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康老爺子的好想法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6章 康老爺子的好想法
胤礽實際上很早就留意到了這個情況,但他並未選擇直截了當地挑明。要說弘昶這孩子呀,打小起就展現出自律、懂事且安靜的特質。
在這個擁有六個孩子的家庭裏,上頭有一對龍鳳胎的哥哥姐姐,下頭則是三個頑皮搗蛋的小不點兒弟弟,而弘昶恰恰處在正當中。由於其生性安靜,相較於其他活潑好動的兄弟姐妹而言,確實比較容易受到忽略。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胤礽與布爾和作為孩子的父母,稱得上是盡職盡責,從未真正產生過漠視這個孩子的念頭。無論是在弘昶年幼的時候,還是如今他已然長大成人,他的一舉一動始終都處於父母關切的目光之下。
這不,當父母清楚地了解到弘昶對於工部那邊的事務饒有興致之後,身為家長的他們絲毫沒有想要出手阻攔的想法。
一方麵,盡管過去工部的工作狀況如何難以確切知曉,但可以預見的是,將來這份差事必定不會太差勁;另一方麵呢,則是出於對弘昶個人意願的尊重。
既然孩子們暫時不願主動提及此事,那做父母的不妨稍作等待。
畢竟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遙想當年,胤禟決定投身商業領域時,他們都能夠給予全力支持,更何況現如今弘昶僅僅隻是希望進入工部謀事而已。
過了這天,胤礽特意尋了一個閑暇時刻,親自召見了海蘭察的阿瑪。待雙方見麵之後,胤礽便開門見山地向他提起了欲要將海蘭察冊封為元和公主額駙之事。
海蘭察的阿瑪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狂喜,臉上更是樂開了花。能夠與皇室結親,這對於他們家族而言無疑是天大的榮耀和恩賜。
即便皇帝表示婚期將會推遲數年,但海蘭察的阿瑪仍舊難掩內心的激動之情,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畢竟,這位元和公主乃是當今聖上膝下唯一的嫡出公主啊!尚未出嫁之時,她便已獲封尊貴無比的固倫元和公主封號。
而且,據自家兒子早些時候所言,這位公主絲毫沒有尋常公主那般嬌蠻任性、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性情溫婉、謙和有禮。
就連家中的小女兒也曾多次對這位公主讚不絕口,並一心一意地認定她便是自己未來的嫂嫂。如今得知二人彼此情投意合,連皇上都有意促成這段美好姻緣,身為多拉爾族的當代族長又怎能不喜不自禁呢?
就在這一天,當多拉爾族長出宮返迴家中的途中,元和公主即將被賜婚給海蘭察的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播開來。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京城內外引起軒然大波,令無數原本懷揣著與皇家聯姻夢想的世家大族們紛紛捶胸頓足、扼腕歎息不已。感歎多拉爾家族下手快,富蘭察那小子好手段。
遠在暢春園的康熙自然也是聽聞了這個消息,得知之後,他不禁怒從心頭起。對於胤礽這般自作主張的行為,康熙著實感到氣惱不已。
這胤礽竟然事先未曾與自己通個氣兒,便擅自做主定下了靜怡的婚事,實在是太不像話了!然而事已至此,即便康熙心中再如何不滿,卻也已是無可奈何之事。
其實,在此之前,康熙早已有所籌謀。就在前兩日,他尚且還同佟國維仔細商討過,有意將靜怡許配迴到其母家佟氏一族之中。
連人選都已然確定妥當,便是佟國維的嫡孫嶽興阿。原本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隻待尋個合適的時機,請胤礽前來一同商議此事。
豈料,尚未等到他派人去傳喚胤礽,那靜怡已定親的消息卻是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宮廷內外。
此刻的康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慮。他開始懷疑胤礽此舉是否故意與自己作對。
畢竟,佟國維時常出入暢春園這件事情並非什麽機密要事,隻要稍留點心,便能輕易察覺其中端倪。
若是此時正在乾清宮忙碌著處理政務的胤礽知曉康熙內心如此所想,定然會毫不猶豫地飛奔至康熙麵前,豎起大拇指讚道:“老爺子,您還真是一猜一個準啊!沒錯,我就是專門針對您來的!”
若不是偶然間發覺太上皇竟又萌生出扶持佟家的念頭,甚至妄圖將自己的愛女推入那水深火熱的境地,胤礽又怎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早早應下這門親事呢?
別說是太上皇對他心生怨懟了,就連他自己,對這位太上皇亦是頗多嫌棄之意。覺得太上皇都到了這般地步,居然還想著插手這些瑣事,簡直是不可理喻!
若不是近日太醫急報太上皇龍體欠安,恐時日無多,他怕是早已按捺不住性子,直奔暢春園鬧個天翻地覆。莫要以為如今太上皇已然退位,往昔之事便可煙消雲散、一筆勾銷!但凡行差踏錯,皆需承受相應後果,絕非一句“人死債消”便能輕易了結。
一招失利,便另謀新策。既然在靜怡處碰了釘子,康熙帝便將目光投向其他孫女,試圖從中尋得一線生機,好為佟家留下一條退路。
宮中諸女,他並非未曾思量,然一則其年歲尚幼,與己相處時短,情分淺薄;二則太子胤礽對待這些庶出妹妹,不過視作尋常公主,待及笄之年,備好一份嫁妝打發嫁人罷了,哪似靜怡那般身具尊崇地位,且對未來新君頗具影響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番尋覓之下,還真就讓他覓得了一人,此女正是老九胤禟府上的長女——靜安格格,亦是靜怡最為鍾愛的堂妹。
她身上確實存在著諸多顯著的優點。首先,其父親乃是當今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親王,且看目前局勢,將來極有可能被冊封為令人豔羨的鐵帽子王。
而作為敏親王正妻所出的嫡長女,她所能享有的資源必定極為豐厚,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這位敏親王更是當年率先追隨皇帝陛下的功臣之一,在胤礽心目中的地位崇高無比,唯有胤禛方可與之相提並論。
如此一來,無論是敏親王本人的前程似錦,亦或是整個敏親王府的未來發展,皆呈現出一派輝煌燦爛之勢。若能與這樣一棵參天大樹結下良緣,那麽日後必然會迎來一飛衝天、青雲直上的大好命運。
再者,眾所周知,老九一生致力於經商之道,家中積累的金銀財寶簡直堆積如山,數不勝數。倘若佟家有幸迎娶到他家的女兒,單是那豐厚得驚人的嫁妝便足以讓佟家數代子孫衣食無憂、盡享榮華富貴。
不得不說,康老爺子著實深謀遠慮,對佟家之事關懷備至,各個方麵均已深思熟慮,但卻唯獨未曾顧及自家兒子與孫女的真實意願。
當此消息傳到胤禟耳中時,他頓時怒不可遏,氣得肺都要炸開一般。隻見他二話不說,翻身上馬,揚鞭策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直奔暢春園。
胤礽見狀想要阻攔已然不及,無奈之下隻得趕忙派遣人手前往通知宜太妃和布爾和知曉此事,同時自己也不敢怠慢,匆忙帶著何柱緊緊跟上。
胤礽實際上很早就留意到了這個情況,但他並未選擇直截了當地挑明。要說弘昶這孩子呀,打小起就展現出自律、懂事且安靜的特質。
在這個擁有六個孩子的家庭裏,上頭有一對龍鳳胎的哥哥姐姐,下頭則是三個頑皮搗蛋的小不點兒弟弟,而弘昶恰恰處在正當中。由於其生性安靜,相較於其他活潑好動的兄弟姐妹而言,確實比較容易受到忽略。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胤礽與布爾和作為孩子的父母,稱得上是盡職盡責,從未真正產生過漠視這個孩子的念頭。無論是在弘昶年幼的時候,還是如今他已然長大成人,他的一舉一動始終都處於父母關切的目光之下。
這不,當父母清楚地了解到弘昶對於工部那邊的事務饒有興致之後,身為家長的他們絲毫沒有想要出手阻攔的想法。
一方麵,盡管過去工部的工作狀況如何難以確切知曉,但可以預見的是,將來這份差事必定不會太差勁;另一方麵呢,則是出於對弘昶個人意願的尊重。
既然孩子們暫時不願主動提及此事,那做父母的不妨稍作等待。
畢竟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遙想當年,胤禟決定投身商業領域時,他們都能夠給予全力支持,更何況現如今弘昶僅僅隻是希望進入工部謀事而已。
過了這天,胤礽特意尋了一個閑暇時刻,親自召見了海蘭察的阿瑪。待雙方見麵之後,胤礽便開門見山地向他提起了欲要將海蘭察冊封為元和公主額駙之事。
海蘭察的阿瑪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狂喜,臉上更是樂開了花。能夠與皇室結親,這對於他們家族而言無疑是天大的榮耀和恩賜。
即便皇帝表示婚期將會推遲數年,但海蘭察的阿瑪仍舊難掩內心的激動之情,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畢竟,這位元和公主乃是當今聖上膝下唯一的嫡出公主啊!尚未出嫁之時,她便已獲封尊貴無比的固倫元和公主封號。
而且,據自家兒子早些時候所言,這位公主絲毫沒有尋常公主那般嬌蠻任性、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性情溫婉、謙和有禮。
就連家中的小女兒也曾多次對這位公主讚不絕口,並一心一意地認定她便是自己未來的嫂嫂。如今得知二人彼此情投意合,連皇上都有意促成這段美好姻緣,身為多拉爾族的當代族長又怎能不喜不自禁呢?
就在這一天,當多拉爾族長出宮返迴家中的途中,元和公主即將被賜婚給海蘭察的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播開來。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京城內外引起軒然大波,令無數原本懷揣著與皇家聯姻夢想的世家大族們紛紛捶胸頓足、扼腕歎息不已。感歎多拉爾家族下手快,富蘭察那小子好手段。
遠在暢春園的康熙自然也是聽聞了這個消息,得知之後,他不禁怒從心頭起。對於胤礽這般自作主張的行為,康熙著實感到氣惱不已。
這胤礽竟然事先未曾與自己通個氣兒,便擅自做主定下了靜怡的婚事,實在是太不像話了!然而事已至此,即便康熙心中再如何不滿,卻也已是無可奈何之事。
其實,在此之前,康熙早已有所籌謀。就在前兩日,他尚且還同佟國維仔細商討過,有意將靜怡許配迴到其母家佟氏一族之中。
連人選都已然確定妥當,便是佟國維的嫡孫嶽興阿。原本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隻待尋個合適的時機,請胤礽前來一同商議此事。
豈料,尚未等到他派人去傳喚胤礽,那靜怡已定親的消息卻是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宮廷內外。
此刻的康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慮。他開始懷疑胤礽此舉是否故意與自己作對。
畢竟,佟國維時常出入暢春園這件事情並非什麽機密要事,隻要稍留點心,便能輕易察覺其中端倪。
若是此時正在乾清宮忙碌著處理政務的胤礽知曉康熙內心如此所想,定然會毫不猶豫地飛奔至康熙麵前,豎起大拇指讚道:“老爺子,您還真是一猜一個準啊!沒錯,我就是專門針對您來的!”
若不是偶然間發覺太上皇竟又萌生出扶持佟家的念頭,甚至妄圖將自己的愛女推入那水深火熱的境地,胤礽又怎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早早應下這門親事呢?
別說是太上皇對他心生怨懟了,就連他自己,對這位太上皇亦是頗多嫌棄之意。覺得太上皇都到了這般地步,居然還想著插手這些瑣事,簡直是不可理喻!
若不是近日太醫急報太上皇龍體欠安,恐時日無多,他怕是早已按捺不住性子,直奔暢春園鬧個天翻地覆。莫要以為如今太上皇已然退位,往昔之事便可煙消雲散、一筆勾銷!但凡行差踏錯,皆需承受相應後果,絕非一句“人死債消”便能輕易了結。
一招失利,便另謀新策。既然在靜怡處碰了釘子,康熙帝便將目光投向其他孫女,試圖從中尋得一線生機,好為佟家留下一條退路。
宮中諸女,他並非未曾思量,然一則其年歲尚幼,與己相處時短,情分淺薄;二則太子胤礽對待這些庶出妹妹,不過視作尋常公主,待及笄之年,備好一份嫁妝打發嫁人罷了,哪似靜怡那般身具尊崇地位,且對未來新君頗具影響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番尋覓之下,還真就讓他覓得了一人,此女正是老九胤禟府上的長女——靜安格格,亦是靜怡最為鍾愛的堂妹。
她身上確實存在著諸多顯著的優點。首先,其父親乃是當今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親王,且看目前局勢,將來極有可能被冊封為令人豔羨的鐵帽子王。
而作為敏親王正妻所出的嫡長女,她所能享有的資源必定極為豐厚,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這位敏親王更是當年率先追隨皇帝陛下的功臣之一,在胤礽心目中的地位崇高無比,唯有胤禛方可與之相提並論。
如此一來,無論是敏親王本人的前程似錦,亦或是整個敏親王府的未來發展,皆呈現出一派輝煌燦爛之勢。若能與這樣一棵參天大樹結下良緣,那麽日後必然會迎來一飛衝天、青雲直上的大好命運。
再者,眾所周知,老九一生致力於經商之道,家中積累的金銀財寶簡直堆積如山,數不勝數。倘若佟家有幸迎娶到他家的女兒,單是那豐厚得驚人的嫁妝便足以讓佟家數代子孫衣食無憂、盡享榮華富貴。
不得不說,康老爺子著實深謀遠慮,對佟家之事關懷備至,各個方麵均已深思熟慮,但卻唯獨未曾顧及自家兒子與孫女的真實意願。
當此消息傳到胤禟耳中時,他頓時怒不可遏,氣得肺都要炸開一般。隻見他二話不說,翻身上馬,揚鞭策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直奔暢春園。
胤礽見狀想要阻攔已然不及,無奈之下隻得趕忙派遣人手前往通知宜太妃和布爾和知曉此事,同時自己也不敢怠慢,匆忙帶著何柱緊緊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