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東都皇城皇家後山獵場酉初
五隻梅花鹿在樹林中逃竄飛奔,其身後跟著三隊騎著高頭大馬的人在高唿追逐。
此時的皇城後山已被茫茫的大雪所覆蓋,光禿幹枯的樹木,已經無法為梅花鹿遮掩保護了,它們那一身土黃色帶著白斑點的皮毛,在白色的冰雪中十分顯眼,蹤跡完全暴露在騎馬者的視線中。
那三隊人馬各自有領頭者,而且都是年輕的少年,從左到右,分別穿著青、黃、紅三種披風,個個皆狐裘與軟甲著身,頭戴玉冠,腰戴裝飾各色寶石的佩劍,手挽長弓,英姿颯爽,身後都各自跟著六個披著鎧甲、頂著鐵盔的隨行者。
那黃袍少年瞄到機會,快速從馬側掛著的箭筒裏拈出一支箭,瞅準離自己最近的那隻成年鹿,拉滿弓弦,大喝一聲:“著!”羽箭脫弓飛射而去,正中鹿頭,那隻成年鹿淒慘哀鳴,倒在地上,其餘的梅花鹿見同伴被殺,更是驚得四散逃開,尚未有所捕獲的紅、青兩隊人也各自朝不同方向圍獵過去。
而黃袍少年已得獵物,也就不再繼續追逐,其身後的隨從大聲喝彩:“太子好箭法!”
黃袍少年聞言隻是笑而不語,他身長八尺,年紀大概二十三、四歲,身姿健碩,劍眉星眸,麵如白玉,笑如暖陽,此人正是東宮太子宋禹。
一名年紀大約五十歲、上唇蓄有胡須的隨行者,喘著粗氣、滿臉帶笑的縱馬上前道:“太子殿下,年少英武,又兼儒學精湛,將來定是一位治世賢君。老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殿下。”
太子擺手道:“哎,父皇勤勉為政,受萬民景仰,本宮現在還要多學習。對了,蔣大人,這次讓你一個文人穿這些鐵甲鋼盔的,真是為難你了。”
司農寺卿蔣弼叉手道:“不為難,能陪著太子殿下圍獵是臣的榮幸,正好老臣也試一下披堅執銳的感覺。”
二人正說話間,青袍少年一隊的人已捕鹿而歸,策馬而來,大喊道:“皇兄,你瞧我射的這頭鹿,不比你的小吧。”
那少年隻有十六、七歲的年紀,還是很稚嫩,不過氣勢倒是高昂,他正是皇帝的第十一子,懷王宋琦。
太子笑道:“那是那是,十一弟勇力無匹,有大將之風,以後你要是去了北疆,戎狄蠻子定會望風而逃。”
懷王聽見太子誇獎高興大笑起來:“那當然!可惜我多次請求父皇,想讓他調我去鎮守邊境,可他總嫌我年紀小。我又不是尋常人家,我是可皇子,豈是那些普通百姓可比?年輕又如何?照樣可以馬上定乾坤。自古英雄出少年,隻是鯤鵬展翅無出路呐。”懷王說到後麵的時候,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搖頭晃腦、唉聲歎氣,故意做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
太子都被他給逗樂了:“行了,十一弟,父皇也沒說錯,你現在還不適合去邊疆,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心疼還不是父皇和我這個做兄長的。你放心,等你到了二十歲壽辰,受了弱冠之禮,我親自跟父皇說,讓你去前線鍛煉如何?”
懷王喜道:“真的?皇兄可不是在誆我?”
太子笑道:“我可是太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懷王伸出手道:“那一言為定!”
“好,一言為定!”太子說罷,和懷王連擊三掌為誓。
就在此時,紅袍少年的一隊人馬才趕迴來,不過他們卻沒有帶任何獵物迴來。
“五哥!你怎麽迴事?一頭鹿都沒獵到?”懷王朝你紅袍少年高聲問道。
紅袍少年道:“見笑了十一弟,我追趕的那幾頭鹿還太小,我見它們可憐,於心不忍,因此才沒有痛下殺手。”
這紅袍少年身長七尺,五官精致,麵容白皙,很是清秀,約摸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此人乃皇帝的第五子,寧王宋銑。
太子笑道:“五弟菩薩心腸,愚兄讓你一起圍獵有點強人所難了。”
寧王微笑道:“那倒沒有,騎騎馬,既能暖身子,又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還是好的。”
這時,一名隨從打扮的人策馬而來,而後下馬朝太子叉手跪道:“稟太子殿下,扈深求見。”
太子聞言,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
寧王知道是“他們”的“內務”,便對太子叉手道:“皇兄,小弟府上還有其他事要忙,就先告辭了。”
太子點頭道:“五弟請便。”
寧王也不多說什麽,直接騎馬帶人離開了。
太子迴頭對懷王道:“十一弟,你也先迴去,我一會兒就來。”
懷王有些不情願:“皇兄,有什麽事我不能聽,我跟你可是一夥······”
“夥”字還沒說完,太子的臉色立刻變得嚴厲起來道:“你要是不聽話,我就不跟父皇說情了。”
懷王見太子真的生氣了,嚇得脖子一縮,隻好乖乖的道:“好吧皇兄,我馬上走,你可要快點來,母後親手做了紅棗糕叫我們早點迴去。”說罷,率領自己的一隊人馬朝後山外奔去了。
太子目送懷王離開,馬上轉身對那隨從道:“帶他到前麵的鬆樹林見我。”
“喏。”
東都東市靖康坊提衛府酉中
“你派個弟兄,深夜送這封密信至相府,”蕭崇光將一張信件交給陸雲升,“再幫我傳個口信兒,明晚亥中時分,我會前往相府親自拜會丞相。”
“知道了。”陸雲升點了點頭,便下了大廳。
蕭崇光望著雲升的背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在劉元貞案中,梁相是關鍵,劉元貞為其羽翼,劉遇刺的那一晚,去了哪裏、去做什麽、見了什麽人,梁相一清二楚。既然丞相願意通過交易的方式配合此案,他就可以可以大搖大擺地對丞相一黨進行排查,說不定太子的事,也能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些有用的消息。
就在此時,一名提衛從府外快步跑入大廳,朝蕭崇光叉手跪道:“蕭頭兒,有弟兄查到,在劉大人遇刺一裏距離處的一間民戶房內發現五具屍體,京師衙門的差役和仵作已經過去了,就等頭兒過去了。”
蕭崇光起身,整了整衣冠:“走,叫上十個弟兄去現場。”
東都皇城慶寧宮酉末
太子宋禹在宮中端坐在主位上,手捧茶杯,品著去歲從揚州帶迴來的薌茶,這種茶是放得越久越是香醇,是揚州知府從豫州所購,珍藏了十多年,知府在太子巡視揚州絲織局時,忍痛相送的。
這時,一群年紀不一、身穿素衣、頭戴黑絲冠者進入慶寧宮中,並麵向著宋禹,一齊跪下:“臣等叩見太子。”
“都平身吧。”太子頭也不抬地道。
“謝太子。”眾人起身,侍立在太子宋禹左右。
“你們可知,我今天突然召各位大人來宮中一聚所謂何事?”太子喝完一口茶後望向眾臣。
“我等不知。”眾人皆搖頭應答道。
太子放下了茶杯,來迴走動著道:“我方才收到密報,提衛府查劉元貞遇刺案,提衛的兩個衛長今晨還特地去了趟劉府,看望了一下那死人後,竟然查到本太子的頭上來了!還將我列為疑犯!”
太子說最後一句話時近乎怒吼,眾臣工嚇得低下頭,不敢出聲。
“你們說說,我們應該怎麽辦?”太子的目光宛如鷹隼,掃視著眾人。
一名三十多歲的青年站了出來:“太子,劉元貞乃梁相的心腹之一,我們又與相府一黨鬥爭多年,他現在突然慘遭刺殺,任何人都會聯想到太子。提衛府乃陛下點名查處此案,現在正值對抗之時,任何不利於太子的言論,都是將來敵對勢力手中的利器,太子應該早點洗脫嫌疑才是。”
“我不認同曹大人的看法。”
那青年人剛說完,一名長髯中年人站出來,並說道:“太子,臣覺得提衛府很有可能被相府收買了。”
“哦,”太子挑了挑眉,“說來聽聽。”
那中年人道:“劉元貞遇刺案至今已過去兩天了,他提衛要是真心因為案情而懷疑太子,那應該在得知此案的當日我們就該收到這類消息,畢竟我們與梁相敵對,京師之中誰人不知。然而提衛沒有,而是恰恰在今日去了一趟劉府後,他們才有這個想法,這難道不可疑嗎?要說疑點,梁相就沒有了嗎?也許是同梁相鬧掰了,或是因為他們內部糾紛而遭他人下此殺手,為何偏偏懷疑太子呢?這隻能證明,提衛府與梁相有勾結。”
眾人聞言,如醍醐灌頂,個個稱是。
“太子,若真是如此,應當早做打算呐。”
“太子,看來梁相是想借此案與提衛府一起陷害你呀。”
“太子,我們也要做出適當迴擊啊。”
“夠了,”太子一揮手,眾人立馬閉上嘴,“帝都三衛對我父皇的忠誠我還是比較相信的,提衛是出名的軟硬不吃,應該不會這麽容易被梁相收買。無憑無據,此事我們絕對不可莽撞。但是,也不能完全信任。既然這件事已經關乎到我們,那就不得不做些事了。”
</p>
東都皇城皇家後山獵場酉初
五隻梅花鹿在樹林中逃竄飛奔,其身後跟著三隊騎著高頭大馬的人在高唿追逐。
此時的皇城後山已被茫茫的大雪所覆蓋,光禿幹枯的樹木,已經無法為梅花鹿遮掩保護了,它們那一身土黃色帶著白斑點的皮毛,在白色的冰雪中十分顯眼,蹤跡完全暴露在騎馬者的視線中。
那三隊人馬各自有領頭者,而且都是年輕的少年,從左到右,分別穿著青、黃、紅三種披風,個個皆狐裘與軟甲著身,頭戴玉冠,腰戴裝飾各色寶石的佩劍,手挽長弓,英姿颯爽,身後都各自跟著六個披著鎧甲、頂著鐵盔的隨行者。
那黃袍少年瞄到機會,快速從馬側掛著的箭筒裏拈出一支箭,瞅準離自己最近的那隻成年鹿,拉滿弓弦,大喝一聲:“著!”羽箭脫弓飛射而去,正中鹿頭,那隻成年鹿淒慘哀鳴,倒在地上,其餘的梅花鹿見同伴被殺,更是驚得四散逃開,尚未有所捕獲的紅、青兩隊人也各自朝不同方向圍獵過去。
而黃袍少年已得獵物,也就不再繼續追逐,其身後的隨從大聲喝彩:“太子好箭法!”
黃袍少年聞言隻是笑而不語,他身長八尺,年紀大概二十三、四歲,身姿健碩,劍眉星眸,麵如白玉,笑如暖陽,此人正是東宮太子宋禹。
一名年紀大約五十歲、上唇蓄有胡須的隨行者,喘著粗氣、滿臉帶笑的縱馬上前道:“太子殿下,年少英武,又兼儒學精湛,將來定是一位治世賢君。老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殿下。”
太子擺手道:“哎,父皇勤勉為政,受萬民景仰,本宮現在還要多學習。對了,蔣大人,這次讓你一個文人穿這些鐵甲鋼盔的,真是為難你了。”
司農寺卿蔣弼叉手道:“不為難,能陪著太子殿下圍獵是臣的榮幸,正好老臣也試一下披堅執銳的感覺。”
二人正說話間,青袍少年一隊的人已捕鹿而歸,策馬而來,大喊道:“皇兄,你瞧我射的這頭鹿,不比你的小吧。”
那少年隻有十六、七歲的年紀,還是很稚嫩,不過氣勢倒是高昂,他正是皇帝的第十一子,懷王宋琦。
太子笑道:“那是那是,十一弟勇力無匹,有大將之風,以後你要是去了北疆,戎狄蠻子定會望風而逃。”
懷王聽見太子誇獎高興大笑起來:“那當然!可惜我多次請求父皇,想讓他調我去鎮守邊境,可他總嫌我年紀小。我又不是尋常人家,我是可皇子,豈是那些普通百姓可比?年輕又如何?照樣可以馬上定乾坤。自古英雄出少年,隻是鯤鵬展翅無出路呐。”懷王說到後麵的時候,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搖頭晃腦、唉聲歎氣,故意做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
太子都被他給逗樂了:“行了,十一弟,父皇也沒說錯,你現在還不適合去邊疆,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心疼還不是父皇和我這個做兄長的。你放心,等你到了二十歲壽辰,受了弱冠之禮,我親自跟父皇說,讓你去前線鍛煉如何?”
懷王喜道:“真的?皇兄可不是在誆我?”
太子笑道:“我可是太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懷王伸出手道:“那一言為定!”
“好,一言為定!”太子說罷,和懷王連擊三掌為誓。
就在此時,紅袍少年的一隊人馬才趕迴來,不過他們卻沒有帶任何獵物迴來。
“五哥!你怎麽迴事?一頭鹿都沒獵到?”懷王朝你紅袍少年高聲問道。
紅袍少年道:“見笑了十一弟,我追趕的那幾頭鹿還太小,我見它們可憐,於心不忍,因此才沒有痛下殺手。”
這紅袍少年身長七尺,五官精致,麵容白皙,很是清秀,約摸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此人乃皇帝的第五子,寧王宋銑。
太子笑道:“五弟菩薩心腸,愚兄讓你一起圍獵有點強人所難了。”
寧王微笑道:“那倒沒有,騎騎馬,既能暖身子,又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還是好的。”
這時,一名隨從打扮的人策馬而來,而後下馬朝太子叉手跪道:“稟太子殿下,扈深求見。”
太子聞言,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
寧王知道是“他們”的“內務”,便對太子叉手道:“皇兄,小弟府上還有其他事要忙,就先告辭了。”
太子點頭道:“五弟請便。”
寧王也不多說什麽,直接騎馬帶人離開了。
太子迴頭對懷王道:“十一弟,你也先迴去,我一會兒就來。”
懷王有些不情願:“皇兄,有什麽事我不能聽,我跟你可是一夥······”
“夥”字還沒說完,太子的臉色立刻變得嚴厲起來道:“你要是不聽話,我就不跟父皇說情了。”
懷王見太子真的生氣了,嚇得脖子一縮,隻好乖乖的道:“好吧皇兄,我馬上走,你可要快點來,母後親手做了紅棗糕叫我們早點迴去。”說罷,率領自己的一隊人馬朝後山外奔去了。
太子目送懷王離開,馬上轉身對那隨從道:“帶他到前麵的鬆樹林見我。”
“喏。”
東都東市靖康坊提衛府酉中
“你派個弟兄,深夜送這封密信至相府,”蕭崇光將一張信件交給陸雲升,“再幫我傳個口信兒,明晚亥中時分,我會前往相府親自拜會丞相。”
“知道了。”陸雲升點了點頭,便下了大廳。
蕭崇光望著雲升的背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在劉元貞案中,梁相是關鍵,劉元貞為其羽翼,劉遇刺的那一晚,去了哪裏、去做什麽、見了什麽人,梁相一清二楚。既然丞相願意通過交易的方式配合此案,他就可以可以大搖大擺地對丞相一黨進行排查,說不定太子的事,也能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些有用的消息。
就在此時,一名提衛從府外快步跑入大廳,朝蕭崇光叉手跪道:“蕭頭兒,有弟兄查到,在劉大人遇刺一裏距離處的一間民戶房內發現五具屍體,京師衙門的差役和仵作已經過去了,就等頭兒過去了。”
蕭崇光起身,整了整衣冠:“走,叫上十個弟兄去現場。”
東都皇城慶寧宮酉末
太子宋禹在宮中端坐在主位上,手捧茶杯,品著去歲從揚州帶迴來的薌茶,這種茶是放得越久越是香醇,是揚州知府從豫州所購,珍藏了十多年,知府在太子巡視揚州絲織局時,忍痛相送的。
這時,一群年紀不一、身穿素衣、頭戴黑絲冠者進入慶寧宮中,並麵向著宋禹,一齊跪下:“臣等叩見太子。”
“都平身吧。”太子頭也不抬地道。
“謝太子。”眾人起身,侍立在太子宋禹左右。
“你們可知,我今天突然召各位大人來宮中一聚所謂何事?”太子喝完一口茶後望向眾臣。
“我等不知。”眾人皆搖頭應答道。
太子放下了茶杯,來迴走動著道:“我方才收到密報,提衛府查劉元貞遇刺案,提衛的兩個衛長今晨還特地去了趟劉府,看望了一下那死人後,竟然查到本太子的頭上來了!還將我列為疑犯!”
太子說最後一句話時近乎怒吼,眾臣工嚇得低下頭,不敢出聲。
“你們說說,我們應該怎麽辦?”太子的目光宛如鷹隼,掃視著眾人。
一名三十多歲的青年站了出來:“太子,劉元貞乃梁相的心腹之一,我們又與相府一黨鬥爭多年,他現在突然慘遭刺殺,任何人都會聯想到太子。提衛府乃陛下點名查處此案,現在正值對抗之時,任何不利於太子的言論,都是將來敵對勢力手中的利器,太子應該早點洗脫嫌疑才是。”
“我不認同曹大人的看法。”
那青年人剛說完,一名長髯中年人站出來,並說道:“太子,臣覺得提衛府很有可能被相府收買了。”
“哦,”太子挑了挑眉,“說來聽聽。”
那中年人道:“劉元貞遇刺案至今已過去兩天了,他提衛要是真心因為案情而懷疑太子,那應該在得知此案的當日我們就該收到這類消息,畢竟我們與梁相敵對,京師之中誰人不知。然而提衛沒有,而是恰恰在今日去了一趟劉府後,他們才有這個想法,這難道不可疑嗎?要說疑點,梁相就沒有了嗎?也許是同梁相鬧掰了,或是因為他們內部糾紛而遭他人下此殺手,為何偏偏懷疑太子呢?這隻能證明,提衛府與梁相有勾結。”
眾人聞言,如醍醐灌頂,個個稱是。
“太子,若真是如此,應當早做打算呐。”
“太子,看來梁相是想借此案與提衛府一起陷害你呀。”
“太子,我們也要做出適當迴擊啊。”
“夠了,”太子一揮手,眾人立馬閉上嘴,“帝都三衛對我父皇的忠誠我還是比較相信的,提衛是出名的軟硬不吃,應該不會這麽容易被梁相收買。無憑無據,此事我們絕對不可莽撞。但是,也不能完全信任。既然這件事已經關乎到我們,那就不得不做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