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胤礽去兩廣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0章 胤礽去兩廣
布爾和翻譯的速度很快,也多虧了前世的記憶,幫了很大的忙。
說來因為研究更高層次數學的緣故,她當時特意學習了數學三大巨頭英國、德國和法國的語言,有些理論和實例甚至於論文還是需要翻看原版才算是對胃,沒有高深理論作為支撐的翻譯,即使原文在他麵前也由於一堆廢紙。
至於這個意大利語和荷蘭語,她當時隻是作為小語種捎帶學習了不少,不過因為這些語言很多年都沒有變種,撿起來那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讓她比較驚喜的是,因為湯若望是德國人,與南懷仁是師徒關係,他們資料互通有無,所以這裏麵很大的一部分資料都是德語和法語組成。
近幾年因為大清關於發明的東西比較少,所以教廷那邊搜集的資料大多關於黃金和鴉片的。
康熙給出的命令是先翻譯那些德語和法語所構成的部分,不管怎麽說,知道自己丟了什麽,能不能找迴才是最重要的。
資料直接分成三部分,其中誠郡王獨自負責一部分,剩下的由弘曄帶迴宸元王府,布爾和與弘曄在前院處理,等靜怡將每天事務處理完成後,會在一邊由著布爾和教導學習,甚至會拿出實例過來教學。
即使是這樣,等布爾和她們快要完成全部任務的時候,誠郡王那邊還有一大半沒有動手。
不是他懶,實在是,能力不夠,他之前總是被誇語言好,純粹就是矮子裏麵選將軍,現在有個大個子頂上,瞬間就顯露出他的不足了。
為此,布爾和讓弘曄將剩餘部分全部帶過來,算是幫助誠郡王解圍。等翻譯差不多結束的時候,雍郡王和敏貝勒的隊伍也從遼東返迴了京城。
這一路快馬加鞭,也算是吃盡了苦頭,可是也不負眾望,將戴梓一家老少全部安全帶迴。也虧得胤禛細心,胤禟的財力支持,他們到的時候,戴梓一家可謂是饑寒交迫再加上病症,差點都要活不下去了,有胤禛帶的太醫,又有胤禟帶的藥材,才算是救下了一家老小。
因著這恩情,又加上皇上直接下了聖旨封戴梓為工部侍郎,一家人才算是消除芥蒂願意迴京。
他們這邊幹的紅紅火火,其他兄弟那裏也是不弱,因著朝堂上有康熙作為掩護 ,所以兄弟們也是一個個直接消失在了京城,軍營裏老五和老七各帶一支隊伍,開始操練。
他們的目標是讓大清陸戰軍隊重複榮光,要是萬一真的需要打仗,這些軍隊可以直接上戰場。
十阿哥和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也緊隨其後,這時候大清雖然沒有正規的遠洋大軍,但是有經商的大船,水軍也開始了組建。
都是年輕人,思想上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在操練水軍的時候,更多的吸取了所謂的海盜思想,甚至還將海盜之前搶奪的那些先進武器直接據為己有。
而且年輕人還有一股子衝勁,又加上這也算是皇阿瑪第一次這樣委托他們,這樣看好他們,以至於他們一到威海,就牟著一股勁很快就召集了第一批人手,簡單操練一個月,大清第一支海軍,也是第一支艦隊,北洋水師就這樣成立了。
銀錢充足,人員也足夠,以至於接下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北洋水師就擁有了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也算是讓大清在麵對這些外國的強盜們有了一絲底氣。
京城這邊進度很快,兩廣那邊就要弱上一點,一來距離較遠,二來胤褆和胤禩、胤祥三兄弟,其實主導的是胤禩,他不主張快速查辦,胤褆和胤祥就是有想法也是無用,畢竟這一次帶隊之前皇上已經直接說明了,一切以胤禩建議為主。
皇上認為胤禩長袖善舞,應該很快就會打入內部,到時候摸清對方的底細。他的想法沒錯,可是錯誤的估算了胤禩的愛國之心,或者說大局觀。
關於芙蓉膏,他們雖然都清楚這東西不是好玩意,需要禁止,可是真正的影響或者說未來對大清的危害,胤禩從一開始就沒有重視起來。
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關於這一次任務兄弟們利益的分配,通過這一次,五哥。七哥、十弟、十二弟、十四弟都得到了軍權,四哥和九弟那裏會拿到一部分關於武器的製作,隻有自己,這一次來兩廣,最圓滿的隻能抓到一個貪官,一個叛國賊,再多就沒有了,且這種功勞還要和大哥、十三弟平分。
胤禩是越想越覺得委屈,以至於在離京後速度也開始減緩,到後麵甚至不願意再往兩廣趕路,隻想著悠哉悠哉過去了。
他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從京城裏調過來一位兄弟和自己對換,暴躁的大哥和毛頭小子的十三弟,他是真的不想帶了,也不願意接手這個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很危險的功勞。
他的大本營還是在京城,目前已經有大概大半數以上都是支持他的,成為下一任太子指日可待。要是他這一次直接將兩廣總督給拿下,皇阿瑪直接以兩廣沒人坐鎮,將他直接留在這裏了該怎麽辦?
京中局勢可是瞬息萬變的,他可不信自己離開京城後那些兄弟們會不動手,要是自己在這裏待久了,原本支持自己的那些人會不會投靠其他人?那自己還能有繼位的可能嗎?
其實胤禩有一點還真的沒猜錯,康熙就是想著,要是兩廣總督石廷柱真的有問題,到時候老大給押解迴京,讓胤禩暫代兩廣總督職位,等新人員定下後再去交接。
不過他也算是想多了,康熙的掌控欲這樣強,不可能會放任一個兒子擁有那樣大的權力的同時還距離自己那樣遠。
就在快到兩廣的時候,胤禩想了個主意,他直接找了個機會將自己摔斷了腿,這貨也是個心狠之人,腿摔斷了,雖說走水路不耽擱行程,可是調查上門拜訪什麽的,肯定要擱置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呢,即使帶著太醫一路隨行,他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讓胤禩站起來走路不是?
京城裏很快就收到了胤禩受傷的消息,康熙有沒有什麽想法,胤礽不清楚嗎,但是他倒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於是他找來了胤禛,和他商量著,兩人一個鎮守京城,一個出發去兩廣。兄弟倆商議過後,胤礽很快去了乾清宮,說起了這事,他的建議就是召迴胤禩,他替換著過去,希望皇阿瑪同時能夠給予兩廣的軍事指揮權。
雖說康熙最懷疑的是胤礽這個兒子,但是同時也是最信任這個兒子的,這麽多年的手把手帝王教育,讓他這一刻無比相信胤礽,二話不說直接將虎符遞給了他,同時也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就這樣,等再過半個月的時候,胤禩返程與胤礽在河麵上相遇。
胤禩:“二哥保重啊,也怪弟弟不爭氣,在這關鍵時刻傷到了。二哥放心,京城二哥的家人弟弟會幫忙照顧的。”
胤礽當然聽得懂胤禩的言外之意,不過他也不在乎,要是自己多年布置就因為他短暫離開而失敗,技不如人,那麽這輩子他沒登上那位置也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不過說狠話,誰不會呢?
胤礽:“八弟也保重,要知道爬的高,摔得狠,下一次是不是隻是斷腿,誰也不能保證了。”
兩船相遇很快就各奔南北,兄弟倆嘴角露出相同的微笑。
布爾和翻譯的速度很快,也多虧了前世的記憶,幫了很大的忙。
說來因為研究更高層次數學的緣故,她當時特意學習了數學三大巨頭英國、德國和法國的語言,有些理論和實例甚至於論文還是需要翻看原版才算是對胃,沒有高深理論作為支撐的翻譯,即使原文在他麵前也由於一堆廢紙。
至於這個意大利語和荷蘭語,她當時隻是作為小語種捎帶學習了不少,不過因為這些語言很多年都沒有變種,撿起來那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讓她比較驚喜的是,因為湯若望是德國人,與南懷仁是師徒關係,他們資料互通有無,所以這裏麵很大的一部分資料都是德語和法語組成。
近幾年因為大清關於發明的東西比較少,所以教廷那邊搜集的資料大多關於黃金和鴉片的。
康熙給出的命令是先翻譯那些德語和法語所構成的部分,不管怎麽說,知道自己丟了什麽,能不能找迴才是最重要的。
資料直接分成三部分,其中誠郡王獨自負責一部分,剩下的由弘曄帶迴宸元王府,布爾和與弘曄在前院處理,等靜怡將每天事務處理完成後,會在一邊由著布爾和教導學習,甚至會拿出實例過來教學。
即使是這樣,等布爾和她們快要完成全部任務的時候,誠郡王那邊還有一大半沒有動手。
不是他懶,實在是,能力不夠,他之前總是被誇語言好,純粹就是矮子裏麵選將軍,現在有個大個子頂上,瞬間就顯露出他的不足了。
為此,布爾和讓弘曄將剩餘部分全部帶過來,算是幫助誠郡王解圍。等翻譯差不多結束的時候,雍郡王和敏貝勒的隊伍也從遼東返迴了京城。
這一路快馬加鞭,也算是吃盡了苦頭,可是也不負眾望,將戴梓一家老少全部安全帶迴。也虧得胤禛細心,胤禟的財力支持,他們到的時候,戴梓一家可謂是饑寒交迫再加上病症,差點都要活不下去了,有胤禛帶的太醫,又有胤禟帶的藥材,才算是救下了一家老小。
因著這恩情,又加上皇上直接下了聖旨封戴梓為工部侍郎,一家人才算是消除芥蒂願意迴京。
他們這邊幹的紅紅火火,其他兄弟那裏也是不弱,因著朝堂上有康熙作為掩護 ,所以兄弟們也是一個個直接消失在了京城,軍營裏老五和老七各帶一支隊伍,開始操練。
他們的目標是讓大清陸戰軍隊重複榮光,要是萬一真的需要打仗,這些軍隊可以直接上戰場。
十阿哥和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也緊隨其後,這時候大清雖然沒有正規的遠洋大軍,但是有經商的大船,水軍也開始了組建。
都是年輕人,思想上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在操練水軍的時候,更多的吸取了所謂的海盜思想,甚至還將海盜之前搶奪的那些先進武器直接據為己有。
而且年輕人還有一股子衝勁,又加上這也算是皇阿瑪第一次這樣委托他們,這樣看好他們,以至於他們一到威海,就牟著一股勁很快就召集了第一批人手,簡單操練一個月,大清第一支海軍,也是第一支艦隊,北洋水師就這樣成立了。
銀錢充足,人員也足夠,以至於接下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北洋水師就擁有了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也算是讓大清在麵對這些外國的強盜們有了一絲底氣。
京城這邊進度很快,兩廣那邊就要弱上一點,一來距離較遠,二來胤褆和胤禩、胤祥三兄弟,其實主導的是胤禩,他不主張快速查辦,胤褆和胤祥就是有想法也是無用,畢竟這一次帶隊之前皇上已經直接說明了,一切以胤禩建議為主。
皇上認為胤禩長袖善舞,應該很快就會打入內部,到時候摸清對方的底細。他的想法沒錯,可是錯誤的估算了胤禩的愛國之心,或者說大局觀。
關於芙蓉膏,他們雖然都清楚這東西不是好玩意,需要禁止,可是真正的影響或者說未來對大清的危害,胤禩從一開始就沒有重視起來。
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關於這一次任務兄弟們利益的分配,通過這一次,五哥。七哥、十弟、十二弟、十四弟都得到了軍權,四哥和九弟那裏會拿到一部分關於武器的製作,隻有自己,這一次來兩廣,最圓滿的隻能抓到一個貪官,一個叛國賊,再多就沒有了,且這種功勞還要和大哥、十三弟平分。
胤禩是越想越覺得委屈,以至於在離京後速度也開始減緩,到後麵甚至不願意再往兩廣趕路,隻想著悠哉悠哉過去了。
他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從京城裏調過來一位兄弟和自己對換,暴躁的大哥和毛頭小子的十三弟,他是真的不想帶了,也不願意接手這個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很危險的功勞。
他的大本營還是在京城,目前已經有大概大半數以上都是支持他的,成為下一任太子指日可待。要是他這一次直接將兩廣總督給拿下,皇阿瑪直接以兩廣沒人坐鎮,將他直接留在這裏了該怎麽辦?
京中局勢可是瞬息萬變的,他可不信自己離開京城後那些兄弟們會不動手,要是自己在這裏待久了,原本支持自己的那些人會不會投靠其他人?那自己還能有繼位的可能嗎?
其實胤禩有一點還真的沒猜錯,康熙就是想著,要是兩廣總督石廷柱真的有問題,到時候老大給押解迴京,讓胤禩暫代兩廣總督職位,等新人員定下後再去交接。
不過他也算是想多了,康熙的掌控欲這樣強,不可能會放任一個兒子擁有那樣大的權力的同時還距離自己那樣遠。
就在快到兩廣的時候,胤禩想了個主意,他直接找了個機會將自己摔斷了腿,這貨也是個心狠之人,腿摔斷了,雖說走水路不耽擱行程,可是調查上門拜訪什麽的,肯定要擱置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呢,即使帶著太醫一路隨行,他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讓胤禩站起來走路不是?
京城裏很快就收到了胤禩受傷的消息,康熙有沒有什麽想法,胤礽不清楚嗎,但是他倒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於是他找來了胤禛,和他商量著,兩人一個鎮守京城,一個出發去兩廣。兄弟倆商議過後,胤礽很快去了乾清宮,說起了這事,他的建議就是召迴胤禩,他替換著過去,希望皇阿瑪同時能夠給予兩廣的軍事指揮權。
雖說康熙最懷疑的是胤礽這個兒子,但是同時也是最信任這個兒子的,這麽多年的手把手帝王教育,讓他這一刻無比相信胤礽,二話不說直接將虎符遞給了他,同時也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就這樣,等再過半個月的時候,胤禩返程與胤礽在河麵上相遇。
胤禩:“二哥保重啊,也怪弟弟不爭氣,在這關鍵時刻傷到了。二哥放心,京城二哥的家人弟弟會幫忙照顧的。”
胤礽當然聽得懂胤禩的言外之意,不過他也不在乎,要是自己多年布置就因為他短暫離開而失敗,技不如人,那麽這輩子他沒登上那位置也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不過說狠話,誰不會呢?
胤礽:“八弟也保重,要知道爬的高,摔得狠,下一次是不是隻是斷腿,誰也不能保證了。”
兩船相遇很快就各奔南北,兄弟倆嘴角露出相同的微笑。