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遠在許昌的劉厚收到了田豫的消息,再次龍顏大悅。一年之內,鮮卑三大勢力,兩滅一降,著實出乎他的意料,也的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按照他原先的想法,因為漢軍沒有多少騎兵,所以對於草原的各胡人部落的侵犯,隻能暫時隱忍,采取懷柔政策拖住他們。隻要他們不在自己攻伐魏吳兩國期間,大舉南下中原搗亂就謝天謝地了。
他根本沒有想過短期內能解決草原問題。他原本的計劃隻是和鮮卑人打一仗,將他們打怕了,讓他們不敢亂動,然後等自己一統中原之後,再騰出手來慢慢收拾他們。
按他的預計,想要完全解決鮮卑人的問題,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因為戰馬的製約,這個過程甚至可能長達十多年。可真沒想到自己這班手下能帶給自己這麽大的驚喜。
他們在現在什麽都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將鮮卑人的三大主力給搞定。現在草原上雖然還有很多鮮卑人的部落散布各處。可是,這些部落的規模都比較小,而且他們散布在草原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將他們擰合在一起。
在這種一盤散沙的狀態下,他們根本不可能對中原的漢人民族產生威脅。劉厚突然間發現,自己在北方竟然無事可做了。也就是說,現在到了可以高枕無憂攻伐魏吳兩國的時候了。
至於田豫提議的和鮮卑素利部一起出兵攻**丸,劉厚也有點心動,但是,對於這種國家大事,劉厚覺得還是不能草率下決定,於是,他召集了幾位謀臣過來,一起商議這件事的處理意見。
雖然已經從成都遷來了不少的大臣,但是,這次出席會議的人仍然是原來在ho
g軍中召開軍事會議時的班底,也即是三個臭皮匠和司馬懿。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4個人就相當於明朝的內閣大臣,或者清朝的軍機處大臣。雖然他們的官職都不算是最高的,但是,每逢遇到難以決策的大事,劉厚就會將這個小團體召集起來商議。
首先由郭攸之將情況向各位做了一個說明,然後大家就展開了討論。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大家並沒有產生意見的分歧,大家都一致認為,烏丸隻不過是癬疥之疾而已,不值得讓他們牽扯過多的精力。
現階段應該集中全力先解決魏吳兩國的問題,盡快完成中原的統一大業為上策。司馬懿又提議,可以將素利部五萬騎兵調遣過來,作為仆從軍跟隨我大軍征伐魏吳兩國,這樣我軍將如虎添翼。
劉厚一想也是,有了這五萬騎兵,就可以抵消魏國虎豹騎兵速度上的優勢了。這些鮮卑騎兵都是好勇鬥狠之輩,雖然在紀律性、互相配合方麵比正規的軍隊差了一些,但是,他們的個人作戰能力非常強,隻要稍加訓練,就能成為一隻強悍的騎兵隊伍。
用他們來對抗虎豹騎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如果再配合ho
g軍的火器,想整死虎豹騎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隻要虎豹騎被滅,魏軍再也沒有什麽部隊能抵擋得住ho
g軍的侵略如火。
退一步來說,就算不讓他去對抗虎豹騎,也可以讓他們幹些累活髒活。再退一步來說,他們也是很好的炮灰不是。想明白這點,劉厚欣然同意了司馬懿的提議。
但是鄧芝卻對此事表示了擔憂,他擔心的是,如果將這五萬鮮卑騎兵調走,那麽北方草原就會變得很空虛。一旦烏丸來襲,那麽素利部就會很危險了。
司馬懿打了個哈哈說不用擔心這件事,可以讓田豫出使烏丸,故技重施對烏丸進行勸降。即使他不能真的勸服烏丸歸順大漢,起碼也能通過曠日持久的談判拖住他們,使他們暫時忘記了南下侵擾大漢。
隻要等拖過這一段時間,ho
g軍就能騰出手來,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擔心他們南侵,而是他們擔心我們北伐的問題了。
劉厚聞言大喜,田豫的三寸不爛之舌可真不是蓋的,之前自己和他有過一番交談,通過這次交談劉厚也發現,這個人的口才極好,思維很清晰,頭腦很靈活,大局觀也很強,對於草原各部族的形勢了解很深。
更難得的是,他和胡人打交道的經驗異常豐富,由他出馬,必然可以完滿地完成這個任務。劉厚甚至覺得,田豫比誇誇其談的劉琰更適合擔任外交部~長這一職務。起碼劉琰對於周邊局勢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的,這一點他就遠不及田豫稱職。
至此,劉厚起了將外交部~長,或者說是大鴻臚這一職位轉封給田豫的想法。不過現在還不著急,等他完成這個任務,再立一功,到時候以升任大鴻臚作為對他立功的封賞就最適合不過了。
至於鄧芝說的,擔心素利部兵力空虛,恐被烏丸人趁機襲擊,劉厚自動忽略了這段信息。開玩笑,那些鮮卑人被人襲擊關自己什麽事?自己日理萬機、國事繁忙,那裏顧得上那麽多事情。
素利部雖然已經歸附了大漢,但是也還是胡人,兩支胡人部落之間互相狗咬狗,劉厚才懶得理呢,讓他們多死點人,以後自己清理起草原來還沒那麽費勁呢。
當然,這是埋藏在小皇帝內心深處的想法,不可能公布於眾,如果被別人知道自己不想辦法保護自己的附庸勢力,不顧他們的死活,以後哪裏還有人敢投靠自己?
計議已定便要依計行~事,郭攸之馬上草擬好詔令,請小皇帝用了印璽,便派出傳旨欽差日夜兼程趕到草原,將聖旨送到田豫手上。田豫立即招來了素利和各部頭領,向他們宣讀了聖旨。
各位頭領雖然很不願意,但也不得不遵旨而行,他們陸陸續續召集起5萬騎兵,連同進貢給朝廷的3萬戰馬,和一定數量的牛羊,由素利親自統領著這支不倫不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南下許昌而去。
而田豫卻收拾好行裝,帶著新的聖旨和隨從們北上草原,出使烏丸部落去了。與南下隊伍的熱鬧不同,這一行十來人的隊伍顯得冷冷清清的,但是他們卻肩負著比那支南下隊伍更重要的任務。由於烏丸和大漢的敵對關係,他們所麵臨的兇險,甚至比南下打仗的隊伍更大。
</p>
遠在許昌的劉厚收到了田豫的消息,再次龍顏大悅。一年之內,鮮卑三大勢力,兩滅一降,著實出乎他的意料,也的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按照他原先的想法,因為漢軍沒有多少騎兵,所以對於草原的各胡人部落的侵犯,隻能暫時隱忍,采取懷柔政策拖住他們。隻要他們不在自己攻伐魏吳兩國期間,大舉南下中原搗亂就謝天謝地了。
他根本沒有想過短期內能解決草原問題。他原本的計劃隻是和鮮卑人打一仗,將他們打怕了,讓他們不敢亂動,然後等自己一統中原之後,再騰出手來慢慢收拾他們。
按他的預計,想要完全解決鮮卑人的問題,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因為戰馬的製約,這個過程甚至可能長達十多年。可真沒想到自己這班手下能帶給自己這麽大的驚喜。
他們在現在什麽都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將鮮卑人的三大主力給搞定。現在草原上雖然還有很多鮮卑人的部落散布各處。可是,這些部落的規模都比較小,而且他們散布在草原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將他們擰合在一起。
在這種一盤散沙的狀態下,他們根本不可能對中原的漢人民族產生威脅。劉厚突然間發現,自己在北方竟然無事可做了。也就是說,現在到了可以高枕無憂攻伐魏吳兩國的時候了。
至於田豫提議的和鮮卑素利部一起出兵攻**丸,劉厚也有點心動,但是,對於這種國家大事,劉厚覺得還是不能草率下決定,於是,他召集了幾位謀臣過來,一起商議這件事的處理意見。
雖然已經從成都遷來了不少的大臣,但是,這次出席會議的人仍然是原來在ho
g軍中召開軍事會議時的班底,也即是三個臭皮匠和司馬懿。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4個人就相當於明朝的內閣大臣,或者清朝的軍機處大臣。雖然他們的官職都不算是最高的,但是,每逢遇到難以決策的大事,劉厚就會將這個小團體召集起來商議。
首先由郭攸之將情況向各位做了一個說明,然後大家就展開了討論。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大家並沒有產生意見的分歧,大家都一致認為,烏丸隻不過是癬疥之疾而已,不值得讓他們牽扯過多的精力。
現階段應該集中全力先解決魏吳兩國的問題,盡快完成中原的統一大業為上策。司馬懿又提議,可以將素利部五萬騎兵調遣過來,作為仆從軍跟隨我大軍征伐魏吳兩國,這樣我軍將如虎添翼。
劉厚一想也是,有了這五萬騎兵,就可以抵消魏國虎豹騎兵速度上的優勢了。這些鮮卑騎兵都是好勇鬥狠之輩,雖然在紀律性、互相配合方麵比正規的軍隊差了一些,但是,他們的個人作戰能力非常強,隻要稍加訓練,就能成為一隻強悍的騎兵隊伍。
用他們來對抗虎豹騎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如果再配合ho
g軍的火器,想整死虎豹騎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隻要虎豹騎被滅,魏軍再也沒有什麽部隊能抵擋得住ho
g軍的侵略如火。
退一步來說,就算不讓他去對抗虎豹騎,也可以讓他們幹些累活髒活。再退一步來說,他們也是很好的炮灰不是。想明白這點,劉厚欣然同意了司馬懿的提議。
但是鄧芝卻對此事表示了擔憂,他擔心的是,如果將這五萬鮮卑騎兵調走,那麽北方草原就會變得很空虛。一旦烏丸來襲,那麽素利部就會很危險了。
司馬懿打了個哈哈說不用擔心這件事,可以讓田豫出使烏丸,故技重施對烏丸進行勸降。即使他不能真的勸服烏丸歸順大漢,起碼也能通過曠日持久的談判拖住他們,使他們暫時忘記了南下侵擾大漢。
隻要等拖過這一段時間,ho
g軍就能騰出手來,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擔心他們南侵,而是他們擔心我們北伐的問題了。
劉厚聞言大喜,田豫的三寸不爛之舌可真不是蓋的,之前自己和他有過一番交談,通過這次交談劉厚也發現,這個人的口才極好,思維很清晰,頭腦很靈活,大局觀也很強,對於草原各部族的形勢了解很深。
更難得的是,他和胡人打交道的經驗異常豐富,由他出馬,必然可以完滿地完成這個任務。劉厚甚至覺得,田豫比誇誇其談的劉琰更適合擔任外交部~長這一職務。起碼劉琰對於周邊局勢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的,這一點他就遠不及田豫稱職。
至此,劉厚起了將外交部~長,或者說是大鴻臚這一職位轉封給田豫的想法。不過現在還不著急,等他完成這個任務,再立一功,到時候以升任大鴻臚作為對他立功的封賞就最適合不過了。
至於鄧芝說的,擔心素利部兵力空虛,恐被烏丸人趁機襲擊,劉厚自動忽略了這段信息。開玩笑,那些鮮卑人被人襲擊關自己什麽事?自己日理萬機、國事繁忙,那裏顧得上那麽多事情。
素利部雖然已經歸附了大漢,但是也還是胡人,兩支胡人部落之間互相狗咬狗,劉厚才懶得理呢,讓他們多死點人,以後自己清理起草原來還沒那麽費勁呢。
當然,這是埋藏在小皇帝內心深處的想法,不可能公布於眾,如果被別人知道自己不想辦法保護自己的附庸勢力,不顧他們的死活,以後哪裏還有人敢投靠自己?
計議已定便要依計行~事,郭攸之馬上草擬好詔令,請小皇帝用了印璽,便派出傳旨欽差日夜兼程趕到草原,將聖旨送到田豫手上。田豫立即招來了素利和各部頭領,向他們宣讀了聖旨。
各位頭領雖然很不願意,但也不得不遵旨而行,他們陸陸續續召集起5萬騎兵,連同進貢給朝廷的3萬戰馬,和一定數量的牛羊,由素利親自統領著這支不倫不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南下許昌而去。
而田豫卻收拾好行裝,帶著新的聖旨和隨從們北上草原,出使烏丸部落去了。與南下隊伍的熱鬧不同,這一行十來人的隊伍顯得冷冷清清的,但是他們卻肩負著比那支南下隊伍更重要的任務。由於烏丸和大漢的敵對關係,他們所麵臨的兇險,甚至比南下打仗的隊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