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取而代之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機署這個機構潛力無窮,將來,不,現在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威脅到了李斯、王賁的權力。”
“因此,我們絕不能放棄軍機署,蒙內史的地位舉足輕重啊。”
扶蘇點了點頭,說道:“軍機署的重要性李斯他們肯定看出來了,但礙於陛下的權威,再加上李信此人狡詐多智,一時也拿他沒有辦法。”
茅朔接著解釋道:“陛下將蒙內史列入軍機署,一來是因為他的才能卓著、地位重要,二來也是因為公子的緣故。”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陛下的心意還是傾向於公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蒙內史的作用,絕非怨恨疏離他。”
扶蘇終於坐定了,欠身問道:“軍機署看似三人互不統屬,實則由李信一手操控,從之前百越之事的安排便可發現。”
“若是拋開成見,李信所提的幾項建議確實有益於戰事,隻是本公子奇怪,他身在千裏之外,甚至都未曾去過五嶺,怎麽可能對當地的地形如此熟悉?”
“以任囂取代屠睢也就罷了,畢竟他們都是武將,或許對其有過了解,與王翦的推薦相似也不足為奇。”
“但就連水文測量、河道寬窄都說的清清楚楚,比史祿的對策更合理,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扶蘇不明白,就連茅朔也有些迷惑,但他卻並不執著於此:“他如何做到的,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百越的戰事如果成功了,他就是第一大功臣,軍機署的地位和影響力便不可撼動了!”
“到了那時,李信一手握住鹹陽衛戍軍,另一隻手掌握軍機署,便有了左右朝局的力量,難以遏製了!”
扶蘇凝神思索了良久,沉吟道:“先生的意思,便是在百越之戰上動些手腳?”
“不妥,不妥!大秦數十萬將士浴血奮戰,本公子絕不能以一己私利有傷大局。”
這便是扶蘇的原則,朝廷的攻訐、私下的收買甚至暗殺,他都可以接受,但絕不能以征伐大軍的生命作為代價。
看到扶蘇難得在自己麵前拉長了臉,茅朔一怔,隨即便笑了起來:“公子誤會了!我也是秦人,怎麽會行此卑鄙之事呢。”
“百越之戰當然要取勝,但是不能按照李信所確定的方針!”茅朔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屠睢、趙陀他們能夠在任囂到達之前打一個大勝仗,將西甌、雒越聯軍向西南逐出百餘裏呢?”
“一旦此戰獲勝,我軍便立即乘勝追擊,鞏固在西甌的占領區。如此一來,即便任囂帶兵趕來,也不可能主動放棄已經到手的土地而後撤。”
“那麽,戰局便進入了我們的掌控之中,後續的用兵策略便與軍機署無關了。”
這一點倒是扶蘇可以接受的,但還是麵臨一樁難題,那就是屠睢素來忠心耿耿,得到陛下的聖旨之後,多半便會主動後撤。
“此刻屠睢應該已經接到了聖旨,若他已然後撤,那我們豈非無計可施?”
聞聽此言,茅朔神秘的笑了笑,說道:“聖旨固然已經發出了,但公子的命令應該也到了!”
“在聖旨出發之前一天,我便以公子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副將趙陀,讓他建議屠睢先打一個勝仗,這樣才能在任囂到來之後的話語權。”
“以趙陀的口才,以及屠睢急於求勝的心態,此事十之八九能夠成功。不過,下官未得公子允準,擅作主張,還請公子責罰。”
扶蘇對於茅朔一向言聽計從,但如此大事竟然不與自己商量,也讓他心中頗為不悅。
此時卻見茅朔起身離席,跪倒在自己麵前,頗有痛悔之意,他倒也不願意深責,連忙以雙手相攙。
“先生何須如此!我與先生肝膽相照,彼此深知,又怎會責怪呢?再說,先生此舉完全是為了扶蘇的大計,無妨無妨。”
在扶蘇的再三勸解之下,茅朔才重新歸座,繼續說道:“當年趙陀觸犯了軍規,若非公子出手,早就已經成為修建帝陵的一名苦役。”
“公子對他有再造之恩,我料趙陀必定會遵命照辦的。”
扶蘇微微頷首道:“當日他的兄弟趙偃求到先生的門下,若非先生堅持,我也不可能傳話給丞相。”
“最妙的是,這趙偃自小便與趙陀失散,兄弟兩人的關係無人知曉,而趙偃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說起往事,茅朔也有些感慨,“若非李信命大,博浪沙那一日便已經死在趙偃的毒藥之下了。”
是啊,李信不來,張良的大鐵錐便能砸中嬴政的禦駕,作為他的長子,扶蘇也早就已經在群臣的擁戴之下為秦二世了。
不過這句話茅朔不會說出口,扶蘇更不能說,兩人對視一眼,便都已心照不宣。
其實茅朔告訴扶蘇的東西,隻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因為經過多年相處,他知道扶蘇的秉性,若是將計劃和盤托出,必然會遭致其反對!與其如此,還不如先斬後奏。
給趙陀的信中,不僅是讓其促使屠睢尋求百越聯軍的主力作戰,更重要的是,讓趙陀在亂軍之中尋機幹掉屠睢!
而與此同時,一批死士已經埋伏在南越的番禺城內,一旦任囂率軍到達,當即實施刺殺行動,使其殞命於此。
這樣一來,百越的前後兩任主將均已陣亡,那副將趙陀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這場戰爭的指揮者,戰爭的進程也將完全按照茅朔的計劃展開。
“趙陀此人,機敏善變,野心勃勃,若是身處亂世,必為一代梟雄!”這是茅朔對其的判斷。
作為攻占百越主將青史留名,是趙陀無法抗拒的誘惑!甚至茅朔還答應他,隻要他手中的這支秦軍能夠擁戴扶蘇公子,給予他在百越便宜行事的權力。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趙陀將會成為大秦最南端的最高統治者,便如同春秋時被分封的諸侯一般!
“頂多再有一個月,就會有好消息傳來吧。”茅朔不無得意的暗忖。
“因此,我們絕不能放棄軍機署,蒙內史的地位舉足輕重啊。”
扶蘇點了點頭,說道:“軍機署的重要性李斯他們肯定看出來了,但礙於陛下的權威,再加上李信此人狡詐多智,一時也拿他沒有辦法。”
茅朔接著解釋道:“陛下將蒙內史列入軍機署,一來是因為他的才能卓著、地位重要,二來也是因為公子的緣故。”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陛下的心意還是傾向於公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蒙內史的作用,絕非怨恨疏離他。”
扶蘇終於坐定了,欠身問道:“軍機署看似三人互不統屬,實則由李信一手操控,從之前百越之事的安排便可發現。”
“若是拋開成見,李信所提的幾項建議確實有益於戰事,隻是本公子奇怪,他身在千裏之外,甚至都未曾去過五嶺,怎麽可能對當地的地形如此熟悉?”
“以任囂取代屠睢也就罷了,畢竟他們都是武將,或許對其有過了解,與王翦的推薦相似也不足為奇。”
“但就連水文測量、河道寬窄都說的清清楚楚,比史祿的對策更合理,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扶蘇不明白,就連茅朔也有些迷惑,但他卻並不執著於此:“他如何做到的,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百越的戰事如果成功了,他就是第一大功臣,軍機署的地位和影響力便不可撼動了!”
“到了那時,李信一手握住鹹陽衛戍軍,另一隻手掌握軍機署,便有了左右朝局的力量,難以遏製了!”
扶蘇凝神思索了良久,沉吟道:“先生的意思,便是在百越之戰上動些手腳?”
“不妥,不妥!大秦數十萬將士浴血奮戰,本公子絕不能以一己私利有傷大局。”
這便是扶蘇的原則,朝廷的攻訐、私下的收買甚至暗殺,他都可以接受,但絕不能以征伐大軍的生命作為代價。
看到扶蘇難得在自己麵前拉長了臉,茅朔一怔,隨即便笑了起來:“公子誤會了!我也是秦人,怎麽會行此卑鄙之事呢。”
“百越之戰當然要取勝,但是不能按照李信所確定的方針!”茅朔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屠睢、趙陀他們能夠在任囂到達之前打一個大勝仗,將西甌、雒越聯軍向西南逐出百餘裏呢?”
“一旦此戰獲勝,我軍便立即乘勝追擊,鞏固在西甌的占領區。如此一來,即便任囂帶兵趕來,也不可能主動放棄已經到手的土地而後撤。”
“那麽,戰局便進入了我們的掌控之中,後續的用兵策略便與軍機署無關了。”
這一點倒是扶蘇可以接受的,但還是麵臨一樁難題,那就是屠睢素來忠心耿耿,得到陛下的聖旨之後,多半便會主動後撤。
“此刻屠睢應該已經接到了聖旨,若他已然後撤,那我們豈非無計可施?”
聞聽此言,茅朔神秘的笑了笑,說道:“聖旨固然已經發出了,但公子的命令應該也到了!”
“在聖旨出發之前一天,我便以公子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副將趙陀,讓他建議屠睢先打一個勝仗,這樣才能在任囂到來之後的話語權。”
“以趙陀的口才,以及屠睢急於求勝的心態,此事十之八九能夠成功。不過,下官未得公子允準,擅作主張,還請公子責罰。”
扶蘇對於茅朔一向言聽計從,但如此大事竟然不與自己商量,也讓他心中頗為不悅。
此時卻見茅朔起身離席,跪倒在自己麵前,頗有痛悔之意,他倒也不願意深責,連忙以雙手相攙。
“先生何須如此!我與先生肝膽相照,彼此深知,又怎會責怪呢?再說,先生此舉完全是為了扶蘇的大計,無妨無妨。”
在扶蘇的再三勸解之下,茅朔才重新歸座,繼續說道:“當年趙陀觸犯了軍規,若非公子出手,早就已經成為修建帝陵的一名苦役。”
“公子對他有再造之恩,我料趙陀必定會遵命照辦的。”
扶蘇微微頷首道:“當日他的兄弟趙偃求到先生的門下,若非先生堅持,我也不可能傳話給丞相。”
“最妙的是,這趙偃自小便與趙陀失散,兄弟兩人的關係無人知曉,而趙偃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說起往事,茅朔也有些感慨,“若非李信命大,博浪沙那一日便已經死在趙偃的毒藥之下了。”
是啊,李信不來,張良的大鐵錐便能砸中嬴政的禦駕,作為他的長子,扶蘇也早就已經在群臣的擁戴之下為秦二世了。
不過這句話茅朔不會說出口,扶蘇更不能說,兩人對視一眼,便都已心照不宣。
其實茅朔告訴扶蘇的東西,隻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因為經過多年相處,他知道扶蘇的秉性,若是將計劃和盤托出,必然會遭致其反對!與其如此,還不如先斬後奏。
給趙陀的信中,不僅是讓其促使屠睢尋求百越聯軍的主力作戰,更重要的是,讓趙陀在亂軍之中尋機幹掉屠睢!
而與此同時,一批死士已經埋伏在南越的番禺城內,一旦任囂率軍到達,當即實施刺殺行動,使其殞命於此。
這樣一來,百越的前後兩任主將均已陣亡,那副將趙陀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這場戰爭的指揮者,戰爭的進程也將完全按照茅朔的計劃展開。
“趙陀此人,機敏善變,野心勃勃,若是身處亂世,必為一代梟雄!”這是茅朔對其的判斷。
作為攻占百越主將青史留名,是趙陀無法抗拒的誘惑!甚至茅朔還答應他,隻要他手中的這支秦軍能夠擁戴扶蘇公子,給予他在百越便宜行事的權力。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趙陀將會成為大秦最南端的最高統治者,便如同春秋時被分封的諸侯一般!
“頂多再有一個月,就會有好消息傳來吧。”茅朔不無得意的暗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