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清發明家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6章 大清發明家
一連搞定了兄弟三人,剩下的胤礽就好辦了,一直跟在他身後的胤禛、胤禟和胤?肯定會受到重用,征求過他們的意見,胤礽已經決定了,胤禛還是管著內務府,不過是統領,平時更多的時間可以繼續研究他最喜歡的農業,而內務府的副手就是十三貝勒,也就是如今的怡貝勒。
剛好平時胤禛也是很喜歡這個弟弟,帶著他也算是相得益彰,剩下的時間專心研究怎樣提高農業產量。
不管怎麽說,農業始終是大清的根基,未來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是肯定的,在這之前保證大清糧食產量不斷快速增長是必然要求。
剛好在這個方麵他最信任的就是胤禛,這項任務交給他,也算是恰如其分。
至於老九,既然喜歡賺錢,那麽胤礽身為哥哥當然得滿足他的心願,他可不像皇阿瑪那樣好麵子,雖說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不高,但是老九本身就已經是親王了,這大清在他之上的還能有幾人?
他想要經商那就去做,胤礽不僅支持他放手做,還拿出富餘的國庫銀兩進行投資,幫助胤禟將事業做大做強。
這些年因為胤禟掙來的銀錢辦到的事情,可都是實打實的,裏子既然充足,麵子上隻要不會與民奪利,他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說,有王爺經商作為例子,還能夠帶動整個大清的商業經濟發展,商人掙得多了,稅收也蹭蹭上漲,這些餘下來的銀錢用於興建公共基礎設施不香嗎?
這些可都是有實例作證明的,遠的不說,就說東征倭國的那艦隊,最開始組建起來可全都要靠大清遠航商家的船隻,當初要不是緊急征用了一些,北洋艦隊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組建起來呢。
而且所謂的發明,可不是原地起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實際生活運用中發現、改進,有需求才會有發明。
要不是這些商人經常出海經商,那些所謂的先進遠航技術又怎麽會應運而生的,諸如水密隔艙技術、量天尺、季風航海術、《更路簿》等等。
因為吃到了來自攻占倭國的紅利,胤礽也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也加大了對海洋艦隊的建設,這些可都需要銀錢上的支持的。
至於胤?,在這期間,他也發現了自己更喜歡在海上作戰,湊巧胤礽也有此想法,所以胤礽交給他的任務就是新建軍事學校。
那裏不僅教授海上航行保命知識,還教授作戰技巧以及航海術和《更路簿》,也就是古代版的定位技術。
同時這所學校還包含了海船建造與改進,戰艦武器研發等等,可以與現代式綜合軍校也差不多了。
而胤礽給出的要求也不算難,那就是好好發展大清的海軍,未來不管是開疆擴土還是抵禦外敵,海軍都是大清在海上最堅實的防線。
要說兄弟中最容易解決的就是老五了,可能真的是性格使然吧,這個弟弟從一開始就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野心,整個表現要是非要用什麽動物形容的話,那就是鹹魚了。
而且他也是主動找上門來要求任務的,可能因為布爾和與宜妃的關係,亦或者恪靖的原因,或者是關於胤禟,反正在他成為親王之後更多的是去擺爛。
這不,剛剛進入養心殿坐在胤礽麵前,他就直接開口要去工部。
胤礽:“五弟怎麽會有此想法?你之前負責與蒙古的貿易不是幹的挺好?聽說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收購羊毛了,還時常會收購一些肉幹和奶製品,順帶將中原的茶葉、絲綢糧食也運往草原上銷售。你現在可以算是蒙古人眼中的香餑餑呢!”
胤祺:“攝政王不要打趣小弟了,我也不曾想這攤子會越鋪越大,最後竟然變成了現在這樣。說實話,弟弟今天過來就是請求攝政王將我身上的這個職位給卸掉的,我想改換去工部任職,還望攝政王允了弟弟的請求。”
胤礽:“你這說的不清不楚的,到底是什麽原因?攤子大這事,本王可是不介意的,你要是能做那就繼續做下去唄,隻要沒有異心,相信本王不會無緣無故猜忌你。”
胤祺歎息一聲:“攝政王多慮了,弟弟不是那個意思,主要是弟弟覺得太累了,一開始皇阿瑪將這件事情交到我手中的時候,我還是激動興奮的想要證明自己,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攤子越擺越大,我漸漸的就厭煩了這些。
攝政王是了解弟弟的,從小就喜歡獨自一人待著,不喜打交道,如今還不容易有了個機會能夠更換,不抓住機會弟弟會悔憾終生的。”
胤礽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弟還是一個“宅男”“i人”,上輩子也沒有發現他有這個特質啊,難道是因為上輩子皇阿瑪太過於兇殘嚴厲,讓他將心思全部隱藏了?
不過,“那也沒有必要去工部啊?要是你不願意繼續打交道,這事可以安排底下人去做一樣的。”
胤祺聽後衝著胤礽感激一笑,但還是堅定的搖搖頭,羞澀的說道:“其實弟弟有一個小愛好一直沒敢暴露,那就是喜歡做手工。要是能夠選擇,弟弟想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地方專心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小玩意。”
說完,胤祺從袖袋裏掏出了兩個蘋果大小的木製玩具。胤礽定睛一看,一個是能夠前後搖晃的微型搖搖車模型,一個是三輪木製載鬥車模型。
那個搖搖車,胤礽不感興趣,這玩意即使做出來大的實物,也基本隻適合幼兒,沒多大吸引力。他主要好奇的是另一個,有三個輪子的載鬥車。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馬車基本上都是兩個輪子或者四個輪子,當然也有幹活專用的獨輪車,但是唯獨沒有三個輪子的車子。
碰見自己的專業,胤祺理所當然的為胤礽講解其原理還有動力來源,著重強調了這三輪車完全可以省去馬匹,隻需要人力在前麵提供動力就行。
胤礽想到了之前從洋人那裏截獲的那輛怪異的木輪車,又看了看麵前的這個模型,一下子就明白了。
隻不過,胤礽:“這些也都是模型而已,真的能夠做出來嗎?到時候這車子能動嗎?”
見到胤礽對此感興趣,胤祺一下子就精神了:“能動能動,這個三輪車可是耗費了弟弟不少心血呢,已經組裝好了,就在我府上,攝政王要是想看,我現在就迴去帶過來。”
胤礽點點頭,示意何柱帶人去取,留下胤祺繼續講解他閑暇之餘的一些小發明。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弟弟還有這樣的天賦與愛好,這麽看來上輩子真的是耽誤了他太多了。
要是這所謂的三輪車真的像胤祺所講那樣方便,這以後不管是省下了馬匹也好,還是保證了安全也好,可都是百益而無一害。
而且聽胤祺所言,他研究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最近更多的還在研究從洋人書上所描繪的蒸汽汽車,這要是真的做成了,那麽以後大清即使沒有馬匹,照樣可以快速出行了。
沒讓兄弟倆等太久,何柱很快就帶著三輪車進宮了,他的行動沒有掩飾,這讓巧然看見的胤禟拉著胤禛和胤?也一起去了養心殿。
他們來的還挺巧,正好胤祺在養心殿前方的廣場上為胤礽做示範,隻見胤祺坐在位置上雙腳輕輕一踩,接著那輛造型怪異的三輪車就這樣吱吱悠悠的往前出發了。
這一奇景,不僅胤礽看的稀奇,就是剛剛趕過來的兄弟三人也是目瞪口呆,就那個幾塊板子,三個輪子,還有一根木杆拚湊出來的東西居然不需要馬匹就能夠自己行動了?
等到胤祺騎著三輪車圍繞整個廣場轉悠了一圈之後,兄弟幾人才算是冷靜下來,不過等胤祺下來後,胤禟和胤?爭前恐後的也要上去嚐試一番,就這樣,胤祺在下來後還沒來得及和胤礽說上話,又不得不迴去教兩個弟弟如何騎車。
胤禛:“五弟這是想要去工部?”
胤礽點點頭:“是的,有這天賦,本王也讚同他去。”
胤禛沒說話,不過卻是肯定的點點頭,誰能想自家還能出一個發明家呢!
一連搞定了兄弟三人,剩下的胤礽就好辦了,一直跟在他身後的胤禛、胤禟和胤?肯定會受到重用,征求過他們的意見,胤礽已經決定了,胤禛還是管著內務府,不過是統領,平時更多的時間可以繼續研究他最喜歡的農業,而內務府的副手就是十三貝勒,也就是如今的怡貝勒。
剛好平時胤禛也是很喜歡這個弟弟,帶著他也算是相得益彰,剩下的時間專心研究怎樣提高農業產量。
不管怎麽說,農業始終是大清的根基,未來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是肯定的,在這之前保證大清糧食產量不斷快速增長是必然要求。
剛好在這個方麵他最信任的就是胤禛,這項任務交給他,也算是恰如其分。
至於老九,既然喜歡賺錢,那麽胤礽身為哥哥當然得滿足他的心願,他可不像皇阿瑪那樣好麵子,雖說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不高,但是老九本身就已經是親王了,這大清在他之上的還能有幾人?
他想要經商那就去做,胤礽不僅支持他放手做,還拿出富餘的國庫銀兩進行投資,幫助胤禟將事業做大做強。
這些年因為胤禟掙來的銀錢辦到的事情,可都是實打實的,裏子既然充足,麵子上隻要不會與民奪利,他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說,有王爺經商作為例子,還能夠帶動整個大清的商業經濟發展,商人掙得多了,稅收也蹭蹭上漲,這些餘下來的銀錢用於興建公共基礎設施不香嗎?
這些可都是有實例作證明的,遠的不說,就說東征倭國的那艦隊,最開始組建起來可全都要靠大清遠航商家的船隻,當初要不是緊急征用了一些,北洋艦隊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組建起來呢。
而且所謂的發明,可不是原地起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實際生活運用中發現、改進,有需求才會有發明。
要不是這些商人經常出海經商,那些所謂的先進遠航技術又怎麽會應運而生的,諸如水密隔艙技術、量天尺、季風航海術、《更路簿》等等。
因為吃到了來自攻占倭國的紅利,胤礽也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也加大了對海洋艦隊的建設,這些可都需要銀錢上的支持的。
至於胤?,在這期間,他也發現了自己更喜歡在海上作戰,湊巧胤礽也有此想法,所以胤礽交給他的任務就是新建軍事學校。
那裏不僅教授海上航行保命知識,還教授作戰技巧以及航海術和《更路簿》,也就是古代版的定位技術。
同時這所學校還包含了海船建造與改進,戰艦武器研發等等,可以與現代式綜合軍校也差不多了。
而胤礽給出的要求也不算難,那就是好好發展大清的海軍,未來不管是開疆擴土還是抵禦外敵,海軍都是大清在海上最堅實的防線。
要說兄弟中最容易解決的就是老五了,可能真的是性格使然吧,這個弟弟從一開始就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野心,整個表現要是非要用什麽動物形容的話,那就是鹹魚了。
而且他也是主動找上門來要求任務的,可能因為布爾和與宜妃的關係,亦或者恪靖的原因,或者是關於胤禟,反正在他成為親王之後更多的是去擺爛。
這不,剛剛進入養心殿坐在胤礽麵前,他就直接開口要去工部。
胤礽:“五弟怎麽會有此想法?你之前負責與蒙古的貿易不是幹的挺好?聽說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收購羊毛了,還時常會收購一些肉幹和奶製品,順帶將中原的茶葉、絲綢糧食也運往草原上銷售。你現在可以算是蒙古人眼中的香餑餑呢!”
胤祺:“攝政王不要打趣小弟了,我也不曾想這攤子會越鋪越大,最後竟然變成了現在這樣。說實話,弟弟今天過來就是請求攝政王將我身上的這個職位給卸掉的,我想改換去工部任職,還望攝政王允了弟弟的請求。”
胤礽:“你這說的不清不楚的,到底是什麽原因?攤子大這事,本王可是不介意的,你要是能做那就繼續做下去唄,隻要沒有異心,相信本王不會無緣無故猜忌你。”
胤祺歎息一聲:“攝政王多慮了,弟弟不是那個意思,主要是弟弟覺得太累了,一開始皇阿瑪將這件事情交到我手中的時候,我還是激動興奮的想要證明自己,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攤子越擺越大,我漸漸的就厭煩了這些。
攝政王是了解弟弟的,從小就喜歡獨自一人待著,不喜打交道,如今還不容易有了個機會能夠更換,不抓住機會弟弟會悔憾終生的。”
胤礽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弟還是一個“宅男”“i人”,上輩子也沒有發現他有這個特質啊,難道是因為上輩子皇阿瑪太過於兇殘嚴厲,讓他將心思全部隱藏了?
不過,“那也沒有必要去工部啊?要是你不願意繼續打交道,這事可以安排底下人去做一樣的。”
胤祺聽後衝著胤礽感激一笑,但還是堅定的搖搖頭,羞澀的說道:“其實弟弟有一個小愛好一直沒敢暴露,那就是喜歡做手工。要是能夠選擇,弟弟想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地方專心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小玩意。”
說完,胤祺從袖袋裏掏出了兩個蘋果大小的木製玩具。胤礽定睛一看,一個是能夠前後搖晃的微型搖搖車模型,一個是三輪木製載鬥車模型。
那個搖搖車,胤礽不感興趣,這玩意即使做出來大的實物,也基本隻適合幼兒,沒多大吸引力。他主要好奇的是另一個,有三個輪子的載鬥車。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馬車基本上都是兩個輪子或者四個輪子,當然也有幹活專用的獨輪車,但是唯獨沒有三個輪子的車子。
碰見自己的專業,胤祺理所當然的為胤礽講解其原理還有動力來源,著重強調了這三輪車完全可以省去馬匹,隻需要人力在前麵提供動力就行。
胤礽想到了之前從洋人那裏截獲的那輛怪異的木輪車,又看了看麵前的這個模型,一下子就明白了。
隻不過,胤礽:“這些也都是模型而已,真的能夠做出來嗎?到時候這車子能動嗎?”
見到胤礽對此感興趣,胤祺一下子就精神了:“能動能動,這個三輪車可是耗費了弟弟不少心血呢,已經組裝好了,就在我府上,攝政王要是想看,我現在就迴去帶過來。”
胤礽點點頭,示意何柱帶人去取,留下胤祺繼續講解他閑暇之餘的一些小發明。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弟弟還有這樣的天賦與愛好,這麽看來上輩子真的是耽誤了他太多了。
要是這所謂的三輪車真的像胤祺所講那樣方便,這以後不管是省下了馬匹也好,還是保證了安全也好,可都是百益而無一害。
而且聽胤祺所言,他研究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最近更多的還在研究從洋人書上所描繪的蒸汽汽車,這要是真的做成了,那麽以後大清即使沒有馬匹,照樣可以快速出行了。
沒讓兄弟倆等太久,何柱很快就帶著三輪車進宮了,他的行動沒有掩飾,這讓巧然看見的胤禟拉著胤禛和胤?也一起去了養心殿。
他們來的還挺巧,正好胤祺在養心殿前方的廣場上為胤礽做示範,隻見胤祺坐在位置上雙腳輕輕一踩,接著那輛造型怪異的三輪車就這樣吱吱悠悠的往前出發了。
這一奇景,不僅胤礽看的稀奇,就是剛剛趕過來的兄弟三人也是目瞪口呆,就那個幾塊板子,三個輪子,還有一根木杆拚湊出來的東西居然不需要馬匹就能夠自己行動了?
等到胤祺騎著三輪車圍繞整個廣場轉悠了一圈之後,兄弟幾人才算是冷靜下來,不過等胤祺下來後,胤禟和胤?爭前恐後的也要上去嚐試一番,就這樣,胤祺在下來後還沒來得及和胤礽說上話,又不得不迴去教兩個弟弟如何騎車。
胤禛:“五弟這是想要去工部?”
胤礽點點頭:“是的,有這天賦,本王也讚同他去。”
胤禛沒說話,不過卻是肯定的點點頭,誰能想自家還能出一個發明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