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準備換個地圖


    這一天,乃是太上皇停靈的第三日,整個宮殿都彌漫著沉重而肅穆的氣氛。弘曄依舊靜靜地跪在康熙的棺槨之前,宛如一座雕塑般動也不動。他雙眼紅腫,麵色蒼白如紙,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


    此時,從門外緩緩走進來一個身影,正是胤礽。他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所有的下人都退出堂外,隻留他們父子二人在此處。


    胤礽慢慢地走到弘曄身旁,然後毫不猶豫地屈膝跪地。他恭恭敬敬地給康熙磕了三個響頭,接著起身將手中燃起的香穩穩地插入香爐之中。做完這些後,胤礽轉過頭,看著身旁一臉憔悴的兒子,心中滿是疼惜。


    他放輕聲音,語重心長地對弘曄說道:“弘曄啊,夠了。若是你皇瑪法此刻尚在人世,看到你如此這般頹廢不堪的模樣,定然會氣得直接跳起來把你打醒。


    你向來都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如今怎麽能因為過度悲傷就這樣折磨自己呢?你若真的舍不得你皇瑪法,那就應當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啊!別忘了,你皇瑪法臨終前對你有著殷切的囑托。


    他希望你將來能夠超越朕,甚至超越他老人家,成為大清王朝的一代明君、千古一帝。可眼下你卻如此不愛惜自身,萬一因此將身子骨拖垮了,那豈不是辜負了你皇瑪法與阿瑪對你的深深期望?


    還有你的額娘,她這幾日也是憂心如焚,整日整夜地為你擔憂,以至於好幾日都未曾好好歇息過了。你也深知你額娘的身體本就孱弱……”


    弘曄的身體微微顫抖起來,他艱難地挪動著身軀,試圖從冰冷的地麵上站立起來。然而,長時間跪地所帶來的痛苦早已侵蝕了他的雙腿,此刻那雙腿猶如被千萬隻螞蟻啃噬一般,麻木而腫脹不堪。盡管弘曄用盡全身力氣,卻隻能在原地踉踉蹌蹌,根本無法站直身子。


    一旁的胤礽見此情景,心中不禁一緊,趕忙快步走上前去,伸出雙手半抱住弘曄搖搖欲墜的身體,並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一步一步朝著不遠處的椅子走去。經過一番努力,總算讓弘曄穩穩當當地坐在了椅子上。


    待弘曄坐穩後,胤礽稍微鬆了口氣,然後轉身衝著門口高聲喊道:“何柱,快進來!”聲音未落,門便被輕輕推開,何柱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了進來,手中還端著一個精致的托盤。跟在何柱身後的小淩子眼疾手快,迅速上前接過托盤,開始殷勤地伺候起自家太子爺來。


    弘曄先是端起一杯溫水,輕抿一小口,讓溫潤的水流緩緩滑過幹澀的喉嚨。稍作緩解後,他那沙啞的嗓音方才響起:“阿瑪,額娘她現在如何?身體可還好?都怪兒臣不孝,竟惹得額娘如此憂心。”說著,弘曄的眼眶漸漸泛紅,滿是自責與愧疚之色。


    胤礽看著眼前懂事的兒子,心頭一陣酸楚,他伸手輕輕地拍了拍弘曄的肩膀,安慰道:“莫要擔心,朕已命太醫為你額娘診治過了。她隻是這些日子過於操勞所致,並無大礙。隻要好生調養數日,便能恢複如初。


    你額娘這段時日實在辛苦,既要忙於處理你皇瑪法的後事,照顧生病的太皇太後,還又要時刻掛念著你,要不是有你妹妹在身後幫襯著,還不知道有多辛苦呢。


    你今天也迴去好好休息,別逞強,你皇瑪法還會在宮裏停靈十天,等十天後,朕和你一起將他老人家送去和你皇瑪嬤團圓。”


    弘曄鄭重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應下了皇阿瑪的要求。這幾日,他長跪於皇瑪法的靈前,思緒萬千。迴想起往昔與皇瑪法相處的點點滴滴,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但同時,他也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


    皇瑪法年事已高,本就體弱多病。再加上長期服用那些所謂的丹藥,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其實,對於此事,弘曄早已知曉。那座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巨大廟宇,如此蹊蹺之事,怎可能不引起他的警覺?


    然而,出於對皇瑪法顏麵的維護,以及對長輩的尊重,他選擇了沉默不語,並未將此真相公之於眾。


    如今,逝者已逝,正如皇阿瑪所言,自己絕不能一味地沉浸在哀傷之中無法自拔。皇瑪法或許是前往與皇瑪嬤相聚。而他,作為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接下來,他需要努力學習如何治國理政,探索讓大清國日益強盛之道;他要心係百姓疾苦,致力於讓黎民百姓都能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唯有如此,方能成就一番千秋偉業,成為名垂青史、受人敬仰的千古明君。待到百年之後,當他再次與皇瑪法相逢時,才能昂首挺胸,無比自豪地向其訴說自己一生的功績。


    由於太上皇的離世,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了一片悲痛之中。皇上深感哀痛,於是下旨將選秀之事暫時擱置三年,無論是規模宏大的大選,還是小規模的小選,一律停止舉行。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已經登記在冊的秀女們,如果她們的年齡已到適婚之齡,隻需向相關部門請示,便可獲得自由婚假的許可。


    與此同時,弘曄等幾位皇子公主也必須遵循孝道,為太上皇守孝。而原本計劃好的挑選太子妃一事,也因此不得不暫且作罷。這段時間以來,宮廷中的氣氛頗為沉重壓抑。


    然而,令人憂心忡忡的不僅僅是這些。太皇太後自太上皇駕崩後便一病不起,終日愁眉不展,鬱鬱寡歡。以往她最為喜愛的娛樂活動,如麻將和葉子牌等,如今也提不起絲毫興趣。眼看著太皇太後的病情日益加重,眾人皆是心急如焚。


    為了太皇太後能夠盡快康複,身為皇太子的胤礽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決定在開春之後帶領全家老小前往壽康園常住。


    這壽康園並非普通之地,它實際上是由原來的暢春園以及周邊的數個園子精心修整並重新組合而成的一座嶄新園林。其占地麵積較之前足足擴大了兩倍有餘,而且園內還對許多保暖設施進行了全麵翻新改造,以確保在此居住之人無論寒冬酷暑,皆能感受到宜人的溫度。


    紫禁城啊,實在是讓人感到無比憋屈!特別是太子所居住的宮殿——毓慶宮,那個地方不僅難以擴建,就算費盡心思勉強擴建完成後,麵積依舊不算大。每每迴想起曾經自己屈居於那裏度過的那些憋屈日子,胤礽心中便湧起一陣煩悶。


    於是,他豪氣地大手一揮,決定直接從這壽康園子裏另辟蹊徑,開拓出一大塊土地來當作全新的太子住所,並親自將其命名為“東宮”。


    與此同時,胤礽更是果斷地下達旨意:凡是願意接自己的額娘出宮奉養的皇子或者公主,隻需要雙方協商妥當,都可以付諸實踐。如此一來,借著這陣東風,宮廷中的太妃們但凡有子女者,幾乎全都被清空出宮。


    當然啦,如果皇子和皇女們年紀尚小,暫時無法獨立生活,那麽這些太妃們也就隻能耐心等待他們長大成人、出宮建立府邸之後,再跟隨一同離開皇宮。


    而良太嬪與成太嬪自然也是緊跟潮流,一同出宮去了。如今,廉郡王府上已經增添了兩位可愛的小阿哥以及一位嬌俏的小格格,良太嬪此次出宮,總算是能夠盡情地享受一番天倫之樂了。


    至於成太嬪就沒有良太嬪風光了,畢竟她這次出宮也是偷偷摸摸的,隻等著時間到了胤佑帶著她去了高麗之後才能算是光明正大。


    好在七福晉還算是孝順體貼的兒媳,即使她家爺與成太嬪已經沒了關係,還是願意奉養成太嬪,讓她能夠在府上頤養天年


    至於德太嬪,日子就有些一言難盡了,十四貝勒被貶去守皇陵去了,府上也就十四福晉撐著,她可不願意找個事兒媽迴去奉養,因此,沒人接的德太嬪就隻能繼續待在深宮裏熬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並收藏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