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茅焦!


    當年曾經不顧生死,勸諫還是秦王的嬴政善待太後趙姬,深得陛下的信重。


    因此雖然茅焦早已病故,陛下對於茅家之人還是多有提攜,茅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趙高暗叫可惜,如果扶蘇咆哮失儀,那自己便有機可趁,卻被這個茅朔硬生生的攔住了。


    “茅博士,好久不見了!”趙高不敢怠慢,拱手說道,“足下一路疾行而來,而氣息沉穩,可見養氣有道啊。”


    茅朔聽說扶蘇去找嬴政說刺客一事,便覺得不妙,總算及時趕到,避免扶蘇陷入更大的被動之中。


    “哪裏哪裏,趙府令隨侍陛下,日夜操勞,費心費力,還能如此氣定神閑,實在是我輩的楷模啊。”


    兩人看似相互恭維,實則暗藏機鋒,各不相讓!


    “既然父皇有詔,兒臣自當奉行!還請趙府令轉奏,兒臣自會讀書自省,還請父皇保重身體,善自珍重。”


    扶蘇本就是個聰明人,立即領悟到了茅朔的暗示,不僅沒有生氣,而且表現出了對嬴政一片誠孝之心。


    “好,好,好!”趙高嘿嘿幹笑了幾聲,說道,“老奴必會將公子的心意迴奏陛下。”


    說完還深深的弓下腰,目送扶蘇、茅朔二人離去。


    “茅博士,幸虧你趕來,否則我可能犯下大錯。”扶蘇以手扶額,心有餘悸的說道,“實在沒料到這個老奴如此奸滑!有朝一日,必當除之。”


    茅朔卻並未說話,直到兩人返迴扶蘇的營帳之中,這才神情嚴肅的說道:“公子此舉,大大不妥!”


    扶蘇卻有些不以為然,沉吟道:“無非是父皇不見我,大約是猜到我想說些什麽吧,這也是常事,沒什麽大不了的。”


    “非也,非也!”茅朔與其兄茅焦的性子相似,對於扶蘇素來是有話直說,根本不會顧忌對方的身份。


    “這麽大一件事,牽涉甚廣,陛下若有舉動,自會征詢親貴重臣的意見,公子完全可以等到那時再說,何必如此匆忙,惹得陛下不悅?”


    扶蘇今日遭遇嬴政拒見,又差點中了趙高的圈套,心情本來就不好,好不容易按捺住性子聽茅朔說話,卻見對方根本不留情麵。


    當即拂然變色道:“蒙恬是我的至交,先生也一再教我好好籠絡蒙家,如今被刺客誣告,我當然要為其申辯!再說,先生一家也是來自齊國,我也絕不能讓這禍事波及到你啊。”


    扶蘇如此硬邦邦的頂了迴來,茅朔立刻就知道自己話說的重了,畢竟眼前的公子已經成年了,有一定的輔政經驗,絕非稚子少年。


    “公子的仁厚之風,朝野皆知,微臣也很感佩。”茅朔隻得拱手先讚美幾句,隨後才以溫和的語氣解釋道,“但公子比陛下更早得到消息,讓陛下怎麽想呢?”


    “他會不會認為,公子的野心過大,覬覦更大的權力?而負責審訊的王離背後又代表著秦軍,難道公子的手已經伸得這麽長了?”


    “若是尋常君主,那倒還罷了,但陛下是什麽人?是奮六世之餘烈、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雄主,又怎麽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再加上那個中車府令趙高,極善於揣測聖意,若是他添油加醋的搬弄是非,公子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又將如何?”


    連續幾個尖銳的反問,讓原本還不以為然的扶蘇麵色蒼白,汗水涔涔,有些心神慌亂的感覺。


    自己的父親是什麽性子,扶蘇再清楚不過,若是觸犯了他的逆鱗,即便是親生兒子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總算他還有些定力,穩住心神之後,向著肅然而立、一絲不苟的茅朔長揖道:“若非先生指點,扶蘇猶在夢中耳!還請先生教我應對之法。”


    茅朔並沒有避讓謙退,而是挺直了腰板,受了扶蘇這一禮。


    “陛下子女甚眾,成年的公子也有十餘個,但卻唯獨對公子委以重任,並沒給予其他公子參與國政的機會,可見陛下雖然嚴苛,但對於公子的才具還是認可的。”


    讓扶蘇有了警醒之後,茅朔也要給他一些定心丸,“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陛下真在前些時日遇刺身亡,大秦的二世之君人選除了公子你,沒有第二個人選。”


    在茅朔的口氣不僅是簡單的陳述,反而帶著一些惋惜,若沒有那個橫刺裏殺出來的李信救駕,或許扶蘇早就已經在靈前即位了。


    感受到扶蘇的眼神似乎有些疑惑,茅朔繼續說道,“當下陛下不過四十出頭,春秋鼎盛,若是再過個十多年,便有更多的皇子成人,到時候立儲的可能人選就多了,群臣的心思也就更加複雜了。”


    扶蘇當然清楚這一點,自己以寬厚為主的施政風格與嬴政大不相同,若是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兄弟,又能投其所好的話,難保到時不會爭一爭帝位。


    因此,這幾年來,他利用處理政務的機會,與重臣接觸交往日益增多,不動聲色的拉攏了一批大臣站在自己一邊,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丞相李斯、內史蒙恬。


    而作為上將軍的王賁,雖然並沒有很明確的表示,但也有意無意的釋放出某種善意的信號,並且讓王離時常向自己請教。


    而王離則直截了當的多,曾經拍著胸脯說,隻要公子能夠玉成溥樂公主下嫁,王家必然會唯公子之命是從。


    王離能夠占據此次東巡的前鋒將軍,有一半的原因是嬴政對於王家的倚重,另一半則是扶蘇的推薦,他想趁這次機會讓王離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自己的妹妹。


    扶蘇的心思自然瞞不過茅朔,但他對於公子的舉措也頗為讚同,隻要丞相、上將軍、內史都站在扶蘇這一邊,大事可期。


    但是李信卻在最不合適的時間插了一腳進來,不僅救了陛下,還與公主有了近距離接觸,三箭定乾坤!光芒萬丈的形象完全壓過了灰頭土臉的王離。


    從扶蘇與溥樂公主的閑談之中,他也發現嬴萱雖然口風很緊,卻明顯對於李信頗有好感,而王離則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更為嚴重的影響是,李信居然占據了中尉一職,掌控皇城的戍衛,一躍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而且在感情上明顯傾向於為他求情的公子胡亥,以及與他一黨的趙高。


    這些天以來,他親眼目睹了李信英姿勃發的宿衛天子禦駕,不時還能與陛下說上兩句話,從陛下的眼神之中便能看出其對於李信甚是信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虜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虜將軍並收藏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