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舟要搬家了。
說得更準確一點,倒不是說他要搬離古鈴街44號了,而是他日漸增多的收藏實在是堆滿了房間,所以他就在遠郊的一個別墅區買下了一棟帶院子的小樓,應該是花了不少錢的。
臨近搬家的那一天,他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去幫忙。
我們兩個第一趟把東西送到別墅的時候,就已經是晚上了,天公不作美,外麵突然就下起了很大的雨,把我們隔絕在了這棟別墅中。
我此時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這棟別墅了。房子裏的電路是完整的,但是隻安裝了燈泡這種必須的用電器,沒有其他的家電。
同時,室內的裝潢也很簡單,但就像是裝修被緊急叫停了一樣,塗料到了一樓的樓梯口就被胡亂的抹了幾下後便消失了,我甚至能夠想象的出來,裝修工人走的很是匆忙。
至於家具嘛,這裏更沒有什麽了,除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也就什麽都沒有了。
不過,倒是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這樣的半毛坯房裏,窗簾居然安裝的很完善,並且自從剛剛外麵開始下雨,李一舟就直接拉上了窗簾。
他示意我坐在剛剛搬進來報紙上,自己倒是很不客氣的坐在了僅有的一把椅子上。
“我等一會兒雨小一點就開車走。”
我實在是不想在這種環境裏多待了,於是跟李一舟直接說道,並且做好了任憑他怎麽挽留也不會呆在這裏的準備了。
“我奉勸你不要離開房子哦!”
他用一種很搞怪的聲音迴答著。
“難道,你不想知道,我這種無業遊民是怎麽有錢買下一棟別墅的嗎?”
我長長的打了個哈欠,“我不想知道,你肯定是有正經工作的……等等,我好像知道了——這裏不會跟古鈴街44號一樣,是兇宅吧。”
“你猜對了一半,我確實有正經工作,我在一個大學的圖書館上班,不過後半段錯了——這個房子可不是兇宅。”
“嗯?”
他這麽一說,我瞬間來了興趣。
我聽說過這個別墅區,據說原本是準備打造成離城市半個小時的郊區度假地,但是由於離市區較遠,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這裏的房價也不算太高,可盡管如此,憑李一舟的工資應該也是拿不下來一棟獨立別墅的。
“李一舟,要不像玩海龜湯一樣,我問你關於這個房子的問題,你迴答是或者不是,我來猜他你是怎麽買下來的。”
“可以,不過你還是著重點猜猜,我為什麽不讓你晚上離開吧,你可以開始問了。”
“第一個問題,房子是二手的。”
“是。”
“周圍配套設施很不完善,不要說購物或者教育了,甚至都沒有路燈。”
“是。”
“這裏爛尾了。”
“不是。”
“這裏,不是指你的房子裏,是這整個社區裏麵,出過人命。”
“不是。”
我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站起來走到窗戶邊,輕輕的撥開了一點點的窗簾,看到了他對麵的鄰居家,也亮著燈,那就不問他是不是沒有幾個人入住了,直接我我的猜想算了。
“這外麵有解釋不清楚的東西,在這個社區裏遊蕩。”
“是——!”
好好,果然跟我猜的大差不差,這個李一舟,他是怎麽每次都能找到這種稀奇古怪的房子並且買下來的,這個人簡直活在規則怪談的世界裏。
“所以,你能不能跟我講一下這外麵有什麽?”
“你在那裏多站一會就看到了。”
“什麽?”
我剛想把視線從玻璃上離開,扭頭去看李一舟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突然看到了窗戶的玻璃上居然貼了張“人臉”。
那是一張沒有鼻子和嘴唇的臉,青灰色的一個平麵,嚴絲合縫的就緊緊的貼在窗戶的玻璃上,用那雙比常人大的多的眼睛,緊緊的盯著我。
並且,它隻有一張臉,沒有身體,也沒有頭上的其他部位。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嚇到了,迅速的拉上了窗簾,背過身去看著李一舟。他正在微笑的看著我。
本來我這種已經寫出過那麽多離奇事件的人不應該被這個東西嚇到,但奈何這張臉出現的太過於突然,李一舟這個該死的燈光又著實昏暗,以及外麵的大雨打在玻璃上對我的影響。
“看到了吧,晚上不讓你走是為了你著想,這玩意兒萬一要是趴在你的車玻璃上,八成會出意外。”
我咽了口唾沫,緊接著,李一舟開始完整的講這整件事了。
在這裏第一次看到這張臉的人,是社區最那邊的一個住戶,是一家三口,某天晚上他們的兒子正在睡覺時,看到了二樓的窗戶外麵飄著一個人臉,就是我剛剛看到的那一張。不出意外的,小孩子被嚇哭了,家人趕來的時候,那張臉早就已經消失了。
由於小孩子描述的不準確,家裏大人原本以為是有什麽小偷,順著管道爬到了二樓,但是打開窗戶之後,才發現兒童房的窗台底下是沒辦法站人的。也隻能先向物業反饋了此事,但是這種事嘛,監控什麽也查不出來。
緊接著的一段時間,又有好幾戶人家都看到了,甚至於有人說這張臉出現在了小高層的四樓,還有住戶用手機拍了下來。
這麽一鬧,也就有人報了警,但是查不出來結果,慢慢的呢,搬進這裏的人也又陸續搬走了,有些房子也就委托給了中介,低價售出了。
李一舟就是借此機會,花了遠低於市場價的價錢,買下了這個連裝修都沒有裝好的二手別墅,反正對於他這種在古鈴街44號活了好幾年的人來說,這個地方似乎也不是不能住。
那至於搬不走的人怎麽辦?也就隻能選擇在晚上把窗簾緊緊的拉上了,畢竟沒有人反饋那張奇怪的臉會進入室內,也就這麽過吧。不過現在住在這裏的人,真的已經不多了。
聽李一舟講完,我不知道是該佩服他的膽識和勇氣,還是該羨慕他買下了這棟別墅,不過眼下的我,隻想趕緊天亮迴家,而不是坐在這對報紙上,看不知道哪年的舊報紙。
說得更準確一點,倒不是說他要搬離古鈴街44號了,而是他日漸增多的收藏實在是堆滿了房間,所以他就在遠郊的一個別墅區買下了一棟帶院子的小樓,應該是花了不少錢的。
臨近搬家的那一天,他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去幫忙。
我們兩個第一趟把東西送到別墅的時候,就已經是晚上了,天公不作美,外麵突然就下起了很大的雨,把我們隔絕在了這棟別墅中。
我此時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這棟別墅了。房子裏的電路是完整的,但是隻安裝了燈泡這種必須的用電器,沒有其他的家電。
同時,室內的裝潢也很簡單,但就像是裝修被緊急叫停了一樣,塗料到了一樓的樓梯口就被胡亂的抹了幾下後便消失了,我甚至能夠想象的出來,裝修工人走的很是匆忙。
至於家具嘛,這裏更沒有什麽了,除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也就什麽都沒有了。
不過,倒是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這樣的半毛坯房裏,窗簾居然安裝的很完善,並且自從剛剛外麵開始下雨,李一舟就直接拉上了窗簾。
他示意我坐在剛剛搬進來報紙上,自己倒是很不客氣的坐在了僅有的一把椅子上。
“我等一會兒雨小一點就開車走。”
我實在是不想在這種環境裏多待了,於是跟李一舟直接說道,並且做好了任憑他怎麽挽留也不會呆在這裏的準備了。
“我奉勸你不要離開房子哦!”
他用一種很搞怪的聲音迴答著。
“難道,你不想知道,我這種無業遊民是怎麽有錢買下一棟別墅的嗎?”
我長長的打了個哈欠,“我不想知道,你肯定是有正經工作的……等等,我好像知道了——這裏不會跟古鈴街44號一樣,是兇宅吧。”
“你猜對了一半,我確實有正經工作,我在一個大學的圖書館上班,不過後半段錯了——這個房子可不是兇宅。”
“嗯?”
他這麽一說,我瞬間來了興趣。
我聽說過這個別墅區,據說原本是準備打造成離城市半個小時的郊區度假地,但是由於離市區較遠,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這裏的房價也不算太高,可盡管如此,憑李一舟的工資應該也是拿不下來一棟獨立別墅的。
“李一舟,要不像玩海龜湯一樣,我問你關於這個房子的問題,你迴答是或者不是,我來猜他你是怎麽買下來的。”
“可以,不過你還是著重點猜猜,我為什麽不讓你晚上離開吧,你可以開始問了。”
“第一個問題,房子是二手的。”
“是。”
“周圍配套設施很不完善,不要說購物或者教育了,甚至都沒有路燈。”
“是。”
“這裏爛尾了。”
“不是。”
“這裏,不是指你的房子裏,是這整個社區裏麵,出過人命。”
“不是。”
我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站起來走到窗戶邊,輕輕的撥開了一點點的窗簾,看到了他對麵的鄰居家,也亮著燈,那就不問他是不是沒有幾個人入住了,直接我我的猜想算了。
“這外麵有解釋不清楚的東西,在這個社區裏遊蕩。”
“是——!”
好好,果然跟我猜的大差不差,這個李一舟,他是怎麽每次都能找到這種稀奇古怪的房子並且買下來的,這個人簡直活在規則怪談的世界裏。
“所以,你能不能跟我講一下這外麵有什麽?”
“你在那裏多站一會就看到了。”
“什麽?”
我剛想把視線從玻璃上離開,扭頭去看李一舟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突然看到了窗戶的玻璃上居然貼了張“人臉”。
那是一張沒有鼻子和嘴唇的臉,青灰色的一個平麵,嚴絲合縫的就緊緊的貼在窗戶的玻璃上,用那雙比常人大的多的眼睛,緊緊的盯著我。
並且,它隻有一張臉,沒有身體,也沒有頭上的其他部位。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嚇到了,迅速的拉上了窗簾,背過身去看著李一舟。他正在微笑的看著我。
本來我這種已經寫出過那麽多離奇事件的人不應該被這個東西嚇到,但奈何這張臉出現的太過於突然,李一舟這個該死的燈光又著實昏暗,以及外麵的大雨打在玻璃上對我的影響。
“看到了吧,晚上不讓你走是為了你著想,這玩意兒萬一要是趴在你的車玻璃上,八成會出意外。”
我咽了口唾沫,緊接著,李一舟開始完整的講這整件事了。
在這裏第一次看到這張臉的人,是社區最那邊的一個住戶,是一家三口,某天晚上他們的兒子正在睡覺時,看到了二樓的窗戶外麵飄著一個人臉,就是我剛剛看到的那一張。不出意外的,小孩子被嚇哭了,家人趕來的時候,那張臉早就已經消失了。
由於小孩子描述的不準確,家裏大人原本以為是有什麽小偷,順著管道爬到了二樓,但是打開窗戶之後,才發現兒童房的窗台底下是沒辦法站人的。也隻能先向物業反饋了此事,但是這種事嘛,監控什麽也查不出來。
緊接著的一段時間,又有好幾戶人家都看到了,甚至於有人說這張臉出現在了小高層的四樓,還有住戶用手機拍了下來。
這麽一鬧,也就有人報了警,但是查不出來結果,慢慢的呢,搬進這裏的人也又陸續搬走了,有些房子也就委托給了中介,低價售出了。
李一舟就是借此機會,花了遠低於市場價的價錢,買下了這個連裝修都沒有裝好的二手別墅,反正對於他這種在古鈴街44號活了好幾年的人來說,這個地方似乎也不是不能住。
那至於搬不走的人怎麽辦?也就隻能選擇在晚上把窗簾緊緊的拉上了,畢竟沒有人反饋那張奇怪的臉會進入室內,也就這麽過吧。不過現在住在這裏的人,真的已經不多了。
聽李一舟講完,我不知道是該佩服他的膽識和勇氣,還是該羨慕他買下了這棟別墅,不過眼下的我,隻想趕緊天亮迴家,而不是坐在這對報紙上,看不知道哪年的舊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