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宜貴太妃出宮


    自從那次深入的談話結束之後,布爾和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給予太子妃更多的關懷與照顧。畢竟,她深知太子妃一路走來所經曆的種種不易,對於宮廷生活中的艱難困苦更是有著比旁人更為深刻的體悟。


    或許在外人眼中,特別是家中的男人們看來,所謂的賢良淑德以及享受齊人之福乃是天經地義之事。然而,隻有女人才真正懂得這背後需要付出多少情感與寶貴的時光作為代價。


    世間又有哪一個女子生來便是溫婉賢惠的呢?更別提那些深愛著自己丈夫的女人了,又怎會心甘情願地容忍其他女子介入他們之間的感情呢?


    這些女子之所以最終選擇默默忍受,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麵:其一,與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當下整個社會風氣便是如此,女子們被教導著要以柔順恭謙為美德,將丈夫視為家庭的中心;


    其二,則是因為她們內心深處那份深沉而濃烈的愛意,使得她們甘願委曲求全,一切都以丈夫為重。


    在近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但凡布爾和著手處理宮廷事務,無論事情大小,總會邀請太子妃一同參與其中。


    而且,無論太子妃針對各項事宜發表何種看法或提出怎樣的建議,布爾和都會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應允。


    甚至有時,當太子妃靈機一動想出一些別出心裁且切實可行的絕妙主意時,布爾和不僅會滿口稱讚,更是毫不吝嗇地對其大加褒揚。


    她也不是藏著掖著的,太子妃這孩子確實優秀,弘曄的眼光真好,除了家世上比滿族老姓弱一些,其他的挑不出毛病。


    這不,沒過多久,布爾和的妯娌們的耳邊便到處都充斥著皇後娘娘對太子妃的稱讚之詞。


    這些美談傳得可快啦,甚至連遠在喀爾喀的恪靖公主那裏,都收到了為數眾多誇讚太子妃的信件。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上下無人不知曉皇後娘娘對現今這位太子妃那可是相當滿意呀!想當初,太子與太子妃剛剛成婚不久,皇後娘娘便力排眾議支持冊封之事;如今更是親自手把手地教導太子妃如何處理繁雜的宮務事宜。


    如此種種舉動,無疑讓眾人看到了皇後娘娘對於太子妃的喜愛和重視程度。


    然而,這樣一來,卻使得一些原本有意將自家女兒送進太子後院的人家打起了退堂鼓。


    他們心裏尋思著:瞧瞧這情形,如果自己家的閨女當真入了太子府,成了其中一員,先不說婆婆是否會喜歡,光是主母那一關恐怕就不好過。


    再加上若是得不到夫君的庇護,那往後的日子還能有個好嗎?畢竟,未嫁入皇家之前,可以憑借著家世門第、名門望族之類的噱頭爭一爭。可一旦真正成為了太子爺的女人,尤其是作為一名妾室,所能依仗的也就隻剩下那點兒寵愛以及主母的照應關懷。


    都是從小接受正室教育的,所學所用也皆是大開大合之術,什麽時候需要放棄這些學習那些姬妾上不得台麵的玩意兒了?


    若是最初太子妃已然確立下來,那倒也罷了,即便她身為漢人女子出身,其祖父張英貴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位居正一品高位,眾人也未必會心生畏懼。畢竟哪家哪戶沒有一兩個位高權重的官員呢?然而事到如今,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先是傳聞四起,聲稱這太子妃乃是由太子親自選定之人,此消息一出,便足以表明太子爺對這位未來的太子妃甚是滿意。


    緊接著,又有傳言流出,說就連皇後娘娘對這位太子妃亦是讚賞有加、極為稱心如意。再加上太子妃的叔父曾是當年皇上的伴讀,如此一來,這一家人與皇室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緊密無間。


    麵對這般情形,那些企圖進入太子後院成為側妃的女子們不禁心生憂慮。要知道,她們皆是曆經自家阿瑪後院明爭暗鬥之人,深知正室在地位上天生就壓製著側室一頭。


    待到日後太子妃誕下龍兒鳳女,恐怕也沒多少人會將她們所生的皇子公主放在眼裏。


    畢竟當今聖上便是嫡脈嫡出,而太子爺同樣作為嫡長子繼承大統,照此形勢發展下去,將來太子妃所生育的子女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任皇位的繼承者。


    此時此刻,一些聰慧過人的女子已然洞悉局勢,並巧妙地運用自身智慧,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寬慰起家裏握有實權之人。


    需知,滿族姑奶奶在尚未出閣之前,身份地位頗高,故而她們所言在家族之中亦頗具影響力。果不其然,其中不乏機敏伶俐、一點即透者。


    這些人家起初隻一心盤算著能通過與皇室聯姻,令自家實力再攀高峰,卻未曾深思下一代可能帶來的“從龍之功”。如此一來,即便自家女兒未能如願進入太子的後院,倒也無妨。


    畢竟,太子尚有四位兄弟呢!且說這二皇子,今年恰好已至適婚年齡,若自家女兒有幸成為二皇子福晉,豈不是同樣美事一樁?


    然而,世間之事總有兩麵性。自然也存在一部分執迷不悟、心存僥幸之人,妄圖劍走偏鋒,以投機取巧之舉謀取更大利益。


    遙想當年佟半朝的無限風光,又豈是常人所能輕易抵禦其誘惑的?即便此番冒險最終以失敗告終,所失去的不過區區一女罷了;但倘若僥幸得手,整個家族不但能夠更上一層樓,而且足以確保數十年的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啊!


    至於布爾和,她才懶得理會這些人的種種心思。反正眼下這盤棋局已然布下,倘若有人依舊不知好歹,不識時務……哼哼,那到時候真的落了個家破人亡那也必要怪皇家不給機會,畢竟弘曄可不是胤礽,他可是嫡長子,從小就是深受兩代君王寵愛教導的,有些事情也許胤礽會手下留情,但是弘曄做事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今日,布爾和好不容易又擠出些許空閑時光,匆匆忙忙地來到了翊坤宮。當她踏入宮門時,恰好看到宜貴太妃正全神貫注地修剪著一盆植物的葉子。溫暖的陽光穿過雕花窗欞,輕柔地灑落在宜貴太妃嬌美的麵龐上,將她映襯得愈發嫻靜溫柔、楚楚動人。


    然而,布爾和並未完全沉醉於眼前這如詩如畫般的景象裏。盡管宜貴太妃看似悠閑自得,但實際上,她身旁僅有一群唯命是從的下人環繞左右。


    平日裏,宜貴太妃甚至連找個人暢快聊天的機會都寥寥無幾。而且,更為糟糕的是,這些伺候她多年的下人日複一日,毫無變化,早已讓她感到索然無味,絲毫提不起興趣來。這種單調乏味的日子對於生性活潑好動的宜貴太妃而言,實在是一種難耐的折磨。


    果然不出所料,僅僅過了片刻功夫,原本靜謐美好的氛圍便瞬間被打破。


    隻聽得宜貴太妃突然高聲叫嚷起來:“啊啊啊,真是無聊透頂啦!這般枯燥無趣的生活究竟何時才能熬到頭哇?瞧瞧這棵小樹,起初它足有一人多高呢,如今竟被我剪成這麽一小團兒了。若是再繼續剪下去,恐怕它小命難保嘍!罷了罷了,暫且饒過它一命,趕緊把它搬走!”隨著話音落下,宜貴太妃氣鼓鼓地將手中的剪刀重重扔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布爾和:“貴太妃既然覺得無聊,那之前本宮的提議為什麽不同意呢?直接去小九府上,小九家本宮那小侄兒現在才三歲多,正是好玩的時候,你過去正好享受天倫之樂。”


    宜貴太妃見是布爾和也沒有收斂此時的儀態,反正這樣的場景之前也是有過,如今再多做一次,也無所謂了,隻是,


    宜貴太妃:“哀家倒是想去,可是小九上麵還有小五呢,哀家可不能不管小五直接去小九府上吧?可是一想到小五府上那鬧渣渣的樣子,哀家情願待在這宮裏,好歹你平日裏有時間還會過來轉轉。”


    布爾和搖搖頭,對於五弟恆親王後院的那攤子事情,也是無語。


    要說這五弟哪哪都好,做事穩重,性情寬和,在兄弟之間算是都沒有意見,在工部也算是下手尊敬的好領導,可就是在後院這塊,一直就是個糊塗蛋。


    古人有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也就是因為老五後院的那些破事,胤礽一直沒有將老五放出去,至今在工部也就做個右侍郎,連個尚書都不是。


    布爾和:“貴太妃什麽時候也開始變得膽小了,想當初皇阿瑪在世的時候,這後宮您不說扛把子,那也是說一不二的主,隻是名聲有損而已,還能耽擱咱們奔向幸福的路子了?


    再說了,您可以再五弟和九弟府裏來迴住著,都是兒子,輪換著住,沒有人能夠說什麽吧?


    等出宮了,那到時候您可就是老封君了,不管是五弟府上還是九弟府上,那都是您最大,你想著在小九那裏多住上一段時間有什麽問題呢?


    你想一想,九弟妹那裏可是有年幼的孫兒需要您去照顧呢?”


    一番話說的宜貴太妃十分心動,她這輩子活下來的就兩個兒子,現在這兩個兒子都成家立業,兒女成群了,她早就想著出宮享受天倫之樂了。


    這會聽見布爾和這麽一合計,直接拍桌子:“行,哀家同意了,明天就讓老五過來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並收藏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