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荷鎮,是豐收之神教會的一處重要糧倉,這裏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大麥小麥的產量卻足足是人口需求的數十倍。
距離稻荷鎮還有十公裏的地方,道路兩邊便已經鋪滿了綠油油的小麥,沁人心脾的植物鮮香被暖風送進了鼻孔裏。
“這是什麽味道?”娜娜把頭探出了馬車,深深地吸了一口麥香。
“是麥子。”李奧扶住了娜娜的肩膀,以免這個女孩摔下了馬車。
“是大麥,斯佩爾特小麥,還有一些燕麥。”小保羅瞅了瞅窗外,準確的說出了這些作物的名字。
“知道的還挺多啊,小子。”李奧揉了揉小保羅的腦袋。
小保羅打掉了李奧的手:“摸頭是長不高的。我家以前就是種田的,我經常在田地裏幫忙,知道的就多一些。”
“看來以後就算停止冒險了,你也有一門可以生存的手藝。”
娜娜又吸了一口麥香,問道:“小麥是綠色的嗎?它聞起來和樹葉的味道有些像。”
“是綠色,但是和自由的樹葉相比,它們要嚴肅些,麥子們要嚴格按照農民們的計劃播種和生長才行。”
“啊,我想,我已經有畫麵了。”
伊森納斯和小保羅張望著一片片的麥田,然後小保羅感慨道:“這個小鎮的人可真幸福啊。”
“幸福?”昏昏欲睡的莉讚卡對伊森納斯和小保羅的感歎有些不能理解,這樣一片千篇一律的地方,沒有歌劇沒有狩獵場,既單調又無聊,有什麽好幸福的?
“能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常年在戰火中漂泊的小保羅對此深有感觸,他出神地看著田地裏的大麥,雖然這時才是大麥的分蘖期,但是從小在農田中長大的小保羅,眼中已經看到了秋天收獲時這片大麥田中顆粒飽滿的金色麥穗。
“今年的風水可真好啊。”小保羅再次感歎了起來。
“這可不光是風水的原因。”恩特指了指頭頂:“這裏受到豐收之神的庇護,年年都是風調雨順,神力之下,害蟲和雜草也不會妨礙莊稼的生長,土地也永遠保持著肥沃的狀態,人們每年隻要把種子撒下去,便不太用管了。”
“神明真是無所不能。”伊森納斯對於恩特描繪的場景也感到一絲驚奇:“雖然我們在金黃城和豐收之神有些過節,但是他確實是一位優秀的神明。”
冒險團在驚奇與感歎中,走過了碧綠的漫長麥田。
按照慣例,他們在教堂中登記了身份,換了令牌,便在小鎮中尋找起了住宿的地方。
然而一直忙到太陽開始向著麥田中墜落時,冒險團居然也沒有找到一家可以住宿的酒館,小鎮上除了種地的人家,隻有幾戶獵人出售肉食。
“好吧,這可真是個小鎮。”李奧開著感知,不甘心的又在不算太大的小鎮裏掃了幾圈之後,有些無奈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隻能看看這些農家人願不願意招待我們了。”
小保羅說:“農家人也沒什麽不好的,見過你就知道了,所有的農家人都是熱情好客的。”
“但願如此。”
李奧在一戶看起來有些積蓄的房屋前停下了馬車,上前敲了敲木製的小門:“有人在嗎?”
房屋裏的女主人聽到了聲音,放下了手裏忙活的飯菜,擦了擦手,從廚房裏走了出來,從門縫裏露出了一隻眼睛。
“你們是?”
“我們是旅行者,途經此地,此時天色已晚,想要在這裏借宿一宿。”
“是客人啊。”女人臉上露出了笑容,拉開了房門,招了招手。
“請進,先生們,哦,還有女孩兒們,還有這個孩子。”
伊森納斯打量了一番這個小屋,幹幹淨淨的牆壁,一張大桌,一張大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你們來的真巧,我在準備今晚的飯菜呢。”女主人招待客人們在床上坐下,拿來了幾個杯子和一個水壺放在了桌子上。“隨便喝點,我家男人和孩子還在田裏呢。”
說完,女主人又迴到了廚房,從米缸裏舀出了一大盆米。
冒險團眾人一個挨著一個的坐在床上,互相看了看。
這似乎和他們想象的生活不太一樣。
李奧站起了身,向著廚房走去。
娜娜心裏一跳,站了起來,跟在了李奧的身後:“你是要去廚房幫忙嗎?”
“就是看一看。”
娜娜趕忙抓住了李奧的胳膊:“還是我來吧。”
李奧猶豫了一下,以往十幾次失敗的做飯經曆又在他眼前浮現了,於是他答應了:“好吧。”
廚房裏,女主人的火爐上架著一口大鍋,鍋裏的水剛剛沸騰起來,旁邊的灶台上還裝著一盆洗幹淨的大麥。
女主人從水缸裏舀了一碗水,倒進了新拿出來的大麥碗裏,準備好好淘洗一番。
除此之外,灶台上隻有一些土豆,豆子,唯一的肉食,隻有幾條不知道掛了多久的鹹魚片。
女主人看著李奧和娜娜走進來,猶豫了一下,又從櫃子裏拿出了一把甜櫻桃。
“給,嚐嚐吧,野外這種東西多的是,你們或許也不稀罕。”
李奧默默的從女主人的手裏接過了這串唯一顏色豐富的食物。
粥,這種東西李奧不知道有多久沒吃到過了,在一路的行程中,冒險團從來不曾吃到過這種貧苦人家才會吃到的東西。
大麥粥雖然易於製作也易於得到,但是這並不容易消化,在這個年代,無論白麵包還是黑麵包,精心加工的麵包才應該是人們的主食。
“不,我很喜歡,我已經一年沒有吃過櫻桃了。”娜娜甜甜一笑,擼起了袖子,從筐裏拿起了幾個土豆。“我來幫您吧?畢竟我們給你添了這麽多麻煩。”
“那真是太感謝了。”女主人笑了笑,遞給了娜娜一把小刀。“小心你的手,姑娘。”
娜娜接過刀,撞了撞李奧:“別傻站著,去幹點事,懂嗎?”
李奧點點頭,心情複雜的走出了廚房。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樣一處看起來富裕的小鎮,裏麵的人家居然會貧困到這種地步。
距離稻荷鎮還有十公裏的地方,道路兩邊便已經鋪滿了綠油油的小麥,沁人心脾的植物鮮香被暖風送進了鼻孔裏。
“這是什麽味道?”娜娜把頭探出了馬車,深深地吸了一口麥香。
“是麥子。”李奧扶住了娜娜的肩膀,以免這個女孩摔下了馬車。
“是大麥,斯佩爾特小麥,還有一些燕麥。”小保羅瞅了瞅窗外,準確的說出了這些作物的名字。
“知道的還挺多啊,小子。”李奧揉了揉小保羅的腦袋。
小保羅打掉了李奧的手:“摸頭是長不高的。我家以前就是種田的,我經常在田地裏幫忙,知道的就多一些。”
“看來以後就算停止冒險了,你也有一門可以生存的手藝。”
娜娜又吸了一口麥香,問道:“小麥是綠色的嗎?它聞起來和樹葉的味道有些像。”
“是綠色,但是和自由的樹葉相比,它們要嚴肅些,麥子們要嚴格按照農民們的計劃播種和生長才行。”
“啊,我想,我已經有畫麵了。”
伊森納斯和小保羅張望著一片片的麥田,然後小保羅感慨道:“這個小鎮的人可真幸福啊。”
“幸福?”昏昏欲睡的莉讚卡對伊森納斯和小保羅的感歎有些不能理解,這樣一片千篇一律的地方,沒有歌劇沒有狩獵場,既單調又無聊,有什麽好幸福的?
“能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常年在戰火中漂泊的小保羅對此深有感觸,他出神地看著田地裏的大麥,雖然這時才是大麥的分蘖期,但是從小在農田中長大的小保羅,眼中已經看到了秋天收獲時這片大麥田中顆粒飽滿的金色麥穗。
“今年的風水可真好啊。”小保羅再次感歎了起來。
“這可不光是風水的原因。”恩特指了指頭頂:“這裏受到豐收之神的庇護,年年都是風調雨順,神力之下,害蟲和雜草也不會妨礙莊稼的生長,土地也永遠保持著肥沃的狀態,人們每年隻要把種子撒下去,便不太用管了。”
“神明真是無所不能。”伊森納斯對於恩特描繪的場景也感到一絲驚奇:“雖然我們在金黃城和豐收之神有些過節,但是他確實是一位優秀的神明。”
冒險團在驚奇與感歎中,走過了碧綠的漫長麥田。
按照慣例,他們在教堂中登記了身份,換了令牌,便在小鎮中尋找起了住宿的地方。
然而一直忙到太陽開始向著麥田中墜落時,冒險團居然也沒有找到一家可以住宿的酒館,小鎮上除了種地的人家,隻有幾戶獵人出售肉食。
“好吧,這可真是個小鎮。”李奧開著感知,不甘心的又在不算太大的小鎮裏掃了幾圈之後,有些無奈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隻能看看這些農家人願不願意招待我們了。”
小保羅說:“農家人也沒什麽不好的,見過你就知道了,所有的農家人都是熱情好客的。”
“但願如此。”
李奧在一戶看起來有些積蓄的房屋前停下了馬車,上前敲了敲木製的小門:“有人在嗎?”
房屋裏的女主人聽到了聲音,放下了手裏忙活的飯菜,擦了擦手,從廚房裏走了出來,從門縫裏露出了一隻眼睛。
“你們是?”
“我們是旅行者,途經此地,此時天色已晚,想要在這裏借宿一宿。”
“是客人啊。”女人臉上露出了笑容,拉開了房門,招了招手。
“請進,先生們,哦,還有女孩兒們,還有這個孩子。”
伊森納斯打量了一番這個小屋,幹幹淨淨的牆壁,一張大桌,一張大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你們來的真巧,我在準備今晚的飯菜呢。”女主人招待客人們在床上坐下,拿來了幾個杯子和一個水壺放在了桌子上。“隨便喝點,我家男人和孩子還在田裏呢。”
說完,女主人又迴到了廚房,從米缸裏舀出了一大盆米。
冒險團眾人一個挨著一個的坐在床上,互相看了看。
這似乎和他們想象的生活不太一樣。
李奧站起了身,向著廚房走去。
娜娜心裏一跳,站了起來,跟在了李奧的身後:“你是要去廚房幫忙嗎?”
“就是看一看。”
娜娜趕忙抓住了李奧的胳膊:“還是我來吧。”
李奧猶豫了一下,以往十幾次失敗的做飯經曆又在他眼前浮現了,於是他答應了:“好吧。”
廚房裏,女主人的火爐上架著一口大鍋,鍋裏的水剛剛沸騰起來,旁邊的灶台上還裝著一盆洗幹淨的大麥。
女主人從水缸裏舀了一碗水,倒進了新拿出來的大麥碗裏,準備好好淘洗一番。
除此之外,灶台上隻有一些土豆,豆子,唯一的肉食,隻有幾條不知道掛了多久的鹹魚片。
女主人看著李奧和娜娜走進來,猶豫了一下,又從櫃子裏拿出了一把甜櫻桃。
“給,嚐嚐吧,野外這種東西多的是,你們或許也不稀罕。”
李奧默默的從女主人的手裏接過了這串唯一顏色豐富的食物。
粥,這種東西李奧不知道有多久沒吃到過了,在一路的行程中,冒險團從來不曾吃到過這種貧苦人家才會吃到的東西。
大麥粥雖然易於製作也易於得到,但是這並不容易消化,在這個年代,無論白麵包還是黑麵包,精心加工的麵包才應該是人們的主食。
“不,我很喜歡,我已經一年沒有吃過櫻桃了。”娜娜甜甜一笑,擼起了袖子,從筐裏拿起了幾個土豆。“我來幫您吧?畢竟我們給你添了這麽多麻煩。”
“那真是太感謝了。”女主人笑了笑,遞給了娜娜一把小刀。“小心你的手,姑娘。”
娜娜接過刀,撞了撞李奧:“別傻站著,去幹點事,懂嗎?”
李奧點點頭,心情複雜的走出了廚房。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樣一處看起來富裕的小鎮,裏麵的人家居然會貧困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