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印象當中,家裏的房子很溫馨。
雖然都是在北方,但是房子布局和北京的四合院相似也不同。
相似的地方就是房子與房子之間,每戶每戶之間都會有巷子,也叫走廊。可能是因為間距太小陽光照不進來的緣故吧,我們當地的方言叫做“黑廊子”。這樣的居住區也就是李總理曾經所說的“棚戶區”,是被巷子隔開了的一排一排的住戶。
一般情況下每排有五到八戶居民。每個區域大概有六到七排左右。民政局在進行戶口本登記的時候,便是巷名+排+戶。
當地民政局是按照“十天幹”的方法來對巷進行命名的,有甲字巷、乙字巷等等,我家是辛字巷五排三戶。
不同的地方在於,北京的每個四合院會住很多住戶,也就是很多個家庭,而我的家鄉都是獨門獨院獨戶的。當然,符合北方的居住條件和風土人情。每戶都會有自己的住房和院子,隻是有大小的區別而已。住房都是坐北朝南。當地的人稱為正房。
房屋設計沒有客廳、臥室、廚房、餐廳等功能區域的明顯劃分,除了當時的“萬元戶”的住宅具備功能區劃分以外,其餘的都相差無幾。
一進門,對麵是火炕,火炕的旁邊連著鍋台,也就是做飯的地方,和咱們現在樓房用的燃氣罩是功能差不多。因為都是燒煤做飯,所以鍋台都和火炕連在一起,同時也起到了保暖的作用。有的住戶為了安全,將鍋台和火炕的連接處架起了一道格柵,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在做飯的時候,不懂事的小朋友距離鍋太近發生危險。這也是鍋連著炕的最大弊端。
那些年最多的新聞便是誰家的孩子被鍋燙了一下……這裏就不贅述了。
家鄉大多數住房一進門都是這樣的布局,少有例外。貧富差距的標誌就是誰家的房間數量多,誰家的居住麵積大,還有誰家的院子足夠大。其實和現在所說的一樣,那就是居住的平米數大小。因為地區偏遠比較落後,沒有樓房、平米數一說。
房子裏家用電器數量的多少,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同樣也彰顯著貧富差距,按照當今社會衡量的標準,除房子之外便是交通工具和銀行存款了。
在具備了以上條件的情況下,一般家庭的交通工具必然是自行車。因為對於五六十年代的鄉鎮來講,汽車還沒有普及。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數量便是家庭生活條件的另一個標誌。結婚必備的“三大件”就是大梁自行車、上海機械表、腳踏縫紉機。
至於存款那就更不用說了。那時的社會平均工資都很低,正常的雙職工家庭每月總收入在50到60之間,甚至更低。當然掙得多的也有,但很少,在當時的小鎮來講月薪上百上千的可能隻占5%到8%。在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的確實是富了一大批人,那就是後話了。
除了這些基本生活條件以外,院子大的家庭還會在空餘的地方蓋幾間平米很小的房子,用於當做“糧房”,方言也叫“小南房”,就是坐南朝北的房子,也是儲存糧食的地方。
當然也可以停自行車,摩托車,放些其他的雜物,和現在的儲物間類似。也有的“大戶人家”會把蓋起來小房子租給沒有房子的家庭,或者當做學生宿舍,以鋪位為單位的方式來賺錢,一進門隻留一條一人寬的窄道用於通過,然後就是炕的位置用來睡覺,和現在的青年旅社的模式差不多,隻不過條件差的就不隻是一星半點了。
我家並不富裕。居住的房子就是供大戶人家放糧食、雜物、和出租的兩間小南房而已,加起來不到30平米。唯一的好處便是自己獨門獨院兒獨戶。小的時候我一度困惑,為什麽我家的房子和左鄰右舍家的房子不一樣呢?為什麽他們家的房子又高又大又寬敞,而我家的房子又矮又小又窄呢?為什麽別人家的房子白天能從窗戶上照到太陽,而我家的房子一年四季都照不到陽光呢?但無論有怎樣的疑問,自己的家始終是最溫馨的,最溫暖的,最貼心的,也是最安全的,因為,爸媽在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
偶然的一次從父母那裏得知,我家占地麵積其實是蓋正房用的。但是因為家裏的生活比較拮據,240元的人工費拿不出來,隻好用了蓋正房的材料蓋了一間小南房湊合著住了。雖然浪費了材料,但總比沒有強的多吧,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小窩了。
就這樣,自打我從記事起,便在那小南房裏,所有的事情將從那小南房說起。
雖然都是在北方,但是房子布局和北京的四合院相似也不同。
相似的地方就是房子與房子之間,每戶每戶之間都會有巷子,也叫走廊。可能是因為間距太小陽光照不進來的緣故吧,我們當地的方言叫做“黑廊子”。這樣的居住區也就是李總理曾經所說的“棚戶區”,是被巷子隔開了的一排一排的住戶。
一般情況下每排有五到八戶居民。每個區域大概有六到七排左右。民政局在進行戶口本登記的時候,便是巷名+排+戶。
當地民政局是按照“十天幹”的方法來對巷進行命名的,有甲字巷、乙字巷等等,我家是辛字巷五排三戶。
不同的地方在於,北京的每個四合院會住很多住戶,也就是很多個家庭,而我的家鄉都是獨門獨院獨戶的。當然,符合北方的居住條件和風土人情。每戶都會有自己的住房和院子,隻是有大小的區別而已。住房都是坐北朝南。當地的人稱為正房。
房屋設計沒有客廳、臥室、廚房、餐廳等功能區域的明顯劃分,除了當時的“萬元戶”的住宅具備功能區劃分以外,其餘的都相差無幾。
一進門,對麵是火炕,火炕的旁邊連著鍋台,也就是做飯的地方,和咱們現在樓房用的燃氣罩是功能差不多。因為都是燒煤做飯,所以鍋台都和火炕連在一起,同時也起到了保暖的作用。有的住戶為了安全,將鍋台和火炕的連接處架起了一道格柵,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在做飯的時候,不懂事的小朋友距離鍋太近發生危險。這也是鍋連著炕的最大弊端。
那些年最多的新聞便是誰家的孩子被鍋燙了一下……這裏就不贅述了。
家鄉大多數住房一進門都是這樣的布局,少有例外。貧富差距的標誌就是誰家的房間數量多,誰家的居住麵積大,還有誰家的院子足夠大。其實和現在所說的一樣,那就是居住的平米數大小。因為地區偏遠比較落後,沒有樓房、平米數一說。
房子裏家用電器數量的多少,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同樣也彰顯著貧富差距,按照當今社會衡量的標準,除房子之外便是交通工具和銀行存款了。
在具備了以上條件的情況下,一般家庭的交通工具必然是自行車。因為對於五六十年代的鄉鎮來講,汽車還沒有普及。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數量便是家庭生活條件的另一個標誌。結婚必備的“三大件”就是大梁自行車、上海機械表、腳踏縫紉機。
至於存款那就更不用說了。那時的社會平均工資都很低,正常的雙職工家庭每月總收入在50到60之間,甚至更低。當然掙得多的也有,但很少,在當時的小鎮來講月薪上百上千的可能隻占5%到8%。在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的確實是富了一大批人,那就是後話了。
除了這些基本生活條件以外,院子大的家庭還會在空餘的地方蓋幾間平米很小的房子,用於當做“糧房”,方言也叫“小南房”,就是坐南朝北的房子,也是儲存糧食的地方。
當然也可以停自行車,摩托車,放些其他的雜物,和現在的儲物間類似。也有的“大戶人家”會把蓋起來小房子租給沒有房子的家庭,或者當做學生宿舍,以鋪位為單位的方式來賺錢,一進門隻留一條一人寬的窄道用於通過,然後就是炕的位置用來睡覺,和現在的青年旅社的模式差不多,隻不過條件差的就不隻是一星半點了。
我家並不富裕。居住的房子就是供大戶人家放糧食、雜物、和出租的兩間小南房而已,加起來不到30平米。唯一的好處便是自己獨門獨院兒獨戶。小的時候我一度困惑,為什麽我家的房子和左鄰右舍家的房子不一樣呢?為什麽他們家的房子又高又大又寬敞,而我家的房子又矮又小又窄呢?為什麽別人家的房子白天能從窗戶上照到太陽,而我家的房子一年四季都照不到陽光呢?但無論有怎樣的疑問,自己的家始終是最溫馨的,最溫暖的,最貼心的,也是最安全的,因為,爸媽在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
偶然的一次從父母那裏得知,我家占地麵積其實是蓋正房用的。但是因為家裏的生活比較拮據,240元的人工費拿不出來,隻好用了蓋正房的材料蓋了一間小南房湊合著住了。雖然浪費了材料,但總比沒有強的多吧,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小窩了。
就這樣,自打我從記事起,便在那小南房裏,所有的事情將從那小南房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