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沒娘的孩
六零:饑荒年當夥夫,社員都被饞哭了 作者:經年素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勝利娘下葬是在小牛莊附近的一個亂葬崗,佝僂老頭在看到這個不幸的女人倒下頭之後,就默默的去找了村長。
村長牛路明也是個熱心人,連夜帶著村民幫忙,在亂葬崗給挖了墓坑,因為勝利娘是外鄉人,所以隻能葬在村裏無人問津的地方。
下葬的時候,小牛莊大隊部提供了一張草席,勝利娘最終裹了一張席子入土為安,十幾個村民幫忙填埋了墳堆。
新墳堆前,任家父子失聲痛哭,為他們的親人做了最後送別,現場所有人都在哭聲中流了淚,因為這是兩個男人的哭泣,人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沒到傷心的時候。
勝利娘下葬後的下午,天空終於下起了雨,這是一場久違了的大雨,它不僅為幹旱的大地帶來了生機,更為快絕望的農民帶來了希望。
飼養室裏,村長牛路明不無歎息道:“這是一場好雨啊,不過降雨麵積有點小,聽廣播說隻有遂平地區下雨了,其他地方都隻是零星的小雨。”
“這幾天多謝牛兄弟了,讓我們暫住還給我們吃食。”
古孝賢由衷的感謝。
“嗬嗬嗬,客氣甚,出門人不容易呢,我們也隻是提供了幾個南瓜而已,別太放在心上了。
對了,你們下一步打算咋弄,接著往前走嗎,其實豫州也遭災了,不過麵積沒有那麽大而已,我聽說陝西哪邊沒有遭災呢,那裏幾千年都沒啥大的災荒,你們要是不準備返迴去的話,我建議你們直接往哪裏走。”
村長經常聽廣播,對於目前各省的情況大概有些了解,他給的建議就是繼續往西,直到進入陝西境內。
這也是古氏父子當時想的,豫州的情況不好的話,他們就繼續西行,直達關中地區。
跟牛路明的聊天中眾人得知,牛馬大隊是個非常偏遠的中型村落,全村有兩千多人,分成五個生產小隊。
這個大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姓氏,村裏百分之六十都是姓牛或者姓馬,其他姓氏占了剩下的份額。
村裏的人際關係是錯綜複雜,差不多都是沾親帶故,沒出五服的宗族關係更是比比皆是。
大隊長和支書都是牛姓本家,倆人都是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兵,因為身有殘疾和家有牽掛才迴鄉當了村官,在當時絕對算是特立獨行的村官,那是敢指著公社領導鼻子罵的牛人。
公社化的時候,他們大多是走形式主義,並沒有真正的落實公社食堂化。有上邊檢查的下來,就把村民的牲口家畜集中起來,說成是大隊集體的,糧食也是同樣的操作,等檢查的走了,各家再把自己的糧食牲口拿迴去。
所以他們村的工作在全公社甚至全縣都是最差的,公社不止一次罷免了兩個村官,但是卻沒有願意接替的村民,最終沒辦法,還是讓這哥倆繼續擔任村官,就這樣他們一直糊弄著從荒年安然渡過。
在村裏休息了大概一個禮拜,三家人的狀態都恢複了不少,於是決定繼續上路,待在人家這裏也不是個事,就像是吃白食的一樣。
臨行前,牛路明把三個南瓜、一點地瓜幹以及十多斤麥子給了古孝賢。
“現在村裏家家都沒有多餘的糧食,這些還是我從好幾家勻出來的,你們帶在路上吃吧!”
古小滿看著牛路明的臉,突然覺得那些溝壑縱橫似乎都漂亮了許多,心裏想著,這是多好的人啊!
接下來因為打算走山路和出於感激的原因,古孝賢把獨輪車留給了村裏,要是進了山的話,這玩意就成了累贅。
千恩萬謝之後,眾人再次上路,按照牛路明所說,他們調整了方向,直接往正西方前行。
沒有勝利娘拖累後,眾人趕路的速度快了不少,五天後的傍晚,他們經過一片長滿蒿草的荒地。
因為下過雨的原因,地裏零星的出現一些野菜,有的是新發芽的,有的則是吸收水分後返綠的。
“嗯……有地菜子和蒲公英呢!”
古小滿把懷裏的南瓜放到地上,蹲下身子把幾棵野菜連根薅出來,扒拉了一下根莖上的泥巴,就把野菜裝進空褡褳裏。
古孝賢四下裏打量了一番:“這裏野菜還不少呢,大家都留意一下,有了就薅出來,晚上咱們煮了吃。”
李小雅跟在古小滿身後,看他摘什麽自己就摘什麽。她小時候體弱多病,父母不敢讓她經常下地,所以對野菜認識的不多,但是又不想承認自己不認識野菜,因為對農村孩子來說,不下地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那叫懶惰,會被人看不起的。
“小雅姐,那是反枝莧,可以吃的。”
古小滿提醒李小雅,她的腳邊有棵已經泛黃的反枝莧,這個季節這種野菜已經結籽泛黃,但是依然可吃。
“我知道,誰還不認識反枝莧了!”
“哦……”
被噎了一下後,古小滿不再多嘴,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因為哪裏有一抹綠色,看著像是苦菜,這玩意雖然口感不咋滴,卻是正經野菜,比牛筋草好了不知道幾倍,那玩意純粹就是草,牲口吃的,嚼起來還特費勁哪種。
“唉……我先看見的。”
誰知道李小雅卻先他一步跑過來,一把薅掉,然後顯擺似的裝進口袋裏。
“嘻嘻嘻……小雅姐姐,有泥巴呢!”
古小滿認真的說道。
李小雅一扭頭,給了他一個後腦勺,倔強的沒有把帶泥巴的野菜掏出來。
“而且那玩意是羅羅蔥(鴉蔥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性寒,可入藥),不是苦菜,雖然也能吃,但是性質偏寒性,吃多了會拉肚子的。”
古小滿接茬道。
要說逃荒人最怕什麽,無非就是吃錯東西了,尤其是拉肚子,這玩意絕對影響甚大,起碼對體力的考驗就令人無奈。
“……哦……是嗎,我沒仔細看!”
李小雅頗有些尷尬了,她哀怨的瞪著古小滿,然後掏出來帶泥巴的苦菜,覺得臉上有點火辣辣的。
“嘻嘻……哈哈哈……”
古小滿再也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其實他早就發現了,這個李小雅似乎不認識野菜,跟在自己身後有樣學樣呢!
“你還笑!”
李小雅紅著臉,一把揪住古小滿的耳朵:“你是故意看我的樂子嗎?”
“哎吆……小雅姐,快鬆手,小心別人看見了。”
被李小雅揪住耳朵,古小滿頓時求饒,此刻他的心理有些異樣的感覺,仿佛是羞臊又有種溫馨,令人心裏癢癢的。
“看不出你這小子還有點蔫壞呢,是不是早就看出來我不認識野菜的?”
李小雅不依不饒,揪著古小滿的耳朵不放。
“嘿嘿……小雅姐,你們女人是不是都愛擰人耳朵的,我以前看勝利娘就經常擰他的耳朵,你娘有時候也會擰你,不過都是擰屁股或者胳膊。”
村長牛路明也是個熱心人,連夜帶著村民幫忙,在亂葬崗給挖了墓坑,因為勝利娘是外鄉人,所以隻能葬在村裏無人問津的地方。
下葬的時候,小牛莊大隊部提供了一張草席,勝利娘最終裹了一張席子入土為安,十幾個村民幫忙填埋了墳堆。
新墳堆前,任家父子失聲痛哭,為他們的親人做了最後送別,現場所有人都在哭聲中流了淚,因為這是兩個男人的哭泣,人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沒到傷心的時候。
勝利娘下葬後的下午,天空終於下起了雨,這是一場久違了的大雨,它不僅為幹旱的大地帶來了生機,更為快絕望的農民帶來了希望。
飼養室裏,村長牛路明不無歎息道:“這是一場好雨啊,不過降雨麵積有點小,聽廣播說隻有遂平地區下雨了,其他地方都隻是零星的小雨。”
“這幾天多謝牛兄弟了,讓我們暫住還給我們吃食。”
古孝賢由衷的感謝。
“嗬嗬嗬,客氣甚,出門人不容易呢,我們也隻是提供了幾個南瓜而已,別太放在心上了。
對了,你們下一步打算咋弄,接著往前走嗎,其實豫州也遭災了,不過麵積沒有那麽大而已,我聽說陝西哪邊沒有遭災呢,那裏幾千年都沒啥大的災荒,你們要是不準備返迴去的話,我建議你們直接往哪裏走。”
村長經常聽廣播,對於目前各省的情況大概有些了解,他給的建議就是繼續往西,直到進入陝西境內。
這也是古氏父子當時想的,豫州的情況不好的話,他們就繼續西行,直達關中地區。
跟牛路明的聊天中眾人得知,牛馬大隊是個非常偏遠的中型村落,全村有兩千多人,分成五個生產小隊。
這個大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姓氏,村裏百分之六十都是姓牛或者姓馬,其他姓氏占了剩下的份額。
村裏的人際關係是錯綜複雜,差不多都是沾親帶故,沒出五服的宗族關係更是比比皆是。
大隊長和支書都是牛姓本家,倆人都是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兵,因為身有殘疾和家有牽掛才迴鄉當了村官,在當時絕對算是特立獨行的村官,那是敢指著公社領導鼻子罵的牛人。
公社化的時候,他們大多是走形式主義,並沒有真正的落實公社食堂化。有上邊檢查的下來,就把村民的牲口家畜集中起來,說成是大隊集體的,糧食也是同樣的操作,等檢查的走了,各家再把自己的糧食牲口拿迴去。
所以他們村的工作在全公社甚至全縣都是最差的,公社不止一次罷免了兩個村官,但是卻沒有願意接替的村民,最終沒辦法,還是讓這哥倆繼續擔任村官,就這樣他們一直糊弄著從荒年安然渡過。
在村裏休息了大概一個禮拜,三家人的狀態都恢複了不少,於是決定繼續上路,待在人家這裏也不是個事,就像是吃白食的一樣。
臨行前,牛路明把三個南瓜、一點地瓜幹以及十多斤麥子給了古孝賢。
“現在村裏家家都沒有多餘的糧食,這些還是我從好幾家勻出來的,你們帶在路上吃吧!”
古小滿看著牛路明的臉,突然覺得那些溝壑縱橫似乎都漂亮了許多,心裏想著,這是多好的人啊!
接下來因為打算走山路和出於感激的原因,古孝賢把獨輪車留給了村裏,要是進了山的話,這玩意就成了累贅。
千恩萬謝之後,眾人再次上路,按照牛路明所說,他們調整了方向,直接往正西方前行。
沒有勝利娘拖累後,眾人趕路的速度快了不少,五天後的傍晚,他們經過一片長滿蒿草的荒地。
因為下過雨的原因,地裏零星的出現一些野菜,有的是新發芽的,有的則是吸收水分後返綠的。
“嗯……有地菜子和蒲公英呢!”
古小滿把懷裏的南瓜放到地上,蹲下身子把幾棵野菜連根薅出來,扒拉了一下根莖上的泥巴,就把野菜裝進空褡褳裏。
古孝賢四下裏打量了一番:“這裏野菜還不少呢,大家都留意一下,有了就薅出來,晚上咱們煮了吃。”
李小雅跟在古小滿身後,看他摘什麽自己就摘什麽。她小時候體弱多病,父母不敢讓她經常下地,所以對野菜認識的不多,但是又不想承認自己不認識野菜,因為對農村孩子來說,不下地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那叫懶惰,會被人看不起的。
“小雅姐,那是反枝莧,可以吃的。”
古小滿提醒李小雅,她的腳邊有棵已經泛黃的反枝莧,這個季節這種野菜已經結籽泛黃,但是依然可吃。
“我知道,誰還不認識反枝莧了!”
“哦……”
被噎了一下後,古小滿不再多嘴,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因為哪裏有一抹綠色,看著像是苦菜,這玩意雖然口感不咋滴,卻是正經野菜,比牛筋草好了不知道幾倍,那玩意純粹就是草,牲口吃的,嚼起來還特費勁哪種。
“唉……我先看見的。”
誰知道李小雅卻先他一步跑過來,一把薅掉,然後顯擺似的裝進口袋裏。
“嘻嘻嘻……小雅姐姐,有泥巴呢!”
古小滿認真的說道。
李小雅一扭頭,給了他一個後腦勺,倔強的沒有把帶泥巴的野菜掏出來。
“而且那玩意是羅羅蔥(鴉蔥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性寒,可入藥),不是苦菜,雖然也能吃,但是性質偏寒性,吃多了會拉肚子的。”
古小滿接茬道。
要說逃荒人最怕什麽,無非就是吃錯東西了,尤其是拉肚子,這玩意絕對影響甚大,起碼對體力的考驗就令人無奈。
“……哦……是嗎,我沒仔細看!”
李小雅頗有些尷尬了,她哀怨的瞪著古小滿,然後掏出來帶泥巴的苦菜,覺得臉上有點火辣辣的。
“嘻嘻……哈哈哈……”
古小滿再也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其實他早就發現了,這個李小雅似乎不認識野菜,跟在自己身後有樣學樣呢!
“你還笑!”
李小雅紅著臉,一把揪住古小滿的耳朵:“你是故意看我的樂子嗎?”
“哎吆……小雅姐,快鬆手,小心別人看見了。”
被李小雅揪住耳朵,古小滿頓時求饒,此刻他的心理有些異樣的感覺,仿佛是羞臊又有種溫馨,令人心裏癢癢的。
“看不出你這小子還有點蔫壞呢,是不是早就看出來我不認識野菜的?”
李小雅不依不饒,揪著古小滿的耳朵不放。
“嘿嘿……小雅姐,你們女人是不是都愛擰人耳朵的,我以前看勝利娘就經常擰他的耳朵,你娘有時候也會擰你,不過都是擰屁股或者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