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她迴來了
穿書:穿到書中結局後我成了女帝 作者:南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褚顏溪就是在此時迴來的。
於外界看來,乃是太上皇目睹夜朝深陷這般重大災禍,毅然終止雲遊匆匆歸來。
可在知曉內情之人的眼中,卻是已故先皇毫無征兆地現身,直叫眾人驚惶失措。
彼時,晨蕭正在朝堂之上主持朝政,鄰國突如其來的侵襲,令夜朝瞬間陷入危難。
雖說此前已有所籌備,可遭受的損失依舊極為慘重,傷亡不計其數。
此場危機很古怪,它異於尋常國與國間的爭戰,其過程頗為短暫,僅僅曆經三月,戰火便戛然而止。
其爆發與終止皆太過突兀離奇,致使眾多官員全然無暇再去理會晨蕭的後宮諸事。
當下,眾人正在朝堂之上熱烈研討修補邊境防禦之策,晨蕭正欲開口發表己見之際,一道熟悉的嗓音於殿外悠然傳來:“朕有一計,諸位可聽。”
這熟稔的聲音仿若驚雷乍響,震得眾官員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紛紛扭頭望去。
就見褚顏溪正邁著沉穩而有力的步伐踏入朝堂,在確定褚顏溪身份後,眾官員瞬間心思各異。
不明就裏的官員們尚有些許驚喜,值此危急時分,太上皇竟特意終止雲遊折返歸來?真不愧是一代明君啊!
然而,那些洞悉內情的官員們卻被嚇得膽戰心驚。
隻因他們所掌握的情報顯示,在京城與廣陵交界的河村裏,存有一座“太上皇之墓”,此前晨蕭與許謙還曾親自前往查驗,已然證實了太上皇確已離世。
可如今,已然逝去的太上皇怎會如此突然地現身!?
這這這...還合理嗎!?
晨蕭循聲望去,就見褚顏溪身著一襲玄色繡金長袍,那長袍的衣料仿佛流淌著暗夜的深邃與神秘,袍角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似有風雲相隨,隱隱散發著一種掌控乾坤的氣場。
這氣場,也太強大了!
晨蕭被褚顏溪的氣場驚到,不自覺眼神繼續朝下看去,就發現她的腰間束著一條玲瓏剔透的玉帶,帶上所綴佩飾隨著她的走動發出清脆聲響,宛如天籟之音中的威嚴節律,愈發襯托出她那婀娜身姿中蘊含的雄渾英氣。
連玉帶都顯得這麽貴氣?晨蕭暗自咂舌。
隨著褚顏溪的緩緩走近,晨蕭的注意力也放在了褚顏溪的臉上。
褚顏溪在這個界麵是四十五歲,但她如今卻有著一頭如墨般的烏發。
那看不見一絲白發的發絲被整整齊齊地束於金冠之內,那金冠之上雕龍刻鳳,在朝堂的光影交錯間閃爍著耀眼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無上尊榮。
也太有氣勢了,晨蕭有些愣然。
此時褚顏溪已經走到了大殿內的最前方,也是百官之首許謙的身旁。
晨蕭才看清了她的臉,她更震驚了!怎麽半年未見,褚顏溪還越來越年輕了!?
許謙也才從怔然中迴過神,不自然地將目光放在褚顏溪臉上。
褚顏溪麵龐白皙勝雪,透著一種曆經世事的堅毅,眉如遠黛,斜飛入鬢,雙眸恰似寒夜冷星,僅僅是微微一瞥,便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凜冽威芒,那目光猶如實質,所到之處,群臣皆不自覺地低下頭去。
鼻秀挺筆直,唇不點而朱。
歲月的痕跡在她身上悄然掠過,卻未能損減她分毫的絕代風華,反而在她舉手投足之間,更將往昔帝王那令人敬畏的尊榮與威嚴展現得淋漓盡致。
她就這般傲然屹立於朝堂之上,仿若一尊神隻降臨人間,令整個朝堂都籠罩在她的威嚴氣場之下,眾官員連大氣都不敢出,唯有靜靜等待她的下文。
褚顏溪微微抬眸,掃視朝堂一周,眾臣皆覺那目光似寒刃掠過,令人不敢與之對視。
她輕啟朱唇,聲音沉穩而冷冽:“今蕭兒在位,本不應朕再多加幹涉朝事,然此國難之秋,朕豈有坐視之理。”
說罷,她踱步向前,每一步都似踏在眾臣的心尖。
“鄰國此役,來勢洶洶卻退之匆匆,其間必有隱情。朕於雲遊途中,聽聞諸多風言風語,似有他國勢力在背後暗中操控,妄圖攪亂我夜朝根基,再坐收漁利。”
褚顏溪擲地有聲的話語在朝堂內迴蕩,眾臣皆屏氣凝神。
晨蕭此時迴過神來,趕忙接話:“太上皇明鑒,兒臣亦覺此事蹊蹺萬分,隻是苦無證據,難以定奪。”
褚顏溪微微點頭,看向晨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神色:“陛下既有所察,便應早做籌謀。如今邊境雖暫得安寧,卻如暴風雨前之寧靜,須臾不可懈怠。”
隨後,她轉身麵向眾臣:“諸位大臣,國之興衰,係於爾等。朕以為,當務之急,需加固邊境城防,增派細作深入鄰國及周邊諸國,探查真相。再者,整軍練武,鼓舞士氣,儲備糧草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說完,她麵色如常地看向許謙,說道:“你身兼重任,此事便由你牽頭,協同兵部、戶部等相關衙門,製定詳細方略,不得有誤。”
許謙斂下神色,連忙出列,恭敬應道:“遵旨,臣定當竭盡全力。”
褚顏溪再次環顧朝堂:“此外,朝廷亦需安撫百姓,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促民生之安。唯有上下一心,方可度此難關。若有懈怠者、瀆職者,朕絕不輕饒。”
眾臣見褚顏溪雷厲風行的安排,皆齊齊跪下,齊聲高唿:“謹遵太上皇聖諭!”
晨蕭被褚顏溪這氣場震地不行,也差點跟著眾臣跪下,而後才反應過來她現在是皇帝。
連忙穩住微微朝下的身體,佯裝是起身來迎接褚顏溪。
褚顏溪將晨蕭的小動作盡收眼底,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卻又瞬間恢複威嚴。
她緩聲道:“蕭兒,你隨朕來偏殿,朕有密事與你相商。”
說罷,便徑直向偏殿走去。
晨蕭滿心疑惑,褚顏溪不是已然完成任務,返迴原界麵了嗎?
此前聽熙熙提及,褚顏溪可是本碩博連讀,怎會再度現身於此?
難不成完成任務的任務者能夠自由穿梭於兩個界麵?
諸般疑問在晨蕭腦海中紛至遝來。
正思忖間,聽聞褚顏溪相召,她趕忙疾步相隨。
踏入偏殿,褚顏溪揮退左右侍從,一時間,屋內靜謐至極,唯餘兩人的唿吸之聲。
褚顏溪轉過身,目光徑直鎖定晨蕭。
見晨蕭依舊滿臉困惑,良久,她才幽幽輕歎:“蕭兒,你當知曉,朕此次歸來,並非偶然。”
晨蕭不明所以,然麵對敬重與喜愛的褚顏溪,仍按照夜朝規矩恭敬迴應:“兒臣愚鈍,還請太上皇明示。”
褚顏溪見晨蕭這般稱唿自己,微微蹙額,暗自思忖:難道蕭兒尚不知我是任務者?
遂遲疑片刻,似在字斟句酌,待晨蕭澄澈的目光投來,才徐徐開口:“朕於雲遊之際,邂逅一位奇人,其告知朕夜朝將逢大難,且此難背後所隱匿的陰謀,遠非當下所見這般簡單。”
晨蕭麵露驚愕之色。
什麽!?褚顏溪並未返迴原界麵?
但見褚顏溪似不欲多談,晨蕭隻得順勢說道:“兒臣亦曾疑有幕後黑手作祟,隻是不知這陰謀究竟為何?”
褚顏溪緩步行至窗邊,凝視窗外宮景,輕聲道:“那奇人暗示,朝中恐有奸細,與他國狼狽為奸,裏應外合,妄圖顛覆夜朝。”
啊!?竟還有奸細!!!?
晨蕭自登基以來,已然處置兩撥奸佞,怎料如今仍有奸細潛藏?
她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若果真如此,豈非險象環生?兒臣必定全力徹查。”
褚顏溪聽晨蕭這般迴答,便篤定她仍舊未恢複記憶,尚且不知其餘任務者的存在,心中微涼。
繼而搖首道:“切不可打草驚蛇,還需暗中留意。朕此番出麵,也意在震懾那些心懷叵測之人。”
言罷,她又望向晨蕭,目光中慈愛更甚:“你雖身為帝王,然麵對此等複雜局勢,仍需沉穩應對。朕自會於背後襄助於你,待真相大白之時,朕自當再度歸隱。”
晨蕭心中五味雜陳,看來褚顏溪已決意不與她提及元界與原界麵之事,難道有何難言之隱?她心裏沉了片刻。
但褚顏溪這般行事,必有其深意,晨蕭遂未加追問,隻是點頭,決然道:“兒臣定不負太上皇所望,誓將夜朝守護周全。”
褚顏溪不再言語,僅滿意頷首:“去吧,先處置朝堂之事,莫令大臣們有所察覺。”
晨蕭行禮後,退出偏殿返迴朝堂。
褚顏溪則佇立窗邊,陷入了沉思。
她心中慨歎萬千,深知此次夜朝危機,非同尋常,此刻,不過是危機序幕初啟。
而在褚顏溪現身之下,眾臣顯然老實了很多,這朝堂也逐漸被其牢牢掌控。
此時見晨蕭迴來,不見褚顏溪的身影,眾臣頓時長舒一口氣,緊張而有序的氛圍漸漸緩和開來。
晨蕭並沒有在意這麽多,安排了一番後便宣布退朝,迴勤政殿工作去了。
一場關乎夜朝命運的布局,正緩緩鋪展。
迴到勤政殿後,晨蕭坐在禦案前,卻久久無法靜心批閱奏章。
褚顏溪的突然歸來,以及她所透露的夜朝危機背後的隱情,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晨蕭心頭。
她深知,這次的危機絕非一場普通的鄰國侵擾,而是一場精心策劃、涉及多方勢力的巨大陰謀。
晨蕭決定私下展開調查,她先是傳喚了自己最為信任的朝沅。
朝沅入殿後,見晨蕭麵色凝重,趕忙行禮問道:“陛下,可是有何緊急之事?”
晨蕭將褚顏溪所言奸細之事簡略告知,朝沅聽聞,神色一凜:“陛下,若真有奸細,恐其已在朝中潛伏許久,根基深厚,不易察覺。”
晨蕭微微點頭:“朕知此事艱難,但夜朝如今危在旦夕,不得不查。你且暗中留意朝中大臣們的動向,尤其是那些與鄰國往來密切之人,若有可疑之處,即刻來報朕。”
朝沅領命而去。
幾日後,朝沅前來稟報,稱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禮部尚書侍郎王潛以近期行為頗為怪異。
他頻繁與一些身份不明之人在偏僻之地會麵,且家中似有大量財物來源不明。
晨蕭心中一動,卻並未立即下令抓捕王潛以,而是決定先派人監視,試圖順藤摸瓜,揪出其背後更多的同謀。
與此同時,褚顏溪也在暗中行動。
她憑借著往昔的威望和人脈,悄然聯係上了一些曾經的心腹舊臣,這些舊臣在得知太上皇歸來後,雖震驚萬分,但仍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效命。
褚顏溪吩咐他們從各地的情報網絡入手,調查鄰國此次突然侵襲又莫名退兵的真相,以及朝中是否有其他勢力與奸細相互勾結。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蛛絲馬跡逐漸浮出水麵。
原來,鄰國此次的行動乃是受到一個神秘組織的指使,這個組織妄圖在夜朝製造混亂,然後扶持自己的傀儡上位,從而掌控夜朝的朝政大權。
而朝中的奸細,便是他們安插在夜朝內部的棋子,一直在暗中傳遞情報,為鄰國的侵襲做內應。
晨蕭與褚顏溪在得知這些情況後,決定將計就計。
他們一方麵故意在朝堂上放出一些虛假消息,誤導奸細及其背後的勢力;
另一方麵則加緊布置兵力,在邊境設下重重埋伏,等待著敵人再次來襲。
終於,在一個月不黑風也不高之夜,鄰國軍隊在奸細的接應下,再次越過邊境,向夜朝腹地進發。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晨蕭與褚顏溪“母女”精心準備的陷阱。
夜朝軍隊和黎家軍如神兵天降,將敵軍打得措手不及,死傷慘重。
而王潛以和他的小囉囉,也在這場戰鬥中被一一揪出,繩之以法。
經此一役,夜朝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邊境終於恢複了安寧。
但晨蕭和褚顏溪都知曉,這場危機絕對沒有就這麽結束了,畢竟,朝中真正的毒瘤還未被找出。
沒錯,王潛以隻是個擋箭牌,他雖有貪汙受賄的行徑,但他並未通敵叛國,那罪名不過是壓他身上的罷了。
晨蕭和褚顏溪沒有將此事揭露,隻是因為不想輕易讓那顆老毒瘤察覺。
這老毒瘤位高權重,侵蝕夜朝多年,定不是那麽好找的,同時,也不會是很好處理之人,所以她們隻能暗中養精蓄銳,以待下一個時機的到來。
於外界看來,乃是太上皇目睹夜朝深陷這般重大災禍,毅然終止雲遊匆匆歸來。
可在知曉內情之人的眼中,卻是已故先皇毫無征兆地現身,直叫眾人驚惶失措。
彼時,晨蕭正在朝堂之上主持朝政,鄰國突如其來的侵襲,令夜朝瞬間陷入危難。
雖說此前已有所籌備,可遭受的損失依舊極為慘重,傷亡不計其數。
此場危機很古怪,它異於尋常國與國間的爭戰,其過程頗為短暫,僅僅曆經三月,戰火便戛然而止。
其爆發與終止皆太過突兀離奇,致使眾多官員全然無暇再去理會晨蕭的後宮諸事。
當下,眾人正在朝堂之上熱烈研討修補邊境防禦之策,晨蕭正欲開口發表己見之際,一道熟悉的嗓音於殿外悠然傳來:“朕有一計,諸位可聽。”
這熟稔的聲音仿若驚雷乍響,震得眾官員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紛紛扭頭望去。
就見褚顏溪正邁著沉穩而有力的步伐踏入朝堂,在確定褚顏溪身份後,眾官員瞬間心思各異。
不明就裏的官員們尚有些許驚喜,值此危急時分,太上皇竟特意終止雲遊折返歸來?真不愧是一代明君啊!
然而,那些洞悉內情的官員們卻被嚇得膽戰心驚。
隻因他們所掌握的情報顯示,在京城與廣陵交界的河村裏,存有一座“太上皇之墓”,此前晨蕭與許謙還曾親自前往查驗,已然證實了太上皇確已離世。
可如今,已然逝去的太上皇怎會如此突然地現身!?
這這這...還合理嗎!?
晨蕭循聲望去,就見褚顏溪身著一襲玄色繡金長袍,那長袍的衣料仿佛流淌著暗夜的深邃與神秘,袍角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似有風雲相隨,隱隱散發著一種掌控乾坤的氣場。
這氣場,也太強大了!
晨蕭被褚顏溪的氣場驚到,不自覺眼神繼續朝下看去,就發現她的腰間束著一條玲瓏剔透的玉帶,帶上所綴佩飾隨著她的走動發出清脆聲響,宛如天籟之音中的威嚴節律,愈發襯托出她那婀娜身姿中蘊含的雄渾英氣。
連玉帶都顯得這麽貴氣?晨蕭暗自咂舌。
隨著褚顏溪的緩緩走近,晨蕭的注意力也放在了褚顏溪的臉上。
褚顏溪在這個界麵是四十五歲,但她如今卻有著一頭如墨般的烏發。
那看不見一絲白發的發絲被整整齊齊地束於金冠之內,那金冠之上雕龍刻鳳,在朝堂的光影交錯間閃爍著耀眼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無上尊榮。
也太有氣勢了,晨蕭有些愣然。
此時褚顏溪已經走到了大殿內的最前方,也是百官之首許謙的身旁。
晨蕭才看清了她的臉,她更震驚了!怎麽半年未見,褚顏溪還越來越年輕了!?
許謙也才從怔然中迴過神,不自然地將目光放在褚顏溪臉上。
褚顏溪麵龐白皙勝雪,透著一種曆經世事的堅毅,眉如遠黛,斜飛入鬢,雙眸恰似寒夜冷星,僅僅是微微一瞥,便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凜冽威芒,那目光猶如實質,所到之處,群臣皆不自覺地低下頭去。
鼻秀挺筆直,唇不點而朱。
歲月的痕跡在她身上悄然掠過,卻未能損減她分毫的絕代風華,反而在她舉手投足之間,更將往昔帝王那令人敬畏的尊榮與威嚴展現得淋漓盡致。
她就這般傲然屹立於朝堂之上,仿若一尊神隻降臨人間,令整個朝堂都籠罩在她的威嚴氣場之下,眾官員連大氣都不敢出,唯有靜靜等待她的下文。
褚顏溪微微抬眸,掃視朝堂一周,眾臣皆覺那目光似寒刃掠過,令人不敢與之對視。
她輕啟朱唇,聲音沉穩而冷冽:“今蕭兒在位,本不應朕再多加幹涉朝事,然此國難之秋,朕豈有坐視之理。”
說罷,她踱步向前,每一步都似踏在眾臣的心尖。
“鄰國此役,來勢洶洶卻退之匆匆,其間必有隱情。朕於雲遊途中,聽聞諸多風言風語,似有他國勢力在背後暗中操控,妄圖攪亂我夜朝根基,再坐收漁利。”
褚顏溪擲地有聲的話語在朝堂內迴蕩,眾臣皆屏氣凝神。
晨蕭此時迴過神來,趕忙接話:“太上皇明鑒,兒臣亦覺此事蹊蹺萬分,隻是苦無證據,難以定奪。”
褚顏溪微微點頭,看向晨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神色:“陛下既有所察,便應早做籌謀。如今邊境雖暫得安寧,卻如暴風雨前之寧靜,須臾不可懈怠。”
隨後,她轉身麵向眾臣:“諸位大臣,國之興衰,係於爾等。朕以為,當務之急,需加固邊境城防,增派細作深入鄰國及周邊諸國,探查真相。再者,整軍練武,鼓舞士氣,儲備糧草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說完,她麵色如常地看向許謙,說道:“你身兼重任,此事便由你牽頭,協同兵部、戶部等相關衙門,製定詳細方略,不得有誤。”
許謙斂下神色,連忙出列,恭敬應道:“遵旨,臣定當竭盡全力。”
褚顏溪再次環顧朝堂:“此外,朝廷亦需安撫百姓,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促民生之安。唯有上下一心,方可度此難關。若有懈怠者、瀆職者,朕絕不輕饒。”
眾臣見褚顏溪雷厲風行的安排,皆齊齊跪下,齊聲高唿:“謹遵太上皇聖諭!”
晨蕭被褚顏溪這氣場震地不行,也差點跟著眾臣跪下,而後才反應過來她現在是皇帝。
連忙穩住微微朝下的身體,佯裝是起身來迎接褚顏溪。
褚顏溪將晨蕭的小動作盡收眼底,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卻又瞬間恢複威嚴。
她緩聲道:“蕭兒,你隨朕來偏殿,朕有密事與你相商。”
說罷,便徑直向偏殿走去。
晨蕭滿心疑惑,褚顏溪不是已然完成任務,返迴原界麵了嗎?
此前聽熙熙提及,褚顏溪可是本碩博連讀,怎會再度現身於此?
難不成完成任務的任務者能夠自由穿梭於兩個界麵?
諸般疑問在晨蕭腦海中紛至遝來。
正思忖間,聽聞褚顏溪相召,她趕忙疾步相隨。
踏入偏殿,褚顏溪揮退左右侍從,一時間,屋內靜謐至極,唯餘兩人的唿吸之聲。
褚顏溪轉過身,目光徑直鎖定晨蕭。
見晨蕭依舊滿臉困惑,良久,她才幽幽輕歎:“蕭兒,你當知曉,朕此次歸來,並非偶然。”
晨蕭不明所以,然麵對敬重與喜愛的褚顏溪,仍按照夜朝規矩恭敬迴應:“兒臣愚鈍,還請太上皇明示。”
褚顏溪見晨蕭這般稱唿自己,微微蹙額,暗自思忖:難道蕭兒尚不知我是任務者?
遂遲疑片刻,似在字斟句酌,待晨蕭澄澈的目光投來,才徐徐開口:“朕於雲遊之際,邂逅一位奇人,其告知朕夜朝將逢大難,且此難背後所隱匿的陰謀,遠非當下所見這般簡單。”
晨蕭麵露驚愕之色。
什麽!?褚顏溪並未返迴原界麵?
但見褚顏溪似不欲多談,晨蕭隻得順勢說道:“兒臣亦曾疑有幕後黑手作祟,隻是不知這陰謀究竟為何?”
褚顏溪緩步行至窗邊,凝視窗外宮景,輕聲道:“那奇人暗示,朝中恐有奸細,與他國狼狽為奸,裏應外合,妄圖顛覆夜朝。”
啊!?竟還有奸細!!!?
晨蕭自登基以來,已然處置兩撥奸佞,怎料如今仍有奸細潛藏?
她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若果真如此,豈非險象環生?兒臣必定全力徹查。”
褚顏溪聽晨蕭這般迴答,便篤定她仍舊未恢複記憶,尚且不知其餘任務者的存在,心中微涼。
繼而搖首道:“切不可打草驚蛇,還需暗中留意。朕此番出麵,也意在震懾那些心懷叵測之人。”
言罷,她又望向晨蕭,目光中慈愛更甚:“你雖身為帝王,然麵對此等複雜局勢,仍需沉穩應對。朕自會於背後襄助於你,待真相大白之時,朕自當再度歸隱。”
晨蕭心中五味雜陳,看來褚顏溪已決意不與她提及元界與原界麵之事,難道有何難言之隱?她心裏沉了片刻。
但褚顏溪這般行事,必有其深意,晨蕭遂未加追問,隻是點頭,決然道:“兒臣定不負太上皇所望,誓將夜朝守護周全。”
褚顏溪不再言語,僅滿意頷首:“去吧,先處置朝堂之事,莫令大臣們有所察覺。”
晨蕭行禮後,退出偏殿返迴朝堂。
褚顏溪則佇立窗邊,陷入了沉思。
她心中慨歎萬千,深知此次夜朝危機,非同尋常,此刻,不過是危機序幕初啟。
而在褚顏溪現身之下,眾臣顯然老實了很多,這朝堂也逐漸被其牢牢掌控。
此時見晨蕭迴來,不見褚顏溪的身影,眾臣頓時長舒一口氣,緊張而有序的氛圍漸漸緩和開來。
晨蕭並沒有在意這麽多,安排了一番後便宣布退朝,迴勤政殿工作去了。
一場關乎夜朝命運的布局,正緩緩鋪展。
迴到勤政殿後,晨蕭坐在禦案前,卻久久無法靜心批閱奏章。
褚顏溪的突然歸來,以及她所透露的夜朝危機背後的隱情,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晨蕭心頭。
她深知,這次的危機絕非一場普通的鄰國侵擾,而是一場精心策劃、涉及多方勢力的巨大陰謀。
晨蕭決定私下展開調查,她先是傳喚了自己最為信任的朝沅。
朝沅入殿後,見晨蕭麵色凝重,趕忙行禮問道:“陛下,可是有何緊急之事?”
晨蕭將褚顏溪所言奸細之事簡略告知,朝沅聽聞,神色一凜:“陛下,若真有奸細,恐其已在朝中潛伏許久,根基深厚,不易察覺。”
晨蕭微微點頭:“朕知此事艱難,但夜朝如今危在旦夕,不得不查。你且暗中留意朝中大臣們的動向,尤其是那些與鄰國往來密切之人,若有可疑之處,即刻來報朕。”
朝沅領命而去。
幾日後,朝沅前來稟報,稱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禮部尚書侍郎王潛以近期行為頗為怪異。
他頻繁與一些身份不明之人在偏僻之地會麵,且家中似有大量財物來源不明。
晨蕭心中一動,卻並未立即下令抓捕王潛以,而是決定先派人監視,試圖順藤摸瓜,揪出其背後更多的同謀。
與此同時,褚顏溪也在暗中行動。
她憑借著往昔的威望和人脈,悄然聯係上了一些曾經的心腹舊臣,這些舊臣在得知太上皇歸來後,雖震驚萬分,但仍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效命。
褚顏溪吩咐他們從各地的情報網絡入手,調查鄰國此次突然侵襲又莫名退兵的真相,以及朝中是否有其他勢力與奸細相互勾結。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蛛絲馬跡逐漸浮出水麵。
原來,鄰國此次的行動乃是受到一個神秘組織的指使,這個組織妄圖在夜朝製造混亂,然後扶持自己的傀儡上位,從而掌控夜朝的朝政大權。
而朝中的奸細,便是他們安插在夜朝內部的棋子,一直在暗中傳遞情報,為鄰國的侵襲做內應。
晨蕭與褚顏溪在得知這些情況後,決定將計就計。
他們一方麵故意在朝堂上放出一些虛假消息,誤導奸細及其背後的勢力;
另一方麵則加緊布置兵力,在邊境設下重重埋伏,等待著敵人再次來襲。
終於,在一個月不黑風也不高之夜,鄰國軍隊在奸細的接應下,再次越過邊境,向夜朝腹地進發。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晨蕭與褚顏溪“母女”精心準備的陷阱。
夜朝軍隊和黎家軍如神兵天降,將敵軍打得措手不及,死傷慘重。
而王潛以和他的小囉囉,也在這場戰鬥中被一一揪出,繩之以法。
經此一役,夜朝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邊境終於恢複了安寧。
但晨蕭和褚顏溪都知曉,這場危機絕對沒有就這麽結束了,畢竟,朝中真正的毒瘤還未被找出。
沒錯,王潛以隻是個擋箭牌,他雖有貪汙受賄的行徑,但他並未通敵叛國,那罪名不過是壓他身上的罷了。
晨蕭和褚顏溪沒有將此事揭露,隻是因為不想輕易讓那顆老毒瘤察覺。
這老毒瘤位高權重,侵蝕夜朝多年,定不是那麽好找的,同時,也不會是很好處理之人,所以她們隻能暗中養精蓄銳,以待下一個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