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壬戌之日,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皇宮的琉璃瓦上,為這莊嚴的殿堂增添了幾分溫暖。朱溫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時間的迷霧,看見那遙遠的過往與未來。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春日裏的第一聲雷鳴,宣告著一項旨意的頒布:“自古以來,以俸祿奉養已故親人,乃是王者展現其深厚恩澤之舉;而身為人子,若欲求安寧卻遭遇風浪,心中之憾,實難言表。鑒於此,朕決定,對已故刑部尚書張策,以及二十二位三品、四品常參官的先祖,各追贈一等官爵,以示朕之哀思與敬仰。”


    乙醜日,皇宮內崇政院張燈結彩,一派喜慶氛圍。這日,朱溫特設宴席,邀請群臣共聚。要知道,自朱溫在藩鎮時起,直至登基後,他一直勵精圖治,對於逸樂之事,始終保持警惕,從未下令在堂上演奏歌舞。然而,今日卻是個例外。朱溫特地命內妓升階,擊鼓奏曲,樂聲悠揚,迴蕩在崇政院的每一個角落。群臣們或坐或立,舉杯共飲,談笑風生,享受著這難得的歡愉時光。直至午時,宴席方散,眾人意猶未盡,紛紛讚歎朱溫今日之雅興。


    轉眼間,到了丁卯日,宋州節度使、衡王友諒派人送來一莖三穗的瑞麥,寓意吉祥。然而,朱溫見到這瑞麥,卻並未露出喜色,反而眉頭緊鎖,沉聲道:“豐年方為最佳祥瑞,如今宋州大水成災,百姓生活困苦,這瑞麥又有何用?”說罷,他下令免除本縣縣令的官職,並派遣使者前往宋州,責問友諒為何未能妥善治理水患。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丙戌日。朱溫在侍衛的簇擁下,來到建春門,觀看新落成的樓閣。他站在樓上,遠眺七裏屯的麥田,一片金黃,波光粼粼,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喜悅。隨後,他召集隨從官員,在樓上設宴用餐,氣氛熱烈而融洽。席間,河南的張昌孫以及蒲州、同州的主事官吏因政績突出,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賞賜。


    朱溫一行在返迴的路上,路過朝邑。他偶然發現,這裏的鎮將地位竟然在縣令之上,心中不禁生疑。他詢問左右侍從,有人迴答說:“宿官的秩位高,因此地位也相應提升。”朱溫聞言,眉頭緊鎖,沉聲道:“縣令乃治理百姓之官,鎮使則主要負責捕盜。且鎮將多為邑民出身,怎能讓他們位居百姓父母官之上?這簡直是無禮之舉!”於是,他當即下令,全國鎮使,無論官秩高低,地位均在邑令之下,以正視聽。


    與此同時,葉縣鎮遏使馮德武傳來捷報。他在蔡州西平縣界內,成功殺戮了山賊,並擒獲了首領張濆等七人,獻給了朝廷。這一消息讓朱溫龍顏大悅,對馮德武的英勇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


    而在另一邊,鎮海軍節度使錢鏐也在湖州取得了重大勝利。他擊敗了高灃的軍隊,斬首和俘虜了一萬人,攻占了湖州城,使得湖州得以平定。此前,高灃曾以州叛入淮南,對朝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朝廷特地詔令錢鏐討伐他。如今,錢鏐不負眾望,成功平定了叛亂,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


    轉眼間,五月已至。己醜日(初一),天空連續下雨不止,仿佛是天公在訴說著心中的哀愁。到了壬辰日,朱溫在文明殿召集宰臣,命令他們分別去祭拜祠廟,祈求天公能夠賜予人間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從初一到癸巳日,內外因為午日而奉獻的財物堆積如山,計有馬三千蹄,其餘物品也與此相當。人們還相繼捐助修建內壘,以加強皇宮的防禦能力。


    甲辰日,朱溫再次頒布詔令,聲音堅定而有力:“奇邪擾亂正道,假偽奪取真品,此等行徑,既為刑典所不容,亦應受到嚴厲懲處。因此,朕決定,禁止東、西兩京及諸道州府創造假犀玉真珠腰帶、璧珥以及各種售用的物品。一切禁斷,不得再製造。若公私人家先前已有這些物品,應速送至所在地長吏處,當麵毀棄。若在此詔令發布後,仍有人故意違反,必將受到極刑的懲罰。同時,朕委托所在地州府派人檢查收捕,並明確執行處罰,以儆效尤。”


    然而,就在這詔令頒布後不久,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傳遍了皇宮內外——魏博節度使、守太師、兼中書令、鄴王羅紹威去世了。朱溫聞訊,悲痛欲絕,他喃喃自語道:“上天不讓我統一海內,為何這麽快就奪走了我的忠臣!”他下令追贈羅紹威為尚書令,以表彰他生前的赫赫戰功和卓越貢獻。


    六月己未日(初一),朱溫再次頒布詔令,禁止軍鎮進行土木工程。他深知,國家的穩定與發展,離不開軍隊的強大和人民的安寧。因此,他希望通過這一詔令,減少軍隊的勞役負擔,讓他們能夠更加專注於訓練和備戰,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舊五代史品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生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生輝並收藏舊五代史品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