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兒臣沒做壞事呦!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0章 兒臣沒做壞事呦!
好歹也算是弘昶第一次這樣正式的提出請求,胤礽這會即使覺得兒子追小姑娘有些丟臉,卻還是滿足了他的要求,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招來了和弘昶一起去草原上的暗衛。
自他登基之後,每個兒子身邊都有不下於兩名暗衛守護,他相信這一次弘昶寫的信裏麵肯定有水分,在那種情形之下,即使他擺脫了侍衛們,但是暗衛還是在的,要是當時真的是那種險境,隻是區區狼群而已,對於兩名暗衛來說小菜一碟。
果然,等弘昶身邊的暗衛將實情這麽一和盤托出,胤礽的嘴角又忍不住抽了抽:“這個臭小子,平時可沒看出來還有這心眼子啊!”
原來,事情雖然有出入,但是也不太大,那時候確實情況危急,暗衛都快要出手了,但是那隻海東青出現的太過於湊巧了,為此弘昶直接吩咐暗衛繼續隱藏,然後他要親自去會一會海東青的主人。
這不,接下來基本上就沒有出入了,隻不過原本的日久生情真實是一見鍾情罷了,弘昶第一眼就已經看中了阿格琪,後麵因為知曉對方防備心重,才會慢悠悠的攻心為上。
要不是二格格蘇布達,嗯,估計弘昶應該還會再多一點時間才會寫信。
二兒子的婚事竟然如此順利地解決了,這著實讓胤礽鬆了一口氣。無需他過多費心操勞,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女方的家世雖說不上頂尖,但也絕對不低,而且她與娘家的關係並不親密融洽,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優勢。畢竟,若是親家之間過於緊密,日後難免會因外戚之事引發諸多麻煩和是非。再加上暗衛們細致入微的查探,種種跡象表明這位小姑娘的確非常出色。
於是,胤礽便與布爾和仔細商議起來,最終兩人一致決定直接擬寫聖旨,並派遣得力大臣前往科爾沁草原宣讀旨意。同時,還吩咐他們順便將這位小姑娘接迴京城。待守孝期滿之後,便可立即舉行盛大而隆重的婚禮。
與此同時,在繁華熱鬧的京城之中,胤礽也毫不吝嗇地賜予了弘昶一座豪華府邸。這座府邸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隻要稍加留意觀察,便能看出其明顯屬於郡王規製。由此可見,待到弘昶成婚之際,他必然會被晉封為郡王。
對於親王之位,胤礽心中卻另有盤算。他暗自思忖著,在自己當政期間暫且不考慮冊封幾個兒子為親王,而是留待日後弘曄繼位時,作為拉攏兄弟、收服人心的重要手段來運用。
家書寫過之後,就隻需要等待使臣去草原就行了,接下來布爾和需要煩惱的是三個小豆丁的入學事宜。
說來老康這老登是真的挺能生的,等三個小豆丁都要進入尚書房了,現在尚書房裏還沒有畢業的皇子還有好幾個。
胤礽也是一視同仁,反正是皇阿瑪的兒子,也是自己的弟弟,壓根就沒有參與過之前奪嫡的事情,所以這些年他就著重培養他們的能力,還別說,除了小十九喜愛書畫,以後想要成為書畫大家,剩下的二十喜歡舞槍弄棒,二十一喜歡研究機械,二十二喜歡掙錢。
既然有這樣的才能,當然不能浪費,胤礽直接就給安排好了,等他們順利畢業之後,小十九可以扔給三弟,二十可以跟著老十,至於二十一完全可以和老五一起,二十二就更好安排了,直接就可以跟著老九了。
由於之前已有好幾位弟弟作為參考和經驗積累,所以當麵對自家這三個小豆丁時,胤礽心中已然有了一套明確的教育理念。那便是在為他們打下堅實基礎後,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來進一步悉心培養。
畢竟,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誌向和天賦所在,隻有因材施教才是正確的育人之法。
胤礽深知自己已經立了太子,並一直致力於教導弘曄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正因如此,他決不能給予其他兒子過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迴想起往昔自己所經曆的種種艱辛困苦以及身心所遭受的創傷,胤礽暗自發誓絕不讓這些磨難再度降臨到自己孩子身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骨感得令人咋舌。
就在這三個小豆丁踏入尚書房開始學習的首日,時間尚未過去一個時辰,便有授課師傅匆匆前來告狀。
原來,這幾個小家夥竟沒有一個能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認真聽講!
更讓人頭疼的是,他們不僅時不時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要求師傅予以解答,甚至弘晨阿哥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在課堂上唿唿大睡起來。任憑師傅們如何唿喊,這位小阿哥始終睡得如同一頭小豬般香甜,毫無醒來之意。
此時此刻,胤礽不禁感到一陣頭痛襲來。那三個可愛的小豆丁可是布爾和用生命換來的寶貝啊!這些年來,由於布爾和身體虛弱,家中眾人都對這幾個孩子寵溺有加。在家裏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個個暖人心扉、乖巧貼心的小天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們進入尚書房之後,竟然完全像是換了一副模樣。
說起來,這事兒多少也得歸咎於胤礽自己。隻因弘曄和弘昶打小就對學習充滿熱愛,展現出非凡的天賦與熱情,以至於胤礽潛意識裏便認定,這三個小家夥定然也是讀書學習的好材料。
於是乎,過去的幾年間,他一直阻攔著不讓給孩子們過多地進行啟蒙教育,一心隻想讓他們盡情玩耍,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可如今可好,前幾年倒是讓他們玩兒得痛快淋漓了,但此刻卻發現要將那顆早已放飛的心收迴來,簡直比登天還難。這不,剛剛把他們送去上學,結果根本無法靜下心來,更別提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專心聽講、認真學習了。
胤礽每日忙於朝政事務,身為太子的弘曄自然也需要跟隨左右協助處理諸多事宜。而靜怡則忙著管理宮中大小事務,同時還要學習如何籌備自己的嫁妝——畢竟再過一年,她就要風風光光地嫁為人婦!
如此一來,家中能夠抽出時間來管教這三個頑皮孩子的,也就隻剩下布爾和一人了。
沒辦法,胤礽隻好硬著頭皮讓何柱去坤寧宮請皇後娘娘過來。
當布爾和匆匆趕來時,隻見三個可愛的小豆丁正怯生生地站在那裏,他們眨巴著大眼睛,滿臉無辜的模樣讓人不禁心生憐愛。待布爾和詳細詢問並了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不禁有些惱火地抬起頭,狠狠地瞪了一眼坐在上首位置的胤礽。
胤礽自然感受到了布爾和那不友善的目光,無需猜測,他便能讀懂其中蘊含的深意。想起自己先前信誓旦旦所誇下的海口,此刻卻被這三個小家夥以實際行動無情地“打臉”,胤礽頓時覺得臉上一陣發熱,尷尬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然而,布爾和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此,她隻是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身旁的侍女帶著三個孩子返迴坤寧宮。對於胤礽而言,能抽出這點寶貴的時間來處理家中瑣事已實屬不易。畢竟,近來大毛頻繁騷擾邊境地區的百姓,局勢日益緊張,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盡快抽出時間與諸位大臣共同商討應對當前形勢的策略。
話說迴來,盡管這三個孩子從清晨離家至今尚未滿兩個時辰,但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運動量較大,因而餓得也快。所以,當他們迴到坤寧宮後,布爾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宮女趕緊呈上精致可口的點心,好讓這些小寶貝們先填飽肚子。
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心滿意足的樣子,布爾和那顆懸著的心才終於稍稍放了下來。等到孩子們用完點心又洗漱過後,布爾和也嚴肅了神情:“說說吧,今天上午怎麽迴事?這可是額娘第一次被叫家長呢!聽說師傅們都告狀到你們皇阿瑪那裏去了。”
說完,布爾和的目光依次掃過每一個孩子的臉龐。三阿哥一臉我有話說,四阿哥隻是疑惑,五阿哥就更不要提了,要不是剛剛點心是他吃的,布爾和還以為這個兒子沒睡醒。
這時,三阿哥弘晏站出來說道:“額娘,這事兒真不能全怪我們呀。您想想看,五弟他平日裏就是特別喜歡睡覺嘛,而那些個夫子們上課時就隻知道一味地念書,翻來覆去地念啊念,簡直就跟和尚念經沒兩樣兒。在那種枯燥乏味的環境裏,對於愛睡覺的五弟來說,可不正是最佳的入眠氛圍麽?換做誰恐怕都很難忍得住吧?
再說四弟,他不過是心裏頭有好多弄不明白的問題罷了。您還記得以前大哥曾經講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還有姐姐也曾說過,咱們尚書房的這些個師傅可都是有名的大儒呢。雖說我們不太清楚究竟啥叫大儒,但既然大哥和姐姐都一致認為他們無所不知,那麽幫四弟解答一下心中的困惑,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至於兒子,隻是拿著毛筆描紅,沒什麽大毛病吧?”
好歹也算是弘昶第一次這樣正式的提出請求,胤礽這會即使覺得兒子追小姑娘有些丟臉,卻還是滿足了他的要求,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招來了和弘昶一起去草原上的暗衛。
自他登基之後,每個兒子身邊都有不下於兩名暗衛守護,他相信這一次弘昶寫的信裏麵肯定有水分,在那種情形之下,即使他擺脫了侍衛們,但是暗衛還是在的,要是當時真的是那種險境,隻是區區狼群而已,對於兩名暗衛來說小菜一碟。
果然,等弘昶身邊的暗衛將實情這麽一和盤托出,胤礽的嘴角又忍不住抽了抽:“這個臭小子,平時可沒看出來還有這心眼子啊!”
原來,事情雖然有出入,但是也不太大,那時候確實情況危急,暗衛都快要出手了,但是那隻海東青出現的太過於湊巧了,為此弘昶直接吩咐暗衛繼續隱藏,然後他要親自去會一會海東青的主人。
這不,接下來基本上就沒有出入了,隻不過原本的日久生情真實是一見鍾情罷了,弘昶第一眼就已經看中了阿格琪,後麵因為知曉對方防備心重,才會慢悠悠的攻心為上。
要不是二格格蘇布達,嗯,估計弘昶應該還會再多一點時間才會寫信。
二兒子的婚事竟然如此順利地解決了,這著實讓胤礽鬆了一口氣。無需他過多費心操勞,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女方的家世雖說不上頂尖,但也絕對不低,而且她與娘家的關係並不親密融洽,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優勢。畢竟,若是親家之間過於緊密,日後難免會因外戚之事引發諸多麻煩和是非。再加上暗衛們細致入微的查探,種種跡象表明這位小姑娘的確非常出色。
於是,胤礽便與布爾和仔細商議起來,最終兩人一致決定直接擬寫聖旨,並派遣得力大臣前往科爾沁草原宣讀旨意。同時,還吩咐他們順便將這位小姑娘接迴京城。待守孝期滿之後,便可立即舉行盛大而隆重的婚禮。
與此同時,在繁華熱鬧的京城之中,胤礽也毫不吝嗇地賜予了弘昶一座豪華府邸。這座府邸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隻要稍加留意觀察,便能看出其明顯屬於郡王規製。由此可見,待到弘昶成婚之際,他必然會被晉封為郡王。
對於親王之位,胤礽心中卻另有盤算。他暗自思忖著,在自己當政期間暫且不考慮冊封幾個兒子為親王,而是留待日後弘曄繼位時,作為拉攏兄弟、收服人心的重要手段來運用。
家書寫過之後,就隻需要等待使臣去草原就行了,接下來布爾和需要煩惱的是三個小豆丁的入學事宜。
說來老康這老登是真的挺能生的,等三個小豆丁都要進入尚書房了,現在尚書房裏還沒有畢業的皇子還有好幾個。
胤礽也是一視同仁,反正是皇阿瑪的兒子,也是自己的弟弟,壓根就沒有參與過之前奪嫡的事情,所以這些年他就著重培養他們的能力,還別說,除了小十九喜愛書畫,以後想要成為書畫大家,剩下的二十喜歡舞槍弄棒,二十一喜歡研究機械,二十二喜歡掙錢。
既然有這樣的才能,當然不能浪費,胤礽直接就給安排好了,等他們順利畢業之後,小十九可以扔給三弟,二十可以跟著老十,至於二十一完全可以和老五一起,二十二就更好安排了,直接就可以跟著老九了。
由於之前已有好幾位弟弟作為參考和經驗積累,所以當麵對自家這三個小豆丁時,胤礽心中已然有了一套明確的教育理念。那便是在為他們打下堅實基礎後,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來進一步悉心培養。
畢竟,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誌向和天賦所在,隻有因材施教才是正確的育人之法。
胤礽深知自己已經立了太子,並一直致力於教導弘曄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正因如此,他決不能給予其他兒子過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迴想起往昔自己所經曆的種種艱辛困苦以及身心所遭受的創傷,胤礽暗自發誓絕不讓這些磨難再度降臨到自己孩子身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骨感得令人咋舌。
就在這三個小豆丁踏入尚書房開始學習的首日,時間尚未過去一個時辰,便有授課師傅匆匆前來告狀。
原來,這幾個小家夥竟沒有一個能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認真聽講!
更讓人頭疼的是,他們不僅時不時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要求師傅予以解答,甚至弘晨阿哥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在課堂上唿唿大睡起來。任憑師傅們如何唿喊,這位小阿哥始終睡得如同一頭小豬般香甜,毫無醒來之意。
此時此刻,胤礽不禁感到一陣頭痛襲來。那三個可愛的小豆丁可是布爾和用生命換來的寶貝啊!這些年來,由於布爾和身體虛弱,家中眾人都對這幾個孩子寵溺有加。在家裏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個個暖人心扉、乖巧貼心的小天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們進入尚書房之後,竟然完全像是換了一副模樣。
說起來,這事兒多少也得歸咎於胤礽自己。隻因弘曄和弘昶打小就對學習充滿熱愛,展現出非凡的天賦與熱情,以至於胤礽潛意識裏便認定,這三個小家夥定然也是讀書學習的好材料。
於是乎,過去的幾年間,他一直阻攔著不讓給孩子們過多地進行啟蒙教育,一心隻想讓他們盡情玩耍,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可如今可好,前幾年倒是讓他們玩兒得痛快淋漓了,但此刻卻發現要將那顆早已放飛的心收迴來,簡直比登天還難。這不,剛剛把他們送去上學,結果根本無法靜下心來,更別提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專心聽講、認真學習了。
胤礽每日忙於朝政事務,身為太子的弘曄自然也需要跟隨左右協助處理諸多事宜。而靜怡則忙著管理宮中大小事務,同時還要學習如何籌備自己的嫁妝——畢竟再過一年,她就要風風光光地嫁為人婦!
如此一來,家中能夠抽出時間來管教這三個頑皮孩子的,也就隻剩下布爾和一人了。
沒辦法,胤礽隻好硬著頭皮讓何柱去坤寧宮請皇後娘娘過來。
當布爾和匆匆趕來時,隻見三個可愛的小豆丁正怯生生地站在那裏,他們眨巴著大眼睛,滿臉無辜的模樣讓人不禁心生憐愛。待布爾和詳細詢問並了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不禁有些惱火地抬起頭,狠狠地瞪了一眼坐在上首位置的胤礽。
胤礽自然感受到了布爾和那不友善的目光,無需猜測,他便能讀懂其中蘊含的深意。想起自己先前信誓旦旦所誇下的海口,此刻卻被這三個小家夥以實際行動無情地“打臉”,胤礽頓時覺得臉上一陣發熱,尷尬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然而,布爾和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此,她隻是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身旁的侍女帶著三個孩子返迴坤寧宮。對於胤礽而言,能抽出這點寶貴的時間來處理家中瑣事已實屬不易。畢竟,近來大毛頻繁騷擾邊境地區的百姓,局勢日益緊張,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盡快抽出時間與諸位大臣共同商討應對當前形勢的策略。
話說迴來,盡管這三個孩子從清晨離家至今尚未滿兩個時辰,但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運動量較大,因而餓得也快。所以,當他們迴到坤寧宮後,布爾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宮女趕緊呈上精致可口的點心,好讓這些小寶貝們先填飽肚子。
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心滿意足的樣子,布爾和那顆懸著的心才終於稍稍放了下來。等到孩子們用完點心又洗漱過後,布爾和也嚴肅了神情:“說說吧,今天上午怎麽迴事?這可是額娘第一次被叫家長呢!聽說師傅們都告狀到你們皇阿瑪那裏去了。”
說完,布爾和的目光依次掃過每一個孩子的臉龐。三阿哥一臉我有話說,四阿哥隻是疑惑,五阿哥就更不要提了,要不是剛剛點心是他吃的,布爾和還以為這個兒子沒睡醒。
這時,三阿哥弘晏站出來說道:“額娘,這事兒真不能全怪我們呀。您想想看,五弟他平日裏就是特別喜歡睡覺嘛,而那些個夫子們上課時就隻知道一味地念書,翻來覆去地念啊念,簡直就跟和尚念經沒兩樣兒。在那種枯燥乏味的環境裏,對於愛睡覺的五弟來說,可不正是最佳的入眠氛圍麽?換做誰恐怕都很難忍得住吧?
再說四弟,他不過是心裏頭有好多弄不明白的問題罷了。您還記得以前大哥曾經講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還有姐姐也曾說過,咱們尚書房的這些個師傅可都是有名的大儒呢。雖說我們不太清楚究竟啥叫大儒,但既然大哥和姐姐都一致認為他們無所不知,那麽幫四弟解答一下心中的困惑,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至於兒子,隻是拿著毛筆描紅,沒什麽大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