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改玄為道,三教合一】(求訂閱)
人在截教,煉道通神! 作者:菩提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兄!”
“你這是意欲何為?”
不多時,元始天尊就降臨在了八景宮,一臉疑惑的看著太清老子,玄清和太玄二人亦是隨後趕到。
除了正在閉關的通天教主,玄門三教的幾個話事人盡數匯聚於此,就連西方的那兩位聖人,以及後土,亦是不由朝首陽山投來一道目光。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太清老子微微一笑,頭頂慶雲之中陰陽四象八卦之力匯聚,逆反太極,顯露出一道混沌奇光:“借人道氣運成聖,終究是欠下了芸芸眾生一份因果,不償還這一份因果,又豈能破而後立?”
“這是……”
元始天尊頓時一驚。
而玄清,則是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恭喜大師伯,隨時能以太極之道證就混元大羅金仙!”
他一直以為,三清之中,通天教主第一個蛻變為混沌跟腳,再加上本尊“通天建木”勾連諸天萬道,會是通天教主第一個打破天道桎梏。
卻沒想到,太清老子一沒閉關,二沒如通天教主那樣勾連諸天萬界,從而感悟諸天萬界和寰宇虛空的大道,就觸碰到了這一層關隘。
這是好事!
混元大羅金仙獨尊己道,對功德氣運基本沒什麽需求,太清老子就算廢棄人教也沒有什麽影響。
人教氣運落入伏羲手中,重歸人道,最該著急的應該是天道,這代表著天道對人道的掌控減弱。
天道最早出世,力量最強,甚至還借助地道和人道的氣運增長,這才使得人道在複蘇後一直蟄伏。
要不然,太清老子作為天道聖人,為何要立什麽人教,而不是立什麽天教或者什麽天道教呢?
天道對地道和人道,肯定是有一些想法的,人道和地道,要說對天道沒有一絲想法的話,玄清也不會相信,祂們隻是實力不足罷了!
因此,玄清從來沒有想過讓地道或者人道,超越天道,他想的一直是讓天地人三道維持某個平衡。
人教氣運返還人道,無疑是一部妙棋,既增加了人道的力量,又在無形中削減了天道的影響力。
偏偏天道還無話可說。
因為,當初伏羲證道天皇之時,玄都代師收徒,伏羲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太清老子的親傳弟子。
我將我的道統,傳給我的親傳弟子,有什麽問題嗎?
什麽?
他是人道聖人?
我作為人教教主,教出一個人道聖人,並讓他繼承我的衣缽道統,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不然,為什麽要叫人教呢?
“還不是時候!”
聽著玄清的恭維,太清老子不由笑著搖了搖頭:“唯有我,你老師,還有元始三人皆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之時,才是與天道攤牌的時候!”
說著,他朝著金鼇島方向望去,對元始天尊說道:“我觀金鼇島上,已經顯露出一絲混元氣象,如神劍淩霄,斬滅宇宙星河,誅絕時空萬道,通天那家夥應該也快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了!二弟,你可不要落後太多啊!”
太清老子是隻差臨門一腳,就能證道混元大羅金仙,隻不過,他卻是刻意壓製住了自己的境界。
他若是在天道聖人的基礎上,成就混元大羅金仙,紫霄宮那位,怕是無法安心參悟天道法則了!
因此,如果要證道,最好還是他們三清一起證道!
這樣才能讓天道措手不及。
“我明白了!”
元始天尊當即點了點頭,隨即顯露出自身道果:“我之大道,恐怕還要落在以我心代天心,以我意代天意之上,唯有我占據絕大多數的天道權柄,並以天道權柄勾連洪荒世界眾生的因果,諸果之因才能走向圓滿!”
他若是單走一條大道,或許也如太清老子、通天教主一樣,觸摸到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門檻。
可他心比較高,想著“諸果之因”圓滿,甚至以我意代天意,在某段時間線上取代盤古開天,摘取“開辟”道果,成就“一切之始”,這才在證道之路上,落後了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一籌。
不過,他對此倒是極為樂觀,笑道:“到時候,說不定還需要大兄和三弟率先成就混元大羅金仙道果,先證道,來帶動我這個後證道呢!”
事實上,在通天教主閉關之前,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天道權柄,利用某種手段交給了元始天尊。
太清老子亦是如此。
太玄也是一樣。
他們雖然是天道聖人,但卻並沒有去擴張權柄,反而是將自己掌握的天道權柄交給了元始天尊。
天道的絕大多數權柄,都在鴻鈞手中,他們想要取而代之,就必須將自身掌握的權柄集中起來。
先證道,帶動後證道的說法,是玄清第一個提出來的,多寶道人就是他第一個實驗的案例。
而元始天尊,不知從哪聽到了這個想法,當即就調整了自己的計劃,也不著急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了!
他準備先夯實根基!
等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證道之後,幫他占據更多的天道權柄,再去與那位道祖爭奪天道話語權。元始天尊像是想到了什麽,當即開口道:“大兄,你拖著不證道,又將人教的氣運盡數交給伏羲,在與天道攤牌之前,修行怕是會受些影響啊!”
雖然太清老子隨時可以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但他既然舍棄人教道統,天道氣運恐怕不會再眷顧他了!
“無妨!”
太清老子笑道:“這段時間,我參悟你們打造的洪荒道藏,也頗有收獲,天道可管不了諸天萬界!”
玄清建立“神話”組織,利用主神空間和諸多輪迴者,替他們收集諸天萬界的道與法,打造洪荒道藏的事情,太清老子也有參與,通過參悟這些道與法,不見得比天道氣運加持差多少。
這也是他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勘破迷障,明悟太極大道,凝聚混元大羅金仙道果雛形的原因所在。
諸天萬界的道與法,或許不如洪荒強大,但也有其玄妙之處。
就像一些靈氣斷絕的世界,在上限受到製約的情況下,他們反而能把一些低階的神通玩出來。
以至於,就算是同一個境界的修士,實力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太清老子受益匪淺。
而玄清,則是看向太清老子,笑道:“大師伯,你放棄人教教主之位,怕沒有表麵這麽簡單吧!”
事實上,在太清老子放棄人教教主之位時,未來就發生了一些偏移,玄清則是通過命運大道,在無盡時間線中,窺視到了一些太清的想法。
“果然瞞不過你!”
太清老子點了點:“人教教主雖好,但終究被玄門框架所束縛!洪荒眾生提起人闡截三教,首先想到的不是三清,想到的是玄門!”
“既然接引準提,能叛玄立佛,跳出玄門框架,那我們人闡截三教,又為何要被玄門束縛呢?”
元始天尊聽罷,眉頭微皺,隨即試探性的開口道:“大兄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帶我們另起爐灶?”
三清雖然是一教之主,但玄門,卻是道祖鴻鈞所立,他們道統的法門也是依托鴻鈞傳下的法門。
三十六天罡神通、七十二地煞法術、斬三屍之法,這些都是道祖鴻鈞在紫霄宮三次講道傳下的。
因此,人闡截三教的弟子,平日裏都是以玄門弟子自居。
“沒錯!”
太清老子點了點頭,隨即指尖微動,在虛空中寫下一枚先天道文。
道!
他看向眾人,微微一笑道:“大道無所不包,你們覺得,道門的立意,與玄門相比,孰強孰弱啊?”
不等眾人迴答,他就緩緩開口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道門更勝一籌!”
大道還在天道之上,以道為名,既可指大道,也可指天地人三道,一切存在都被大道囊括在內。
“妙啊!”
元始天尊眼中當即閃過一絲精芒,既然西方二聖可以判玄立佛,那他們為什麽不可以改玄為道呢?
太玄聞言,亦是不由稱讚道:“好一個釜底抽薪!”
若是三清帶著人闡截三教脫離玄門,建立道門,那鴻鈞這個玄門道祖,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錯!”
太清老子當即笑道:“我會立下道教,但道門,還要玄清來立,如此方能做到真正的三教合一!”
道教隻是他自身理念的延伸,但道門,則是包含三清的大道,以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理念。
“我?”
玄清指了指自己,皺眉道:“為何要我來建立道門?”
太清老子微微一笑:“我雖是三清之首,但貿然幹涉闡截二教的事情,卻是有些說不過去!但你不同,你是通天的弟子,又學了我和元始的神通!由你來向世人傳播道門的理念,卻是再合適不過!”
“三教合一,若是強行合一,反而不妥,尤其是闡截二教,各自秉承的理念存在巨大差距!”
“不管是我,還是你的老師,還是你二師伯,都不合適,唯有你這個學貫三教神通的,才是最合適的。”
“當然,此事不急,等通天那家夥出關之後再說吧!”
(本章完)
“你這是意欲何為?”
不多時,元始天尊就降臨在了八景宮,一臉疑惑的看著太清老子,玄清和太玄二人亦是隨後趕到。
除了正在閉關的通天教主,玄門三教的幾個話事人盡數匯聚於此,就連西方的那兩位聖人,以及後土,亦是不由朝首陽山投來一道目光。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太清老子微微一笑,頭頂慶雲之中陰陽四象八卦之力匯聚,逆反太極,顯露出一道混沌奇光:“借人道氣運成聖,終究是欠下了芸芸眾生一份因果,不償還這一份因果,又豈能破而後立?”
“這是……”
元始天尊頓時一驚。
而玄清,則是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恭喜大師伯,隨時能以太極之道證就混元大羅金仙!”
他一直以為,三清之中,通天教主第一個蛻變為混沌跟腳,再加上本尊“通天建木”勾連諸天萬道,會是通天教主第一個打破天道桎梏。
卻沒想到,太清老子一沒閉關,二沒如通天教主那樣勾連諸天萬界,從而感悟諸天萬界和寰宇虛空的大道,就觸碰到了這一層關隘。
這是好事!
混元大羅金仙獨尊己道,對功德氣運基本沒什麽需求,太清老子就算廢棄人教也沒有什麽影響。
人教氣運落入伏羲手中,重歸人道,最該著急的應該是天道,這代表著天道對人道的掌控減弱。
天道最早出世,力量最強,甚至還借助地道和人道的氣運增長,這才使得人道在複蘇後一直蟄伏。
要不然,太清老子作為天道聖人,為何要立什麽人教,而不是立什麽天教或者什麽天道教呢?
天道對地道和人道,肯定是有一些想法的,人道和地道,要說對天道沒有一絲想法的話,玄清也不會相信,祂們隻是實力不足罷了!
因此,玄清從來沒有想過讓地道或者人道,超越天道,他想的一直是讓天地人三道維持某個平衡。
人教氣運返還人道,無疑是一部妙棋,既增加了人道的力量,又在無形中削減了天道的影響力。
偏偏天道還無話可說。
因為,當初伏羲證道天皇之時,玄都代師收徒,伏羲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太清老子的親傳弟子。
我將我的道統,傳給我的親傳弟子,有什麽問題嗎?
什麽?
他是人道聖人?
我作為人教教主,教出一個人道聖人,並讓他繼承我的衣缽道統,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不然,為什麽要叫人教呢?
“還不是時候!”
聽著玄清的恭維,太清老子不由笑著搖了搖頭:“唯有我,你老師,還有元始三人皆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之時,才是與天道攤牌的時候!”
說著,他朝著金鼇島方向望去,對元始天尊說道:“我觀金鼇島上,已經顯露出一絲混元氣象,如神劍淩霄,斬滅宇宙星河,誅絕時空萬道,通天那家夥應該也快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了!二弟,你可不要落後太多啊!”
太清老子是隻差臨門一腳,就能證道混元大羅金仙,隻不過,他卻是刻意壓製住了自己的境界。
他若是在天道聖人的基礎上,成就混元大羅金仙,紫霄宮那位,怕是無法安心參悟天道法則了!
因此,如果要證道,最好還是他們三清一起證道!
這樣才能讓天道措手不及。
“我明白了!”
元始天尊當即點了點頭,隨即顯露出自身道果:“我之大道,恐怕還要落在以我心代天心,以我意代天意之上,唯有我占據絕大多數的天道權柄,並以天道權柄勾連洪荒世界眾生的因果,諸果之因才能走向圓滿!”
他若是單走一條大道,或許也如太清老子、通天教主一樣,觸摸到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門檻。
可他心比較高,想著“諸果之因”圓滿,甚至以我意代天意,在某段時間線上取代盤古開天,摘取“開辟”道果,成就“一切之始”,這才在證道之路上,落後了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一籌。
不過,他對此倒是極為樂觀,笑道:“到時候,說不定還需要大兄和三弟率先成就混元大羅金仙道果,先證道,來帶動我這個後證道呢!”
事實上,在通天教主閉關之前,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天道權柄,利用某種手段交給了元始天尊。
太清老子亦是如此。
太玄也是一樣。
他們雖然是天道聖人,但卻並沒有去擴張權柄,反而是將自己掌握的天道權柄交給了元始天尊。
天道的絕大多數權柄,都在鴻鈞手中,他們想要取而代之,就必須將自身掌握的權柄集中起來。
先證道,帶動後證道的說法,是玄清第一個提出來的,多寶道人就是他第一個實驗的案例。
而元始天尊,不知從哪聽到了這個想法,當即就調整了自己的計劃,也不著急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了!
他準備先夯實根基!
等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證道之後,幫他占據更多的天道權柄,再去與那位道祖爭奪天道話語權。元始天尊像是想到了什麽,當即開口道:“大兄,你拖著不證道,又將人教的氣運盡數交給伏羲,在與天道攤牌之前,修行怕是會受些影響啊!”
雖然太清老子隨時可以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但他既然舍棄人教道統,天道氣運恐怕不會再眷顧他了!
“無妨!”
太清老子笑道:“這段時間,我參悟你們打造的洪荒道藏,也頗有收獲,天道可管不了諸天萬界!”
玄清建立“神話”組織,利用主神空間和諸多輪迴者,替他們收集諸天萬界的道與法,打造洪荒道藏的事情,太清老子也有參與,通過參悟這些道與法,不見得比天道氣運加持差多少。
這也是他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勘破迷障,明悟太極大道,凝聚混元大羅金仙道果雛形的原因所在。
諸天萬界的道與法,或許不如洪荒強大,但也有其玄妙之處。
就像一些靈氣斷絕的世界,在上限受到製約的情況下,他們反而能把一些低階的神通玩出來。
以至於,就算是同一個境界的修士,實力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太清老子受益匪淺。
而玄清,則是看向太清老子,笑道:“大師伯,你放棄人教教主之位,怕沒有表麵這麽簡單吧!”
事實上,在太清老子放棄人教教主之位時,未來就發生了一些偏移,玄清則是通過命運大道,在無盡時間線中,窺視到了一些太清的想法。
“果然瞞不過你!”
太清老子點了點:“人教教主雖好,但終究被玄門框架所束縛!洪荒眾生提起人闡截三教,首先想到的不是三清,想到的是玄門!”
“既然接引準提,能叛玄立佛,跳出玄門框架,那我們人闡截三教,又為何要被玄門束縛呢?”
元始天尊聽罷,眉頭微皺,隨即試探性的開口道:“大兄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帶我們另起爐灶?”
三清雖然是一教之主,但玄門,卻是道祖鴻鈞所立,他們道統的法門也是依托鴻鈞傳下的法門。
三十六天罡神通、七十二地煞法術、斬三屍之法,這些都是道祖鴻鈞在紫霄宮三次講道傳下的。
因此,人闡截三教的弟子,平日裏都是以玄門弟子自居。
“沒錯!”
太清老子點了點頭,隨即指尖微動,在虛空中寫下一枚先天道文。
道!
他看向眾人,微微一笑道:“大道無所不包,你們覺得,道門的立意,與玄門相比,孰強孰弱啊?”
不等眾人迴答,他就緩緩開口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道門更勝一籌!”
大道還在天道之上,以道為名,既可指大道,也可指天地人三道,一切存在都被大道囊括在內。
“妙啊!”
元始天尊眼中當即閃過一絲精芒,既然西方二聖可以判玄立佛,那他們為什麽不可以改玄為道呢?
太玄聞言,亦是不由稱讚道:“好一個釜底抽薪!”
若是三清帶著人闡截三教脫離玄門,建立道門,那鴻鈞這個玄門道祖,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錯!”
太清老子當即笑道:“我會立下道教,但道門,還要玄清來立,如此方能做到真正的三教合一!”
道教隻是他自身理念的延伸,但道門,則是包含三清的大道,以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理念。
“我?”
玄清指了指自己,皺眉道:“為何要我來建立道門?”
太清老子微微一笑:“我雖是三清之首,但貿然幹涉闡截二教的事情,卻是有些說不過去!但你不同,你是通天的弟子,又學了我和元始的神通!由你來向世人傳播道門的理念,卻是再合適不過!”
“三教合一,若是強行合一,反而不妥,尤其是闡截二教,各自秉承的理念存在巨大差距!”
“不管是我,還是你的老師,還是你二師伯,都不合適,唯有你這個學貫三教神通的,才是最合適的。”
“當然,此事不急,等通天那家夥出關之後再說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