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袖箭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放心吧,每日這個時候巡視的禁軍已經迴營了,半個時辰之後才會再次經過此地,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是安全的。”
聽到這裏,李信一皺眉,他已經感受到王翳當時的心情了,禁軍的巡查路線、時間都是機密,這個人是怎麽知道的?
莫非他就是能夠獲取信息的勳貴重臣之一?
王翳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信,隨後說道:“那個聲音年輕的人好像在問準備的怎麽樣了,那個年紀大的迴答道一切準備就緒,隻是很難確定是哪輛車?”
“當時我就有些驚異,但並沒有往那方麵想,直到那個年輕的說雖然車駕不少,但到時候其中的一輛車上會給出信號,確定最終的目標。”
王翳並非蠢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機警果敢的將領,因此從“車駕”上就推測出與嬴政的禦駕有關,但他還不能確認,直到耳邊傳來這麽一句話。
“此事若是成功,大家都有好處!等到陛下駕崩,你們都是元勳重臣…“
王翳聞聽此言,大驚失色,腳下不自覺的用力,踩斷了一根樹枝,在寂靜的夜色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
正在談話的兩人立刻察覺不對,就在王翳舉步上前準備擒拿之前,一縷白煙冒起,還有十幾支袖箭射了過來,趁其躲避之時,兩人已經消失不見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你跟其他人說過嗎?”
王翳搖了搖頭,指著守在門口的白永說道:“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因為一來事起倉促,雖然聲音雖然有些熟悉,但我無法確認到底是誰。二來在陛下身邊擔任宿衛,規矩甚多,軍法嚴苛,我也不敢胡亂說出去。”
“但事關陛下安危,我也不能坐視不理,想來想去,隻有將軍你赤膽忠心,英勇果敢,所以就讓白永將消息送了過去。”
聽完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李信心中的疑竇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重了不少。
按照王翳的說法,這是一場內外勾結的陰謀,有人聯係上了張良或是其背後的勢力,想要借助他的手刺殺嬴政。
也就是說,策劃這件事的人很篤定的認為,隻要嬴政一命嗚唿,他就會是最大的受益者,符合這個條件的人不多啊。
“現在唯一的線索便是那兩個刺客,尤其是活著的那個。”王翳補充道,“若是他能開口說話,那自然就能真相大白了。”
李信點了點頭,突然心中一驚,暗忖:王離這小子死活要將張良攥在手中,難道說他心裏有鬼?
“王兄弟,咱們是生死兄弟,有些話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李信壓低聲音囑咐道,“你所看見的事情到此為止,不可再對任何人說,否則說不定會有性命之虞!”
王翳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大哥放心!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我們都懂,絕不會泄露半個字!”
“對了,還沒恭喜大哥榮任中尉!”王翳湊近了說道,“能不能把我和白永一並調過去,整天在陛下身邊,老是心驚膽戰的,晚上都睡不踏實。”
李信搖了搖頭,說道:“中尉這個職位多少人盯著,你們難道沒看出來?這段時間我隻能低調隱忍,免得被人尋到錯處。”
王翳迴憶起當時的場景,雖然他離得不算很近,但還是聽到了大半,知道自己這位大哥在朝中著實算不上人緣好。
見他麵露憂色,李信又勸慰道:“你們也無需太過擔心,陛下還是對我寄予厚望的!”
他還將與趙高的談話撿了些相關告訴他們,補充道:“你們在內,我在外,必要的時候還能相互照應,明白嗎?”
王翳、白永聽說他與得寵的中車府令搭上了關係,心中安穩了不少。
李信不可在此久留,送他出去的時候,王翳塞給他一支袖箭,低語道:“這就是我在林中找到的暗器,隻是看不出來源,大哥見多識廣,也幫我看一看。”
李信接到手裏,隻覺得沉甸甸的,似乎與普通的羽箭重量差不多,而袖箭的外形比正常的還要小一號,那就說明這支袖箭所用的材料極為堅實,並非民間鐵匠所能打造。
袖箭的三棱箭頭極為鋒利,而且打造精美、線條流暢,還刻有雲紋裝飾,甚至有微微的熏香之味,不像是江湖刺客所用之物,倒像是達官貴人隨身攜帶的防身利器。
等他迴到自己的大營,已經快要快要天亮了,於是也就不再睡覺,迴想著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天,便經曆的如此驚心動魄。
無論是千古一帝嬴政,還是丞相李斯、上將軍王賁,還是扶蘇、趙高,乃至自己手下的章邯等一眾將領,那些曾經活躍在史書上的名字如今鮮活的出現了自己麵前。
而與司馬遷太過於文藝而又黑白分明的筆觸完全不同的是,嬴政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暴君,甚至在當前階段,完全稱得上是明君!
雖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無論對軍隊的掌控,還是對於律法的維護,都算得上不遺餘力,對於群臣的諫議也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反而是扶蘇外表寬厚、內藏忌刻,心機之深出乎意料!當然這也可能是李信自己的主觀臆斷。
但作為千年之後的人,他所遵循的原則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休怪我不客氣!
至於和趙高、胡亥的結盟,從目前來看,是勢單力薄的自己對付扶蘇、王賁、李斯那一夥人的最佳選擇。
不知不覺之間,他又想起了溥樂公主的絕世容顏,聯想起失去自己的女友樂兒,心潮起伏,輾轉反側,寤寐思之。
最後出現在腦海裏的竟然是趙高意味深長的兩個字:“勉之!”
雖然一夜沒睡,但李信仗著身體強健,又有玄陽真氣流轉往複,居然並未感到困倦,隻是在帳中打了一套拳,便已經精神煥發。
“還是古人的身體好啊!”李信拍了拍胸脯,發出了由衷的感歎。
李家的玄陽真氣屬於道教一脈,據說傳自於道家之祖,練到了高深之處便有排山倒海、上天入地的神奇威力,李家曆代從軍建功的此功助益不少。
聽到這裏,李信一皺眉,他已經感受到王翳當時的心情了,禁軍的巡查路線、時間都是機密,這個人是怎麽知道的?
莫非他就是能夠獲取信息的勳貴重臣之一?
王翳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信,隨後說道:“那個聲音年輕的人好像在問準備的怎麽樣了,那個年紀大的迴答道一切準備就緒,隻是很難確定是哪輛車?”
“當時我就有些驚異,但並沒有往那方麵想,直到那個年輕的說雖然車駕不少,但到時候其中的一輛車上會給出信號,確定最終的目標。”
王翳並非蠢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機警果敢的將領,因此從“車駕”上就推測出與嬴政的禦駕有關,但他還不能確認,直到耳邊傳來這麽一句話。
“此事若是成功,大家都有好處!等到陛下駕崩,你們都是元勳重臣…“
王翳聞聽此言,大驚失色,腳下不自覺的用力,踩斷了一根樹枝,在寂靜的夜色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
正在談話的兩人立刻察覺不對,就在王翳舉步上前準備擒拿之前,一縷白煙冒起,還有十幾支袖箭射了過來,趁其躲避之時,兩人已經消失不見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你跟其他人說過嗎?”
王翳搖了搖頭,指著守在門口的白永說道:“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因為一來事起倉促,雖然聲音雖然有些熟悉,但我無法確認到底是誰。二來在陛下身邊擔任宿衛,規矩甚多,軍法嚴苛,我也不敢胡亂說出去。”
“但事關陛下安危,我也不能坐視不理,想來想去,隻有將軍你赤膽忠心,英勇果敢,所以就讓白永將消息送了過去。”
聽完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李信心中的疑竇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重了不少。
按照王翳的說法,這是一場內外勾結的陰謀,有人聯係上了張良或是其背後的勢力,想要借助他的手刺殺嬴政。
也就是說,策劃這件事的人很篤定的認為,隻要嬴政一命嗚唿,他就會是最大的受益者,符合這個條件的人不多啊。
“現在唯一的線索便是那兩個刺客,尤其是活著的那個。”王翳補充道,“若是他能開口說話,那自然就能真相大白了。”
李信點了點頭,突然心中一驚,暗忖:王離這小子死活要將張良攥在手中,難道說他心裏有鬼?
“王兄弟,咱們是生死兄弟,有些話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李信壓低聲音囑咐道,“你所看見的事情到此為止,不可再對任何人說,否則說不定會有性命之虞!”
王翳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大哥放心!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我們都懂,絕不會泄露半個字!”
“對了,還沒恭喜大哥榮任中尉!”王翳湊近了說道,“能不能把我和白永一並調過去,整天在陛下身邊,老是心驚膽戰的,晚上都睡不踏實。”
李信搖了搖頭,說道:“中尉這個職位多少人盯著,你們難道沒看出來?這段時間我隻能低調隱忍,免得被人尋到錯處。”
王翳迴憶起當時的場景,雖然他離得不算很近,但還是聽到了大半,知道自己這位大哥在朝中著實算不上人緣好。
見他麵露憂色,李信又勸慰道:“你們也無需太過擔心,陛下還是對我寄予厚望的!”
他還將與趙高的談話撿了些相關告訴他們,補充道:“你們在內,我在外,必要的時候還能相互照應,明白嗎?”
王翳、白永聽說他與得寵的中車府令搭上了關係,心中安穩了不少。
李信不可在此久留,送他出去的時候,王翳塞給他一支袖箭,低語道:“這就是我在林中找到的暗器,隻是看不出來源,大哥見多識廣,也幫我看一看。”
李信接到手裏,隻覺得沉甸甸的,似乎與普通的羽箭重量差不多,而袖箭的外形比正常的還要小一號,那就說明這支袖箭所用的材料極為堅實,並非民間鐵匠所能打造。
袖箭的三棱箭頭極為鋒利,而且打造精美、線條流暢,還刻有雲紋裝飾,甚至有微微的熏香之味,不像是江湖刺客所用之物,倒像是達官貴人隨身攜帶的防身利器。
等他迴到自己的大營,已經快要快要天亮了,於是也就不再睡覺,迴想著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天,便經曆的如此驚心動魄。
無論是千古一帝嬴政,還是丞相李斯、上將軍王賁,還是扶蘇、趙高,乃至自己手下的章邯等一眾將領,那些曾經活躍在史書上的名字如今鮮活的出現了自己麵前。
而與司馬遷太過於文藝而又黑白分明的筆觸完全不同的是,嬴政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暴君,甚至在當前階段,完全稱得上是明君!
雖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無論對軍隊的掌控,還是對於律法的維護,都算得上不遺餘力,對於群臣的諫議也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反而是扶蘇外表寬厚、內藏忌刻,心機之深出乎意料!當然這也可能是李信自己的主觀臆斷。
但作為千年之後的人,他所遵循的原則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休怪我不客氣!
至於和趙高、胡亥的結盟,從目前來看,是勢單力薄的自己對付扶蘇、王賁、李斯那一夥人的最佳選擇。
不知不覺之間,他又想起了溥樂公主的絕世容顏,聯想起失去自己的女友樂兒,心潮起伏,輾轉反側,寤寐思之。
最後出現在腦海裏的竟然是趙高意味深長的兩個字:“勉之!”
雖然一夜沒睡,但李信仗著身體強健,又有玄陽真氣流轉往複,居然並未感到困倦,隻是在帳中打了一套拳,便已經精神煥發。
“還是古人的身體好啊!”李信拍了拍胸脯,發出了由衷的感歎。
李家的玄陽真氣屬於道教一脈,據說傳自於道家之祖,練到了高深之處便有排山倒海、上天入地的神奇威力,李家曆代從軍建功的此功助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