製住他。
李信當然明白任囂的想法,這也是他的意圖所在,那就是絕不能讓趙佗在百越之地獨大,要確保百越與大秦、與自己保持暢通的聯絡。
陳恢、王翳,乃至彭越,都是他準備好的後手,現在還不能如此爽快的答應任囂,總要等他拿出點真東西才行。
“等到任將軍大勝之時,我們喝慶功酒的時候再說這些事吧。”
李信輕輕的一筆帶過,隨後又說道,“趙佗、王翳率軍迴師南越也已經有段日子了,不知道情況如何?”
“哦,昨夜剛剛有戰報送到!”任囂微笑道,“那邊也打的很順利,趙佗等人已經返迴番禺城!”
李信點了點頭,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趙佗也算得上是能征善戰。
如今西甌、雒越聯軍被蒼梧防線阻擋,閩中郡又以精兵防禦,南越境內根本沒有外援,自然缺乏鬥誌。
趙佗進入番禺城,意味著南越境內各部族均已經被平定,後方已經安穩。
“趙佗此番功勞不小,我已經傳令嘉獎,並讓他在南越各地推行融合,並升王翳為裨將,讓其率軍五千鎮守陽山關!”
“陽山關?”
李信這些時日對於百越的輿圖已經細細看過,自然知道陽山關乃是連接大秦與南越的交通要道,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任囂這一招高明啊!
雖然此地眼下並非是戰場,但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隻要控製陽山關,則南越的任何動作都在其監視之中。
看來經曆了百越戰事的諸多意外之後,這位任囂也有了新的感悟,對趙佗有所防範。
其實李信並不知道,任囂這麽做並不是完全出自於他自己的主意,而是來自他人的提醒!
這個人便是安居鹹陽,看似退隱林泉,無心於朝政的老丞相王綰!
他本來就看出趙佗此人的心機難測,所以在出發前便已經叮囑任囂防備,而扶蘇的一再相逼,也讓他忍無可忍,在百越下了一招應手!
眼下的百越之戰進展是嬴政最關心的事,巨大的輿圖掛在章台宮,趙高每天都會將最新的進展在圖上標識出來。
嬴政負著手看了看輿圖,點頭道:“看來朕將李信派往百越這件事做對了!”
“數月之間,便已經盡複南越、穩固防線,還有一支精銳深入敵後,造成了百越內部的混亂,可謂用兵如神啊。”
以扶蘇為首,李斯、王賁,以及新升任郎中令的馮毋擇、身兼數職的內史蒙恬都聚集在此,恭聆皇帝的教誨。
整個殿宇之內迴蕩著嬴政高亢的聲音,經過數月調養之後的他好像精力無窮,又迴到了昔年橫掃六國之時。
王賁是秦軍統帥,即便與李信有隙,但也不能做違心之言,他當先說道:“李信在百越的部署甚好,陛下的用人之道令微臣傾佩。”
“不過,若無任囂的居中調度、全力配合,趙佗迴師南越大勝,以及秦軍的精銳勇猛,單憑李信一人也難以有此成果。”
“你怎麽看,丞相大人?”
李斯自從在博浪沙接受過教訓之後,知道李信是個得罪不起的人,便微笑道:“聖明無過於陛下,李信之功均是陛下聖德所佑!”
“你們呢?馮毋擇、蒙恬?”
“陛下,微臣以為,李信用兵別出機杼,諸般部署確實高明!”
馮毋擇牢記嬴無咎的告誡,保持公平持正的態度,不輕易傾向任何一方,緩緩說道,“尤其是在百越內部創造出了一支秦協軍,更是遠勝於微臣。”
“微臣以為,李信最大的功勞不在戰場殺敵,而是加快了靈渠之開鑿,讓朝廷百姓的負擔都大大減輕。”
“說得好!”嬴政滿意的看著兩人,說道,“用兵守正出奇,便立於不敗之地了!”
“扶蘇,你對於百越之戰有何看法?”
說到最後,他還是要考較一下兒子的治國本領有沒有長進。
“父皇聖明,用人得當,兒臣以為此戰全勝隻是時間問題!關鍵在於戰後的方略!”
這些天他也沒閑著,與茅朔反複討論了多次,認為李信在百越的表現太好,無可指責。
當務之急,便是要在百越之戰結束之後,將其控製在手中,避免成為胡亥一黨的新助力。
根據最新傳遞迴來的消息,他不僅以金錢、權力和世襲製說服了那些部族,並且從各個部族之中抽調了上千的青壯年,編為一軍,稱之為:秦協軍!
在百越聯軍全力應對正麵戰場的秦軍壓力之時,他竟然率領這支新成立的軍隊屢屢戰勝了前來絞殺他們小股部隊,聲威大震。
再加上彭越在自己的指示之下,數次深入,與陳恢緊密配合,殲敵上千,還搗毀了好幾次屯糧之所。
若是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在大反攻開始之前,陳恢有能力在敵軍後方拉起三千人的隊伍,便能成為一支致命的機動力量,讓其首尾不能相顧。
“等到百越平定之後,陛下若是讓我鎮守此地,陳恢我可不能放走!”任囂一本正經的說道,“以他智勇雙全的本事,可以當我的副手!”
李信哈哈大笑道:“如今大戰尚未結束,任將軍便開始要跟我搶人了?”
“眼下局勢有利於大秦,將士們又戰意高漲,隻要靈渠能夠順利完工,有朝廷的糧草輜重、樓船水軍支援,若是再打不贏這一仗,任某隻好一頭撞死了!”
作為久經沙場的宿將,任囂自然看出了經過一番布局之後,勝利指日可待,李信作為中尉、詹事少傅,自然要被調迴鹹陽,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自己作為主將,多半會被授予安撫百越之權!
如此廣袤的土地、崎嶇的地形,再加上林立的部族、剽悍的民風,若是沒有幾個得力的幫手,恐怕自己根本無法從容應對。
趙佗這個人,心思太深,又跟扶蘇關係密切,若隻有自己一人,大概是沒法壓製住他。
李信當然明白任囂的想法,這也是他的意圖所在,那就是絕不能讓趙佗在百越之地獨大,要確保百越與大秦、與自己保持暢通的聯絡。
陳恢、王翳,乃至彭越,都是他準備好的後手,現在還不能如此爽快的答應任囂,總要等他拿出點真東西才行。
“等到任將軍大勝之時,我們喝慶功酒的時候再說這些事吧。”
李信輕輕的一筆帶過,隨後又說道,“趙佗、王翳率軍迴師南越也已經有段日子了,不知道情況如何?”
“哦,昨夜剛剛有戰報送到!”任囂微笑道,“那邊也打的很順利,趙佗等人已經返迴番禺城!”
李信點了點頭,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趙佗也算得上是能征善戰。
如今西甌、雒越聯軍被蒼梧防線阻擋,閩中郡又以精兵防禦,南越境內根本沒有外援,自然缺乏鬥誌。
趙佗進入番禺城,意味著南越境內各部族均已經被平定,後方已經安穩。
“趙佗此番功勞不小,我已經傳令嘉獎,並讓他在南越各地推行融合,並升王翳為裨將,讓其率軍五千鎮守陽山關!”
“陽山關?”
李信這些時日對於百越的輿圖已經細細看過,自然知道陽山關乃是連接大秦與南越的交通要道,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任囂這一招高明啊!
雖然此地眼下並非是戰場,但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隻要控製陽山關,則南越的任何動作都在其監視之中。
看來經曆了百越戰事的諸多意外之後,這位任囂也有了新的感悟,對趙佗有所防範。
其實李信並不知道,任囂這麽做並不是完全出自於他自己的主意,而是來自他人的提醒!
這個人便是安居鹹陽,看似退隱林泉,無心於朝政的老丞相王綰!
他本來就看出趙佗此人的心機難測,所以在出發前便已經叮囑任囂防備,而扶蘇的一再相逼,也讓他忍無可忍,在百越下了一招應手!
眼下的百越之戰進展是嬴政最關心的事,巨大的輿圖掛在章台宮,趙高每天都會將最新的進展在圖上標識出來。
嬴政負著手看了看輿圖,點頭道:“看來朕將李信派往百越這件事做對了!”
“數月之間,便已經盡複南越、穩固防線,還有一支精銳深入敵後,造成了百越內部的混亂,可謂用兵如神啊。”
以扶蘇為首,李斯、王賁,以及新升任郎中令的馮毋擇、身兼數職的內史蒙恬都聚集在此,恭聆皇帝的教誨。
整個殿宇之內迴蕩著嬴政高亢的聲音,經過數月調養之後的他好像精力無窮,又迴到了昔年橫掃六國之時。
王賁是秦軍統帥,即便與李信有隙,但也不能做違心之言,他當先說道:“李信在百越的部署甚好,陛下的用人之道令微臣傾佩。”
“不過,若無任囂的居中調度、全力配合,趙佗迴師南越大勝,以及秦軍的精銳勇猛,單憑李信一人也難以有此成果。”
“你怎麽看,丞相大人?”
李斯自從在博浪沙接受過教訓之後,知道李信是個得罪不起的人,便微笑道:“聖明無過於陛下,李信之功均是陛下聖德所佑!”
“你們呢?馮毋擇、蒙恬?”
“陛下,微臣以為,李信用兵別出機杼,諸般部署確實高明!”
馮毋擇牢記嬴無咎的告誡,保持公平持正的態度,不輕易傾向任何一方,緩緩說道,“尤其是在百越內部創造出了一支秦協軍,更是遠勝於微臣。”
“微臣以為,李信最大的功勞不在戰場殺敵,而是加快了靈渠之開鑿,讓朝廷百姓的負擔都大大減輕。”
“說得好!”嬴政滿意的看著兩人,說道,“用兵守正出奇,便立於不敗之地了!”
“扶蘇,你對於百越之戰有何看法?”
說到最後,他還是要考較一下兒子的治國本領有沒有長進。
“父皇聖明,用人得當,兒臣以為此戰全勝隻是時間問題!關鍵在於戰後的方略!”
這些天他也沒閑著,與茅朔反複討論了多次,認為李信在百越的表現太好,無可指責。
當務之急,便是要在百越之戰結束之後,將其控製在手中,避免成為胡亥一黨的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