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明六年(公元920年)五月乙醜日這一天,皇宮內傳出一道莊重的詔令,為已故的左衛上將軍齊奉國追贈了太傅的榮銜,以此表彰他生前的功績與忠誠。朱瑱在詔書中深情地寫道:“歲月流轉,許多曾經為國家效力的文武朝官,或因時局變遷,或因個人際遇,已被替換罷免多年,如今漂泊在外,生活無著。朕心甚恤,故命中書門下,依據他們的才能與往昔的貢獻,重新任命官職,使他們得以安身立命,不再流離失所。至於那些進士,雖已高中,卻因種種原因,多年未能踏上仕途,亦應給予初任官職,讓他們有機會施展才華;而已有官職者,則按資曆依次升遷,以示公允。”


    乙酉日,朝廷又有一項重大決策出台,將宋州升格為大都督府,同時宣布廢除其他地方的大都督府稱號,此舉無疑是對宋州地位的肯定與提升,也透露出朝廷對於地方行政架構調整的戰略考量。


    轉眼間,六月已至,夏日的陽光炙烤著大地,朝廷的軍事行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兗州節度使劉鄩、華州節度使尹皓、崇州節度使溫昭圖以及莊宅使段凝,四位將領受命率領精兵強將,浩浩蕩蕩地前往同州,目標直指那裏的一股不安定勢力。原來,早先河中節度使朱友謙趁亂襲擊並占領了同州,原同州節度使程全暉在混戰中孤身逃往京師,狼狽不堪。朱友謙則趁機任命其子令德為同州留後,並上表朝廷,請求正式授予節度使的旌節,但遭到了拒絕。朱瑱擔心此舉會激怒朱友謙,引發更大的變故,於是決定暫時妥協,命他同時鎮守同州,以穩定局勢。然而,製書尚未送達,朱友謙便已按捺不住野心,公然反叛,並派遣使者向晉國求援。朝廷聞訊,立即調兵遣將,誓要平定這場叛亂。


    九月庚寅日,朝廷又有一項人事任命,供奉官郎公遠被任命為契丹歡好使,負責處理與契丹的外交事務,以維係兩國之間的和平與友好。而此時的同州戰場,晉王亦不甘示弱,派遣了李嗣昭、李存審、王建及等一眾猛將,率領大軍前來援助朱友謙,雙方在同州城下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然而,戰局並不如預期般順利,朝廷軍隊在激戰中敗下陣來,將領們隻得帶領殘餘的部隊,狼狽地退守到華州的羅文寨,暫時休整,以待再戰。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至同年冬十月,陳州地區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事件。當地有一群妖賊,以毋乙、董乙為首,他們利用陳州民間對旁門左道的熱衷,以及佛教教義的影響,自立一派,號稱“上乘”。這群人標榜自己不吃葷腥,以清高自居,實則誘導教化平庸的百姓,摻雜淫穢之事,夜晚聚集白天散去,嚴重擾亂了當地的社會秩序。州縣官員對此視而不見,甚至有的還暗中支持,導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


    當時,陳州刺史惠王友能,依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行為多有不法之處,對這股妖賊勢力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中庇護。因此,奸邪之徒都聞風而動,紛紛依附於他,使得毋乙等人的勢力迅速膨脹。他們逐漸聚集了上千人,開始攻打掠奪鄉村,地方長官束手無策,無法製止他們的惡行。


    這一年秋天,毋乙等人的勢力更加壯大,他們不僅在當地橫行霸道,還與南方的淮夷勾結起來,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朝廷多次派遣州兵前去討伐,卻都未能成功,反而被賊寇打敗,損失慘重。陳州、潁州、蔡州三州深受其害,百姓苦不堪言。


    在這種情況下,毋乙等人更是野心膨脹,竟然擁立毋乙為天子,其他首領也各有封賞,儼然成了一個小朝廷。他們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朝廷的統治地位,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於是,朝廷決定調集禁軍及多個郡的軍隊,聯合追擊這股妖賊勢力。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賊寇終於潰散,毋乙等首領八十餘人被生擒活捉,押送到京城。朝廷在都市中舉行了盛大的斬首儀式,將這些罪魁禍首一一處決,以儆效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舊五代史品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生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生輝並收藏舊五代史品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