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及其規劃設計,是一件需要極強專業知識的工作,李信並沒有這方麵的積累,更不可能與擁有豐富經驗,並且先後營造了都江堰、鄭國渠的大秦匠師們相比較。


    但巧合的是,兩千多年之後,李信曾經遊覽過位於桂林市郊的靈渠公園,光著腳感受過其水流的湍急、工程之精巧,並且聽導遊講述了修建這條人工渠的艱難。


    雖然間隔了很久,但有三個關鍵問題令他印象深刻,這也是讓看起來短短的十餘裏人工河開鑿了整整三年的原因。


    現在看起來,無論是嬴政,還是王賁、蒙恬,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就連那些經驗豐富的匠師和身在一線的史祿可能也隻是發現了其中一部分。


    因此他極有把握的搖了搖頭,說道:“蒙兄勿怪,小弟雖無營建經驗,但是對於百越的地形特征略有所知,對於湘水與漓水的水文狀況有所了解。”


    “因此,修建這條人工渠道與關中平原極為不同,許多經驗未必能夠照搬,這一點請兩位深思。”


    “比如說,在輿圖上隻是簡單的畫一條直線就行,而事實上若是湘水比漓水的水位低,即便照圖畫了出來,恐怕也沒法溝通湘水和漓水。”


    這就是修建靈渠所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如果不能抬高湘水的水位,那便無法讓運輸船隻經由靈渠進入漓水。


    蒙恬、馮毋擇都算得上才智過人,被他這麽一說,便覺得頗有道理,蒙恬皺眉沉吟了片刻,便開口問道:“聽你這麽說,修建此渠似乎不止這一個問題,還有嗎?”


    李信也不隱瞞,又說出了另外兩個問題:“百越之地,山川起伏陡峭,水流時而緩和,時而湍急,舟行其中無法順利操控,極易發生傾覆之事。”


    “還有一件事,漓水與靈渠相連的部分乃是支流興安河,此河中間的一段河道頗為狹窄,可能無法順利通行我軍的船隻。”


    這些細節都無法從輿圖中看出來,史祿隻是經過了初步勘察,許多困難還未呈現出來,這也使得他對於工程完工的時間有著過於樂觀的估計。


    後來曆史上靈渠的工程耗費了三四年,或許其中有些時間便是耗費在了尋找解決這些難題的辦法。


    耗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民力,以及遠征百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軍事上的全方位的壓力,這也成為壓垮秦帝國的重負之一。


    既然他已經有了後世的曆史經驗,那麽便能有效縮短這一進程,這也能夠增強李信在大秦軍事領域的發言權,讓新鮮出爐的軍機署迅速占據有利位置。


    “這可是關係到百越整體用兵方略的巨大調整,你真的有把握嗎?”


    蒙恬終究厚道一些,擔心李信紙上談兵惹惱了陛下和上將軍,招致後患。


    馮毋擇也力主穩妥起見,說道:“這隻是你的判斷,未必與事實相符。我們軍機署初設,按照陛下的旨意製定征討方略即可,不宜標新立異。”


    李信卻不同意,正色道:“百越之戰,關乎大秦國運,不可等閑視之!”


    “軍機署的設立就是為了避免大秦戰略出現大的偏差,若是我們看到了而不提出來,豈非屍位素餐?”


    “若是戰略有所偏差,數十萬秦軍將士便會喪生於五嶺之下、漓水之畔,讓耗費了無數財力、民力的百越之戰徒勞無功!”


    “蒙兄、馮兄都出身將門,也曾領兵上陣,難道真的能夠無視這一切嗎?”


    這一連串的反問極為有力,讓蒙恬、馮毋擇一時無言以對,兩人不約而同的露出了有些尷尬和羞愧的神情。


    “李兄所言不差,是我考慮不周!”馮毋擇出人意料的先開了口,沉聲道,“若是李兄能夠說服我,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也願一並向陛下進言!”


    “蒙兄,你怎麽說?”


    蒙恬比起兩人年長一些,所知曉的內情也更多,王賁推薦了屠睢、扶蘇舉薦了趙佗,而史祿是李斯所拔擢的,這裏麵的關係過於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不慎。


    他沉吟了片刻,才緩緩說道:“我對於百越之戰的重要性絕不懷疑,但我們是否更應該相信前線的將士呢?”


    “屠睢、趙佗都是宿將,就在湘楚作戰,經驗豐富;而史祿做事細致,手下的匠師有不少經驗豐富,他們若是遇到問題,難道不會解決嗎?”


    “如果因為我們冒失的建議,導致前線將士的心思浮動,錯失了戰機,豈非得不償失!”


    李信聽到蒙恬這麽說,頓時將眉毛豎了起來,不複之前的從容,盡量緩和語氣道:“蒙兄,照你這麽說,我們軍機署又有什麽必要存在!”


    蒙恬緩緩答道:“當然不是無所作為!我的想法是,派一名特使去往前線,了解情況之後相機處理,以免有所錯失,誤導了陛下和朝廷。”


    “此舉太慢!必然會貽誤戰機,而且他與前線將領之間也會存在協調的問題!我們應該立刻讓陛下下旨,讓大軍集結後撤,在我方已經占領的西甌、南越交界之處固守,等待時機!”


    馮毋擇看了看蒙恬,又轉頭看了看李信,兩人雖然沒有火星四濺,但語氣中的堅定卻並無二致,寸步不讓。


    想不到軍機署新設之後所商議的第一件重要軍務便遇上了麻煩,蒙恬所言更為穩妥持重。


    但李信的分析確實頗為精到,讓人不得不信,即便策略過於激進,也完全是處於公心。


    馮毋擇為難的咽了口唾沫,猶豫著說道:“不如我們想一個折中調和的方案,既履行了我們軍機署的職責,也不會對前線戰事產生不利的影響。”


    聽他這麽說,李信、蒙恬也都意識到自己先前的口氣太過強硬,便各自退了一步,商定先細細想一晚,明日再作決定。


    若到時還是無法達成一致,那便隻有請陛下決斷了!


    隻是這麽一來,便必然引起陛下的疑慮,甚至讓本就對成立軍機署心中不悅的王賁、疑慮的李斯有了更多攻擊的借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虜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虜將軍並收藏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