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進入大殿,便覺得氣氛異常,雖然嬴政暫時控製住了怒火,但趙高的眼神讓他明白事情不簡單。


    “朕看了你們的條陳,關於開鑿河渠一事,朕以為方略甚好,可以施行。”嬴政盡可能平靜的說道,“你們為何對百越的地形、水文如此熟悉啊?”


    “比起史祿的勘查來說的更加清晰,就連應對之策也甚是精當,令朕有些詫異。你們說說是什麽原因?”


    蒙恬為人光明磊落,並不願意占他人之功,他拱手答道:“陛下,有關開鑿河渠的條陳雖是我們軍機署所擬,但主要構想均來自於李信,我與馮毋擇都十分認同,隻是增添修改了一些細節而已,並無太大的貢獻。”


    “哦,李信?朕記得你雖曾伐楚,但並未深入百越之地,怎麽會有這番見識?”


    “陛下,末將麾下來自楚地的士卒不少,有好幾個曾經跟隨父兄前往百越與其通商,記下了沿途的山川地貌。”


    “自從年前陛下發兵征討百越,末將深知這是關係大秦國運之戰,斷不容有失,於是便召集這些人詳細詢問了五嶺的地形。”


    “關於開鑿河渠貫通湘水、漓水可能麵臨的困難,也是末將根據地形,借鑒鄭國渠、都江堰的經驗,自己琢磨出來的。”


    “末將自知紙上談兵終是淺薄,一直沒敢向陛下、上將軍呈上,就是怕誤導了陛下的征剿方略。”


    這番話說的合理合理,嬴政點了點頭,說道:“雖然不在其位,但能謀其政,甚好!你說呢,上將軍?”


    王賁沒想到嬴政問自己,略略一頓,便從容答道:“李信以往用兵過於冒進,現在看來倒是有些進步了,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


    “不過,李信所提的這些策略終究還是要靠史祿驗證之後,方可施行,陛下的旨意之中也應寫明這一條,以免貽誤軍機。”


    “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嬴政讚道,“但李信能夠在此之前便有所準備,可見心思未曾遠離國事軍務,算得上是有心人了。”


    “朕看了這些對策,不管實施結果如何,單看鏵嘴、大小天平,以及水流彎道的設置,便覺得其甚是精妙。”


    “趙高,速速擬旨,將李信所提的諸項對策盡數發給史祿,讓他好好參詳!另外,按照李信的建議,再次征調與五嶺接壤的數郡民力,讓其全力以赴開鑿河渠。”


    茅朔因為職位不高,剛才眾人的對話並沒有插嘴的機會,但他從嬴政的言談之中看得出,李信關於開鑿河渠的對策極好,甚至並沒有詢問他人,便迅速的確定下來。


    他心中一凜,暗忖:李信連鑿渠這樣的事都能通曉,甚至足以給匠師指導,而且能夠在朝廷方略之前便有所準備,莫非他真有什麽神異之處?


    茅朔精通各派經典,從來不信怪力亂神之說,此刻看著神態自若的李信,卻有些不太自信起來。


    “此人不除,必成後患!”


    機會很快就出現在他麵前,因為嬴政在說完了開鑿之事後,臉色變得陰沉了下來。


    “蒙恬,馮毋擇,你們兩個所提的用兵方略甚合朕意,你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作為派往百越的特使?”


    蒙恬拱手道:“陛下聖明,朝中能夠擔當此任的人不多,既然文武兼備,又要有些聲望,否則很難讓屠睢信服。”


    “丞相、上將軍比起微臣更為熟悉,不如由其推薦便可。”


    他們一問一答之間,似乎便定了下來,絲毫沒有提到李信的方案,好像條陳上根本沒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


    “陛下,末將以為,前線戰事緊急,屠睢大軍深入不毛,已至極度危險之境!”李信顧不得君前失儀,疾唿道,“應該當機立斷,不可再行拖延,否則必會遭致大敗!”


    他情急之下,脫口而出,全沒有顧及到嬴政、王賁、李斯的臉色都變了,這是對朝廷的質疑,也是對前線領軍大將的不信任。


    “大膽!”王賁率先發難,“征討百越的方略是陛下欽定,雖有些小的波折,但已然有所進展,深入了西甌。”


    “這是數十萬秦軍將士以生命換來的戰果,你竟敢說讓其放棄、後撤,是何道理?是何居心?”


    王離早就看李信不順眼,此刻終於抓到了機會,順著父親的話頭說道:“我秦軍素來百戰百勝,而且兵力遠勝於百越各族,縱然深入其腹地,又有何懼?”


    “屠睢、趙陀都是宿將,乃是滅楚的功臣,用兵素來持重,眼看已經將西甌、雒越聯軍逼退,怎麽無故後撤?如此一來,豈非軍心盡喪?”


    李信卻並沒有被王賁、王離的氣勢壓倒,反而抗聲道:“上將軍所言的深入西甌,其實是大軍陷入崇山峻嶺之中,四周都是敵人,防不勝防!”


    “再加上屠睢的性情暴烈,長期尋找不到百越聯軍主力作戰,必然會心浮氣躁,那時不免被敵所趁,難逃大敗!”


    眼看著李信如此桀驁不馴,嬴政終於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厲聲嗬斥道:“李信,朕看你於開鑿河渠一事上頗有見地,這才容忍了你的胡言亂語,希望給你個自省的機會!”


    “百越戰事雖有波折,進展甚慢,但逼近敵方腹地已成定局!隻需步步為營,等到河渠貫通,便能一鼓而下!”


    嬴政揮了揮手,說道:“朕念你心係國事,不予深究狂悖之言,下去領笞刑二十杖,讓你清醒清醒!”


    趙高領命,趕忙上前,低聲勸道:“李將軍不要如此執著了,若是惹出陛下的怒火,那就不好辦了!”


    作為中車府令,他看出嬴政對於李信確有愛才維護之意,隻是給了二十杖而已,本兼各職均未受影響。


    茅朔對於軍務算不上精通,但他也能看得出嬴政的心態,便也不再添油加醋,以免惹得嬴政不悅。


    豈料李信卻是絲毫沒有悔意,反而提高了聲音:“陛下,不可被一時一地的得失所蒙蔽啊!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而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此時再不決斷,必然後悔莫及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虜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虜將軍並收藏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