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登基


    胤礽的登基大典算是未來幾十年都會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盛事了,畢竟距離最近的上一個禪位嚴格來說應該算是南宋開國皇帝趙構了,距今也有幾百年了。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一,太和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康熙站在最上方親自主持了這一次胤礽的繼位大典,同時這也是梁九功最後一次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嚐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今朕年屆五旬過有一,應知天命不爭天,在位四十三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致也。


    曆觀史冊,自黃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餘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臨禦至二十年時,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時,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四十三年矣。今聯年已知天命,富有四海,子孫百十餘人,天下安樂,朕之福亦雲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禦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嚐少懈,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僅勞苦二字所能該括耶。


    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論概以為酒色所致,此皆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盡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為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似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為,清靜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嚐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也。


    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五十,諸王大臣官員軍民以及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禪位,朕亦愉悅...宸元親王嫡皇二子胤礽乃朕與元後之嫡子,亦前太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今特主持大典著胤礽繼皇帝位...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聖旨讀完,所有人全部伏地接旨:“臣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算是毫無爭議的一次禪位了,這一次所有人都無可指責,胤礽的繼位眾望所歸。康熙親手從梁九功麵前的盤子中取出早就準備好的龍袍親自給胤礽披上,何柱幫助著一起打理,接著康熙又取出朝珠給胤礽戴上,最後一步就是他珍藏多年的紅東珠帽。


    康熙的動作不快,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打擾和催促,隻是靜靜的看著父子倆的動作,直到胤礽手持玉璽一步一步踏上皇位,在眾人目光中穩穩的落座,眾人再一次跪地行禮:“恭賀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繼位大典算是成功了,胤礽示意何柱宣讀他繼位後的第一份聖旨,封康熙皇帝為太上皇,原皇太後為太皇太後,改明年為開元元年。


    第二道聖旨則是冊封宸元親王妃烏拉那拉氏為皇後,居坤寧宮。


    第三道聖旨,封原世子弘曄為太子,居毓慶宮,靜怡為固倫元和公主,居公主府,弘昶為貝子,居南三所。


    第四道聖旨,因為新皇兄弟們剛剛晉封不久,這一次就不再加封,但是每人賞賜白銀五萬兩以示恩賞。


    眾人從一開始的理所當然到最後的目瞪口呆,新皇這做事風格他們是真的一點也捉摸不透啊,哪有剛剛登基就一次性公布好幾道聖旨的,而且還在同一天又是封太上皇,又是封皇後,還直接定下了太子之位,這讓太和殿下的所有大臣們半晌都沒有反應過來。


    胤礽才不管,他表示,朕就是你們永遠搞不懂的自由的風,大權在握才不願意天天聽你們在那裏嘰嘰喳喳討論朕的家事,朕能有今日可不是靠著你們的,沒必要給你們所謂的麵子,想做什麽就去做。


    聖旨都已經宣布,就是太上皇也沒有半點反對,底下的這些大臣們能怎麽辦?隻能默默咽下去想要脫口的反對,在何柱宣布退朝的時候老老實實跪安。


    重新迴到乾清宮,康熙此時再看這裏已經是物是人非了,也是,這裏以後不再是他的地盤不說,很多熟悉的裝扮也全部都更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裏是新皇的居所,和他這位太上皇已經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康熙:“你都已經是新皇了,接下來不是應該很忙才對,還留下朕過來做什麽?”


    他很疑惑,因為在退朝後他原本是打算迴暢春園的,結果被攔住硬是留在了乾清宮。


    胤礽擺擺手:“朕做這個皇帝又不是用來天天忙活加班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再說了,朝堂上養的那些大臣是做什麽的?不就是用來為朕分憂的?有他們在,朕一會再去忙也是一樣的。”


    康熙眼神微眯看著眼前的兒子,內心遍布一萬個“臥槽”,你既然不想幹皇帝的活計,那你當初還這麽著急逼著朕退位?


    胤礽看到自家皇阿瑪這個神情一眼就清楚他內心在嘀咕什麽,都是千年的狐狸了,誰還能不了解誰?


    胤礽:“朕其實不是等不及,隻是您當時手伸的太長了,朕以為不說,您應該和兒臣有默契了,收手不再探查才對,結果呢?要不是暗衛告知,朕是不是需要等到失去皇後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


    康熙聽到胤礽這樣說,理虧的不敢對視,“那件事確實是朕不對,你也將那些人全部處置了,朕以後也隻能待在暢春園了,這些處罰還不夠嗎?”


    胤礽:“嗬,皇阿瑪,您不說不代表朕查不出來,您到現在還時常對著弘曄灌輸一些理念吧?朕勸您放棄,弘曄那孩子不僅在您身邊長大,同樣也是朕與皇後的兒子。您說,要是朕告訴他,您當初還打過要除掉他額娘的主意,到時候他還願意去見您嗎?”


    康熙這下子是徹底慌了,認輸了,別看他看起來不喜歡這個,可以舍棄那個,但是他身為弘曄的皇瑪法是真的疼愛這個大孫子的,光光就他名字中帶著“曄”,在好幾年前就教他帝王心術就能夠看出來。


    這要是讓大孫子知道了自己曾經因為那些地圖的事情猜疑他額娘,還一度想要除去他額娘,到時候以弘曄的性子肯定是不會原諒自己的。


    胤礽也是見好就收,反正布爾和從頭到尾沒有受到過威脅,康熙當時有了這個想法他就立即采取措施阻止了,現在說這些也就隻是威脅康熙不要再作妖而已。


    胤礽:“往日之事咱們就算了,今日主要是討論您後宮裏那些娘娘們的去處。您在暢春園休養,也是需要人陪著的,您看到時候安排哪些娘娘們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並收藏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