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一百三十七章司馬懿的不屑一顧
曹丕一開始還以為“三公”出來說話了,這場彈劾司馬懿的朝會很快就可以結束了,誰知道,這兩位“三公”也吵開了。本來已經被大臣們吵得頭痛不已的他,這下就更頭痛了。
曹丕看這兩個老頭在那裏互相攻擊著,越說越激動,越說越火爆,兩人逐漸青筋畢露,臉紅耳赤,曹丕感到很無奈,這兩個人在朝中份量都很重,對他們可不能強行彈壓。
自己身為皇帝,關鍵是要做到平衡,所以也不能輕易表明立場支持那個不支持那個,就算要說,也要委婉地說,讓被否定的那個心裏沒那麽難受。
所以說,做皇帝也不是那麽好做的,看起來是一言九鼎,其實還是受到方方麵麵的因素製約。不過在他心裏,還是傾向於司馬懿的,司馬懿是助他打敗曹植搶得皇位的主要謀士之一,就像是老師一樣,一直提點著他。
他對於司馬懿不但有信任,還有點依賴,所以,在他內心中是不想降罪於司馬懿的。
眼看兩個老頭爭執個沒玩沒了,曹丕終於不耐煩了,他以眼色示意沒開口的另一個“三公”華歆,意思是讓他想辦法製止兩人的嘴仗。華歆是司徒,和王朗、鍾繇一樣都是“三公”之一,所以,朝堂上能插嘴王朗、鍾繇之間爭論的也隻剩下他了。
華歆一收到曹丕的信號,馬上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兩位,兩位且慢,且聽華某一言。”
兩個爭得麵紅耳赤的“三公”好歹都是讀書人,還算有點涵養,見華歆這個和他們有同等份量的朝堂大佬出來說話,多少還是要給一下麵子的,於是,一齊停止了爭論,轉頭盯著華歆,看他有什麽話要說。
“咳咳,”華歆又清了一下嗓子道,“兩位說的都有道理,可是現在大敵當前,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現在不管司馬懿是對是錯,有功還是有過都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快讓蜀國退兵。
蜀國一天不退兵,就一天需要有大將#領兵在襄陽鎮守。臨陣換將實為大忌也,因此,現在無論如何,也不是計較他功過的時候。
華某提議,不如陛下下一道旨意詢問於他,到底現在戰況如何,讓他迴信述職,說明一下為什麽會損失這麽多兵馬。或者還可以適當催促一下他,讓他盡快出兵打退蜀軍。兩位看暫時這樣處理如何?”
華歆一開始說的“兩位說的都有道理”這其實是在和稀泥了,後麵的處理辦法更是和稀泥中的和稀泥,王朗、鍾繇兩人一人主張罰,一人主張賞,他就來個不賞不罰,來個中間路線,或者說得好聽點叫中庸之道,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占便宜,老好人一個。
可是便宜哪裏是那麽好占的,他話音剛落,王朗和鍾繇就開始炮轟他了。兩個人都擺出一大堆道理,說他的處理方法不恰當,兩人都覺得他的處理方法是在偏坦對方。
王朗認為,就算要發聖旨給司馬懿,也應該是責問他為什麽損失那麽多人馬,而鍾繇認為,發聖旨給司馬懿可以,不過應該親切慰問他領軍在外作戰的勞苦,讚賞一下他打退了蜀軍,保住疆土不失。
於是,新的一輪爭吵又開始了,隻不過這次加入了華歆,真正變成了三國混戰,喔,應該叫“三公”混戰才對。
可惜這種“三公”混戰沒有撲克牌中的“三公”混戰那麽有觀賞性,也沒有那麽刺激好玩,圍觀的群臣和曹丕覺得就像幾百字鴨子在耳邊呱噪一樣,被吵得暈頭轉向。尤其是曹丕,他的心早就飛到了後宮那幾個新納的漂亮妃嬪身上,哪裏還有心思聽三個老頭子在這裏噴口水。
最後,曹丕實在忍無可忍,決定還是行使一次皇帝的獨#裁權力,於是,他讓持鞭的太監甩了三次響鞭,讓整個朝堂安靜了下來。
然後他憤憤然地站了起來,道:“都不要說了,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那就用折衷的辦法吧,朕意已決,朕將親筆寫一封手諭給向鄉侯,讓他說明一下這次戰鬥的經過,解釋一下為何會損失那麽多兵馬。就這樣吧,退朝!”
眾大臣見皇帝已經有了決斷,隻得停止了爭論,躬身高唿一聲“恭送陛下!”就將曹丕送走。曹丕興衝衝地迴後宮找漂亮妃嬪過快活日子後,群臣也一邊議論紛紛一邊退出宮殿,剩下“三公”在哪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互相甩了下衣袖,鼻孔了哼了一聲也出宮去了。
遠在襄陽的司馬懿很快就收到了曹丕的親筆信,之所以是信而不是聖旨,就表明了曹丕的態度,這不是朝堂的意思,這是我自己私人關心一下戰況,關心一下你而已。
看完信後,司馬懿又背著雙手,站在窗前,望著書房外花園中爭妍鬥豔的花花草草,久久不語。他那個老仆人見自己老爺又在玩深沉,於是很識趣地沒有去打攪他,隻是靜靜地侍候在一旁。
不知道過了多久,司馬懿終於退出待機狀態,好像自言自語又好像說給誰聽一樣道:“哼!這幫鼠目寸光的家夥,又在興風作浪,想整垮本候是那麽容易的嗎?”
聽到司馬懿開口說話,老仆人適時地接腔了:“老爺,陛下這封信,隻是詢問一下戰況,通篇並沒有責問之意,老爺會不會多心了。”
這個老仆人竟然連皇帝給司馬懿的信都看了,可見他在司馬懿跟前地位有多高。
“哼!是沒有責問的字眼,但是來責問的意思躍然於紙上,那幫家夥的心思是怎樣的,難道本候還不清楚嗎?不是那幫隻會說空話的家夥上躥下跳,逼著陛下,陛下怎麽會寫這樣一封信給本候。一群跳梁小醜而已,何需理會。”
司馬懿竟然由曹丕一封措辭還算平和的信,體會到裏麵的責問之意,繼而猜出這封信誕生的背#景(kao,這也是違禁詞),其聯想推理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強,甚至和那些開了外掛預先知道曆史走向的穿越者相比,也不遑多讓。
“那,老爺,該怎麽迴複陛下這封信,陛下可是讓你說說這場戰鬥的經過,說說損失六萬五千人馬的原因的。”老仆人問道。
“哼,有什麽好迴複的,就一句話,誰要是對本候不滿意的,就讓他來代替本候領兵抵禦蜀軍的進攻吧。這幫空口說白話的家夥,本候倒是想看看,誰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老爺,這樣說會不會太生硬了點?”
“生硬又怎麽樣?事實就是如此。這幫人隻會空談,讓他們做點實事,沒有一個可以幹得好的。真要讓他們來領兵,恐怕就不是損失區區六萬五了,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的。算了,你稍微修飾一下言辭吧,畢竟信是給陛下看的,不是給這些跳梁小醜看的。
還有,你要跟陛下說,要他務必大力發展雷神部隊,馬上搜羅全國各地的工匠,讓他們全力生產各種火器,越多越好,否則,我大魏國覆滅在即。”
司馬懿不愧是個具有超凡戰略眼光的人,知道火器是一種可以改變時代的武器,可是無論是他還是曹丕都不知道,劉厚早就看到這點,一早就作出了安排,從原料上控製魏國生產火器的規模。
現在無論是銅鐵礦還是硫磺、硝石礦不是被蜀國的細作掌控就是被破壞掉,魏國就算工匠再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擴大火器生產的規模難度極大。
“是,老爺。”老仆人應了一聲,司馬懿又仿佛進入了恍惚狀態,隻聽他喃喃自語地道:
“可惜啊,可惜,可惜這麽厲害的神兵利器不是掌控在本候手中,如果給本候五萬這樣的火器部隊,本候要橫掃天下易如反掌。哼!什麽逐鹿中原隻是小兒科而已。如果有五萬火器部隊,本候定能掃平六合,將中原周邊的魑魅魍魎也全部消滅,到時候什麽鮮卑、匈奴、烏桓、羌氐等諸蠻夷又算得了什麽?
憑著這些火器,本候定可以輕易將這些蠻夷斬盡殺絕,開疆拓土千裏、萬裏不在話下。可惜這樣的神兵利器卻掌握在劉禪那個黃毛小子手上,無法發揮出它們巨大的威力。可惜啊可惜,可惜天不遂人願啊,為何左慈那個老道偏偏看中劉禪這個無用的小子,難道真有聖天子諸神庇佑一說?難道劉禪真的是真命天子?唉!天不佑大魏國啊……”
老仆人聽了一會司馬懿的喃喃自語,見沒自己什麽事了,就退下去準備寫迴複給曹丕的書信了,隻留下司馬懿那蕭索落寞的背影依舊在窗前喃喃自語。
司馬懿在襄陽鬱悶著,而在麥城的劉厚卻迎來了他的幸福生活。幸福的原因是,周雪來了。周雪是帶著幾個東吳降將過來的。
經過這段時間周雪和步騭的思想工作,東吳降將逐漸開始接受劉厚的正統地位了。尤其是周雪成為皇後之一,他們對劉厚的態度更是改觀了很多。
</p>
第一百三十七章司馬懿的不屑一顧
曹丕一開始還以為“三公”出來說話了,這場彈劾司馬懿的朝會很快就可以結束了,誰知道,這兩位“三公”也吵開了。本來已經被大臣們吵得頭痛不已的他,這下就更頭痛了。
曹丕看這兩個老頭在那裏互相攻擊著,越說越激動,越說越火爆,兩人逐漸青筋畢露,臉紅耳赤,曹丕感到很無奈,這兩個人在朝中份量都很重,對他們可不能強行彈壓。
自己身為皇帝,關鍵是要做到平衡,所以也不能輕易表明立場支持那個不支持那個,就算要說,也要委婉地說,讓被否定的那個心裏沒那麽難受。
所以說,做皇帝也不是那麽好做的,看起來是一言九鼎,其實還是受到方方麵麵的因素製約。不過在他心裏,還是傾向於司馬懿的,司馬懿是助他打敗曹植搶得皇位的主要謀士之一,就像是老師一樣,一直提點著他。
他對於司馬懿不但有信任,還有點依賴,所以,在他內心中是不想降罪於司馬懿的。
眼看兩個老頭爭執個沒玩沒了,曹丕終於不耐煩了,他以眼色示意沒開口的另一個“三公”華歆,意思是讓他想辦法製止兩人的嘴仗。華歆是司徒,和王朗、鍾繇一樣都是“三公”之一,所以,朝堂上能插嘴王朗、鍾繇之間爭論的也隻剩下他了。
華歆一收到曹丕的信號,馬上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兩位,兩位且慢,且聽華某一言。”
兩個爭得麵紅耳赤的“三公”好歹都是讀書人,還算有點涵養,見華歆這個和他們有同等份量的朝堂大佬出來說話,多少還是要給一下麵子的,於是,一齊停止了爭論,轉頭盯著華歆,看他有什麽話要說。
“咳咳,”華歆又清了一下嗓子道,“兩位說的都有道理,可是現在大敵當前,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現在不管司馬懿是對是錯,有功還是有過都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快讓蜀國退兵。
蜀國一天不退兵,就一天需要有大將#領兵在襄陽鎮守。臨陣換將實為大忌也,因此,現在無論如何,也不是計較他功過的時候。
華某提議,不如陛下下一道旨意詢問於他,到底現在戰況如何,讓他迴信述職,說明一下為什麽會損失這麽多兵馬。或者還可以適當催促一下他,讓他盡快出兵打退蜀軍。兩位看暫時這樣處理如何?”
華歆一開始說的“兩位說的都有道理”這其實是在和稀泥了,後麵的處理辦法更是和稀泥中的和稀泥,王朗、鍾繇兩人一人主張罰,一人主張賞,他就來個不賞不罰,來個中間路線,或者說得好聽點叫中庸之道,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占便宜,老好人一個。
可是便宜哪裏是那麽好占的,他話音剛落,王朗和鍾繇就開始炮轟他了。兩個人都擺出一大堆道理,說他的處理方法不恰當,兩人都覺得他的處理方法是在偏坦對方。
王朗認為,就算要發聖旨給司馬懿,也應該是責問他為什麽損失那麽多人馬,而鍾繇認為,發聖旨給司馬懿可以,不過應該親切慰問他領軍在外作戰的勞苦,讚賞一下他打退了蜀軍,保住疆土不失。
於是,新的一輪爭吵又開始了,隻不過這次加入了華歆,真正變成了三國混戰,喔,應該叫“三公”混戰才對。
可惜這種“三公”混戰沒有撲克牌中的“三公”混戰那麽有觀賞性,也沒有那麽刺激好玩,圍觀的群臣和曹丕覺得就像幾百字鴨子在耳邊呱噪一樣,被吵得暈頭轉向。尤其是曹丕,他的心早就飛到了後宮那幾個新納的漂亮妃嬪身上,哪裏還有心思聽三個老頭子在這裏噴口水。
最後,曹丕實在忍無可忍,決定還是行使一次皇帝的獨#裁權力,於是,他讓持鞭的太監甩了三次響鞭,讓整個朝堂安靜了下來。
然後他憤憤然地站了起來,道:“都不要說了,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那就用折衷的辦法吧,朕意已決,朕將親筆寫一封手諭給向鄉侯,讓他說明一下這次戰鬥的經過,解釋一下為何會損失那麽多兵馬。就這樣吧,退朝!”
眾大臣見皇帝已經有了決斷,隻得停止了爭論,躬身高唿一聲“恭送陛下!”就將曹丕送走。曹丕興衝衝地迴後宮找漂亮妃嬪過快活日子後,群臣也一邊議論紛紛一邊退出宮殿,剩下“三公”在哪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互相甩了下衣袖,鼻孔了哼了一聲也出宮去了。
遠在襄陽的司馬懿很快就收到了曹丕的親筆信,之所以是信而不是聖旨,就表明了曹丕的態度,這不是朝堂的意思,這是我自己私人關心一下戰況,關心一下你而已。
看完信後,司馬懿又背著雙手,站在窗前,望著書房外花園中爭妍鬥豔的花花草草,久久不語。他那個老仆人見自己老爺又在玩深沉,於是很識趣地沒有去打攪他,隻是靜靜地侍候在一旁。
不知道過了多久,司馬懿終於退出待機狀態,好像自言自語又好像說給誰聽一樣道:“哼!這幫鼠目寸光的家夥,又在興風作浪,想整垮本候是那麽容易的嗎?”
聽到司馬懿開口說話,老仆人適時地接腔了:“老爺,陛下這封信,隻是詢問一下戰況,通篇並沒有責問之意,老爺會不會多心了。”
這個老仆人竟然連皇帝給司馬懿的信都看了,可見他在司馬懿跟前地位有多高。
“哼!是沒有責問的字眼,但是來責問的意思躍然於紙上,那幫家夥的心思是怎樣的,難道本候還不清楚嗎?不是那幫隻會說空話的家夥上躥下跳,逼著陛下,陛下怎麽會寫這樣一封信給本候。一群跳梁小醜而已,何需理會。”
司馬懿竟然由曹丕一封措辭還算平和的信,體會到裏麵的責問之意,繼而猜出這封信誕生的背#景(kao,這也是違禁詞),其聯想推理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強,甚至和那些開了外掛預先知道曆史走向的穿越者相比,也不遑多讓。
“那,老爺,該怎麽迴複陛下這封信,陛下可是讓你說說這場戰鬥的經過,說說損失六萬五千人馬的原因的。”老仆人問道。
“哼,有什麽好迴複的,就一句話,誰要是對本候不滿意的,就讓他來代替本候領兵抵禦蜀軍的進攻吧。這幫空口說白話的家夥,本候倒是想看看,誰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老爺,這樣說會不會太生硬了點?”
“生硬又怎麽樣?事實就是如此。這幫人隻會空談,讓他們做點實事,沒有一個可以幹得好的。真要讓他們來領兵,恐怕就不是損失區區六萬五了,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的。算了,你稍微修飾一下言辭吧,畢竟信是給陛下看的,不是給這些跳梁小醜看的。
還有,你要跟陛下說,要他務必大力發展雷神部隊,馬上搜羅全國各地的工匠,讓他們全力生產各種火器,越多越好,否則,我大魏國覆滅在即。”
司馬懿不愧是個具有超凡戰略眼光的人,知道火器是一種可以改變時代的武器,可是無論是他還是曹丕都不知道,劉厚早就看到這點,一早就作出了安排,從原料上控製魏國生產火器的規模。
現在無論是銅鐵礦還是硫磺、硝石礦不是被蜀國的細作掌控就是被破壞掉,魏國就算工匠再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擴大火器生產的規模難度極大。
“是,老爺。”老仆人應了一聲,司馬懿又仿佛進入了恍惚狀態,隻聽他喃喃自語地道:
“可惜啊,可惜,可惜這麽厲害的神兵利器不是掌控在本候手中,如果給本候五萬這樣的火器部隊,本候要橫掃天下易如反掌。哼!什麽逐鹿中原隻是小兒科而已。如果有五萬火器部隊,本候定能掃平六合,將中原周邊的魑魅魍魎也全部消滅,到時候什麽鮮卑、匈奴、烏桓、羌氐等諸蠻夷又算得了什麽?
憑著這些火器,本候定可以輕易將這些蠻夷斬盡殺絕,開疆拓土千裏、萬裏不在話下。可惜這樣的神兵利器卻掌握在劉禪那個黃毛小子手上,無法發揮出它們巨大的威力。可惜啊可惜,可惜天不遂人願啊,為何左慈那個老道偏偏看中劉禪這個無用的小子,難道真有聖天子諸神庇佑一說?難道劉禪真的是真命天子?唉!天不佑大魏國啊……”
老仆人聽了一會司馬懿的喃喃自語,見沒自己什麽事了,就退下去準備寫迴複給曹丕的書信了,隻留下司馬懿那蕭索落寞的背影依舊在窗前喃喃自語。
司馬懿在襄陽鬱悶著,而在麥城的劉厚卻迎來了他的幸福生活。幸福的原因是,周雪來了。周雪是帶著幾個東吳降將過來的。
經過這段時間周雪和步騭的思想工作,東吳降將逐漸開始接受劉厚的正統地位了。尤其是周雪成為皇後之一,他們對劉厚的態度更是改觀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