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公主一諾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嬴政之外,溥樂公主幾乎是唯一享有固定居所的人,嬴政還特意調集了一支精銳騎兵小隊專門保護。
即便是長子扶蘇也沒有這個待遇,而隻能與其他重臣一樣紮營,
“宣李信將軍拜見公主!”
這處居所本是地方官的私宅,暫時充作公主的行宮,自然比不上皇城之內的森嚴高貴氣象,但該有規矩卻是一絲不苟,作為外臣的李信被帶到窗前,屈膝跪下請安。
“末將得公主提攜舉薦,方可幸免於難,並任中尉一職,天高地厚之恩,末將粉身難保!若是殿下有所差遣,末將縱然麵對刀山火海也絕不退縮!”
李信先聲奪人,還沒看到公主的身影,便大肆的表了一番忠心,讓侍立在旁的安蘭聽的暗暗好笑,想不到這家夥倒不算太笨。
“李信將軍,無需多禮,站起來說話吧!”屋內沉默了半晌,一個溫柔的聲音傳來,溥樂公主的倩影映照在窗前。
“安蘭,你先下去,本宮有話要問將軍!”聽到吩咐,安蘭不敢抗令,乖乖的出了院子,在門外守候。
“若非將軍百裏奔襲,神箭建功,不僅是本宮,就連父皇也難免有所損傷,若要說謝,本宮先要多謝將軍的忠勇。”
公主娓娓道來,語氣輕柔悅耳,落在李信耳中,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就如同一顆顆珍珠落在玉盤上一般。
還沒等李信迴話,公主卻問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問題:“救駕之後,未得賞賜,反而險遭不測,更是連累了麾下將士,當時李將軍有沒有後悔?”
這個問題出乎意料,作為任何一位忠誠的將軍,都不可能因為救駕而後悔,即便因此而獲罪,就連嬴政也未曾問過。
可是溥樂公主卻問了,究竟應該如何迴答呢?
李信最安全的一種選擇便是迴答為了大秦、為了陛下,自己萬死不辭,豈懼區區的懲罰?
順便再隱隱約約表達一下對公主的傾慕,便是錦上添花了!
就在他猶豫思索之際,公主的聲音又從窗內傳了出來:“此地並無他人,本宮希望將軍能夠坦誠相待,據實迴答!”
不知道為什麽,公主的聲音和語調明明與樂兒完全不同,卻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樂兒,鼻子一酸,心情激蕩之下竟然說出了真心話。
“殿下,末將在聽到丞相、上將軍,甚至公子扶蘇的諫言之時,心中確實曾經閃過一絲悔意。”
“哦,果真如此嗎?後來呢?”公主似乎有些詫異,但語氣中卻有種莫名的欣喜。
“後來聽到胡亥公子為末將求情,還有公主深明大義,便想通了一點,頓時就不後悔了!”
“想通了哪一點?”
“隻有陛下無恙,公主、胡亥公子安康,末將才有可能在大秦掙得一席之地,不至於別人排擠、冷落,既然如此,保護陛下以及公主便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又有什麽值得後悔呢?”
這句話說的甚是直白,就差指名道姓的說“李斯、王賁這一文一武都看我不順眼,公子扶蘇也在針對我,要是皇帝沒了,我李信的日子豈不是更難過?”
大約窗內的公主也沒有想到李信會如此迴答,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李信說完之後也有些後怕,擔心公主不悅,或許會斷了自己的前程。
但這又是他這麽多天以來,第一次說出心裏話,有種直抒胸臆的暢快之感,他想了想,覺得還遺漏了很重要一點,索性更直接的補充道:“當然能夠與公主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也是末將三生有幸!”
想不到他這句話說完,倒是惹得窗內的公主咯咯笑出聲來,如黃鸝鳴翠柳一般,清脆悅耳。
李信聽見笑聲,也能夠想象公主掩嘴揚眉的嬌憨之態,卻也沒有說話,等著她漸漸收住笑聲,卻等到了更令他驚駭的一句話:“所以,你就去跟趙高結盟,想要攀上我弟弟胡亥,隻是為了自保?”
這句話的性質更嚴重,答得不好就是私下結交皇子、圖謀不軌,無論嬴政多麽信任,光憑這一條也會讓他人頭不保。
“不知公主所言何意?趙府令奉了陛下的詔旨有事詢問末將,末將據實以告之餘,無非是問候了一下胡亥公子,表達了對其的感激之情,如此而已,從未有結盟一說。”
李信知道這種事是絕對不能承認的,而且他相信這件事無論是趙高,還是胡亥,都不敢說出來。
溥樂公主僅僅靠著自己與趙高見麵之事,便能猜出自己的意圖,果然是聰慧異常。
他原本以為公主還會繼續追問,並且準備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抵死不認,想不到公主竟然輕輕放過了,輕笑了一聲道:“李將軍是個聰明人,既懂得時勢,又能分得清輕重緩急,實在是難得的人才。”
“若是你承認了,那本宮就算不處置於你,也絕不會再次重用推薦你,就讓你在中尉這個位置上自生自滅。”
公主的聲音變得有些冷厲,李信不禁縮了縮脖子,又將頭埋了下來,“如果沒有本宮的幫忙,大概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被李斯、王賁這兩個老狐狸除掉,從此無聲無息的消失。”
李信心中一怔,因為據他所知大秦耀眼的飛將軍李信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威風八麵,但在統一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就算是成書最近的《史記》也沒有記載,難道這位公主真能未卜先知、預知未來?
大約是察覺到李信有些不太相信,溥樂公主哼了一聲,提醒道:“不要說等到返迴鹹陽的那一天,就算是東巡途中,便有人會迫不及待的動手。”
“多謝殿下垂顧!末將對於陛下忠心不二,對於公主、胡亥公子也將盡心竭力,有什麽事需要末將去辦,末將必定不會令您失望!”
聽到公主的耳朵裏,這分明就是李信已經服軟,願意聽從自己的調遣,也小小的鬆了一口氣,能夠手中握住一支精兵,到了關鍵時刻也有了進退的餘地。
她身為嬴政最寵愛的公主,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卻偏偏有一種極強的危機感,這一點倒和李信頗為相似。
“父皇的安危能夠交托到將軍的手中,本宮也就放心了!”既然已經獲得了李信的效忠,自然也要給一點好處才行。
“李將軍如遇到任何疑難障礙,便可直接稟告,本宮自會出手相助!”
即便是長子扶蘇也沒有這個待遇,而隻能與其他重臣一樣紮營,
“宣李信將軍拜見公主!”
這處居所本是地方官的私宅,暫時充作公主的行宮,自然比不上皇城之內的森嚴高貴氣象,但該有規矩卻是一絲不苟,作為外臣的李信被帶到窗前,屈膝跪下請安。
“末將得公主提攜舉薦,方可幸免於難,並任中尉一職,天高地厚之恩,末將粉身難保!若是殿下有所差遣,末將縱然麵對刀山火海也絕不退縮!”
李信先聲奪人,還沒看到公主的身影,便大肆的表了一番忠心,讓侍立在旁的安蘭聽的暗暗好笑,想不到這家夥倒不算太笨。
“李信將軍,無需多禮,站起來說話吧!”屋內沉默了半晌,一個溫柔的聲音傳來,溥樂公主的倩影映照在窗前。
“安蘭,你先下去,本宮有話要問將軍!”聽到吩咐,安蘭不敢抗令,乖乖的出了院子,在門外守候。
“若非將軍百裏奔襲,神箭建功,不僅是本宮,就連父皇也難免有所損傷,若要說謝,本宮先要多謝將軍的忠勇。”
公主娓娓道來,語氣輕柔悅耳,落在李信耳中,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就如同一顆顆珍珠落在玉盤上一般。
還沒等李信迴話,公主卻問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問題:“救駕之後,未得賞賜,反而險遭不測,更是連累了麾下將士,當時李將軍有沒有後悔?”
這個問題出乎意料,作為任何一位忠誠的將軍,都不可能因為救駕而後悔,即便因此而獲罪,就連嬴政也未曾問過。
可是溥樂公主卻問了,究竟應該如何迴答呢?
李信最安全的一種選擇便是迴答為了大秦、為了陛下,自己萬死不辭,豈懼區區的懲罰?
順便再隱隱約約表達一下對公主的傾慕,便是錦上添花了!
就在他猶豫思索之際,公主的聲音又從窗內傳了出來:“此地並無他人,本宮希望將軍能夠坦誠相待,據實迴答!”
不知道為什麽,公主的聲音和語調明明與樂兒完全不同,卻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樂兒,鼻子一酸,心情激蕩之下竟然說出了真心話。
“殿下,末將在聽到丞相、上將軍,甚至公子扶蘇的諫言之時,心中確實曾經閃過一絲悔意。”
“哦,果真如此嗎?後來呢?”公主似乎有些詫異,但語氣中卻有種莫名的欣喜。
“後來聽到胡亥公子為末將求情,還有公主深明大義,便想通了一點,頓時就不後悔了!”
“想通了哪一點?”
“隻有陛下無恙,公主、胡亥公子安康,末將才有可能在大秦掙得一席之地,不至於別人排擠、冷落,既然如此,保護陛下以及公主便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又有什麽值得後悔呢?”
這句話說的甚是直白,就差指名道姓的說“李斯、王賁這一文一武都看我不順眼,公子扶蘇也在針對我,要是皇帝沒了,我李信的日子豈不是更難過?”
大約窗內的公主也沒有想到李信會如此迴答,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李信說完之後也有些後怕,擔心公主不悅,或許會斷了自己的前程。
但這又是他這麽多天以來,第一次說出心裏話,有種直抒胸臆的暢快之感,他想了想,覺得還遺漏了很重要一點,索性更直接的補充道:“當然能夠與公主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也是末將三生有幸!”
想不到他這句話說完,倒是惹得窗內的公主咯咯笑出聲來,如黃鸝鳴翠柳一般,清脆悅耳。
李信聽見笑聲,也能夠想象公主掩嘴揚眉的嬌憨之態,卻也沒有說話,等著她漸漸收住笑聲,卻等到了更令他驚駭的一句話:“所以,你就去跟趙高結盟,想要攀上我弟弟胡亥,隻是為了自保?”
這句話的性質更嚴重,答得不好就是私下結交皇子、圖謀不軌,無論嬴政多麽信任,光憑這一條也會讓他人頭不保。
“不知公主所言何意?趙府令奉了陛下的詔旨有事詢問末將,末將據實以告之餘,無非是問候了一下胡亥公子,表達了對其的感激之情,如此而已,從未有結盟一說。”
李信知道這種事是絕對不能承認的,而且他相信這件事無論是趙高,還是胡亥,都不敢說出來。
溥樂公主僅僅靠著自己與趙高見麵之事,便能猜出自己的意圖,果然是聰慧異常。
他原本以為公主還會繼續追問,並且準備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抵死不認,想不到公主竟然輕輕放過了,輕笑了一聲道:“李將軍是個聰明人,既懂得時勢,又能分得清輕重緩急,實在是難得的人才。”
“若是你承認了,那本宮就算不處置於你,也絕不會再次重用推薦你,就讓你在中尉這個位置上自生自滅。”
公主的聲音變得有些冷厲,李信不禁縮了縮脖子,又將頭埋了下來,“如果沒有本宮的幫忙,大概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被李斯、王賁這兩個老狐狸除掉,從此無聲無息的消失。”
李信心中一怔,因為據他所知大秦耀眼的飛將軍李信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威風八麵,但在統一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就算是成書最近的《史記》也沒有記載,難道這位公主真能未卜先知、預知未來?
大約是察覺到李信有些不太相信,溥樂公主哼了一聲,提醒道:“不要說等到返迴鹹陽的那一天,就算是東巡途中,便有人會迫不及待的動手。”
“多謝殿下垂顧!末將對於陛下忠心不二,對於公主、胡亥公子也將盡心竭力,有什麽事需要末將去辦,末將必定不會令您失望!”
聽到公主的耳朵裏,這分明就是李信已經服軟,願意聽從自己的調遣,也小小的鬆了一口氣,能夠手中握住一支精兵,到了關鍵時刻也有了進退的餘地。
她身為嬴政最寵愛的公主,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卻偏偏有一種極強的危機感,這一點倒和李信頗為相似。
“父皇的安危能夠交托到將軍的手中,本宮也就放心了!”既然已經獲得了李信的效忠,自然也要給一點好處才行。
“李將軍如遇到任何疑難障礙,便可直接稟告,本宮自會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