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三天裏,李信在史祿、一眾匠師的陪同下,仔仔細細的查看開鑿工程的細節,憑著不多的記憶,迴答匠師們層出不窮的問題。


    在他看來,這些人的工藝水平極高,動手能力之強更是勝於千年之後的工程師,隻要自己簡單一點撥,便能舉一反三,讓理論落實到實踐之中,立刻就能解決問題。


    唯一的缺憾便是,他們都是口口相傳、師徒傳習,若是有一個掌握獨門技能的師傅不幸身亡,那麽這種技藝就麵臨失傳的危險。


    當他向史祿提起此事之時,史祿也承認了其中的問題,但他也沒找到辦法,畢竟涉及獨門秘傳,是安身立命的定西,不能輕易對外泄露。


    李信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史大人幫我參詳一二。”


    “我以軍機署的名義下一道文,組建一個專門的學社,收攬各行業技能高超之人,賜予其相應爵位,讓他們成為朝廷的教習!”


    “這些人既然受朝廷俸祿,便要將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合格者越多,便可升其官位爵祿,蔭其子孫。”


    “另外,若是他們能夠單獨、或是合作編纂出專門的書籍,便由其署名,朝廷出資,將其刊行天下,流傳後世。”


    史祿頷首道:“監軍此言極妙!這些人骨子裏有股傲氣,但對於流芳百世的誘惑還是無法抗拒的。”


    “那就說定了!這邊的匠師便由史大人負責,尤其是那些參與過鄭國渠修造的老人,可以將他們作為第一批,給後來者一個典範。”


    史祿經過短短數日的接觸,發現李信不僅是一位名將,懂得天時地利,而且對於營造頗有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民政方麵也時時關注,對其愈發敬仰。


    “監軍所思所慮,都是為了大秦江山的長治久安,史祿不才,願附驥尾!必會提前準備好一切。”


    李信笑著搖手道:“史大人之才,非同小可!等到百越之戰勝後,我必定推薦你出任要職,為朝廷看好這片廣袤的南方區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李信止住了史祿的感激之語,鄭重的問道,“這些天我看你每晚都與匠師們商量到很晚,頗多爭執,大約還是在為工期之事煩惱吧。”


    “我還要特別提醒一句,絕不可為了趕工期而讓質量下降,否則不等朝廷下旨,我就將你先斬後奏!”


    李信說到此處,聲色俱厲,與這幾天和顏悅色的神情大相徑庭。


    史祿凜然一驚,站起身來,朝著北方拱手道:“史祿受朝廷重托,開鑿河渠,若是有虧職守,自當死於刀劍之下。”


    “經過我等再三商議,並且結合了監軍這幾日的指點,認為工期能夠大大加快,確保能夠縮減到一年以內!”


    “一年之內?”李信暗忖,這已經比之前短了許多,也算是史祿他們盡心盡力了。


    史祿卻以為李信還嫌工期太短,便肅然道:“若是軍民齊心協力,再加上數段工程齊頭並進,最快隻需九個月!”


    李信長出了一口氣,看著眼前這位幾天幾夜沒有睡好、眼中血絲密布的史祿,說道:“若真是如此,我就要代朝廷、前方將士多謝史大人了!”


    說罷,他深施一禮,倒是讓史祿有些手足無措,連忙還禮道:“監軍親臨指點,為我河工掃除了諸多障礙,說起來應該是我們多謝監軍才對。”


    “等到此渠竣工之日,還要請監軍親自,為其命名,勒石為銘!”


    李信大笑道:“好!名字其實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巡察之時便已經刻在道邊的巨石上,等明日我離開之後史大人自可見到,斟酌使用。”


    “監軍明日就走了?”史祿遺憾的說道,“下官還有許多事要請教,匠師們也是如此。”


    李信微笑著說道:“我所知的大都告知你們了,許多隻是我自己揣摩出來的,並不一定與實際情況相符,你們也要甄別對待,驗證之後方可確認。”


    史祿正色道:“我等謹遵監軍之教,全力以赴加快工程進度,讓此渠盡快通航!”


    李信對於自己這一趟桂林之行甚為滿意,超額完成了所有預定目標,也不能過多耽擱,於是率領百餘名精銳向蒼梧而去。


    史祿將他們送到大營外,目光久久沒有離開,身旁的軍侯呂馬童問道:“大人素來淡泊自守,不與朝廷官員過多接近,這次何以一反常態?”


    史祿聞言,一笑置之曰:“天機不可泄露啊!”


    如果說桂林的工地呈現出熱火朝天、同心協力的場麵,那麽蒼梧駐守的秦軍卻是一片愁雲慘霧,內部的矛盾紛爭更是不斷。


    任囂重傷初愈,強撐著在此接應,固然是將十多萬秦軍保全了下來,但他從閩中郡所帶來的將士分布在各地,因此直接掌握的兵力反而不如敗退的趙佗。


    趙佗剛敗退下來的時候老實了幾天,但數日之後便又恢複了精神,叫囂著要讓任囂率軍反擊,以報屠睢將軍被殺之仇。


    這個理由光明正大,又迎合了秦軍中下級將士的心理,即便任囂以陛下旨意嚴令斥責,也沒有讓趙佗等人知難而退。


    軍營之中,除了任囂之外,軍職最高的便是趙佗,在任囂無法正常理事的狀況下,趙佗便借機控製了實權。


    而蘇崗、王翳的到來加劇了這種矛盾,雖然傳達了監軍即將到達的消息,讓其不得擅自出戰,但作為王離心腹的蘇崗很快便與趙佗熟絡起來。


    趙佗看到了扶蘇親筆所寫密件之後,心中便有了數,知道朝中的態度也不統一,而至高無上的陛下已然身患重疾,很多權力已經轉移到了扶蘇手中。


    扶蘇並沒有明確的指示,隻是讓他視戰情變化靈活應對,盡快結束百越之戰,不能讓功勞落到任囂,尤其是李信手中。


    “李信究竟什麽時候到?”


    “監軍先到桂林,勘察工程進展,隨後便會到蒼梧來。”


    “桂林到蒼梧好幾百裏,都是山路密林,聽說其中常有西甌、雒越的賊寇出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虜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虜將軍並收藏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