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很小的時候,便承擔了家中50%以上的家務和勞務。
家裏兄弟姊妹比較多。那個年代,老一輩人把頭兩個孩子帶大以後,其餘兄弟姊妹的成長都由大一點的孩子負責。
媽媽的母親,我的姥姥便繼續開始了傳宗接代的工作——懷孕、生孩子、坐月子。
母親在七八歲的時候,便肩負起了把弟弟妹妹帶大的工作。所以母親也早早地體會到帶孩子的辛苦和“亦姐亦母”的滋味。
母親兒時斷斷續續完成了初中學業。
為什麽會用斷斷續續這個詞來形容呢?
農村教學條件差,家裏窮,交不起學費。母親小的時候隻是在學校教室窗外,邊帶弟弟妹妹邊聽課。多麽像電影裏的橋段。
後來,老師看見她比較可憐,就讓母親在教室裏聽課學習。
弟弟妹妹哭鬧的時候就抱出外麵哄一哄。哄好了,不哭鬧了繼續在教室裏聽課。
即便如此,母親的小學、初中成績都特別好,各科成績考試總是名列前茅。當然,即便是上到初中,也隻有語文、數學兩門課程。
初中畢業,由於成績優異,母親直接留校當了初中老師。
那個年代沒有高中,大多數人沒有文化,很少有初中畢業,母親便是其中之一。接著便是步入社會,結婚生子。
母親年輕的時候的確確是一個大美人,還是一個知識分子。
這裏免不了要提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
母親出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不久,母親兒時的成長經曆了10年特別困難的時期,“吃不飽、穿不暖”成為了那個時期的代名詞,母親的爺爺就是在那10年中活活餓死的。
養不起子女,把子女過繼給其他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我愛人的爺爺就經曆了同樣的事情,她的爺爺是被過繼給了一個地主家當長工;以“子女換糧食”也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人吃人”現象。所以,毫不誇張的說,母親小時候是過著吃著草根、啃樹皮的生活。
當時,姥爺是全家唯一勞動力。
集體所有製是以工分來計算報酬。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撈少得在那個時候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
全國各地分配方式不同。春秋兩季工分低,夏季工分高。
根據勞動體消耗體力的不同和性別不同具體分配。
春秋兩季,一個成年男性勞動力每天賺9-11工分。夏季每天賺11-13個工分。女性成年勞動力要比男性少2分。臨時性工作根據勞動的時間長短、消耗體能的大小分配。
入冬前,折算10個工分為“一工”,折合人民幣5-6毛錢。工分賺得越多,到年底分的就越多。掙的少分的也少。
對於一家九口人的大家庭來講,所分配的口糧根本無法維持一年。
在母親留校成為了一名初中教師之後,上一天課可以得到10分,比姥爺還多1分,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對家庭生活狀況有所改善。
但是,工分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不值錢,在母親的身上得到了驗證,老師這個職業的工分最終降到了2分/天,直到最後退出曆史舞台。
這就如同老百姓買房子,房價1000元/平米的時候,普通百姓家庭平均收入約500-600元/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房子漲到20000元/平米的時候,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平均收入約8000-10000元。所以,普通老百姓想要靠固定工資買房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
在那個年代,由於人口數量多的原因,家裏還是有些青黃不接的。但孩子們長大終歸能幫父母分擔一些。
後來,在三姨介紹下,母親陰差陽錯的嫁給了父親。為什麽是陰差陽錯?因為結婚那天便是母親命運轉折點的開始,也記載著母親悲痛和傷心的血淚史。
母親每每提起淚如雨下。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留下來的人生四大喜事。無論哪件都是滿滿的喜悅之情,必然伴隨著開心、快樂和幸福。
洞房花燭夜更不用說,亙古以來都是男男女女一生中最為美好的迴憶。
對於母親來說恰恰相反,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更是一輩子痛楚的開始。
在舊社會,這裏說舊社會可能有一點不準確。雖然不準確,說明問題足矣。姑且將之暫時定義為改革開放前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影響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之一。
母親從未享受似戀愛男女你儂我儂般纏綿悱惻、濃情蜜意。就如當時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見麵就可以訂婚、結婚、洞房。用當時比較粗鄙的一句話講,“隻要關上燈,和誰睡不是一樣?”
可是,真的一樣嗎?
電視劇裏經常會出現那個時期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山盟海誓,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不過千萬不要忘記,電視劇大多都是商業化之後的產物,提高收視率,提高流量,賺取利潤才是其最終目的,所有的橋段也隻是博人眼球的籌碼而已。
父母雙方家裏都很窮。父親家沒有聘禮,母親家沒有嫁妝。就像趙本山老師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裏麵的一句話說,湊合著過唄,還能離咋滴?
當時母親答應嫁過去的原因隻有一點,自己要嫁的那個男人念過書,如此推斷應該素質不低。當然她也隻了解這一點。但她錯就錯在用自己道德品行的標尺衡量了別人。
他們結婚是在冬天。
不管怎麽說,都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大喜日子。
但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裏,新娘子和娘家人從早晨一直等到晚上,從興高采烈等到大失所望。
雙方都沒有電話。娘家人隻能傻等,一切準備就緒,但不知道該去聯係誰,怎麽聯係。
晚上,拖拉機吵雜的聲音終於打亂了夜的寧靜,也打破了娘家眾人焦急和失落交雜的思緒。
眾人出門,隻見新郎官坐在一輛帶鬥的敞篷拖拉機上,沒有任何點綴和修飾,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隻有他和司機兩個人。
新郎官明顯知道新娘家不太滿意。一進門不待娘家人說話,滿臉堆笑的說道:“這麽冷的天,說好的吉普車,司機有事不來了。村前村後的找了半天,隻找到了一輛拖拉機。湊合湊合,我帶著新娘子走吧,家裏人還等著呢。”
這就是我的父親。
母親家庭是世世代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極度的傳統、老實、本分,雖然有一些不樂意,不情願,但看到女婿滿臉“真誠”的樣子,將其他一切拋之腦後,不會辨別自己女婿的話是真是假,沒有考慮娶親緣何拖到晚上,更沒有考慮說好的吉普車變成了拖拉機……
反而聽到女婿說家裏人都等著的時候就更慌了,生怕給別人添麻煩,感覺總是虧欠著別人的一樣。姥爺於是連忙說:“那你們就趕緊去吧,別讓家人等著急了。”
母親雖然一萬個不樂意,也許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和姥姥姥爺的催促,加之考慮到新郎官畢竟上過學念過書的,所有的疑慮均拋在腦後。
穿戴好洗幹淨的衣服,帶著姥姥姥爺唯一能拿出來的一件可以陪嫁的嫁妝——被擦得倍兒亮的大梁自行車,爬上了那破爛到了極點的、冰涼的拖拉機的後鬥上。走的時候連送親的都沒有安排。至於為什麽,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了。
這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吧!
家裏兄弟姊妹比較多。那個年代,老一輩人把頭兩個孩子帶大以後,其餘兄弟姊妹的成長都由大一點的孩子負責。
媽媽的母親,我的姥姥便繼續開始了傳宗接代的工作——懷孕、生孩子、坐月子。
母親在七八歲的時候,便肩負起了把弟弟妹妹帶大的工作。所以母親也早早地體會到帶孩子的辛苦和“亦姐亦母”的滋味。
母親兒時斷斷續續完成了初中學業。
為什麽會用斷斷續續這個詞來形容呢?
農村教學條件差,家裏窮,交不起學費。母親小的時候隻是在學校教室窗外,邊帶弟弟妹妹邊聽課。多麽像電影裏的橋段。
後來,老師看見她比較可憐,就讓母親在教室裏聽課學習。
弟弟妹妹哭鬧的時候就抱出外麵哄一哄。哄好了,不哭鬧了繼續在教室裏聽課。
即便如此,母親的小學、初中成績都特別好,各科成績考試總是名列前茅。當然,即便是上到初中,也隻有語文、數學兩門課程。
初中畢業,由於成績優異,母親直接留校當了初中老師。
那個年代沒有高中,大多數人沒有文化,很少有初中畢業,母親便是其中之一。接著便是步入社會,結婚生子。
母親年輕的時候的確確是一個大美人,還是一個知識分子。
這裏免不了要提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
母親出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不久,母親兒時的成長經曆了10年特別困難的時期,“吃不飽、穿不暖”成為了那個時期的代名詞,母親的爺爺就是在那10年中活活餓死的。
養不起子女,把子女過繼給其他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我愛人的爺爺就經曆了同樣的事情,她的爺爺是被過繼給了一個地主家當長工;以“子女換糧食”也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人吃人”現象。所以,毫不誇張的說,母親小時候是過著吃著草根、啃樹皮的生活。
當時,姥爺是全家唯一勞動力。
集體所有製是以工分來計算報酬。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撈少得在那個時候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
全國各地分配方式不同。春秋兩季工分低,夏季工分高。
根據勞動體消耗體力的不同和性別不同具體分配。
春秋兩季,一個成年男性勞動力每天賺9-11工分。夏季每天賺11-13個工分。女性成年勞動力要比男性少2分。臨時性工作根據勞動的時間長短、消耗體能的大小分配。
入冬前,折算10個工分為“一工”,折合人民幣5-6毛錢。工分賺得越多,到年底分的就越多。掙的少分的也少。
對於一家九口人的大家庭來講,所分配的口糧根本無法維持一年。
在母親留校成為了一名初中教師之後,上一天課可以得到10分,比姥爺還多1分,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對家庭生活狀況有所改善。
但是,工分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不值錢,在母親的身上得到了驗證,老師這個職業的工分最終降到了2分/天,直到最後退出曆史舞台。
這就如同老百姓買房子,房價1000元/平米的時候,普通百姓家庭平均收入約500-600元/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房子漲到20000元/平米的時候,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平均收入約8000-10000元。所以,普通老百姓想要靠固定工資買房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
在那個年代,由於人口數量多的原因,家裏還是有些青黃不接的。但孩子們長大終歸能幫父母分擔一些。
後來,在三姨介紹下,母親陰差陽錯的嫁給了父親。為什麽是陰差陽錯?因為結婚那天便是母親命運轉折點的開始,也記載著母親悲痛和傷心的血淚史。
母親每每提起淚如雨下。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留下來的人生四大喜事。無論哪件都是滿滿的喜悅之情,必然伴隨著開心、快樂和幸福。
洞房花燭夜更不用說,亙古以來都是男男女女一生中最為美好的迴憶。
對於母親來說恰恰相反,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更是一輩子痛楚的開始。
在舊社會,這裏說舊社會可能有一點不準確。雖然不準確,說明問題足矣。姑且將之暫時定義為改革開放前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影響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之一。
母親從未享受似戀愛男女你儂我儂般纏綿悱惻、濃情蜜意。就如當時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見麵就可以訂婚、結婚、洞房。用當時比較粗鄙的一句話講,“隻要關上燈,和誰睡不是一樣?”
可是,真的一樣嗎?
電視劇裏經常會出現那個時期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山盟海誓,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不過千萬不要忘記,電視劇大多都是商業化之後的產物,提高收視率,提高流量,賺取利潤才是其最終目的,所有的橋段也隻是博人眼球的籌碼而已。
父母雙方家裏都很窮。父親家沒有聘禮,母親家沒有嫁妝。就像趙本山老師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裏麵的一句話說,湊合著過唄,還能離咋滴?
當時母親答應嫁過去的原因隻有一點,自己要嫁的那個男人念過書,如此推斷應該素質不低。當然她也隻了解這一點。但她錯就錯在用自己道德品行的標尺衡量了別人。
他們結婚是在冬天。
不管怎麽說,都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大喜日子。
但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裏,新娘子和娘家人從早晨一直等到晚上,從興高采烈等到大失所望。
雙方都沒有電話。娘家人隻能傻等,一切準備就緒,但不知道該去聯係誰,怎麽聯係。
晚上,拖拉機吵雜的聲音終於打亂了夜的寧靜,也打破了娘家眾人焦急和失落交雜的思緒。
眾人出門,隻見新郎官坐在一輛帶鬥的敞篷拖拉機上,沒有任何點綴和修飾,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隻有他和司機兩個人。
新郎官明顯知道新娘家不太滿意。一進門不待娘家人說話,滿臉堆笑的說道:“這麽冷的天,說好的吉普車,司機有事不來了。村前村後的找了半天,隻找到了一輛拖拉機。湊合湊合,我帶著新娘子走吧,家裏人還等著呢。”
這就是我的父親。
母親家庭是世世代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極度的傳統、老實、本分,雖然有一些不樂意,不情願,但看到女婿滿臉“真誠”的樣子,將其他一切拋之腦後,不會辨別自己女婿的話是真是假,沒有考慮娶親緣何拖到晚上,更沒有考慮說好的吉普車變成了拖拉機……
反而聽到女婿說家裏人都等著的時候就更慌了,生怕給別人添麻煩,感覺總是虧欠著別人的一樣。姥爺於是連忙說:“那你們就趕緊去吧,別讓家人等著急了。”
母親雖然一萬個不樂意,也許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和姥姥姥爺的催促,加之考慮到新郎官畢竟上過學念過書的,所有的疑慮均拋在腦後。
穿戴好洗幹淨的衣服,帶著姥姥姥爺唯一能拿出來的一件可以陪嫁的嫁妝——被擦得倍兒亮的大梁自行車,爬上了那破爛到了極點的、冰涼的拖拉機的後鬥上。走的時候連送親的都沒有安排。至於為什麽,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了。
這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