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事涉謀逆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初步判斷,傳令官是被人所殺,而假冒的那個卻是後來才自殺的!”
“留下什麽證據了嗎?查出這個人的身份了嗎?”王賁追問道,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
楊武不經意的抬頭看了一眼李信,期期艾艾的答道:“似乎,似乎有些證據,但也不太確定。”
王賁當慣了主帥,平生最恨的就是說話辦事含糊不清之人,正要怒斥,卻看到楊武的目光正在看著自己,還不時瞟一眼李信。
“難道李信竟然與此事有牽連?”
王賁的反應極快,對著李信溫言道:“隴西侯力戰叛賊,受了不少傷,不如早些迴去歇息。來人,扶隴西侯出去。”
王賁的語氣不是在商量,反而像是在命令,趙高也是個極為機警之人,立刻感覺到了什麽,連忙附和道:“是啊,李將軍先去歇息,這些審訊調查的事情由上將軍主持,難道你還不放心嗎?”
“多謝上將軍、趙府令關懷,末將先行告退!”
李信自然也注意到了楊武迴來之後,營帳之中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而這明顯是針對自己的。
不過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心中並無驚懼,帶著帳外的李必、駱甲坦然而去。
待到李信走後,楊武才從懷裏掏出血跡斑斑的竹簡,說道:“這是末將從冒充傳令官的人身上搜到的,裏麵所記述之事與隴西侯李信將軍有關,還請上將軍、府令大人明鑒。”
王賁接過竹簡,上麵不過寥寥兩百餘字,卻可以稱得上石破天驚,兩道漆黑發亮的濃眉擰到了一處,將竹簡遞給趙高後,問道:“他的身份確認了嗎?”
楊武拱手道:“末將特意找了認識他的人進行辨別,身份也已經確認無誤了!”
“趙府令,你如何看待此物?”
王賁隱隱約約覺得趙高與李信之間的關係不同尋常,所以這一問也有試探的意味。
趙高接過竹簡,從頭到尾看了三遍,臉色也變得極為凝重,沉吟了良久方才說道:“若是按此人所說,隴西侯似乎有著重大的嫌疑。”
他將竹簡又交還給了王賁,繼續說道,“不過,此人的身份雖然是真,但所寫的東西是否真實,一時也不能確定。”
王賁點了點頭,心中卻還有一絲快意,自從李信救駕以來,不僅在陛下麵前大出風頭,搶走了中尉這麽一個重要的職位,就連審訊刺客也要從中作梗,害得王離因此而受刑。
他倒也不想給趙高留下公報私仇的把柄,便轉頭向楊武道:“這份東西除了我與趙府令之外,嚴禁讓第三個人知道,否則格殺勿論!”
“謹遵將令!”楊武肅然而答,他本就是個謹慎的人,此時更是唯唯諾諾,大氣都不敢出。
“隴西侯剛剛立下救駕大功,陛下也極為賞識,這件事我不能擅專,還是應該交給陛下處置,趙府令你說呢?”
“上將軍思慮周全,下官並無異議。”
趙高麵上還維持著鎮靜,心中卻早已開了鍋,自己好不容易下了一迴重注,難道就要被莊家通殺、血本無歸嗎?
“楊武聽令!”王賁目光灼灼的吩咐道,“在本將軍得到陛下明詔之前,令你在前鋒營揀選兩百精銳,將隴西侯的營帳秘密包圍起來,以防不測。”
雖然章邯已經率領大隊人馬離開,此時李信身邊不到五十人,僅有的兩名校尉也都負傷不輕,但為了保險起見,王賁還是增調了五倍的兵力作為防範。
“事不宜遲,趙府令,我們即刻一起去覲見陛下!”
待王賁、趙高布置完一切,來到行宮之時,已然接近黃昏時分,一輪紅日漸漸隱沒,漫天晚霞正是絢爛之時。
嬴政剛處理完一天政務,將周圍的內侍,還有天天在麵前轉悠的蒙恬都趕了出去,因為他最寵愛的女兒就在身邊。
每次見到她燦若花開的笑容,聽著她說些不知道從哪裏讀來的奇聞逸事,嬴政就算是有天大的煩惱,也能瞬間煙消雲散。
也唯有此時,嬴政才能卸下千古一帝的沉重外殼,迴歸到一個父親的角色。
更何況贏萱還自學了一手指壓按摩之術,以纖纖玉指在嬴政的鬢間發際按壓,便能舒緩精神,緩解頭疼的痼疾。
“萱兒,你按的越來越好了,比起朕服用的仙丹更靈驗啊。”嬴政微閉雙目,笑著的誇獎道。
“女兒的微末之技,怎麽敢與仙丹相比?”贏萱乖巧的在手指上又加了一成力,感覺到嬴政的眉間又舒展了不少,這才小心的說道,“父皇日理萬機之餘,能夠稍解疲累,也是女兒應該做的。”
“不過,仙丹雖好,父皇也不要服用太多,以防陽氣過亢,有傷身體。”
原來嬴政是最煩別人質疑他服用仙丹,為此還重重責罰了太醫院的好幾個禦醫,但贏萱說出來話聽的總是那麽舒服。
他也就並未生氣,相反微笑著說道:“好,好,都聽萱兒的!隻要你多來陪朕就好了!”
“女兒領旨!”贏萱可愛的舉動讓嬴政甚是寬慰,卻又不自覺地歎了口氣。
贏萱明顯感覺到父親的眉心又皺了起來,連忙問道:“父皇有什麽煩惱之事,不妨說出來,即便女兒無法為您解決,總也能分擔一些啊。”
“朕是在想,這麽多兒女當中,唯有萱兒不僅冰雪聰明,深察朕意,而且孝心可嘉,實在是太難得了!”
得到嬴政誇獎,贏萱卻是心中一緊,因為父皇說話素來暗藏玄機,而這句話明著是在誇自己,暗地裏卻是在說其他某些皇子令他不太滿意。
聯係到遇刺前後以及在對於李信的態度上,以及前些天拒而不見,他嘴裏所說的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父皇,也許是您的標準太高了吧。”她很清楚在這個階段,絕不能落井下石,更不能有所褒貶,而是應該盡一個女兒,一個妹妹的本分。
“父皇十三歲登基,二十歲執掌國政,十餘年間便已經掃平六國,不到四十歲已經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偉業!”
“像這樣的成就功績,上古以來未嚐有也。”贏萱輕聲細語的說道,食指柔軟的指肚在嬴政太陽穴處輕輕按壓,繼續說道,“千百年才出一人耳,又有誰能夠望您項背呢?”
“留下什麽證據了嗎?查出這個人的身份了嗎?”王賁追問道,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
楊武不經意的抬頭看了一眼李信,期期艾艾的答道:“似乎,似乎有些證據,但也不太確定。”
王賁當慣了主帥,平生最恨的就是說話辦事含糊不清之人,正要怒斥,卻看到楊武的目光正在看著自己,還不時瞟一眼李信。
“難道李信竟然與此事有牽連?”
王賁的反應極快,對著李信溫言道:“隴西侯力戰叛賊,受了不少傷,不如早些迴去歇息。來人,扶隴西侯出去。”
王賁的語氣不是在商量,反而像是在命令,趙高也是個極為機警之人,立刻感覺到了什麽,連忙附和道:“是啊,李將軍先去歇息,這些審訊調查的事情由上將軍主持,難道你還不放心嗎?”
“多謝上將軍、趙府令關懷,末將先行告退!”
李信自然也注意到了楊武迴來之後,營帳之中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而這明顯是針對自己的。
不過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心中並無驚懼,帶著帳外的李必、駱甲坦然而去。
待到李信走後,楊武才從懷裏掏出血跡斑斑的竹簡,說道:“這是末將從冒充傳令官的人身上搜到的,裏麵所記述之事與隴西侯李信將軍有關,還請上將軍、府令大人明鑒。”
王賁接過竹簡,上麵不過寥寥兩百餘字,卻可以稱得上石破天驚,兩道漆黑發亮的濃眉擰到了一處,將竹簡遞給趙高後,問道:“他的身份確認了嗎?”
楊武拱手道:“末將特意找了認識他的人進行辨別,身份也已經確認無誤了!”
“趙府令,你如何看待此物?”
王賁隱隱約約覺得趙高與李信之間的關係不同尋常,所以這一問也有試探的意味。
趙高接過竹簡,從頭到尾看了三遍,臉色也變得極為凝重,沉吟了良久方才說道:“若是按此人所說,隴西侯似乎有著重大的嫌疑。”
他將竹簡又交還給了王賁,繼續說道,“不過,此人的身份雖然是真,但所寫的東西是否真實,一時也不能確定。”
王賁點了點頭,心中卻還有一絲快意,自從李信救駕以來,不僅在陛下麵前大出風頭,搶走了中尉這麽一個重要的職位,就連審訊刺客也要從中作梗,害得王離因此而受刑。
他倒也不想給趙高留下公報私仇的把柄,便轉頭向楊武道:“這份東西除了我與趙府令之外,嚴禁讓第三個人知道,否則格殺勿論!”
“謹遵將令!”楊武肅然而答,他本就是個謹慎的人,此時更是唯唯諾諾,大氣都不敢出。
“隴西侯剛剛立下救駕大功,陛下也極為賞識,這件事我不能擅專,還是應該交給陛下處置,趙府令你說呢?”
“上將軍思慮周全,下官並無異議。”
趙高麵上還維持著鎮靜,心中卻早已開了鍋,自己好不容易下了一迴重注,難道就要被莊家通殺、血本無歸嗎?
“楊武聽令!”王賁目光灼灼的吩咐道,“在本將軍得到陛下明詔之前,令你在前鋒營揀選兩百精銳,將隴西侯的營帳秘密包圍起來,以防不測。”
雖然章邯已經率領大隊人馬離開,此時李信身邊不到五十人,僅有的兩名校尉也都負傷不輕,但為了保險起見,王賁還是增調了五倍的兵力作為防範。
“事不宜遲,趙府令,我們即刻一起去覲見陛下!”
待王賁、趙高布置完一切,來到行宮之時,已然接近黃昏時分,一輪紅日漸漸隱沒,漫天晚霞正是絢爛之時。
嬴政剛處理完一天政務,將周圍的內侍,還有天天在麵前轉悠的蒙恬都趕了出去,因為他最寵愛的女兒就在身邊。
每次見到她燦若花開的笑容,聽著她說些不知道從哪裏讀來的奇聞逸事,嬴政就算是有天大的煩惱,也能瞬間煙消雲散。
也唯有此時,嬴政才能卸下千古一帝的沉重外殼,迴歸到一個父親的角色。
更何況贏萱還自學了一手指壓按摩之術,以纖纖玉指在嬴政的鬢間發際按壓,便能舒緩精神,緩解頭疼的痼疾。
“萱兒,你按的越來越好了,比起朕服用的仙丹更靈驗啊。”嬴政微閉雙目,笑著的誇獎道。
“女兒的微末之技,怎麽敢與仙丹相比?”贏萱乖巧的在手指上又加了一成力,感覺到嬴政的眉間又舒展了不少,這才小心的說道,“父皇日理萬機之餘,能夠稍解疲累,也是女兒應該做的。”
“不過,仙丹雖好,父皇也不要服用太多,以防陽氣過亢,有傷身體。”
原來嬴政是最煩別人質疑他服用仙丹,為此還重重責罰了太醫院的好幾個禦醫,但贏萱說出來話聽的總是那麽舒服。
他也就並未生氣,相反微笑著說道:“好,好,都聽萱兒的!隻要你多來陪朕就好了!”
“女兒領旨!”贏萱可愛的舉動讓嬴政甚是寬慰,卻又不自覺地歎了口氣。
贏萱明顯感覺到父親的眉心又皺了起來,連忙問道:“父皇有什麽煩惱之事,不妨說出來,即便女兒無法為您解決,總也能分擔一些啊。”
“朕是在想,這麽多兒女當中,唯有萱兒不僅冰雪聰明,深察朕意,而且孝心可嘉,實在是太難得了!”
得到嬴政誇獎,贏萱卻是心中一緊,因為父皇說話素來暗藏玄機,而這句話明著是在誇自己,暗地裏卻是在說其他某些皇子令他不太滿意。
聯係到遇刺前後以及在對於李信的態度上,以及前些天拒而不見,他嘴裏所說的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父皇,也許是您的標準太高了吧。”她很清楚在這個階段,絕不能落井下石,更不能有所褒貶,而是應該盡一個女兒,一個妹妹的本分。
“父皇十三歲登基,二十歲執掌國政,十餘年間便已經掃平六國,不到四十歲已經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偉業!”
“像這樣的成就功績,上古以來未嚐有也。”贏萱輕聲細語的說道,食指柔軟的指肚在嬴政太陽穴處輕輕按壓,繼續說道,“千百年才出一人耳,又有誰能夠望您項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