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正試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元盛聽到學子竊竊私語。
“剛剛那人就是元盛?冀州府的案首?”
“就是他,早就聽說他身高八尺,儀表堂堂,英俊非凡,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你們聽說了嗎?賭場盤口有人買了兩萬兩銀子元盛考不了案首。”
“這麽多銀子?這是有多恨元盛!”
“八成是有仇,一般人隻會買誰是案首,不會買誰不是案首。”
“對,就是如此,我就買了咱們晉州的府試案首程文傑,他的賠率和元盛一樣,一比一。”
“我也買了程文傑,他是書香門第,從小就飽讀詩書,聽說他過目不忘,這次案首肯定是他的!”
“我聽說冀州王興賢也很強,他是冀州府試第二名,我買了他五十兩銀子,他的賠率是一比三。”
元盛聽到這些學子聊起來,才知道賭場拿院試成績開盤口。
元盛大概聽明白了,賭場評估了每位學子的實力,來賭案首人選。
實力越強賠率越低,比如晉州程文傑的賠率是一比一,相當於押一百兩銀子賭贏了,給兩百兩銀子。
元盛的賠率則是一比二。
王興賢的賠率是一比三。
除了這種賭法,還開了賭不中的玩法,比如賭元盛不中的賠率是一比一,剛剛聽那意思,有人花兩萬兩銀子賭他不中?
這是知道內幕啊!知道他要被平事坊的四個頂級殺手刺殺?
元盛壓低聲音問,“塗叔,到底怎麽迴事?”
塗海本來想等元盛考完再說,現在元盛問,他便如實相告,“我已經打聽清楚了,壓你輸的是榮親王府的管家趙昌德!”
艸!元盛猜就是這個老登b,真是心胸狹隘,強買強賣不成,直接買兇殺人?
“塗叔,這事稍後再議,盤口什麽時候結束?我們不買不是虧大了嗎!買我是案首,買十萬兩銀子!塗叔你直接迴家去取。”
有錢不賺王八蛋。
塗海點了點頭,“好,我現在迴山後村。”畢竟連考三天,塗海在這邊等著也沒什麽用。
元盛平複了一下心情,繼續排隊等著進考場。
輪到元盛時,官兵拿著元盛的考引,仔細核對元盛的畫像,又將元盛帶的書箱,衣服,鋪蓋,羊皮等等拿出來一一檢查,又找相互作保的五人,互相指認,以防冒名頂替。
等元盛進入考場時,天已經蒙蒙亮了。
元盛進入考場後,先找到自己的號房,將東西放好。
他和程文傑的號房相對,仍然是最好的位置,裏麵已經被打掃的幹幹淨淨。
其他學子的號房就沒那麽幸運,蜘蛛網,灰塵,垃圾,反正什麽東西都有。
元盛將自己的文房四寶擺好,將自己的鋪蓋羊皮枕頭這些鋪好,和衣在這逼仄的小床上躺著,等著全部考生入場,舉行後續儀式。
今年考生特別多,進入考場審查又嚴格,等考生全部檢查進入,已經到了辰時。
這次的主考官是禮部郎中王城和,他是正五品,元盛聽塗海說過,這人應該是現宰相張治通的人。
但是元盛絲毫不慌,王城和敢做手腳?他正好幫助老師拔掉這顆釘子。
王城和帶領眾人祭拜孔子像。
祭壇上放滿鮮花,瓜果,香燭,由紅綢搭建。
鳴讚宣布儀式開始。
迎神音樂奏起,王城和帶領眾人跪倒在孔子像麵前跪地叩頭,起身後上香。
初獻禮,王城和向孔子像獻帛獻爵,獻一拜一叩禮,讀祝文。
亞獻禮。
終獻禮,王城和最後一次向孔子像獻祭品,行禮如儀。
最後主考官王城和帶眾監考與學生向孔子行三百九叩大禮。
奏送神音樂《德平》後禮畢。
隨後,主考官王城和開始講話。
“客居之設,乃國家選拔賢才之重器……”
王城和巴拉巴拉說了一通,重點就是好好考,不要作弊,這次考試增加了難度和實用性,加入了兩成律法題。
王城和講完話,已經有許多學子想罵娘了!
這他娘的是故意的?以前那麽多次考試都不考,今年院試突然加入律法題,也不早說,讓他們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是誠信不想讓他們通過院試?
這也太缺德了!
對月絕大部分學子來說,通過院試都不可能直接參加下次鄉試,所以很多人根本沒有背誦過律法書!
絕大部分人通過院試成為秀才後,至少要沉澱三年,才考慮去參加鄉試。當然,還有人沉澱六年,九年,甚至十二年。
畢竟參加一次考試花銷是巨大的,沒有把握還不如不參加。
十三歲的王興賢站在元盛不遠處,看到周圍學子的哀嚎嘴角翹起,嗬!這些平民以為讀了些書,就能和他們這些書香門第比了?
隻會考試而已!
考題稍微加深了一點難度,就全部蒙蔽了?
王興賢看向元盛,發現元盛一臉淡定看著前麵,沒有一絲懊惱與頹廢。
王興賢心中不免氣悶,明明就是一個沒什麽底蘊的泥腿子,也不知道總是一臉淡定裝什麽。
孫高陽隻是翻看過律法,也沒有背過,但是他很快淡定下來,這次院試考生眾多,應該會取前六分之一。
他不會別人也不會,他和絕大部分童生還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隻要他正常發揮,將其他題目好好發揮,他就能通過院試,成為一名秀才。
想明白這些,孫高陽的臉也平靜下來。
學子們迴到自己的號房,官兵開始分發考卷。
院試一共分為兩場,第一場是正試,第二場是複試。
第一場考貼經,墨義,經義和詩賦。
這些題對元盛來說太簡單了。
詩賦是根據題目上的畫作詩,元盛直接從自己的詩庫中拿了一首直接用。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元盛答題期間,主考官王城和經常走到元盛旁邊看元盛答題。
有時候還會目光不善地盯著元盛,人是有一種本能,即使沒有看到,但是能感受到別人不善的目光。
如果元盛真的隻有十六歲,一定會倍感壓力,在這種幹擾之下,說不定還會失常發揮,但元盛不是,王城和對他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剛剛那人就是元盛?冀州府的案首?”
“就是他,早就聽說他身高八尺,儀表堂堂,英俊非凡,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你們聽說了嗎?賭場盤口有人買了兩萬兩銀子元盛考不了案首。”
“這麽多銀子?這是有多恨元盛!”
“八成是有仇,一般人隻會買誰是案首,不會買誰不是案首。”
“對,就是如此,我就買了咱們晉州的府試案首程文傑,他的賠率和元盛一樣,一比一。”
“我也買了程文傑,他是書香門第,從小就飽讀詩書,聽說他過目不忘,這次案首肯定是他的!”
“我聽說冀州王興賢也很強,他是冀州府試第二名,我買了他五十兩銀子,他的賠率是一比三。”
元盛聽到這些學子聊起來,才知道賭場拿院試成績開盤口。
元盛大概聽明白了,賭場評估了每位學子的實力,來賭案首人選。
實力越強賠率越低,比如晉州程文傑的賠率是一比一,相當於押一百兩銀子賭贏了,給兩百兩銀子。
元盛的賠率則是一比二。
王興賢的賠率是一比三。
除了這種賭法,還開了賭不中的玩法,比如賭元盛不中的賠率是一比一,剛剛聽那意思,有人花兩萬兩銀子賭他不中?
這是知道內幕啊!知道他要被平事坊的四個頂級殺手刺殺?
元盛壓低聲音問,“塗叔,到底怎麽迴事?”
塗海本來想等元盛考完再說,現在元盛問,他便如實相告,“我已經打聽清楚了,壓你輸的是榮親王府的管家趙昌德!”
艸!元盛猜就是這個老登b,真是心胸狹隘,強買強賣不成,直接買兇殺人?
“塗叔,這事稍後再議,盤口什麽時候結束?我們不買不是虧大了嗎!買我是案首,買十萬兩銀子!塗叔你直接迴家去取。”
有錢不賺王八蛋。
塗海點了點頭,“好,我現在迴山後村。”畢竟連考三天,塗海在這邊等著也沒什麽用。
元盛平複了一下心情,繼續排隊等著進考場。
輪到元盛時,官兵拿著元盛的考引,仔細核對元盛的畫像,又將元盛帶的書箱,衣服,鋪蓋,羊皮等等拿出來一一檢查,又找相互作保的五人,互相指認,以防冒名頂替。
等元盛進入考場時,天已經蒙蒙亮了。
元盛進入考場後,先找到自己的號房,將東西放好。
他和程文傑的號房相對,仍然是最好的位置,裏麵已經被打掃的幹幹淨淨。
其他學子的號房就沒那麽幸運,蜘蛛網,灰塵,垃圾,反正什麽東西都有。
元盛將自己的文房四寶擺好,將自己的鋪蓋羊皮枕頭這些鋪好,和衣在這逼仄的小床上躺著,等著全部考生入場,舉行後續儀式。
今年考生特別多,進入考場審查又嚴格,等考生全部檢查進入,已經到了辰時。
這次的主考官是禮部郎中王城和,他是正五品,元盛聽塗海說過,這人應該是現宰相張治通的人。
但是元盛絲毫不慌,王城和敢做手腳?他正好幫助老師拔掉這顆釘子。
王城和帶領眾人祭拜孔子像。
祭壇上放滿鮮花,瓜果,香燭,由紅綢搭建。
鳴讚宣布儀式開始。
迎神音樂奏起,王城和帶領眾人跪倒在孔子像麵前跪地叩頭,起身後上香。
初獻禮,王城和向孔子像獻帛獻爵,獻一拜一叩禮,讀祝文。
亞獻禮。
終獻禮,王城和最後一次向孔子像獻祭品,行禮如儀。
最後主考官王城和帶眾監考與學生向孔子行三百九叩大禮。
奏送神音樂《德平》後禮畢。
隨後,主考官王城和開始講話。
“客居之設,乃國家選拔賢才之重器……”
王城和巴拉巴拉說了一通,重點就是好好考,不要作弊,這次考試增加了難度和實用性,加入了兩成律法題。
王城和講完話,已經有許多學子想罵娘了!
這他娘的是故意的?以前那麽多次考試都不考,今年院試突然加入律法題,也不早說,讓他們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是誠信不想讓他們通過院試?
這也太缺德了!
對月絕大部分學子來說,通過院試都不可能直接參加下次鄉試,所以很多人根本沒有背誦過律法書!
絕大部分人通過院試成為秀才後,至少要沉澱三年,才考慮去參加鄉試。當然,還有人沉澱六年,九年,甚至十二年。
畢竟參加一次考試花銷是巨大的,沒有把握還不如不參加。
十三歲的王興賢站在元盛不遠處,看到周圍學子的哀嚎嘴角翹起,嗬!這些平民以為讀了些書,就能和他們這些書香門第比了?
隻會考試而已!
考題稍微加深了一點難度,就全部蒙蔽了?
王興賢看向元盛,發現元盛一臉淡定看著前麵,沒有一絲懊惱與頹廢。
王興賢心中不免氣悶,明明就是一個沒什麽底蘊的泥腿子,也不知道總是一臉淡定裝什麽。
孫高陽隻是翻看過律法,也沒有背過,但是他很快淡定下來,這次院試考生眾多,應該會取前六分之一。
他不會別人也不會,他和絕大部分童生還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隻要他正常發揮,將其他題目好好發揮,他就能通過院試,成為一名秀才。
想明白這些,孫高陽的臉也平靜下來。
學子們迴到自己的號房,官兵開始分發考卷。
院試一共分為兩場,第一場是正試,第二場是複試。
第一場考貼經,墨義,經義和詩賦。
這些題對元盛來說太簡單了。
詩賦是根據題目上的畫作詩,元盛直接從自己的詩庫中拿了一首直接用。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元盛答題期間,主考官王城和經常走到元盛旁邊看元盛答題。
有時候還會目光不善地盯著元盛,人是有一種本能,即使沒有看到,但是能感受到別人不善的目光。
如果元盛真的隻有十六歲,一定會倍感壓力,在這種幹擾之下,說不定還會失常發揮,但元盛不是,王城和對他沒有造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