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康熙要禪位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3章 康熙要禪位
胤禛也是這樣擔心的,所以在下朝過後他找到胤礽就直接問出了這個問題。
胤礽微微一笑,對於此刻四弟的關心很是受用,他不經意的透露一點:“嗬,他們難道以為本王沒有底氣的時候會這樣做嗎?本王又不是小人得誌,那些人所負責的事務可都是有人代勞的,隻需要將副手全部提拔上來,那麽這些人有沒有,意義重要嗎?”
胤禛目瞪口呆的看著麵前的胤礽,第一次看清這位二哥的厲害之處,之前他對二哥在那次江南之行中表現出來的手段已經心悅誠服了,又加上身在兩廣卻能夠預判京中之事,更讓他肅然起敬,誰知道二哥身後的能量比他所了解的還要多,還要深。
這下子,他胤禛是徹底服氣了,心服口服,胤禛直接虔誠的跪拜在胤礽麵前:“二哥,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胤礽伸手扶起胤禛,看著麵前這個多年來一直跟隨在他身後支持他的弟弟,上輩子他奪權後除掉他那一脈的怨念在此刻消除殆盡,這一刻,他拍拍這個弟弟的肩膀,心中隻有滿滿的感激與親近。
胤礽:“二哥隻給了你親王的身份,與其他幾位兄弟一樣,心中有沒有不舒服?”
聽見麵前二哥還是用從前的二哥自稱而不是本王,胤禛心中感動:“二哥,弟弟明白的,現在雖說二哥成為了攝政王,但是隻要還沒有到那一天,那麽有些事情就不能做,尤其是在其他幾位兄弟都立功的情況下。”
胤礽知道眼前這個弟弟的聰慧,一點就通,四目相對,有些事情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
胤礽:“胤禛,你來的正好,二哥這裏有些事情還真的需要你去做。弘曄在今天一大早就被二哥送到了老爺子那裏,這既是老爺子的要求,也是本王心中所想。這個關鍵時刻,也不怕你知曉,其實本王還是要防著老爺子一手的,做了幾十年皇帝,說沒有後手,誰也不信。
本王今日也算是提前上位了,老爺子那裏雖然同意,但是心中始終是不痛快的,他也許認同本王上位,但是要是有機會能給本王使絆子,也肯定不會拒絕。
而本王想要你幫助的也是這一點,二哥希望你能夠也駐守在暢順園,幫助二哥盯著老爺子,別的不怕,就怕老爺子沒事出一點幺蛾子,到時候弄得尷尬。”
胤禛臉色微微發窘,對於自家皇阿瑪的搞事能力他是認同的,尤其是自家皇阿瑪那樣貪戀權勢的人,這突然間被二哥奪權,心中肯定不痛快,而不痛快之後找事,那也是必然之舉。
一想到很快那些兄弟們都迴來之後皇阿瑪會有的舉措,此刻胤禛心中也有些微微發緊,二哥拜托的這項任務任重而道遠啊,這一不留神就是個夾心餅幹的節奏。
看著麵前二哥真誠殷切的眼神,想到這些年二哥和二嫂對他們一家的照顧,胤禛一咬牙點頭答應了,夾心餅幹就夾心餅幹吧,反正這大清遲早就是二哥的,未來也是在二哥手下打工的,雖說二哥不會虐待皇阿瑪,可是有他去暢順園守著,想來皇阿瑪需要什麽、想做什麽,隻要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他能辦到還是會盡快滿足的。
就這樣,胤礽攝政的第二天,新上任的雍親王入駐了暢順園,一方麵保證閑雜人等不會打擾到聖上,另一方麵也算是保護聖上的安全。
京城中的消息傳遞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尤其在胤礽放縱的前提下,很快從高麗和倭國返程的皇子們通通得到了消息,不約而同的,所有人加快了迴京的速度,原本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路程,硬生生被他們縮減到半個月。兩方人馬在京郊處匯集,接著沒有進紫禁城,直接趕往了暢順園。
等他們到的時候,京中的大臣和剩餘的皇子們也通通趕了過來,已經久不露麵的康熙也在曆時幾個月後第一次後出現在眾人麵前。
原本還是氣勢洶洶,一心想迴來清君側的皇子們在見到康熙真容的時候也是愣住了,因為所有人都能夠看出來,麵前的康熙雖然神情狀態都不太好,但是確確實實沒有像他們想象中被囚禁的姿態的,不僅如此,他在這麽多人麵前對於攝政王的態度也很讓人恐慌,那赫然是對待繼承人的完全讚同了。
這下子還有什麽好說的了,這除了沒有退位詔書,其他的和已經退位了有什麽區別?
別說皇子們不理解,就是現場的這些大臣們也是不理解,要知道萬歲爺是個什麽性子,大權獨攬唯我獨尊幾十年了,這突然轉變了態度,要不是清楚麵前的就是康熙,他們還真的以為這是攝政王找人易容當今了。
他們哪裏知道康熙心中的苦楚,以為他想放權?說實話,要是有機會他恨不得掐死麵前這個曾經最喜歡的兒子,可是現在不行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現在的命可是掌握在對方的手中呢,知道他為什麽當初這麽幹脆的放手權力,還不是因為生命不由自己做主了?
想當初在他得知胤礽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算計他的時候,不論是提前收買他的心腹、暗衛,還是暗中培植勢力,亦或是引導他服用神丹,他也是憤怒的想要砍了麵前這個兒子的,可是最後在得知真相後,又沒辦法真的去下狠心。
讓他態度真正轉變的契機是在胤礽解釋所有真相之後,他連續做了好幾晚的噩夢,夢中他親眼見證了自己晚年兩廢兩立太子、見到了胤禛登基、見到了弘曆所謂的康乾盛世、見到了後代子孫在短短兩百年不到的時間裏將大清完全謔謔掉不說,還簽訂了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最後更是親身體會了閉關鎖國的危害以及落後就會挨打。
而這些最開始的導火索和契機,就是自己這個所謂自稱的千古一帝。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他的猜忌,他的疑心,他的自私是導致大清那麽快敗落的首要原因,也是因為他的養蠱繼承法,導致了從胤禛之後的皇帝沒有一位繼承雄才大略,沒有一位擁有雄心壯心,即使被後人稱為高宗的弘曆,也不足他皇叔的十分之一。
那一刻他後悔了,他是大清的罪人,這讓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自比的康熙在那一刻失去了反抗的欲望。
也許胤礽說的是對的,人老了就應該服老,仔細迴想這幾年他的所謂仁政帶來的影響就能夠發現,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仁”,更多的是和稀泥罷了,而這些手段和自己曾經最為討厭的唐玄宗有何區別呢?
也是因為想通了,他不再心心念念重迴紫禁城,也不再想著自己的盛世榮光,隻想著在暢春園頤養天年,要不是今日知曉那幾個兒子有心迴來找茬,說實話,他是不願意再次露麵的,因為這代表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自己的兒子低頭了,這讓要強了一輩子的康熙感覺比死還難受。
可是不來又不行,因為當他剛剛升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昨晚他又做噩夢了,這一次不僅重溫了之前的噩夢,還見到了原本死去的祖先們,麵對他們譴責的目光和威脅的話語,康熙原本想要逃避的小心思也徹底打消了。
見到所有人到齊了之後,康熙直接開口了:“朕今日讓你們過來,也是想宣布一個消息,朕已經老了,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了,自登基以來四十餘載,鬥鼇拜、平三藩、收複台灣和外蒙古,現如今又開疆擴土增添了高麗和倭國,也算是為我大清立下汗馬之功了,雖然不能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是朕能夠擁有這些也已經滿足了。
胤礽乃是朕的嫡皇子,自周歲後就被立為皇太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這幾個月的處理朝政,也無一處不讓朕滿意。遂朕決定,下月一日立為攝政王登基之大典,內務府全權辦理,胤禛督辦,梁九功協辦,望爾等悉知。”
所有人全部跪在了地上,他們的腦海裏隻有一句話在迴蕩,“皇上禪位了!”
胤禛也是這樣擔心的,所以在下朝過後他找到胤礽就直接問出了這個問題。
胤礽微微一笑,對於此刻四弟的關心很是受用,他不經意的透露一點:“嗬,他們難道以為本王沒有底氣的時候會這樣做嗎?本王又不是小人得誌,那些人所負責的事務可都是有人代勞的,隻需要將副手全部提拔上來,那麽這些人有沒有,意義重要嗎?”
胤禛目瞪口呆的看著麵前的胤礽,第一次看清這位二哥的厲害之處,之前他對二哥在那次江南之行中表現出來的手段已經心悅誠服了,又加上身在兩廣卻能夠預判京中之事,更讓他肅然起敬,誰知道二哥身後的能量比他所了解的還要多,還要深。
這下子,他胤禛是徹底服氣了,心服口服,胤禛直接虔誠的跪拜在胤礽麵前:“二哥,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胤礽伸手扶起胤禛,看著麵前這個多年來一直跟隨在他身後支持他的弟弟,上輩子他奪權後除掉他那一脈的怨念在此刻消除殆盡,這一刻,他拍拍這個弟弟的肩膀,心中隻有滿滿的感激與親近。
胤礽:“二哥隻給了你親王的身份,與其他幾位兄弟一樣,心中有沒有不舒服?”
聽見麵前二哥還是用從前的二哥自稱而不是本王,胤禛心中感動:“二哥,弟弟明白的,現在雖說二哥成為了攝政王,但是隻要還沒有到那一天,那麽有些事情就不能做,尤其是在其他幾位兄弟都立功的情況下。”
胤礽知道眼前這個弟弟的聰慧,一點就通,四目相對,有些事情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
胤礽:“胤禛,你來的正好,二哥這裏有些事情還真的需要你去做。弘曄在今天一大早就被二哥送到了老爺子那裏,這既是老爺子的要求,也是本王心中所想。這個關鍵時刻,也不怕你知曉,其實本王還是要防著老爺子一手的,做了幾十年皇帝,說沒有後手,誰也不信。
本王今日也算是提前上位了,老爺子那裏雖然同意,但是心中始終是不痛快的,他也許認同本王上位,但是要是有機會能給本王使絆子,也肯定不會拒絕。
而本王想要你幫助的也是這一點,二哥希望你能夠也駐守在暢順園,幫助二哥盯著老爺子,別的不怕,就怕老爺子沒事出一點幺蛾子,到時候弄得尷尬。”
胤禛臉色微微發窘,對於自家皇阿瑪的搞事能力他是認同的,尤其是自家皇阿瑪那樣貪戀權勢的人,這突然間被二哥奪權,心中肯定不痛快,而不痛快之後找事,那也是必然之舉。
一想到很快那些兄弟們都迴來之後皇阿瑪會有的舉措,此刻胤禛心中也有些微微發緊,二哥拜托的這項任務任重而道遠啊,這一不留神就是個夾心餅幹的節奏。
看著麵前二哥真誠殷切的眼神,想到這些年二哥和二嫂對他們一家的照顧,胤禛一咬牙點頭答應了,夾心餅幹就夾心餅幹吧,反正這大清遲早就是二哥的,未來也是在二哥手下打工的,雖說二哥不會虐待皇阿瑪,可是有他去暢順園守著,想來皇阿瑪需要什麽、想做什麽,隻要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他能辦到還是會盡快滿足的。
就這樣,胤礽攝政的第二天,新上任的雍親王入駐了暢順園,一方麵保證閑雜人等不會打擾到聖上,另一方麵也算是保護聖上的安全。
京城中的消息傳遞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尤其在胤礽放縱的前提下,很快從高麗和倭國返程的皇子們通通得到了消息,不約而同的,所有人加快了迴京的速度,原本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路程,硬生生被他們縮減到半個月。兩方人馬在京郊處匯集,接著沒有進紫禁城,直接趕往了暢順園。
等他們到的時候,京中的大臣和剩餘的皇子們也通通趕了過來,已經久不露麵的康熙也在曆時幾個月後第一次後出現在眾人麵前。
原本還是氣勢洶洶,一心想迴來清君側的皇子們在見到康熙真容的時候也是愣住了,因為所有人都能夠看出來,麵前的康熙雖然神情狀態都不太好,但是確確實實沒有像他們想象中被囚禁的姿態的,不僅如此,他在這麽多人麵前對於攝政王的態度也很讓人恐慌,那赫然是對待繼承人的完全讚同了。
這下子還有什麽好說的了,這除了沒有退位詔書,其他的和已經退位了有什麽區別?
別說皇子們不理解,就是現場的這些大臣們也是不理解,要知道萬歲爺是個什麽性子,大權獨攬唯我獨尊幾十年了,這突然轉變了態度,要不是清楚麵前的就是康熙,他們還真的以為這是攝政王找人易容當今了。
他們哪裏知道康熙心中的苦楚,以為他想放權?說實話,要是有機會他恨不得掐死麵前這個曾經最喜歡的兒子,可是現在不行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現在的命可是掌握在對方的手中呢,知道他為什麽當初這麽幹脆的放手權力,還不是因為生命不由自己做主了?
想當初在他得知胤礽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算計他的時候,不論是提前收買他的心腹、暗衛,還是暗中培植勢力,亦或是引導他服用神丹,他也是憤怒的想要砍了麵前這個兒子的,可是最後在得知真相後,又沒辦法真的去下狠心。
讓他態度真正轉變的契機是在胤礽解釋所有真相之後,他連續做了好幾晚的噩夢,夢中他親眼見證了自己晚年兩廢兩立太子、見到了胤禛登基、見到了弘曆所謂的康乾盛世、見到了後代子孫在短短兩百年不到的時間裏將大清完全謔謔掉不說,還簽訂了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最後更是親身體會了閉關鎖國的危害以及落後就會挨打。
而這些最開始的導火索和契機,就是自己這個所謂自稱的千古一帝。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他的猜忌,他的疑心,他的自私是導致大清那麽快敗落的首要原因,也是因為他的養蠱繼承法,導致了從胤禛之後的皇帝沒有一位繼承雄才大略,沒有一位擁有雄心壯心,即使被後人稱為高宗的弘曆,也不足他皇叔的十分之一。
那一刻他後悔了,他是大清的罪人,這讓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自比的康熙在那一刻失去了反抗的欲望。
也許胤礽說的是對的,人老了就應該服老,仔細迴想這幾年他的所謂仁政帶來的影響就能夠發現,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仁”,更多的是和稀泥罷了,而這些手段和自己曾經最為討厭的唐玄宗有何區別呢?
也是因為想通了,他不再心心念念重迴紫禁城,也不再想著自己的盛世榮光,隻想著在暢春園頤養天年,要不是今日知曉那幾個兒子有心迴來找茬,說實話,他是不願意再次露麵的,因為這代表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自己的兒子低頭了,這讓要強了一輩子的康熙感覺比死還難受。
可是不來又不行,因為當他剛剛升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昨晚他又做噩夢了,這一次不僅重溫了之前的噩夢,還見到了原本死去的祖先們,麵對他們譴責的目光和威脅的話語,康熙原本想要逃避的小心思也徹底打消了。
見到所有人到齊了之後,康熙直接開口了:“朕今日讓你們過來,也是想宣布一個消息,朕已經老了,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了,自登基以來四十餘載,鬥鼇拜、平三藩、收複台灣和外蒙古,現如今又開疆擴土增添了高麗和倭國,也算是為我大清立下汗馬之功了,雖然不能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是朕能夠擁有這些也已經滿足了。
胤礽乃是朕的嫡皇子,自周歲後就被立為皇太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這幾個月的處理朝政,也無一處不讓朕滿意。遂朕決定,下月一日立為攝政王登基之大典,內務府全權辦理,胤禛督辦,梁九功協辦,望爾等悉知。”
所有人全部跪在了地上,他們的腦海裏隻有一句話在迴蕩,“皇上禪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