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魚被網上船後,船上的船員迅速將它們開膛剖~腹,去除內髒、魚鰓、鱗片等,然後放進陶甕中用鹽醃起來就行了。整個工藝流程並不複雜,就是挺耗費人力的,那些在船上閑著無聊的水兵正好適合幹這種事情。
這個年代的士兵隨時可以轉變成勞動者,不過以前多數是陸軍轉變成修路、開荒種植、挖礦等建設兵團,水軍轉變成建設兵團還是第一遭。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鹽,別看後世時鹽隻賣一塊錢一包,是廉價得不行的東西,但是在古代,鹽是官方嚴格控製的戰略物質,一般不準私人經營,實行國家專營製度。
有一些內陸的地方,鹽是一種緊俏的商品,很多地方都缺鹽,有些人因為吃不起鹽而全身乏力、身體浮腫。大漢的鹽本來是夠用的,但是如果將大量的鹽,拿去醃鹹魚的話,可能就有點不夠用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閣不得不又緊急開會商討多開幾個鹽場。幸好現在大漢已經統一天下,不再是偏安於蜀地的小國。現在在大漢東部有漫長的海岸線,要建立鹽場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為了此事,朝廷派出專門的工作組到沿海地區去考察,尋找氣候適宜,地理條件也好的海岸建造鹽場。南方的海岸多雨水,並不是很適合建造鹽場。北方光照又不足,也不大適合建鹽場。
幸好現在大漢的海岸線延綿數千裏,可選擇的地方很多,想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也並不困難。最後工作組選定在遼西、右北平等地的渤海沿岸建造鹽場。
這些地方原本長期是烏丸、鮮卑等異族盤踞之地,大漢在這邊的影響力很弱。可是,現在鮮卑素利部被劉厚收複,軻比能部和步度根部則被連根拔起,鮮卑族已經失去了對這個地方的控製力。
而烏丸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當年素利被收複後,田豫馬不停蹄地出使烏丸。到了烏丸後,他再次發揮他的特長,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對烏丸各個部落拉攏分化。
最後成功促使了烏丸分裂成兩大派係,其中一個派係內附歸降於大漢,他們依然可以在原來的地盤放牧;另一個派係不肯歸降,在大漢強大的兵鋒壓力下,不得不遠走他鄉,向北遷移。
其中遼西、右北平就有歸順的烏丸族人定居。不過不用擔心這些地方的治安問題,注意,這些烏丸族人是定居,而不再是以前的遊牧。
現在這些地方已經全部設立郡縣,歸入大漢版圖,生活在這裏的遊牧民族全部改變了生活方式,他們都隻能在固定的牧場放牧,不再過以前那種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
固定的牧場,再加上各種畜牧業副產品加工廠的設立,使得這些牧民定居下來。他們不但定居下來,田豫還將他們登記造冊,進行戶籍管理,再加上推廣教育,這樣一來,很快他們就和普通的漢民沒什麽分別了。
而田豫在立了大功後,被劉厚封為幽州牧,成為幽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幽州生活這很多少數民族,而田豫素來為北方少數民族所敬畏,用他任幽州牧最適合不過。
在田豫的管理下,遼西、右北平這些地方已經牢牢控製在大漢手中,成為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現在在這裏建立大型鹽場並沒有什麽危險。
不過這個地方再往北就不安全了,起碼現在暫時還沒能控製在大漢手中。再往北就是玄菟郡、遼東、樂浪郡等地方,這些地方在東漢滅亡後,就被當地的豪強控製。
現在形勢更混亂,不說逃到這裏的烏丸人,扶餘、高句麗、百濟這些小國都對這裏虎視眈眈。有些內閣大臣例如鄧芝、馬良等也擔心在右北平、遼西這些地方建立鹽場會遭到這些勢力的襲擊,會不安全。
畢竟鹽是戰略資源,大規模的鹽場肯定會引來很多人的眼紅。不過諸葛亮、郭攸之等接觸軍事較多的閣臣則老神在在渾不在意。因為他們都知道小皇帝的軍事抱負,知道這些小國翻不起大浪,而且也蹦躂不了多久。
根據考察迴來的工作組介紹,在這個地區建立鹽場有地形和氣候兩方麵的有利條件:其一,這裏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其二,這裏有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這裏的雨季短春季氣溫迴升快,蒸發旺~盛。
既然有這麽好的條件,自然獲得大部分閣臣的讚成,至於擔心安全問題的馬良、鄧芝等人,他們也不過是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供大家參考而已,他們其實並不是真的反對在這個地方建鹽場,尤其是看到諸葛亮等主管軍事的閣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們自然也心裏有數了。
於是,內閣通過了決議,決定在這裏建立大型鹽場,按照工作組考察迴來的情報估算,光是這個地區產出的食鹽,就可以供應全國百姓使用,算是徹底解決用鹽問題了。
等這裏的鹽場建成之後,相信國內的鹽價會大降,使得人人都能吃得起鹽。到時候全國鹽場產出的鹽,不但足夠供應大漢的百姓使用,估計還有數量不菲的食鹽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去賺點外匯。當然,鹽由國家**這一基本國策是不會動搖的,這一點幾乎在任何朝代都一樣。
一直躲在一邊旁聽沒出聲的劉厚在內閣做出表決後,終於開腔了。劉厚參加內閣會議就是這樣,一般情況下他並不會幹涉閣臣們開會,隻有當他有好的建議,或者看到閣臣們得出明顯謬誤的結論時,才會跳出來橫加幹預。
別看著幾位閣臣都是聰明人,但是有時候也會誤入歧途的,因為時代的局限性、知識麵的局限性等,他們的決策有時候並不科學。而劉厚畢竟在二十一世紀受過較為全麵的科學文化教育,高深的理論不懂,但是有些時候的確可以對一些不科學的事情進行辨別的。
這次他之所以開腔插話,並不是因為幾位閣臣選擇的這個地方建鹽場不科學,相反,他也覺得這個地方選得不錯,他開口說話是因為剛才聽考察團介紹,選擇建鹽場的地點是泥質海灘,於是他想起了一事,想給大家一個建議。
</p>
魚被網上船後,船上的船員迅速將它們開膛剖~腹,去除內髒、魚鰓、鱗片等,然後放進陶甕中用鹽醃起來就行了。整個工藝流程並不複雜,就是挺耗費人力的,那些在船上閑著無聊的水兵正好適合幹這種事情。
這個年代的士兵隨時可以轉變成勞動者,不過以前多數是陸軍轉變成修路、開荒種植、挖礦等建設兵團,水軍轉變成建設兵團還是第一遭。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鹽,別看後世時鹽隻賣一塊錢一包,是廉價得不行的東西,但是在古代,鹽是官方嚴格控製的戰略物質,一般不準私人經營,實行國家專營製度。
有一些內陸的地方,鹽是一種緊俏的商品,很多地方都缺鹽,有些人因為吃不起鹽而全身乏力、身體浮腫。大漢的鹽本來是夠用的,但是如果將大量的鹽,拿去醃鹹魚的話,可能就有點不夠用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閣不得不又緊急開會商討多開幾個鹽場。幸好現在大漢已經統一天下,不再是偏安於蜀地的小國。現在在大漢東部有漫長的海岸線,要建立鹽場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為了此事,朝廷派出專門的工作組到沿海地區去考察,尋找氣候適宜,地理條件也好的海岸建造鹽場。南方的海岸多雨水,並不是很適合建造鹽場。北方光照又不足,也不大適合建鹽場。
幸好現在大漢的海岸線延綿數千裏,可選擇的地方很多,想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也並不困難。最後工作組選定在遼西、右北平等地的渤海沿岸建造鹽場。
這些地方原本長期是烏丸、鮮卑等異族盤踞之地,大漢在這邊的影響力很弱。可是,現在鮮卑素利部被劉厚收複,軻比能部和步度根部則被連根拔起,鮮卑族已經失去了對這個地方的控製力。
而烏丸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當年素利被收複後,田豫馬不停蹄地出使烏丸。到了烏丸後,他再次發揮他的特長,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對烏丸各個部落拉攏分化。
最後成功促使了烏丸分裂成兩大派係,其中一個派係內附歸降於大漢,他們依然可以在原來的地盤放牧;另一個派係不肯歸降,在大漢強大的兵鋒壓力下,不得不遠走他鄉,向北遷移。
其中遼西、右北平就有歸順的烏丸族人定居。不過不用擔心這些地方的治安問題,注意,這些烏丸族人是定居,而不再是以前的遊牧。
現在這些地方已經全部設立郡縣,歸入大漢版圖,生活在這裏的遊牧民族全部改變了生活方式,他們都隻能在固定的牧場放牧,不再過以前那種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
固定的牧場,再加上各種畜牧業副產品加工廠的設立,使得這些牧民定居下來。他們不但定居下來,田豫還將他們登記造冊,進行戶籍管理,再加上推廣教育,這樣一來,很快他們就和普通的漢民沒什麽分別了。
而田豫在立了大功後,被劉厚封為幽州牧,成為幽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幽州生活這很多少數民族,而田豫素來為北方少數民族所敬畏,用他任幽州牧最適合不過。
在田豫的管理下,遼西、右北平這些地方已經牢牢控製在大漢手中,成為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現在在這裏建立大型鹽場並沒有什麽危險。
不過這個地方再往北就不安全了,起碼現在暫時還沒能控製在大漢手中。再往北就是玄菟郡、遼東、樂浪郡等地方,這些地方在東漢滅亡後,就被當地的豪強控製。
現在形勢更混亂,不說逃到這裏的烏丸人,扶餘、高句麗、百濟這些小國都對這裏虎視眈眈。有些內閣大臣例如鄧芝、馬良等也擔心在右北平、遼西這些地方建立鹽場會遭到這些勢力的襲擊,會不安全。
畢竟鹽是戰略資源,大規模的鹽場肯定會引來很多人的眼紅。不過諸葛亮、郭攸之等接觸軍事較多的閣臣則老神在在渾不在意。因為他們都知道小皇帝的軍事抱負,知道這些小國翻不起大浪,而且也蹦躂不了多久。
根據考察迴來的工作組介紹,在這個地區建立鹽場有地形和氣候兩方麵的有利條件:其一,這裏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其二,這裏有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這裏的雨季短春季氣溫迴升快,蒸發旺~盛。
既然有這麽好的條件,自然獲得大部分閣臣的讚成,至於擔心安全問題的馬良、鄧芝等人,他們也不過是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供大家參考而已,他們其實並不是真的反對在這個地方建鹽場,尤其是看到諸葛亮等主管軍事的閣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們自然也心裏有數了。
於是,內閣通過了決議,決定在這裏建立大型鹽場,按照工作組考察迴來的情報估算,光是這個地區產出的食鹽,就可以供應全國百姓使用,算是徹底解決用鹽問題了。
等這裏的鹽場建成之後,相信國內的鹽價會大降,使得人人都能吃得起鹽。到時候全國鹽場產出的鹽,不但足夠供應大漢的百姓使用,估計還有數量不菲的食鹽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去賺點外匯。當然,鹽由國家**這一基本國策是不會動搖的,這一點幾乎在任何朝代都一樣。
一直躲在一邊旁聽沒出聲的劉厚在內閣做出表決後,終於開腔了。劉厚參加內閣會議就是這樣,一般情況下他並不會幹涉閣臣們開會,隻有當他有好的建議,或者看到閣臣們得出明顯謬誤的結論時,才會跳出來橫加幹預。
別看著幾位閣臣都是聰明人,但是有時候也會誤入歧途的,因為時代的局限性、知識麵的局限性等,他們的決策有時候並不科學。而劉厚畢竟在二十一世紀受過較為全麵的科學文化教育,高深的理論不懂,但是有些時候的確可以對一些不科學的事情進行辨別的。
這次他之所以開腔插話,並不是因為幾位閣臣選擇的這個地方建鹽場不科學,相反,他也覺得這個地方選得不錯,他開口說話是因為剛才聽考察團介紹,選擇建鹽場的地點是泥質海灘,於是他想起了一事,想給大家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