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已習慣了大俠在家中“稱王稱霸”,但這聲冰冷的大吼仍然讓母親燃燒了許久的熱情之火被一瓢涼水無情的澆滅。
母親此時的感覺就如同從喜馬拉雅山山巔霎那間跌落到了東非大裂穀的穀底,把醞釀了許久的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和向往的那些暢想生生噎在了嗓子眼,如鯁在喉。
一種靈魂被掏空的感覺湧上心頭,頓時失去了聊天的氣力和意願,低沉的迴應著:“嗯,買了,都買了。”
感覺一天的疲憊在此時如同開閘的洪水一般從全身各處奔湧而來。
說完,本來已經被興奮衝淡了的往事一一湧上心頭,想到結婚時的委屈,被打時的傷心,身懷六甲的自己還扛著100斤糧食,用自行車艱難的馱了一個多小時的場景……曆曆在目。
淚水不由的從眼眶中劈裏啪啦的掉了下來,強忍著哭腔,盡量保持平靜的說道,“家裏缺個盆,正好我看見了,就買迴來了。”
“以後沒有經過老子的批準,不能買東西。聽到了沒?”大俠惡狠狠的,邊說邊伸出手:“把這個月剩下的工資交迴來。”
母親乖乖的將這個月辛苦所得全部上繳。
大俠狠狠的從母親手中奪過錢之後,隨即如同抗戰時期的日偽軍,在各個要塞城門口搜查過往百姓一般,左右上下熟練至極的將母親的衣兜褲兜全都翻找了一遍。
先把手直接插到母親衣兜裏隨意翻了翻,對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的這個結果似是有些許的不甘心,於是接著把裏層布料全部都翻到衣兜的外麵,直到確定了確實沒有東西了為止。
已經被壓榨習慣了的母親含淚配合著丈夫的搜查工作,她知道不能反抗,反抗就意味著更加嚴重的一頓毒打。
等那大俠心滿意足後,母親默默展開被子,把整個身體蜷縮進去不留一點縫隙,不停地抽泣著,直到睡著。
而那位大俠呢?一支接一支的享受著卷煙的滋味,等鍋裏的飯熟了以後,如同梁山好漢常掛在嘴邊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吃相一般,拿起碗筷毫不客氣的大嚼了起來。雖然,鍋裏沒有肉。
吃飽喝足,把碗筷推到桌子中間,迴手一探,將枕頭拉到身邊,一起身,從容的趟在炕上,不一會,鼾聲如雷。
早就習以為常的母親本以為這隻是生活當中的一個插曲,繼續沿用著阿q精神中的“自我安慰大法”平複自己的心情。雖然,她並不認識阿q。
沒想到三天之後,母親的公婆和兩個小姑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家裏。
眾人眉頭緊皺,麵目可憎,臉色比債主還要難看幾分。母親起初還未發覺他們的異樣,隻道公婆小姑是大客,張羅著端茶倒水做飯,忙前忙後的伺候著。
後來慢慢的發現這幾位“祖宗”來勢洶洶,不說話,不聊天,不搭理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意識到可能是有情況發生,“從前到後,從左到後”的反省了這段時間發生的各種事件,琢磨許久,確定了沒有得罪他們的地方,隻好一聲不吭,悶著頭做著飯,生怕再招惹什麽不痛快。
不一會兒大俠迴來了,大俠的父親,就是那個寫了20多頁信紙罵兒媳婦的老爺子,終於不再裝模作樣,冷不丁的對著母親質問道:“你知不知道長兄如父的道理?”
這句沒頭沒尾的話,讓母親納悶之極,心道:“大哥最近好像沒來家裏呀?而且也一直沒怎麽見麵,不太熟悉呀,路上遇到了都有可能不認識,什麽時候把大哥得罪了?”
想破腦筋都沒有想出是何緣由,隻好硬著頭皮接話:“爸爸,這是從何說起?什麽意思,我沒太聽懂。”
“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規矩,長兄如父,今天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你。你大哥的家裏都沒有多買一個鋁盆,你憑什麽買?”老爺子“義正言辭”的說道:“你大哥家裏有啥你家才能買啥!你大哥家裏沒有,你們家也絕對不能有,你家生活條件絕對不能超過你大哥,聽清楚了嗎?”
母親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居然是因為前幾天買了個盆的事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心道:“這老爺子,20多頁的信件罵兒媳婦、製定家規還不夠過癮,居然上門來找茬。”
“那個愣小子,自己家的事還到處張揚,生怕別人不知道,罵也罵了,氣也出了,工資也搜走了,還讓老頭子帶上一大家子來欺負我?再說了,即便是封建社會,也不至於因為買盆的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全家總動員找媳婦的茬吧?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在我家,還能讓外人欺負?”母親十分惱火,心念丈夫不爭氣的同時,又惱火著這一家奇葩老少。
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更別說是一個長期飽受欺淩的女人了。
想到這些,母親“火氣驟升”,當然沒有好臉色給他們,也顧不上那愣小子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動手打自己了,不鹹不淡道:“爸爸,這不是封建社會,國家都改革開放了,講究人人平等。鄧小平主席也說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雖然說咱們都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大家都各過各的日子,各有各的活法。”
“我家的房子是租的,每天做飯還得和房東借鍋,除了鋪蓋碗筷啥都沒有。哥哥家日子過得即便再窮,最起碼房子是自己的,家具是自己的,您要是覺得我買盆有點多餘,那我們和哥哥換換,讓他租房子借鍋,我們住他的房子!”
第一輪反擊就把老爺子一行“掃射”了個措手不及,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母親又來了第二輪反擊。越說越激動:“再說了,我的錢是我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我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沒有花你們家一分錢,更沒想要和誰攀比,一個破鋁盆,至於您老人家這麽興師動眾的來治我的罪嗎?”
“這樣吧,那我就按照您定的規矩,大哥家有啥我家才能買啥,以後我和你兒子天天去大哥家串門兒,看看大哥買啥吃啥喝啥,過得是怎樣的生活,看完他們我們再迴家原樣置辦!”
第二輪反擊讓母親思路更加清晰,說著還有些興奮的喜上眉梢,頓時拍了拍腦門,繼續道:“哎呦,這樣也不行,太麻煩了,我們來迴還得花跑腿的路費呢,您老肯定不同意!幹脆我倆就住了大哥家就行了,也省了我家的生活費,我們一分錢不花也能生活,嘿嘿,這樣更好!”母親說完還開心的拍了拍手,笑了幾聲。
母親這一番話連敲帶打,既說了自家的情況,又表達了老爺子的多管閑事,不講理,還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把老爺子一家人氣的啞口無言。母親說完還偷偷瞄了父親一眼,生怕那個愣小子動起手來。令母親預料之外的是,這次父親居然一點沒有辱罵動手的意思,似乎是認同了母親的意思,被母親說到了心坎上一般。
老爺子這下可氣壞了,沒想到平時“懦弱無能,少言寡語”的兒媳婦竟然這麽能說會道,關鍵是句句在理還沒帶髒字。竟能讓他這個教了一輩子書的“教書匠”無言以對。
老爺子抬手指著母親哆嗦了半天,想發難又不知從何開始,憋紅了臉蠻不講理道:“我告訴你,你進了我家門,就得按照我家的規矩來,還敢和我頂嘴?真是反了你了!”
一看老爺子語無倫次,大俠的兩個妹妹也不甘示弱。大妹妹接茬說道:“二嫂,你哪能這麽和爸爸說話呢?虧你還是個念過書的!爸爸也是為了你們這個家好,多一個盆少一個盆,也影響不了你生活,聽咱爸的沒錯。”
“就是,二嫂,和爸爸說個軟話,道個歉,以後都聽爸的就對了。”二妹妹補充附和道。
母親一聽兩個妹妹的話更加氣憤:“爸爸畢竟是長輩,人老了,說話難免有些不講理,說幾句,嘮叨幾句也就罷了,你們倆個算哪根蔥?身為小輩要懂得自己的身份!居然恬不知恥的說‘多一個盆少一個盆不影響生活?’我買盆影響到你們的死活了嗎?
既然你們知道這個道理,那你們來了幹個雞毛啊?我買盆和你們有個鳥關係!”
這是母親人生中第一次被欺負的說了髒話,第一次把欺負她的人罵的啞口無言,第一次反抗沒有遭到任何暴力製裁,勇敢的把心中的憤懣和不滿一股腦的發泄了出來。
為了避免遭到這一家老小的“群起攻之”,說完便迅速換好衣服鞋子,不管不顧的從屋裏衝了出去。
至始至終,那大俠一言未發。老爺子見兒媳婦跑了,拍著大腿對著大俠吼道,“愣著幹什麽?趕快去追!”
這時大俠可能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撒丫子向外追去。
母親此時的感覺就如同從喜馬拉雅山山巔霎那間跌落到了東非大裂穀的穀底,把醞釀了許久的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和向往的那些暢想生生噎在了嗓子眼,如鯁在喉。
一種靈魂被掏空的感覺湧上心頭,頓時失去了聊天的氣力和意願,低沉的迴應著:“嗯,買了,都買了。”
感覺一天的疲憊在此時如同開閘的洪水一般從全身各處奔湧而來。
說完,本來已經被興奮衝淡了的往事一一湧上心頭,想到結婚時的委屈,被打時的傷心,身懷六甲的自己還扛著100斤糧食,用自行車艱難的馱了一個多小時的場景……曆曆在目。
淚水不由的從眼眶中劈裏啪啦的掉了下來,強忍著哭腔,盡量保持平靜的說道,“家裏缺個盆,正好我看見了,就買迴來了。”
“以後沒有經過老子的批準,不能買東西。聽到了沒?”大俠惡狠狠的,邊說邊伸出手:“把這個月剩下的工資交迴來。”
母親乖乖的將這個月辛苦所得全部上繳。
大俠狠狠的從母親手中奪過錢之後,隨即如同抗戰時期的日偽軍,在各個要塞城門口搜查過往百姓一般,左右上下熟練至極的將母親的衣兜褲兜全都翻找了一遍。
先把手直接插到母親衣兜裏隨意翻了翻,對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的這個結果似是有些許的不甘心,於是接著把裏層布料全部都翻到衣兜的外麵,直到確定了確實沒有東西了為止。
已經被壓榨習慣了的母親含淚配合著丈夫的搜查工作,她知道不能反抗,反抗就意味著更加嚴重的一頓毒打。
等那大俠心滿意足後,母親默默展開被子,把整個身體蜷縮進去不留一點縫隙,不停地抽泣著,直到睡著。
而那位大俠呢?一支接一支的享受著卷煙的滋味,等鍋裏的飯熟了以後,如同梁山好漢常掛在嘴邊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吃相一般,拿起碗筷毫不客氣的大嚼了起來。雖然,鍋裏沒有肉。
吃飽喝足,把碗筷推到桌子中間,迴手一探,將枕頭拉到身邊,一起身,從容的趟在炕上,不一會,鼾聲如雷。
早就習以為常的母親本以為這隻是生活當中的一個插曲,繼續沿用著阿q精神中的“自我安慰大法”平複自己的心情。雖然,她並不認識阿q。
沒想到三天之後,母親的公婆和兩個小姑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家裏。
眾人眉頭緊皺,麵目可憎,臉色比債主還要難看幾分。母親起初還未發覺他們的異樣,隻道公婆小姑是大客,張羅著端茶倒水做飯,忙前忙後的伺候著。
後來慢慢的發現這幾位“祖宗”來勢洶洶,不說話,不聊天,不搭理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意識到可能是有情況發生,“從前到後,從左到後”的反省了這段時間發生的各種事件,琢磨許久,確定了沒有得罪他們的地方,隻好一聲不吭,悶著頭做著飯,生怕再招惹什麽不痛快。
不一會兒大俠迴來了,大俠的父親,就是那個寫了20多頁信紙罵兒媳婦的老爺子,終於不再裝模作樣,冷不丁的對著母親質問道:“你知不知道長兄如父的道理?”
這句沒頭沒尾的話,讓母親納悶之極,心道:“大哥最近好像沒來家裏呀?而且也一直沒怎麽見麵,不太熟悉呀,路上遇到了都有可能不認識,什麽時候把大哥得罪了?”
想破腦筋都沒有想出是何緣由,隻好硬著頭皮接話:“爸爸,這是從何說起?什麽意思,我沒太聽懂。”
“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規矩,長兄如父,今天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你。你大哥的家裏都沒有多買一個鋁盆,你憑什麽買?”老爺子“義正言辭”的說道:“你大哥家裏有啥你家才能買啥!你大哥家裏沒有,你們家也絕對不能有,你家生活條件絕對不能超過你大哥,聽清楚了嗎?”
母親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居然是因為前幾天買了個盆的事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心道:“這老爺子,20多頁的信件罵兒媳婦、製定家規還不夠過癮,居然上門來找茬。”
“那個愣小子,自己家的事還到處張揚,生怕別人不知道,罵也罵了,氣也出了,工資也搜走了,還讓老頭子帶上一大家子來欺負我?再說了,即便是封建社會,也不至於因為買盆的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全家總動員找媳婦的茬吧?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在我家,還能讓外人欺負?”母親十分惱火,心念丈夫不爭氣的同時,又惱火著這一家奇葩老少。
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更別說是一個長期飽受欺淩的女人了。
想到這些,母親“火氣驟升”,當然沒有好臉色給他們,也顧不上那愣小子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動手打自己了,不鹹不淡道:“爸爸,這不是封建社會,國家都改革開放了,講究人人平等。鄧小平主席也說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雖然說咱們都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大家都各過各的日子,各有各的活法。”
“我家的房子是租的,每天做飯還得和房東借鍋,除了鋪蓋碗筷啥都沒有。哥哥家日子過得即便再窮,最起碼房子是自己的,家具是自己的,您要是覺得我買盆有點多餘,那我們和哥哥換換,讓他租房子借鍋,我們住他的房子!”
第一輪反擊就把老爺子一行“掃射”了個措手不及,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母親又來了第二輪反擊。越說越激動:“再說了,我的錢是我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我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沒有花你們家一分錢,更沒想要和誰攀比,一個破鋁盆,至於您老人家這麽興師動眾的來治我的罪嗎?”
“這樣吧,那我就按照您定的規矩,大哥家有啥我家才能買啥,以後我和你兒子天天去大哥家串門兒,看看大哥買啥吃啥喝啥,過得是怎樣的生活,看完他們我們再迴家原樣置辦!”
第二輪反擊讓母親思路更加清晰,說著還有些興奮的喜上眉梢,頓時拍了拍腦門,繼續道:“哎呦,這樣也不行,太麻煩了,我們來迴還得花跑腿的路費呢,您老肯定不同意!幹脆我倆就住了大哥家就行了,也省了我家的生活費,我們一分錢不花也能生活,嘿嘿,這樣更好!”母親說完還開心的拍了拍手,笑了幾聲。
母親這一番話連敲帶打,既說了自家的情況,又表達了老爺子的多管閑事,不講理,還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把老爺子一家人氣的啞口無言。母親說完還偷偷瞄了父親一眼,生怕那個愣小子動起手來。令母親預料之外的是,這次父親居然一點沒有辱罵動手的意思,似乎是認同了母親的意思,被母親說到了心坎上一般。
老爺子這下可氣壞了,沒想到平時“懦弱無能,少言寡語”的兒媳婦竟然這麽能說會道,關鍵是句句在理還沒帶髒字。竟能讓他這個教了一輩子書的“教書匠”無言以對。
老爺子抬手指著母親哆嗦了半天,想發難又不知從何開始,憋紅了臉蠻不講理道:“我告訴你,你進了我家門,就得按照我家的規矩來,還敢和我頂嘴?真是反了你了!”
一看老爺子語無倫次,大俠的兩個妹妹也不甘示弱。大妹妹接茬說道:“二嫂,你哪能這麽和爸爸說話呢?虧你還是個念過書的!爸爸也是為了你們這個家好,多一個盆少一個盆,也影響不了你生活,聽咱爸的沒錯。”
“就是,二嫂,和爸爸說個軟話,道個歉,以後都聽爸的就對了。”二妹妹補充附和道。
母親一聽兩個妹妹的話更加氣憤:“爸爸畢竟是長輩,人老了,說話難免有些不講理,說幾句,嘮叨幾句也就罷了,你們倆個算哪根蔥?身為小輩要懂得自己的身份!居然恬不知恥的說‘多一個盆少一個盆不影響生活?’我買盆影響到你們的死活了嗎?
既然你們知道這個道理,那你們來了幹個雞毛啊?我買盆和你們有個鳥關係!”
這是母親人生中第一次被欺負的說了髒話,第一次把欺負她的人罵的啞口無言,第一次反抗沒有遭到任何暴力製裁,勇敢的把心中的憤懣和不滿一股腦的發泄了出來。
為了避免遭到這一家老小的“群起攻之”,說完便迅速換好衣服鞋子,不管不顧的從屋裏衝了出去。
至始至終,那大俠一言未發。老爺子見兒媳婦跑了,拍著大腿對著大俠吼道,“愣著幹什麽?趕快去追!”
這時大俠可能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撒丫子向外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